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郑生, 朱守荣, 张伯勋, 张勇刚[1]2004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长期随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对随访 10年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 ,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 ,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 10年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随访年限为 10~ 38年 ,平均 2 6年。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单纯髓核摘除、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 3组。观察 10年以上的远期疗效、影像学改变 ,测量突出间隙在治疗前与 10年后的高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记录相邻椎间隙退变情况。结果 非手术治疗组共 98例 ,85例可正常生活和工作 ,13例因间歇性跛行而行椎管减压手术 ,病变间隙高度平均减低 3 17± 1 6 5mm ,13例出现相邻椎间隙轻度退变。髓核摘除组 84例 ,71例可正常生活和工作 ,13例病人因复发行再次椎间盘手术 ,病变间隙高度平均减低 5 5 0± 1 5 1mm ,15例病人出现邻近间隙的退行性变。髓核摘除融合组 71例 ,均可正常生活和工作 ,突出间隙骨性融合 ,39例出现邻近间隙的退变 ,但无症状。结论 如适应证得当 ,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长期随访结果相似 ;非手术治疗可作为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疗法 ,行单纯髓核摘除时应尽量保留相对正常的髓核组织 ,椎间融合术是较好的手术方法。
朱守荣[2]2003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长期随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慢性、严重影响劳动力的常见疾病,临床诊断标准早已明确,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即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关于本病的治疗方法仍在迅速的发展之中,因本病的转归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尚无一种绝对有效又广泛适用的治疗方法,现有的各种治疗方法的长期随访较为缺乏,随访结果差异较大,各种治疗方法之间存在争议。本文对我院资料完整,随访十年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客观评价,为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期盼对今后的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方法:筛选十年以前在我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诊断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且这十年来一直在我院随诊并居住在北京,病历及影像学资料均完整,本次随访时仍能配合的病人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本组病人的随访年限为10~38年,将病人按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全椎板或部分椎板切除髓核摘除、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叁组。观察病人经上述叁类方法治疗后的十年以上的治疗结果,影像学上发生的改变,测量突出间隙治疗前与现在的椎间隙高度值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观察相邻的上下椎间隙发生退变的情况,以影像学上呈现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样骨质增生或硬化,小关节增生肥大为退变指征。 结果:病人分别接受上述叁种治疗后,非手术治疗组的18例病人,15例病人自觉良好,可正常生活和工作,3例病人因出现明显间歇性跛行,分别于保守治疗后11年、17年和38年行椎管减压手术。本组椎间隙平均减低3.17±1.65mm。3例出现相邻椎间隙轻度退变。14例全椎板或部分椎板切除髓核摘除病人,11例病人可正常生活和工作,3例病人分别于术后第2年、2年3个月、10年时因椎间盘突出复发行再次椎间盘手术,本组椎间隙平均降低5.50±1.51mm,5例病人出现邻近间隙的退行性变。11例髓核摘除椎间隙解放军总医院 军医进修学院硕士论文 摘 耍融合的病人,均可正常生活和工作,突出间隙均己骨性融合,9例病人出现邻近间隙的椎间隙明显退变,但无症状。结论:如适应证选择得当,经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其长期随访结果相似;非手术治疗组的突出间隙出现狭窄的时间较晚、程度较轻,很少发生相邻间隙的退变:单纯髓核摘除组,手术间隙出现狭窄的时间早、程度较重,相邻间隙亦较少发生退变;髓核摘除椎间隙融合组病人长期疗效好。但容易发生相邻椎间隙的退行性变。非手术治疗为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疗法,行髓核摘除术时应尽量保留相对正常的髓核组织,椎IbJ融合术是较好的手术方法。
郜顺兴[3]2010年在《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及腰椎稳定性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随访患者做回顾性临床研究,观察系统功能锻炼对术后疗效及腰椎稳定性影响,分析并总结系统功能锻炼在改善术后疗效、腰椎稳定性方面作用,使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术后系统功能锻炼有全面的认识,更好的指导临床,提高疗效。