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古气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候,石笋,同位素,黄土高原,烷烃,锰矿,考古学家。
古气候论文文献综述
冯滢瑛,杨小平[1](2019)在《内蒙古西部阿拉善沙漠地区末次冰盛期和全新世中期的水汽来源——依据现代气象过程、古气候模拟和地质记录的综合解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Knowledge of moisture sour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climatic change and landscape evolution in desert environments. In this paper, we aim to clarify moisture origins for the Alashan(Alxa) Sand Seas(ALSS) in western Inner Mongolia and their transport pathways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LGM) and the mid-Holocene using modern analogues and paleoclimatic simulations. Precipitation data for the period 1959–2015 from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study area and wind and specific humidity data from the 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 daily reanalysis were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moisture sources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the ALSS. In addition paleoclimate simulations under PMIP3/CMIP5 protocols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precipitation at 21 ka BP and 6 ka BP over the ALSS. We also reviewed paleoclimate records from the ALSS to acquire a semi-quantitative reconstruction of the moisture history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and Holocen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ummer monsoon transported water vapor from the Indian Ocean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to the ALSS during July and August, causing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The dominant moisture source was from the southwest monsoon, while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also partly contributed to precipitation in the ALSS. The increased humidity during the period 8.2–4.2 ka BP in the ALSS, as derived from both climate simulation outputs and sedimentary records, was caused by monsoons according to the outputs of simulations. At 21 ka BP, the moisture sources of the ALSS were great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evailing westerlies.(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期刊2019年12期)
朱宏博,向芳,王金元,黄恒旭,康东雅[2](2019)在《叁峡及邻区第四纪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叁峡和宜昌地区第四纪古气候的演化过程及青藏高原隆升对古气候演化的影响。以叁峡及宜昌地区第四纪沉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沉积剖面研究的基础上,对低夷平面、阶地及冲积扇和湖相沉积物进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依据地球化学元素的变化曲线及沉积特征,认为叁峡及宜昌地区第四纪古气候的演化趋势相似,经历了早更新世晚期及中更新世暖湿气候到晚更新世干冷气候的转变。结合全球气候背景、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对气候影响等方面的资料,认为150 ka B.P.之后青藏高原隆升至4 km时,青藏高原对叁峡及宜昌地区的古气候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周励[3](2019)在《西安交大联合美国专家从古气候变化揭开新亚述帝国兴衰之谜》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亚述帝国是公元前约912至609年期间,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权利最为强盛的帝国,其政治和经济中心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北部。然而在短短几年时间却迅速衰败,其原因一直是考古界的一大“悬案”?11月14日,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子刊ScienceAdv(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报》期刊2019-11-20)
