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甘草论文-李文斌,罗琳,赵益丹,崔洁,张琳

药用甘草论文-李文斌,罗琳,赵益丹,崔洁,张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药用甘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药用,甘草,研究现状,热点

药用甘草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斌,罗琳,赵益丹,崔洁,张琳[1](2019)在《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3种药用甘草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深入了解3种药用甘草相关研究的全球状况和前沿动态,客观反映相关研究国家、机构和个人在该研究方面的科学能力和影响力。方法:选取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分析软件,对1992—2018年3种药用甘草的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共检索文献2 092篇,对于3种药用甘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和理学方面,具体学科为药理学/药剂学(30. 31%)、化学(24. 45%)、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16. 16%);以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得到3种药用甘草的研究热点。结论:研究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2003)主要是对甘草根中黄酮类和酚类化合物进行研究,第二阶段(2004至今)集中在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与基因的表达等方面,目前仍处于第二阶段。(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9年03期)

李文斌,罗琳,崔洁,陈晓玉,侯俊玲[2](2019)在《3种药用甘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甘草药用资源面临药材质量不稳定、品种选育进程缓慢、种源混乱等问题,这归根究底是源于对其遗传多样性研究不够透彻。该文就3种药用甘草在形态、化学、分子方面的鉴别,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物化学标记、DNA分子标记层面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作简要综述,并对甘草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取样和研究方法问题做了讨论,以期为3种药用甘草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19年02期)

李建军,王仕元,徐生军,院海英[3](2018)在《甘肃省药用甘草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2016年,对甘肃省酒泉、张掖、武威、定西、兰州5个地区的甘草病虫害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鉴定,以明确甘肃省药用甘草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共发现害虫13种,其中成灾性害虫5种,包括甘草萤叶甲(Diorhabda tarsalis Weise)、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甘草黑蚜(Aphis atrata Zhang)、甘草豆象(Bruchidius ptilinoides Faharaeus)和甘草胭珠蚧(Porphyrohora sophorae Arch)。常发病害8种,危害严重的有5种,分别是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根腐病(Fusarium oxysporum)、锈病(Uromyces glycyrrhiza)、褐斑病(Cercospora glycyrrhizae)、叶斑病(Alternaria azukiae)。(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07期)