方法:选定.2008.1-2010.1年间在我院采用单纯髓核摘除术住院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是否进行系统功能锻炼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门诊随访,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现在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与病历中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改变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观察功能锻炼与腰椎稳定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结果:(1)两组的腰椎曲度、前凸指数、骶骨倾斜角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的椎间隙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对照组与研究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通过随访调查问卷,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JOA评分、下腰痛VAS评分、直腿抬高试验评分,各症状体征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积极、系统的功能锻炼,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有效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配合系统的功能锻炼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2)系统功能锻炼通过增加腰背肌、下肢肌、腹肌等的力量及协调性来改善脊柱的外源性稳定,并通过“肌性骨骼”的增强来影响脊柱的脊柱内源性稳定。(3)系统功能锻炼通过对维持脊柱平衡、特别是对脊柱内外平衡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预防和治疗腰痛再发生起着关键性作用。(4)腰椎生理结构和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退变,积极、系统的功能锻炼虽不能直接改变这种退变趋势,但能减缓由这些退变引起的下腰痛等症状出现的时间。
佚名[4]2008年在《脊柱外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P01-001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传统与现代戴守达董小雄王永宏张耘张洪思周正顺陈刚吕峰刘洪业安徽当涂解放军第八六医院骨科目的探讨传统开放手术和现代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方式,346例施行MED,481例施行开放手术,其中椎板间隙开窗322例、单侧双间隙开窗39例、半椎板切除33例、双侧开窗42例、改良式全椎板切除45例,根据Nakai标准评价疗效,并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进行比较分析。
程继伟[5]2013年在《退变性下腰痛微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的建立及相关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退变性下腰痛微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的建立1.退变性下腰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的建立研究背景:退变性下腰痛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疼痛综合征,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治疗以开放手术为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微创手术被应用于退变性下腰痛的治疗。微创与开放手术疗效的差异仍有争论。如何评价治疗疗效对于脊柱外科尤其是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对于临床疗效的评价,随访是至关重要的。传统随访模式工作量大且无法快速查询,容易造成失访。目的:建立一套退变性下腰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为后期评价退变性下腰痛微创治疗疗效及建立适合国人的评价方案打下基础。方法和结果:参考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下腰痛评价方案,筛选疗效评定指标,建立随访表及随访流程。依托“军字一号”电子病例系统,将下腰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卫生经济学指标及常用评价方案一并整合写入程序,设计建立退变性下腰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结论:所建立的退变性下腰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录入快捷、安全可靠、查询方便,可以全面展示术前、术中和术后情况,为后期评价退变性下腰痛微创治疗疗效及建立适合国人的评价方案提供了数据平台。2.退变性下腰痛疗效评分表的建立及初步评价研究背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下腰痛外科治疗疗效评定方案对于微创手术的短期疗效敏感性不高,并且部分评价项目并不适合国人。目前我国仍缺乏一种适合国人的、简洁实用的下腰痛疗效评价方法。目的:建立一种适合国人的下腰痛程度评定方法,用于进行外科手术尤其是微创手术的疗效评定。方法:通过临床资料随访进行数据统计,筛选出适合国人的评价指标,建立下腰痛疗效评分(low back pain outcome score,LBPOS)量表,将其运用于微创及开放手术的疗效评定,并与JOA下腰痛评分(Japaneseorthopaedic association low back pain score,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 index,ODI)等经典评价方法对比,验证其效度及信度。同时将其与其他常用评定方法整合建立退变性下腰痛微创手术治疗的随访评价系统。结果:LBPOS量表适合国人,依从性好,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与JOA、ODI评分具有显着的相关性。结论:新建立的LBPOS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敏感度,适合国人进行下腰痛微创手术后短期的疗效评定,中长期的评定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第二部分腰椎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评价的相关临床研究1.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评价研究背景: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侧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是目前最常采用的微创椎间盘手术,但是其临床效果的差别仍不明确。目前尚无严格的循证医学文献对两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前瞻性对比研究PELD和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卫生经济学及临床效果差别,同时验证新建立的下腰痛疗效评分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建立的退变性下腰痛微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序贯抽取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单节段MED及PELD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比较其一般临床资料、卫生经济学指标,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月、术后2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年、术后2年各时间点进行疼痛程度及腰部功能评定(使用VAS、JOA、ODI、LBPOS评分),末次随访时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效果。