熊文婷,朱丽东,张晓,王琳怡[4](2019)在《九江JL剖面的色度特征和古气候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择江西九江JL剖面的红土作为研究剖面,通过对该剖面的色度特征(L*、a*、b*)并结合已发表的年代数据进行研究,同时借助4个不同的化学处理过程——去除可交换态离子、去除碳酸盐、去除有机质、去除铁氧化物,试图探讨影响该剖面的色度特征的主要因素及所蕴含的古气候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本文中影响JL剖面色度特征的因素有可交换态、碳酸盐、有机质、铁氧化物,但研究结果表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铁氧化物。(2)通过对JL剖面自下而上进行色度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气候总体由暖湿向干凉方向发展,其中在约2098.4~1214kaB.P.,区域降水增多,气候总体向暖湿方向发展;而在约1214~600kaB.P.处,总体表现为区域降水减少,气候以干凉为主,并且干凉的趋势有所加强;约1214~600kaB.P.处该区域气候总体向干凉方向发展,并且约2098.4 ka B.P.以来该气候至少发生了8次暖湿—干凉的气候旋回。(本文来源于《浙江省地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乡村振兴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5)
程海,张海伟,赵景耀,李瀚瑛,宁有丰[5](2019)在《中国石笋古气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石笋是洞穴次生碳酸盐的一种,是由含Ca2+和HCO3的洞穴滴水滴到洞穴地面后,水中碳酸钙在一定条件下过饱和析出,经年复一年沉积形成.石笋是古气候研究的重要地质材料之一,其优势在于空间分布广、适合UTh和U-Pb精确定年、气候代用指标丰富、记录较连续、时间跨度较大、相互对比性强和采样成本低等.以上有利因素使得洞穴石笋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石笋古气候研究于20世纪60~70年代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起步,中国的相关研究是在改革开放后80~9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虽然总体研究水平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但打下了良好的研究基础、培养了多个人才队伍.进入21世纪,以2001年发表南京葫芦洞石笋记录为起点,中国石笋古气候研究在开放合作的基础上,迎来了蓬勃发展和真正意义上的飞跃,产生了重大国际影响,在多个相关技术和研究领域迈向了国际前沿.标志性成果包括建立了目前世界最长的东亚季风(64万年)石笋记录,以及印度季风(28万年)、南美季风(25万年)、北美西风区(33万年)、中亚西风带(13.5万年)和中国西部西风带(50万年)最长的石笋记录,奠定了这些气候系统石笋古气候研究的里程碑;揭示了轨道-亚轨道尺度上亚洲季风与太阳辐射、南-北极地气候变化的关联,以及与南美季风的反相位关系,为发展轨道-亚轨道气候变化理论提供了新的内涵和证据;阐述了亚洲季风与西风带气候模态之间的耦合和分异关系;精细刻画了全新世亚洲季风变化历史、提供了中国和印度文明-文化演化的水文气候变化背景;建立了大量的2000年以来的高分辨率石笋记录,对理解短尺度气候变率、幅度、事件、周期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改进或发展了包括U-Th测年技术在内的多项重要技术和新的水文气候学指标;为精准重建大气14C做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中国石笋界将继续发展关键技术、进一步厘清石笋指标的水文气候学意义、注重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交叉、聚焦全球气候变化的前沿科学问题和重大社会需求,做出新的更大的科学贡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兆夺,崔利芳,邓利欢[6](2019)在《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古气候的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黄土磁化率与年均气温和年均降雨量拟合方程的换算,求得黄土高原中部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温湿变化状况,并应用小波分析法方法对磁化率数值在深度单位尺度上做了进一步周期提取.结果表明,末次间冰期以来研究区的温湿特征可明显地划分为六个阶段,并且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可分离出相应的周期性趋势.(本文来源于《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牟传龙,葛祥英,余谦,门欣,刘伟[7](2019)在《川西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古气候及物源特征:来自新地2井地球化学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之交是地球历史时期中的关键时段,该时段伴有全球生物大灭绝、冈瓦纳冰川以及火山事件。晚奥陶世末期的冰川事件历时相对较短,在中国尚未找到冰川存在的直接证据。为了更好地研究奥陶—志留纪交替时期是否存在古气候的变化,选取了川西南地区新地2井岩心中新鲜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样品,通过其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分析,采用多种化学风化指数判定源区风化作用强度及古气候条件。新地2井五峰—龙马溪组所有岩石样品成分变异指数(ICV)均大于1,表明源岩成分成熟度低,属构造活动时期的首次沉积。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并伴有明显的负Eu异常,配分模式与花岗岩相似,表明源岩以亲花岗岩、长英质为主; A-CN-K图解、主量元素Al2O3/Ti O2值、微量元素Cr/Zr值和Th/Sc值也体现长英质成分为主的物源特征。化学蚀变指数(CIA)、化学风化指数(CIW)和斜长石蚀变指数(PIA)等多种化学风化作用指标均指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古风化作用强度经历中等—低等—中等、古气候温暖湿润—寒冷干燥—温暖湿润的变化过程。CIA指数的低值指示的五峰组顶部(平均值64. 14)、观音桥组(平均值61. 7)和龙马溪组底部(平均值64. 61)即赫南特期存在短暂的寒冷气候,间接证实了冈瓦纳冰川作用在中国华南地区存在相应的地球化学记录。(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德军,张健,郑月娟,陈树旺,苏飞[8](2019)在《大兴安岭南部二迭纪-叁迭纪之交孢粉化石及古气候环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兴安岭南部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查干布拉格村老龙头组(原幸福之路组模式)剖面首次发现孢粉化石18属21种,以Cyclogranisporites sp.,Alisporites parvus De Jersey,Alisporites circulicorpus Clarke,Sulcatisporites rhombicus Qu,Lueckisporites virkkiae R. Potonie et Klaus,Piceites sp.