沈步芳,李予霞,马淼,李桂芳,肖星辉[4](2018)在《2种药用甘草种子对盐渍环境的萌发响应及其甘草酸含量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北耐盐碱区主栽药用甘草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种子为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Na_2SO_4、NaCl、Na_2CO_3等3种盐溶液不同浓度处理下2种甘草种子的发芽率、萌发进程、种子活力、耐盐阈值及盐胁迫解除后的发芽率,并结合种子萌发进程中内源甘草酸含量的变化,分析比较2种甘草的耐盐碱性和适宜荒漠生境下的种植对策。结果表明,中性盐(NaCl、Na_2SO_4)溶液浓度低于80 mmol/L时提高了2种甘草种子的发芽率,NaCl、Na_2SO_4溶液浓度分别低于120、80 mmol/L时促进了2种甘草种子内源甘草酸的合成;碱性盐(Na_2CO_3)溶液和高浓度的中性盐溶液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延长了萌发时间,严重抑制了种子内源甘草酸的合成。盐害程度由弱到强依次为NaCl<Na_2SO_4<Na_2CO_3。胀果甘草种子萌发抵抗3种盐的能力强于乌拉尔甘草种子。不同浓度中性盐胁迫解除后种子的发芽率为48%~82%;碱性盐对种子的毒害强度很大,盐胁迫解除后种子发芽率最高只能达到32%,表明碱性盐对2种甘草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除渗透胁迫外,主要为离子毒害。说明2种甘草在以氯化物盐为主的总盐量为0~80 mmol/L、硫酸盐为主的总盐量为0~80 mmol/L的区域种植有利于甘草酸合成,可提高甘草品质。(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郝杰,蔡彦朋,刘刚,刘育辰,金文渊[5](2018)在《基于ITS2序列的药用甘草亲缘关系鉴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内转录间隔区序列(ITS2)分析收集的181份国内、外甘草样品,对药用甘草及其近缘种样品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区分药用与非药用甘草,并推测未鉴定甘草样本与药用甘草的亲缘关系。方法提取不同基原和产地的甘草样本基因组DNA,PCR扩增获取其ITS2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分析、最近距离法和邻接(NJ)树分析,建立基于ITS2序列的药用甘草DNA条形码鉴定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检测国内变异植株和国外甘草样本。结果 ITS2序列能将药用甘草与其他2个近缘物种很好地区分开;国内疑似变异植株和国外甘草样本在系统树上均与药用甘草聚为一支。结论该实验为药用甘草建立了基于ITS2条形码序列的鉴定方法;并利用该法,初步鉴定了国内变异植株和国外甘草样本与我国药用甘草的亲缘关系;为扩大药用甘草资源、保证甘草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韩春[6](2017)在《药用甘草不同部位的种子生产格局、子代建植及花粉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inn.)、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黄甘草(Glycyrrhiza eurycarpa P.C.Li)和蜜腺甘草(G.glabra var.glandulosa X.Y.Li)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植株和花序不同部位的花序数量、花序败育率、每花序单花数量和果穗干质量、生物量投入比、结荚率、结籽率、种子投影面积和种子千粒重进行测定,分析了5种甘草属(Glycyrrhiza Linn.)植物的繁殖资源分配模式和种子生产策略;并进一步对3种药用甘草的原植物,光果甘草(G.glabra)、胀果甘草(G.inflata)和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植株不同部位种子的萌发、幼苗存活和生长、建植特性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3种甘草种子萌发格局和幼苗建植期的适应策略;最后,对这3种药用甘草植株不同部位的自由授粉子代进行了SSR花粉流和父本检测,分析了不同部位的花粉流模式和子代种子的遗传分化。研究结果对揭示药用甘草的种子生产格局、子代建植的适应策略和种群的适应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药用甘草种质资源研究和保护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光果甘草、胀果甘草、乌拉尔甘草、黄甘草和蜜腺甘草的资源分配与种子生产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植株内,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黄甘草和蜜腺甘草的花序数量、每花序单花数、果穗生物量投入比、果穗生物量都是从植株下部到上部依次递减,而胀果甘草不同部位间这4项指标无显着差异;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和蜜腺甘草花序败育率植株不同部位间无差异,黄甘草和胀果甘草花序败育率是植株下部到植株上部依次递增。(2)同一花序内,5种甘草的果荚生物量投入比、结荚率和结籽率从花序下部到上部总体依次递减。(3)5种甘草的种子投影面积和种子千粒重在植株不同部位间和花序不同部位间均无显着差异。因此,在资源竞争和结构效应的影响下,5种甘草属植物采取了2种不同的资源分配模式和种子生产格局: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黄甘草和蜜腺甘草通过减少对晚发育的花或果实的资源投入来保障早发育的花或果实获得较多的资源,达到繁殖成功的目的;而胀果甘草则可能采取败育的方式减小资源竞争的压力。这2种繁殖资源分配模式和种子生产策略对提高甘草属植物的繁殖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2.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植株不同部位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植特性研究表明,(1)光果甘草植株中、上部,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植株中、下部种子具有较高的出苗率,幼苗具有较大的生物量和根长,且根冠比也相对较高;且地上部分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产量(Fm)、PSⅡ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的光化学活性(Fv/F0)和光反应阶段电子传递的速率也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荧光强度、电子捕获和光能利用率。(2)光果甘草植株下部,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植株上部种子较其它部位部种子出苗率低,但存活率无差异,幼苗的根冠比较低,株高较高,且叶片数较多。综上所述,叁种药用甘草不同位置种子具有2种不同幼苗建植策略,出苗率高的种子形成的幼苗,将较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地下部分的生长,并且地上叶片光合能力强,发达的根系和高光合能力可增强幼苗的抗逆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出苗率较低的种子形成的幼苗,将生物量主要分配到地上部分,通过植株的伸长生长,优先占领空间和光源来维持生长。这对野生甘草自然种群的幼苗成功建植和种群更新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3.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植株不同部位自由授粉子代群体的花粉流、父本分析结果表明:(1)乌拉尔甘草植株中、上部自由授粉子代群体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多样性指数(I)均高于植株下部自由授粉子代群体,且固定指数(F)为负值,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植株不同部位自由授粉子代群体间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多样性指数(I)值无差异,且固定指数(F)为正值。(2)乌拉尔甘草自由授粉子代群体主要来自异交,异交率从植株下部到上部依次递增,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自由授粉子代个体主要来自自交,自交率均大于66.67%。综上所述,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自由授粉更趋向于自交,而乌拉尔甘草更趋向于异交,且受开花物候的影响,导致乌拉尔甘草植株中、上部花雌蕊接受更多异源花粉,种子具有更多的遗传分化类型。(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7-06-01)