对比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别,验证LBPOS的依从性及及效度。结果:共有285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70例,女性115例,平均年龄46.2岁,平均病程2.1年,183例行MED,102例行PELD。两组病例的术前一般情况、疼痛与功能评分及住院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PELD较MED手术时间长,但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MED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ELD(1.6%vs.2.0%),术后2年内复发率也低于PELD(4.4%vs.4.9%),PELD术后优良率略低于MED(78.1%vs.80.9%)。术后3月内两组VAS、JOA、ODI、LBPOS评分均显着改善,MED术后1~2周腰部功能存在“反跳”现象,术后3月内各时间点PELD腰部功能评分多优于MED,但VAS评分两组无差别。术后6月至术后2年腰部疼痛程度及功能评分变化趋缓,两组各时间点VAS、ODI、LBPOS评分无差别。LBPOS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和敏感度,与JOA、ODI评分具有显着的相关性。结论:PELD和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安全、有效,PELD术后3月内的腰部功能恢复优于MED。LBPOS量表可以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的疗效评定。2.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术式治疗的再手术分析研究背景:近年来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但术后仍有2.8%到24%的患者进行了再次手术。不同的初次手术后的再手术率也不同,但再手术的原因和特点仍不明确。目的:对比研究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术式后再手术的原因和特点,为后期制定随访计划、完善疗效随访评价系统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我院2001至2012年10年间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行手术治疗的全部5280例患者,共有207例(232个椎间盘)进行了初次手术及再次手术,其中男性135例,女性72例,平均年龄47.7岁。统计、对比患者两次手术的术前一般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日期、手术方式、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间隔、再手术原因。结果:共有232个椎间盘进行了两次手术处理。其中119个椎间盘初次手术为MED(MED组),68个椎间盘初次手术为PELD(PELD组),45个椎间盘初次手术为开放手术(开放组)。再手术的部位与初次手术部位有较好的相关性(kappa系数=0.533)。再手术中有46.6%发生于术后半年内,35.3%发生于初次手术后1~5年之间。真性复发(同节段同侧再突出)是每种术式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据了PELD术后再手术总量的70.6%、MED术后再手术的47.1%及开放手术后再手术的37.8%。再手术与初次手术的时间间隔长短按以下顺序排列:PELD<MED<开放手术(8.1月vs.19.7月vs.33.1月,卡方检验p值均<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的高发时间段,开放手术为术后1~5年;MED为术后0~0.5年及术后1~5年;PELD为术后0~0.5年。真性复发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微创内窥镜手术术后由真性复发导致的再手术要多于开放手术术后。第叁部分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断方法与微创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1.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纤维环热凝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评价研究背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纤维环热凝成形术(posterolateral transforaminalselective endoscopic discectomy and thermal annuloplasty,PEDTA)近年来开始用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但临床疗效有争议。对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手术治疗中,近期的少数研究发现单节段退变手术者疗效优于多节段退变者,但缺乏对照研究。目的:评价验证PEDTA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对比研究有无孤立退变椎间盘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探讨椎间盘的“孤立退变”在微创手术病例选择及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101例经椎间盘造影确诊椎间盘源性腰痛并行PEDTA治疗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7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42.8岁,平均病程3.5年。根据改良Pfirrmann标准进行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级,确定孤立退变椎间盘(比上下椎间盘退变分级均高出1级以上的椎间盘)。随访计算术前、术后的VAS、JOA、ODI评分,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0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年。根据改良Macnab标准,101例患者术后疗效:优11例(10.9%),良41例(40.6%),可29例(28.7%),差20例(19.8%)。