导读:本文包含了大气衰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气,毫米波,微波,光通信,温度,压力,激光。
大气衰减论文文献综述
汤海[1](2019)在《大气衰减信道光通信系统传输误码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激光雷达通讯系统噪声干扰影响系统性能的问题,研究了激光在大气衰减信道传输的信噪比和误码率。根据大气吸收散射特性,给出了主导因素气溶胶的大气衰减系数,从激光雷达传输系统的光电信号转换关系,给出了只考虑大气衰减影响的探测器输出信噪比以及误码率数学模型。通过计算与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能见度条件下,误码率性能随接收器的接收孔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误码率与能见度值成反比关系。为了明显改善误码率,达到更好的通信系统性能,需要对接收器的接收孔径进行设计研究,该模型可有效评估大气衰减条件下激光雷达系统误码率性能,并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赵西帅,赵松庆,吴根水[2](2018)在《大气衰减在半实物仿真中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半实物仿真目标特性与实际的接近程度直接影响试验的结果,目标辐射特性的变化不仅与距离有关系,更受到大气环境的影响。本文基于以MOS电阻阵为核心的红外动态场景生成器的工作过程,对大气衰减的计算进行工程化的探讨,研究了大气吸收与大气散射对目标特性变化的影响,在探讨大气吸收的影响时着重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通过查表法来进行计算。在目标模拟中加入大气衰减环节,使目标特性的模拟更贴近于实际。(本文来源于《航空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刁红翔,张义浦,唐雁峰,常丽敏[3](2017)在《大气衰减效应对光通信影响及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把握近地光通信时大气因素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有效提升通信质量,考虑针对首要影响因子——大气衰减效应进行建模、分析和仿真。首先细化了衰减效应分类,然后结合大气参数和类别特点建立了相关描述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气窗口下的光通信常用波段进行了模型仿真和分析。主要结果表明,长波长激光和高海拔通信有利于光通信的进行,而大高差斜距通信模式则需要规避。这些结论的得出为大气光通信信道模型的建立以及光通信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7年12期)
杨晓帆,王亚华,曾勇虎,汪连栋[4](2017)在《220GHz卫星通信链路的晴空大气衰减》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通信链路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要收到诸如降雨、云雾、大气折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晴空状况下,大气对卫星通信链路太赫兹波传播衰减主要产生于大气分子中氧分子和水汽分子的吸收作用。此外,卫星通信链路衰减还与地球工作站的天线仰角及通信频率相关。基于课题组前期对中国区域2012年度不同高度下大气参数进行逐月统计得到均值,进而得到的不同高度下太赫兹波氧气和水气对吸收衰减量值,本文以地球工作站为对象,分析计算其工作于220 GHz频段下不同仰角的太赫兹波大气衰减量值。(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中册)》期刊2017-05-08)
张蔷,李宁[5](2016)在《直升机典型作战环境激光大气衰减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霾、雾、雨等典型作战环境对直升机激光制导武器的影响。建立工程化的模型计算不同环境对1.06μm激光的消光系数,从而为直升机作战仿真中,不同天气环境对激光制导的影响模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光电技术应用》期刊2016年03期)
秦顺友,王小强[6](2015)在《毫米波大气衰减和天空噪声温度的计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国际电信联盟的ITU_R P.676-7建议,给出了微波毫米波大气衰减的计算模型。计算了标准大气条件下,不同仰角下的大气衰减曲线,研究了毫米波大气衰减的传播规律。给出了天空噪声温度的计算公式,分析计算了不同仰角的天空噪声温度。(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5年S2期)
