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晚清《植物学》一书在中国植物学史及中西方科技交流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学者李善兰则在其汉译成书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该书的成功编译得益于多种因素,但最关键的是李善兰译者主体性的恰当利用与发挥,由此形成的创译法无论是在待译内容的选定、植物学术语的翻译,还是对源语文本中西方植物学知识的解读等方面,均体现了独特价值。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孙雁冰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科技翻译,李善兰,植物学,晚清时期
来源: 出版广角 2019年13期
年度: 2019
分类: 信息科技,基础科学,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字
单位: 江苏开放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晚清来华传教士植物学译著及其翻译学价值研究”(2018SJA0550)
分类号: H059;Q94-5
DOI: 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13.027
页码: 88-90
总页数: 3
文件大小: 1341K
下载量: 197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晚清《植物学》一书内容来源的复杂性——敬答张翮博士[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06)
- [2].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下的《植物学》教学改革探讨[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5)
- [3].《植物学》线上教学设计与实施:以“茎的次生结构”内容为例[J]. 农技服务 2020(09)
- [4].《植物学》“金课”的实践探索[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29)
- [5].《植物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 时代教育 2014(21)
- [6].食用艾蒿植物学性状和栽培技术探究——兼评《植物学》[J]. 植物学报 2020(01)
- [7].晚清译著《植物学》的出版及影响[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8].《植物学》课程模块式教学的问卷调查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2010(04)
- [9].多媒体技术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5)
- [10].中美《植物学》教材编排比较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 2013(10)
- [11].《植物学》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08)
- [12].《植物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28)
- [13].《植物学》教材中“花”章节教学内容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04)
- [14].《植物学》第2版[J]. 生命世界 2017(05)
- [15].浅谈如何有效进行《植物学》课堂教学[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05)
- [16].《植物学》课程特色和在四川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10)
- [17].晚清《植物学》一书的外文原本问题[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5(06)
- [18].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19].《植物学》的教学探索与发展研究[J]. 职业技术 2011(09)
- [20].用教育技术促进《植物学》课程建设的研究[J]. 职业时空 2008(10)
- [21].传统植物学向近代植物学的过渡:《植物名实图考》与《植物学》的对比[J]. 出版广角 2019(20)
- [22].新版图书推介[J]. 生命世界 2017(03)
- [23].《植物学》中的自然神学[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8(02)
- [24].翻转课堂模式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8(02)
- [25].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植物学》教学改革和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35)
- [26].浅谈多媒体技术与《植物学》教学的整合方式[J]. 广东农业科学 2010(09)
- [27].《植物学》课程特色建设与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04)
- [28].《植物学》实验教学及考试的改革初探[J]. 热带农业工程 2013(02)
- [29].《植物学》绪论教学实践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3)
- [30].《植物学》教学改革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