术后患者VAS、JOA及ODI评分比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共有49例患者存在孤立退变椎间盘(孤立退变组,n=49),52例患者不存在孤立退变椎间盘(非孤立退变组,n=52)。两组术前的年龄、性别分布、病程及术前VAS、JOA与ODI评分均无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的VAS、JOA及ODI评分均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孤立退变组术后疼痛程度及腰部功能的改善优于非孤立退变组(p<0.05)。孤立退变组疗效优良率为65.3%,,有效率87.8%;非孤立退变组优良率38.5%,有效率73.1%。结论:PEDTA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安全、有效,有孤立退变椎间盘的患者疗效更好。2.椎间盘内注射罗哌卡因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与治疗作用研究背景:椎间盘造影被认为是诊断DLBP的“金标准”,但一直备受争议。近年来椎间盘封闭开始用于诊断DLBP,我们初期的临床试验发现罗哌卡因椎间盘内注射对DLBP有治疗作用,目前尚未发现关于椎间盘封闭对于DLBP有长期疗效的报道。目的:观察用罗哌卡因进行椎间盘内注射封闭对于DLBP的诊断作用及治疗效果,探讨在DLBP的诊断阶段同时给予初期治疗的微创处理方案。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14例慢性下腰痛患者进入研究。其中男性5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6.0岁,平均病程4.8年。使用罗哌卡因对退变椎间盘进行封闭,观察封闭效果并进行疗效随访。使用VAS、ODI、LBPOS评分评定术前、术后1周、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的疼痛及腰痛功能情况,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4例患者均操作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均得到随访。其中12例经椎间盘封闭诊断为DLBP,根据改良Macnab标准,12例DLBP患者治疗优良率46.7%,有效率75.0%。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VAS、ODI、LBPOS评分比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2例患者经椎间盘封闭诊断为非DLBP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VAS、ODI、LBPOS评分均无明显改善,疗效均评定为“差”。结论:罗哌卡因椎间盘内注射是一种诊断同时初步治疗DLBP的经济、有效的微创方法,其治疗效果仍需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证实。
李江华[6]2014年在《单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protrusion of th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是腰腿疼最常见的原因,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尽管其手术治疗存在各种方法,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手术方法仍然是后路切除部分椎板开窗摘除突出的髓核,该手术方式近期疗效较肯定,而远期疗效尚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通过随访来评价后路单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不同突出程度、不同年龄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手术的优缺点,为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至2008年共54例行后路单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男性23例,女性31例;手术时年龄为22~72岁,平均为46.09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4年,平均1.89年;随访时间5~7年,平均为5.83年。按照手术时年龄将患者分为40岁以下,40~60岁,60岁以上3组分别进行疗效评价;获得随访的54例患者中有31例收集到了术前的CT扫描结果,根据CT测量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将31例患者分为Ⅰ、Ⅱ、Ⅲ度共3组进行疗效评价。2013年对所有患者行末次随访,参照日本骨科学会(JOA)1984年制定的腰腿痛疗效标准(29分法),主要包括主观症状(9分)、临床体征(6分)、日常生活(14分)和膀胱功能(-6~0)4部分。对患者进行术前和末次随访评分。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进行比较,评价其总体手术效果和各组间疗效有无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Nakai标准对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154例患者术前JOA评分为13.02±2.85,末次随访为22.94±1.64。恢复情况较前明显改善,虽然术后大多数患者有过腰痛病史,但很少有持续性腰痛病史。按照Nakai标准优良率达到了85.2%(46/54),复发率为5.6%(3/54),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经保守治疗后缓解,基本上恢复正常生活。54例患者均无椎间隙、椎管感染和神经损伤的发生。2不同年龄段组间所得末次随访时JOA评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60岁以上组与其他年龄组相比术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间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以下患者约44.4%(8/18)诉受到腰背痛的困扰,而40岁以上两组则明显减少。3随访54例患者中31例收集到了术前CT检查结果,其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根据不同突出程度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JOA评分,结果显示不同突出程度患者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但椎间盘突出Ⅲ度的患者术后JOA评分与其他两组进行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椎间盘突出程度达Ⅲ度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低于其他两组,腰椎间盘突出非常严重的患者(CT断面上突出的椎间盘超过椎管容积2/3)行单纯椎板开窗减压往往疗效差于相对轻度突出的患者。