韩立强,游雅晖[7](2016)在《大气衰减和大气湍流效应下多输入多输出自由空间光通信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减小大气衰减效应和大气湍流效应对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影响,采用了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假定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采用开关键控强度调制直接探测,信道独立同分布、无记忆平稳遍历并且具有加性高斯白噪声,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都可以获取理想信道状态信息;建立了综合大气效应下多输入多输出信道模型和系统模型,推导了等增益分集合并下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遍历容量和中断概率闭合表达式,仿真分析了各种天气条件和大气湍流对空间光通信链路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发射孔径和接收孔径的数目增多,大气效应的影响逐渐减小,通信系统性能随之提高。从系统复杂度及性能提高程度综合考虑,选择2个发射孔径、2个接收孔径较为合适。(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6年07期)
盛楠,廖成,张青洪,刘强,周海京[8](2016)在《太赫兹波大气衰减的抛物方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抛物方程是一种模拟电波传播特性的高效模型,但目前抛物方程模型在模拟电波传播时,主要考虑大气的折射效应而忽略了其吸收作用,然而太赫兹波的大气衰减较为严重。通过引入大气分子吸收的复折射率,实现了应用抛物方程模型计算太赫兹波的大气衰减。该模型考虑了大气压强、温度和水汽密度等气象参数随高度变化对大气衰减的影响,且能够针对不同地区和季节的气象条件对大气衰减进行计算,与真实环境更加符合。最后利用该模型仿真分析了0.14 THz波的传播特性,给出了传播损耗随距离和高度的变化,并与忽略大气衰减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抛物方程模型能同时体现太赫兹的大气吸收效应和多径传播效应。(本文来源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秦顺友,王小强[9](2016)在《微波毫米波大气衰减和天空噪声温度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毫米波大气传输特性是微波毫米波系统设计和应用的理论基础。依据国际电信联盟的ITU_R P.676-9建议,给出了微波毫米波大气衰减的近似估算模型。计算了标准大气条件下不同仰角下的大气衰减曲线,研究了微波毫米波大气衰减的传输特性。计算了不同大气压力、大气温度和水蒸气密度情况下,频率1~300 GHz天顶方向的大气衰减。分析了大气压力、大气温度和水蒸气密度对大气衰减传输特性的影响。给出了天空噪声温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分析了不同仰角的天空噪声温度。对地空链路计算以及微波毫米波技术应用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6年05期)
秦顺友,王小强[10](2015)在《毫米波大气衰减和天空噪声温度的计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国际电信联盟的ITU_R P.676-7建议,给出了微波毫米波大气衰减的计算模型。计算了标准大气条件下,不同仰角下的大气衰减曲线,研究了毫米波大气衰减的传播规律。给出了天空噪声温度的计算公式,分析计算了不同仰角的天空噪声温度。(本文来源于《2015年第十届全国毫米波、亚毫米波学术会议论文集(二)》期刊2015-10-30)
大气衰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红外半实物仿真目标特性与实际的接近程度直接影响试验的结果,目标辐射特性的变化不仅与距离有关系,更受到大气环境的影响。本文基于以MOS电阻阵为核心的红外动态场景生成器的工作过程,对大气衰减的计算进行工程化的探讨,研究了大气吸收与大气散射对目标特性变化的影响,在探讨大气吸收的影响时着重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通过查表法来进行计算。在目标模拟中加入大气衰减环节,使目标特性的模拟更贴近于实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气衰减论文参考文献
[1].汤海.大气衰减信道光通信系统传输误码率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9
[2].赵西帅,赵松庆,吴根水.大气衰减在半实物仿真中的研究与应用[J].航空科学技术.2018
[3].刁红翔,张义浦,唐雁峰,常丽敏.大气衰减效应对光通信影响及仿真分析[J].激光与红外.2017
[4].杨晓帆,王亚华,曾勇虎,汪连栋.220GHz卫星通信链路的晴空大气衰减[C].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中册).2017
[5].张蔷,李宁.直升机典型作战环境激光大气衰减模型研究[J].光电技术应用.2016
[6].秦顺友,王小强.毫米波大气衰减和天空噪声温度的计算与分析[J].微波学报.2015
[7].韩立强,游雅晖.大气衰减和大气湍流效应下多输入多输出自由空间光通信的性能[J].中国激光.2016
[8].盛楠,廖成,张青洪,刘强,周海京.太赫兹波大气衰减的抛物方程模型[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6
[9].秦顺友,王小强.微波毫米波大气衰减和天空噪声温度的计算[J].无线电工程.2016
[10].秦顺友,王小强.毫米波大气衰减和天空噪声温度的计算与分析[C].2015年第十届全国毫米波、亚毫米波学术会议论文集(二).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