牛清东[7](2017)在《不同耐盐性药用甘草Na~+的吸收途径及其对Na~+区隔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耐盐性不同的两种甘草属植物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和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材料,利用质外体荧光追踪剂PTS(trisodium-8-hydroxy-1,3,6-pyrenetrisulphonic acid),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了PTS流入根中的位置和凯氏带的发育,并且对地上部分钠离子含量和PTS含量进行测定,来探索质外体途径对钠离子的吸收;采用不同的离子通道抑制剂,研究共质体途径不同离子通道对钠离子的吸收和外排的作用。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质外体途径对钠离子的吸收。通过荧光显微镜可以在两种甘草的根尖和侧根发育位点观测到PTS的自发荧光,这说明钠离子可以依靠蒸腾旁流通过根尖区域、侧根发育部位流入维管束。但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地上部分钠离子含量和PTS荧光强度相关性系数分别为-2.061%和-1.88%,并没有展现出相关性,这说明质外体途径对钠离子的吸收总量贡献非常小。因此质外体途径不是2种耐盐甘草钠离子吸收的主要途径。(2)共质体途径对钠离子的吸收。无论在低盐浓度(50mmol/L NaCl),还是高盐浓度(150 mmol/L NaCl)下,Ca~(2+)(无选择阳离子通道)都显着的减少了乌拉尔甘草对钠离子的吸收,但没有显着的影响胀果甘草对钠离子的吸收。此外,使用钾离子通道抑制剂处理两种甘草,发现对于乌拉尔甘草,在低盐浓度下,TEA~+、Cs~+显着地降低了其对钠离子的吸收;在高盐浓度下,TEA~+、Cs~+、Ba~(2+)显着的降低了其对钠离子的吸收。而对于胀果甘草,在低盐浓度下,Ba~(2+)显着地降低了其对钠离子的吸收;在高盐浓度下,TEA~+、Cs~+显着的降低了其对钠离子的吸收。这说明两种甘草采取了不同的钠离子吸收途径:(1)在乌拉尔甘草中,钠离子吸收对Ca~(2+)敏感,这说明NSCCs或者LCT1是乌拉尔甘草钠离子流入的途径,同时,在乌拉尔甘草中也存在两条低亲和性的钠离子吸收途径流入,途径1对TEA~+、Cs~+敏感,对Ba~(2+)不敏感,介导低盐浓度下的钠离子吸收;途径2对TEA~+、Cs~+、Ba~(2+)敏感,介导高盐浓度下的钠离子吸收。(2)在胀果甘草中,NSCCs和LCT1不是胀果甘草钠离子流入的主要途径,钠离子主要通过两条低亲和性的钠离子吸收途径流入,途径1对Ba~(2+)敏感,对TEA~+、Cs~+不敏感,介导低盐浓度下的钠离子吸收;途径2对TEA~+、Cs~+敏感,对Ba~(2+)不敏感,介导高盐浓度下的钠离子吸收。(3)钠离子的外排。在低盐处理下(50 mmol/L),两种甘草钠离子外排不显着。然而,在高盐浓度下(150 mmol/L),乌拉尔甘草的钠离子外排能力得到显着增强,而胀果甘草的钠离子外排能力有所增强,但不显着。这可能归因于低盐浓度处理,并没有对两种甘草造成盐害。高盐浓度处理则不同,它导致钠离子的大量流入,对两种甘草造成盐害,而甘草通过钠离子外排以减轻这种伤害。(4)钠离子在叶片中的积累。在不同盐浓度下,胀果甘草叶片中的钠离子浓度都低于乌拉尔甘草,但不同盐处理下导致两种甘草叶片钠离子浓度差异的原因并不相同:在低盐浓度下,这种差异归因于胀果甘草根减少了对体外钠离子的吸收及对流入钠离子更强的区隔化能力(将更多的钠离子区隔进入除叶以外的其它植物器官);在高盐浓度下,这种差异则归因于胀果甘草对钠离子具有更强的区隔化能力。(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7-06-01)

吴振振,张旭龙,马淼[8](2016)在《不同品种油葵水浸提液对3种药用甘草化感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油葵对甘草潜在的化感作用,选择矮大头(567DW)、矮早丰(BKZ 9806)、新葵4号以及新葵6号等不同品种油葵和3种药用甘草为研究对象。用油葵根、茎、叶等器官不同浓度的水浸提液分别处理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的种子和幼苗,比较0,25,50mg/mL 3个浓度的水浸提液对3种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格局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油葵品种、不同油葵器官的水浸提液的化感效应不尽相同,矮大头浸提液对胀果甘草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无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其根的提取液显着促进了根的生长,在25,50mg/mL浓度下分别比ck高出26%和37%(p<0.05),RI分别为0.21和0.27。根据本实验结果,在生产实践中建议选用矮大头与胀果甘草进行套种,可望能提高种植收益。(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6年02期)