结论: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是一种有限创伤手术方式,其手术方式的优点包括以下几点:(1)对单纯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做到了足够减压;(2)减少椎旁肌的剥离、椎板和小关节的破坏,避免了由于过多破坏椎板及小关节所造成的脊柱不稳;(3)手术时间短、对患者创伤小和费用低,术中及术后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较快,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4)术后仍存在大部分椎板和黄韧带覆盖硬膜囊,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腰椎后柱结构的完整性,减少了术后硬膜外粘连、椎管狭窄和疤痕粘连等并发症。然而其缺点是术中暴露范围小。本研究长期随访证实单节段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良好,复发率低,是多数该病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法;椎间盘突出程度严重的患者行单纯椎板开窗减压术远期疗效差于相对轻度突出的患者,对于临床上椎间盘突出非常严重的患者(CT断面上突出的椎间盘超过椎管容积2/3)行单纯椎板开窗减压往往疗效差于相对轻度突出的患者,此类患者可能更适合于行融合手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微创理念的深入,损伤更小的微创手术可能会代替目前的髓核摘除术,成为主要的手术方式。
陈新用, 梁裕, 曹鹏, 吴文坚, 郑涛[7]2012年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的比较评价》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2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7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患者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前后VAS、ODI的改善情况,同时比较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后SF-36生活量表的变化。[结果]共获得有效随访99人,随访率为26.3%。下腰痛VAS评分,手术组(52例)术前:5.84,末次随访:1.78。非手术组(47例)治疗前:6.03,末次随访:2.17,两组治疗前后下腰痛VAS评分有显着差异,但两组疗效间没有显着差异。下肢放射痛VAS评分,手术组(52例)术前:7.45,末次随访:1.52;非手术组(47例)治疗前:5.72,末次随访:2.21,两组治疗前后下肢痛VAS评分有显着差异,两组疗效间有显着差异。Oswestry伤残指数(ODI),手术组(52例)术前:68.18%,末次随访:13.44%;非手术组(47例)治疗前:60.98%,末次随访:17.04%,两组治疗前后ODI有显着差异,两组间没有显着差异。SF-36生存质量调查问卷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相比患者在躯体健康(PF)、躯体角色功能(RP)、躯体疼痛(BP)、生命活力(VT)、情绪角色功能(RE)等5个维度上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总体健康(GH)、心理健康(MH)和社会功能(SF)手术组较非手术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本组随访资料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组和非手术治疗组均有较好的远期疗效。手术治疗能更好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下肢放射痛,对恢复患者的总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也有积极作用。
吴建新[8]2008年在《20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回顾分析及中长期随访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20年住院手术病例回顾分析及其数据库的建立——长征医院上海市脊柱外科临床医学中心目的通过对长征医院上海脊柱外科临床医学中心1988-2007年20年来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以下简称LDH)的病历调查分析,建立长征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数据库。为进一步研究国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类型、诊治及不同外科干预方式的疗效提供了良好基础。方法根据我院1988-2007年间43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历分析,收集以下参数资料:性别、年龄、职业、诊断、突出节段、症状、体征、住院时间、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出血情况等,并进行了初步对比分析。结果(1)性别:①20年以来腰椎间盘突出发病性别差异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即LDH男性多发,总体男女比1.36:1,但LDH伴腰椎假性滑脱或不稳者则女性多发,男女比为1:1.27;②LDH在年龄上,≤35岁人群中,男女比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男性更易发病,特别在≤25岁人群中,男女比达2.89;在>65岁人群中,男女发病机会几乎相等,35~65岁人群中男女比均在1.3以下,但男性仍多发;③总体女性比男性晚发近2岁,高位椎间盘突出男性更易发病,男女比达3.07:1;④在职业上,服务性行业及退休、家务组中女性偏多,而生产运输工人,特别办公室人员中男性偏多,以上行业本身就存在男女性别的差异性,故对临床意义不大,但学生中男女比达4.0,说明在青少年中男性较女性更易发病。(2)年龄:①20年来发病均龄有逐年升高趋势,前10年变化不大,近10年则均龄上升较快;②LDH伴有腰椎退变性疾病者也较单纯LDH者晚发约3.6-9.6年,且腰椎退变越严重者年龄越高,在高发年龄段也存在相类似的情况:③单节段:L5-S1、L4-5、高位椎间盘突出者均龄上逐渐递增,分别为42.09±10.04岁、44.71±11.27岁、47.31±11.55岁,前两者存在明显差异性,但后两者差异性不大;而L4-S1、L3-5、多节段突出组(包括跳跃2节段及2节段以上)均龄上也逐渐递增,分别为45.39±11.51岁、49.84±13.11岁、50.11±11.82岁,即突出节段越高或越多年龄越大。(3)职业:职业在男女性别上存在差异性。LDH伴马尾综合症患者中近50%属于办公室工作人员,LDH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近50%属于生产运输人员。(4)诊断:LDH的多发节段为L4-5、L5-S1,共占总体75.84%,其中单纯LDH以L5-S1节段最多,LDH术后复发及伴发腰椎退行性疾病者则L4-5节段突出最多,而LDH伴马尾综合症组则L4-5与L5-S1突出机会均等。(5)临床表现:①腰痛、腰骶部压痛、下肢感觉或肌力异常者的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而诱因与直腿抬高的阳性率则男性较高,下肢乏力感则男女无差异,但左侧阳性率男性高,而右侧阳性率女性高,其余统计的症状体征均无性别差异。