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鹏临陕西榆林育才中学719000
摘要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丰富的形式为思想政治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政治教学应用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丰富的形式为思想政治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同时多媒体课件的新鲜形式也吸引了更多学生的“眼球”,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体说来,多媒体课件对于实现政治课教学目标主要起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我们发现,兴趣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激发学习动力,一旦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而多媒体课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集光、声、色、像为一体,并可将多种形式的感性材料展示给学生,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配以恰当的音乐,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或展示习题,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后,给予反馈响应,而计算机及时给予评价,并输出正确的信号加以强化,这样多媒体就较好地创设了问题情境,使学生能积极参与且能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
心理学有关记忆的理论研究表明,主体加工信息时受信息特点和主体经验及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学生的理解记忆效果同教学内容的性质有关,教学信息如果新颖有趣,就容易形成独立而清晰的记忆痕迹,尤其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的把握,如果能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创造气氛,再现有关场面,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将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讲到“强强联合”时,播放从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中录取并剪辑的约3分钟的有关美国“波音”和“麦道”公司合并的新闻。在观看过程中,学生都感到很不理解的是,“波音”和“麦道”都是巨型的跨国公司,他们之间为什么需要联合呢?学生展开了讨论,这时及时引导大家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去考虑: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个公司要想赢得市场不仅要和本国公司竞争,而且要和外国同类公司竞争,且竞争异常激烈;为了不在竞争中被淘汰并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许多大公司刮起了一股合并之风。届此我不失时机引导学生分析: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许多国有企业也在走强强联合之路。如课本中提到的南京四家特大型国有石化企业和江苏省石油有限公司合并,组建了中国东联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实行强强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达到扩大市场占有额,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所以,尽管一段录象时间不长,但却能够引发学生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注和思考,让学生联系平时接触的时事材料,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初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检验了新世纪政治教师的素质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是最强烈的呼声,因而思想政治课不应该上成枯燥和空洞的理论说教课,而应该充满时代气息,紧扣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笔者注意到,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为了辅助讲解,往往需要演示挂图,运用投影片(许多张),同时还要书写必要的板书,使语言、文字、图象相结合,发挥多种符号的作用,以便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而要达到这三者配合得既恰当又自然,对于教师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往往是集讲授、挂图、板书、调换投影片等活动为一体,因而是在忙碌中讲解,在讲解中忙碌,教师很累,有时还可能出错;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高度集中,思维时而间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在多媒体课件中则完全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可以预先设置好程序,由键盘或鼠标控制,按次序将有关内容投影到屏幕上,甚至可以重复出现某些画面。如讲课时碰到学生有不理解的知识点可以重新回到相关画面进行讲解,这就避免了教师为了寻找一张幻灯片而手忙脚乱,使得教师的负担减轻,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分散。同时,一个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的优秀政治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完成,也能够检验新世纪信息时代中教师的信息素质。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在具体地实践过程中,也应同时注意到这样几个问题: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不能认为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是在进行素质教育,将两者等同起来;也不应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万能的,甚至完全抛开常规教学方式,利用自制或现成的课件,让课件充当主角,完全抛开老师的主导作用,导致效果适得其反。
其次,在课件制作上,许多老师往往喜欢将自己所会的软件功能全部体现,将自己能收集到的素材全部用上,一味追求表面形式的新颖、花哨和动感效果,无论什么图形、图象、动画效果、音乐都制作进去,结果导致课件内容主次不分,杂乱无章,导致上课时学生一味地注意课件中的图案和动画效果而忽视了老师对具体内容的讲授,因而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再次,课件交互功能不强,忽视学生的不同反应。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但很多作为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电子化、声像化翻版的教学课件过于僵化单一,尽管课件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但在教学策略创新上存有明显不足,人机交互的过程与作用极为有限,且课件的展示始终是沿着教师自己的思路进行的,学生的思维被牢牢控制着,不能“越课件半步”。如学生有不同的反应,则课件往往无法继续展示下去,这时的教师则会极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朝课件设计好的方向上靠拢,直到学生符合“标准”了课件才能继续展示下去。尽管我们强调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但在这时就不得不以牺牲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代价来完成课件展示了。
所以,如何改变上述情况,使课件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脑日益普及和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首先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勇于探索和创新,努力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其次,教师应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有较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能熟练掌握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教学思路清晰,知识面广,思维开阔而且灵活,这样才能设计好多媒体课件;第三,教师还应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较好的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和应急能力,这样才能应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也才能把学生的多种多元化思想认识迅速引导至正确的方向上来,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