开赛尔·买买提明·特肯,阿塔吾拉·图尔荪,古丽仙·阿布杜萨迪尔[9](2015)在《新疆“叁种”药用甘草的形态及细胞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目前药用甘草包括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3种甘草属。本文对这些甘草的幼苗、根茎、叶子、花序、果穗、果荚、种子及其数量、重量等的外表特征(形态特征),以及这些植物的内部显微性、微观形特征,近缘种、杂种育种、物候特性、根的特性、辨别优劣种(细胞学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并对这些特征进行了对比性研究。优良的品质深受甘草制品加工商的欢迎,又为解决甘草的引种栽培、优良甘草品系选育等想法和行为提供了品质保证,同时也为保护和利用甘草资源奠定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张爱霞,陆嘉惠,李晓岚,牛清东[10](2015)在《不同耐盐性药用甘草幼苗根对Na~+的响应及其维管组织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草属2种耐盐植物胀果甘草、乌拉尔甘草为材料,用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mmol·L-1)NaCl处理幼苗21d后,分析其生物量和根、茎、叶中的Na+、K+含量以及K+/Na+,计算根的离子选择吸收和运输系数,并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二者的维管组织结构变化,以揭示2种药用甘草幼苗根对Na+的响应及其维管组织结构的变化特征,探讨甘草的耐盐机理。结果表明:(1)NaCl胁迫使2种甘草幼苗生物量均下降,在NaCl浓度为250mmol·L-1时,胀果甘草、乌拉尔甘草幼苗生物量分别是对照的53.34%、46.21%,胀果甘草耐盐性强于乌拉尔甘草。(2)随着NaCl浓度上升,2种甘草根积累的Na+显着增多,其中胀果甘草在所有盐处理下,根Na+含量均高于其它器官,说明其根对吸收的Na+具有显着截留效应;而乌拉尔甘草只在0~150mmol·L-1 NaCl范围内,根Na+含量显着高于叶片,当NaCl为200、250mmol·L-1时,叶片Na+含量显着高于根,说明乌拉尔甘草根对Na+的截留能力有限。(3)在相同盐处理下,胀果甘草离子选择吸收系数SAK,Na、离子运输系数STK,Na均大于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根抑制Na+、促进K+向地上部运输的能力强于乌拉尔甘草。(4)乌拉尔甘草在NaCl为150、200mmol·L-1、胀果甘草在250mmol·L-1时,根结构对盐胁迫产生应激性响应,维管组织比例显着上升,有助于提高根向上的运输能力,减少盐害。研究表明,2种药用甘草根对Na+截留作用和向上运输时促K+抑Na+能力的差异,是导致其耐盐能力不同的主要原因,根对Na+的积累和截留作用的差异与根的结构响应相吻合,能较好地解释二者的耐盐性差异。(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药用甘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甘草药用资源面临药材质量不稳定、品种选育进程缓慢、种源混乱等问题,这归根究底是源于对其遗传多样性研究不够透彻。该文就3种药用甘草在形态、化学、分子方面的鉴别,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物化学标记、DNA分子标记层面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作简要综述,并对甘草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取样和研究方法问题做了讨论,以期为3种药用甘草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药用甘草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文斌,罗琳,赵益丹,崔洁,张琳.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3种药用甘草的研究现状[J].世界中医药.2019

[2].李文斌,罗琳,崔洁,陈晓玉,侯俊玲.3种药用甘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9

[3].李建军,王仕元,徐生军,院海英.甘肃省药用甘草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J].甘肃农业科技.2018

[4].沈步芳,李予霞,马淼,李桂芳,肖星辉.2种药用甘草种子对盐渍环境的萌发响应及其甘草酸含量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8

[5].郝杰,蔡彦朋,刘刚,刘育辰,金文渊.基于ITS2序列的药用甘草亲缘关系鉴定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8

[6].韩春.药用甘草不同部位的种子生产格局、子代建植及花粉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7

[7].牛清东.不同耐盐性药用甘草Na~+的吸收途径及其对Na~+区隔化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7

[8].吴振振,张旭龙,马淼.不同品种油葵水浸提液对3种药用甘草化感效应的研究[J].种子.2016

[9].开赛尔·买买提明·特肯,阿塔吾拉·图尔荪,古丽仙·阿布杜萨迪尔.新疆“叁种”药用甘草的形态及细胞学特性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

[10].张爱霞,陆嘉惠,李晓岚,牛清东.不同耐盐性药用甘草幼苗根对Na~+的响应及其维管组织变化[J].西北植物学报.2015

标签:;  ;  ;  ;  

药用甘草论文-李文斌,罗琳,赵益丹,崔洁,张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