②下肢出现麻木感或乏力感,下肢中、重度行走受限,下肢肌力或感觉减退,且无诱因者年龄较无此临床表现及有诱因者大3~6岁,而这些临床表现出现者大部分与伴有腰椎退变性疾病有关,所以在这些体征出现时,更应该考虑是否伴有腰椎退行性疾病,在手术治疗上是否需要做相关处理,而达到更好的疗效,这些症状中双侧较单侧更为有意义。③LDH术后复发者在腰痛、腰骶部压痛上阳性率上明显低于其他诊断组:下肢痛,特别单侧下肢痛单纯LDH多见,双侧则少于其他组;④与马尾受压有关的表现,自然在LDH伴马尾综合症者上明显多于其他组,如鞍区感觉障碍、排便功能障碍、肛门反射、肌力减退、CT/MRI所示中央型突出比例等;⑤直腿抬高上,阳性者较阴性者年龄小,且受限程度越重年龄越小,单纯LDH与LDH复发者相对复杂LDH阳性率高且重度受限者较多,LDH伴马尾综合症以中度受限为主;⑥膝反射上,LDH伴滑脱、不稳或腰椎管狭窄者异常多见,且异常以反射减退为主,而其他组相对较少。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在年龄上遵循亢进-正常-消失发病均龄逐渐升高规律,跟腱反射在此规律上更明显;⑦而臀痛、肌萎缩、跟腱反射、下肢感觉异常则与LDH有无伴发腰椎退行性疾病无关:⑧下肢症状、体征方向与影像学提示腰椎间盘突出方向存在明显相关性,但也有一定的不符合率,一般左侧较右侧多见,这与国人右利手习惯者居多。(6)手术方式:内固定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上呈逐年增加的态势,特别在LDH术后复发、复杂的LDH中应用较多,其中LDH伴腰椎假性滑脱或不稳者是以各种内固定手术方式为主,其余均以非内固定为主。内固定较非内固定手术方式者均龄大5~7岁左右。在创伤程度上很明显内固定组明显大于非内固定组。(7)住院时间及麻醉方式:住院时间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术前平均住院时间比术后住院时间下降幅度大、迅速。LDH的麻醉方式随着年代的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从局麻、腰麻、硬膜外麻醉为主,变为几乎全部采用全身麻醉。结论建立的腰椎间盘突出数据库内容详实,跨度20年。20年来在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住院时间、手术年龄等发生了明显变化,发现年龄、性别、职业及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类型等相互间均存在有一定的联系与差别。第二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术式疗效的中长期随访研究及影响疗效因素的对比分析目的通过随访研究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中长期疗效,并分析比较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标准化提供依据及初步意见。方法对1997-2003年间病例进行随访研究,得到随访病例163例,随访时间54-133个月(平均83个月),并采用JOA(29分)进行术后疗效的评估,并分析比较影响疗效的各种因素。结果手术改善率明显,手术远期疗效优良率91.41%,体重、文化程度、诱因、术后劳动强度、术后休息时间、术前诊断、手术方式对手术远期疗效评价无影响,而吸烟、饮酒、手术节段对手术远期疗效有影响,即吸烟、饮酒降低远期疗效,L4-5远期疗效优于L5-S1;年龄对远期疗效有一定影响,年青组(≤30岁)明显优于老年组(>60岁),而在30-60岁间年龄无影响;影响远期疗效预测分析表明:手术满意度正相关,但对临床意义不大,其余均呈负相关,影响大小依次为吸烟、突出节段、术后休息时间、年龄,特别吸烟与突出节段将是影响术后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结论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远期疗效好;吸烟、饮酒、手术节段、年龄等对远期疗效有影响。
汪振国[9]2012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后患者五年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的观察与评估》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69例(其中手术组34例,非手术组35例)有相应手术指征并且有相似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出院患者进行回访,观察其各自经过治疗五年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对我科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分析,按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本次研究的病例入选标准,挑选出69例症状基本相似的患者,并按照其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划分为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利用电话回访的方式,由笔者如实记录并填写健康状况调查表(见附表),通过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康复情况进行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社会职能及心理健康等八个维度的统计学分析和对比,了解两大类治疗方法对该类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1、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方面无明显差异,说明两者在这几个方面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均有效;2、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在活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及心理健康方面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说明两者在这几个方面上受到心理因素的制约,有相应手术指征而选择综合保守治疗的患者在5年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相比手术后的患者受到心理健康因素的影响要大。结论:1、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相关手术适应症的患者,选择综合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对患者症状的改善均有效果,5年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均有所提高。2、综合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在总体健康、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及躯体疼痛四个方面有明显改善效果,在活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方面两者有显着差异,证明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之外,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3、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相关手术适应症的患者,手术治疗5年后患者的整体健康总评情况及心理健康总评情况要优于综合保守治疗的患者,说明选择综合保守治疗的患者所受到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比选择手术治疗后的患者要明显,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可能会影响到其心理健康。
张晓明[10]2010年在《中医认知行为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长期以来,腰腿痛严重困扰人们的生活,而腰椎间盘突出(LDH)则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其诊断技术、药物及外科手术都有了显着提高和改善,但是LDH引起的痛苦和残疾在一定程度上却在增加。持续或剧烈的疼痛不仅造成躯体功能障碍,也造成严重的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引起患者在社会、家庭多方面的不适应。国外循证医学研究证明应用认知行为疗法(CBT)与运动疗法、手法或药物治疗结合的联合方案可以带来最大的临床收益,好于应用单一方法治疗。但国内医疗界对此重视不够,且应用中医认知行为疗法配合常规治疗的相关研究未见文献报道,故有必要制定一套应用中医认知行为疗法指导的适用于LDH患者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案。目的:制定一套适用于LDH患者的中医认知行为治疗方案,并在临床实践中,对其操作性、实用性及疗效作检验。方法:1、理论探讨法:主要通过古今文献研究、病因病机探讨,找出中医对LDH的发病原理的认识、目前治疗LDH的最新进展以及中医心理认知行为治疗方法特点。2、方案编制方法:以中医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言语开导、暗示、习见习闻与导引气功(五禽戏)疗法为基础,结合现代认知行为疗法编制出一套完整的中医认知行为干预方案。3、临床研究方法:通过组内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将80例诊断为LDH患者分为四组,实验组均以所编制的中医认知行为干预方案配合中医推拿(A组)和腰椎融合术(C组)治疗;对照组分别以中医推拿(B组)和腰椎融合术(D组)治疗。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行为评分(PB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Prolo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和经济结果评定量表为测评工具,分别对四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6个月时为观察点进行评分,所得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检验,从疼痛行为、躯体疼痛、抑郁、焦虑、功能障碍、经济状态及疗程等方面比较患者的改善程度。结果:1、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行为、躯体疼痛、抑郁、焦虑、功能障碍、经济状态指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结束后实验A组与对照B组、实验C组与对照D组疼痛行为、躯体疼痛、抑郁、焦虑、功能障碍、经济状态指标的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个月随访时实验C组与对照D组的功能障碍和经济功能状态指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A组与对照B组经济功能状态及疗程指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制定的中医认知行为治疗方案配合中医推拿或腰椎融合术治疗LDH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介入此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长期随访研究[J]. 刘郑生, 朱守荣, 张伯勋, 张勇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4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长期随访研究[D]. 朱守荣.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3
[3]. 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及腰椎稳定性的临床研究[D]. 郜顺兴.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
[4]. 脊柱外科[C]. 佚名. 中华医学会第十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叁届国际COA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8
[5]. 退变性下腰痛微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的建立及相关临床研究[D]. 程继伟. 第叁军医大学. 2013
[6]. 单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D]. 李江华. 河北医科大学. 2014
[7].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的比较评价[J]. 陈新用, 梁裕, 曹鹏, 吴文坚, 郑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2
[8]. 20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回顾分析及中长期随访研究[D]. 吴建新. 第二军医大学. 2008
[9].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后患者五年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的观察与评估[D]. 汪振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10]. 中医认知行为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研究[D]. 张晓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
标签:外科学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腰椎间盘论文; 腰椎退变论文; 腰椎论文; 椎间盘变性论文; 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养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