为主。通过典型属种对比,结合已发现的动植物化石、孢粉组合及同位素测年结果分析,确定幸福之路地区老龙头组的时代为晚二迭世—早叁迭世,即二迭系-叁迭系界限存在于这套陆相连续沉积内部。孢粉化石的亲缘母体以发育种子蕨纲和松柏纲的针叶植物为主,指示当时研究区处于暖温带的干旱—半干旱的古气候环境。(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刘畅,廖伟森,胡建芳,付少英,向荣[9](2019)在《南海北部东沙海区海洋氧同位素3期以来沉积有机碳记录及其古气候/环境信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南海东沙海区沉积柱DH-CL13的总有机碳(TOC)及其稳定碳同位素(δ~(13)C_(org))和正构烷烃的分析,恢复了海洋氧同位素3期(MIS3)以来东沙海区有机碳的沉积记录,探讨了MIS3时期以来本地区古气候古环境的可能变化。沉积柱TOC含量为0.26%~0.73%,表现出全新世高、冰期低的特征。从MIS3至MIS2时期,沉积柱的TOC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自全新世以来, TOC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δ~(13)C_(org)值为-24.5‰~-21.5‰,反映出沉积有机碳具有海洋与陆地双重来源。δ~(13)C_(org)值在MIS3至MIS2时期相对偏负,在全新世相对偏正,表明全新世沉积柱TOC的升高是由于海洋有机碳输入增多导致。推测是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本海区受到黑潮营养盐输入的影响,使得海洋初级生产力升高。正构烷烃的分子组成表明其主要来源于海洋藻类、海洋动物、微生物、海洋大型藻类和陆源高等植物。在从MIS3时期向全新世转变的过程中,南海东北部存在草本植物占比逐渐降低的趋势。沉积柱记录了千年尺度的Heinrich冷事件,表明南海东沙海区与高纬度地区存在着古气候的遥相关。(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2019年05期)
李明龙,陈林,田景春,郑德顺,许克元[10](2019)在《鄂西走马地区南华纪古城期-南沱早期古气候和古氧相演化:来自细碎屑岩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元古代后期地球经历了至少两次全球规模的冰川期,分别为Sturtian冰期和Marinoan冰期。鄂西走马地区南华系古城组与南沱组分别属于Sturtian和Marinoan冰期沉积,大塘坡组代表间冰期沉积,同时,大塘坡期是我国重要的成锰时期。本文通过对走马地区ZK702钻孔岩心古城组、大塘坡组、南沱组底部细碎屑岩样品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计算了CIA、CIW、PIA、Al/Ca、Rb/Sr、V/Cr、U/Th等特征值,探讨了该区南华纪冰期至间冰期的古气候和古氧相演化过程,结合岩石学证据认为:古城冰期气候寒冷干燥(CIA值从底部的69.2过渡至57.8,均值为62.2),大塘坡间冰期早期气候依然寒冷(CIA值介于54.3~62.7,均值59.7),大塘坡中晚期气候恢复温暖湿润并趋于稳定(CIA值介于70.2~81.1,均值75.8),南沱冰期气候又转向寒冷干燥(CIA值由78.6降低至61.9),CIW、PIA、Rb/Sr值等指标反映的古气候演化过程与CIA值反映一致,Al/Ca值的变化也反映了陆源碎屑输入量随着古气候波动;V/Cr、U/Th、Ni/Co等比值反映出研究区古海洋古城期-南沱早期总体处于氧化环境,其中大塘坡早期处于弱氧化环境,古城期、大塘坡中晚期和南沱早期处于氧化环境;研究区大塘坡锰矿形成于间冰期早期寒冷气候下的弱氧化环境,气候转暖后锰矿停止沉积,锰矿成矿与古气候和古氧相具有耦合关系。(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古气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讨论叁峡和宜昌地区第四纪古气候的演化过程及青藏高原隆升对古气候演化的影响。以叁峡及宜昌地区第四纪沉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沉积剖面研究的基础上,对低夷平面、阶地及冲积扇和湖相沉积物进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依据地球化学元素的变化曲线及沉积特征,认为叁峡及宜昌地区第四纪古气候的演化趋势相似,经历了早更新世晚期及中更新世暖湿气候到晚更新世干冷气候的转变。结合全球气候背景、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对气候影响等方面的资料,认为150 ka B.P.之后青藏高原隆升至4 km时,青藏高原对叁峡及宜昌地区的古气候产生了较大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气候论文参考文献
[1].冯滢瑛,杨小平.内蒙古西部阿拉善沙漠地区末次冰盛期和全新世中期的水汽来源——依据现代气象过程、古气候模拟和地质记录的综合解译(英文)[J].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19
[2].朱宏博,向芳,王金元,黄恒旭,康东雅.叁峡及邻区第四纪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周励.西安交大联合美国专家从古气候变化揭开新亚述帝国兴衰之谜[N].陕西科技报.2019
[4].熊文婷,朱丽东,张晓,王琳怡.九江JL剖面的色度特征和古气候意义[C].浙江省地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乡村振兴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5].程海,张海伟,赵景耀,李瀚瑛,宁有丰.中国石笋古气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
[6].王兆夺,崔利芳,邓利欢.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古气候的重建[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9
[7].牟传龙,葛祥英,余谦,门欣,刘伟.川西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古气候及物源特征:来自新地2井地球化学记录[J].古地理学报.2019
[8].张德军,张健,郑月娟,陈树旺,苏飞.大兴安岭南部二迭纪-叁迭纪之交孢粉化石及古气候环境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
[9].刘畅,廖伟森,胡建芳,付少英,向荣.南海北部东沙海区海洋氧同位素3期以来沉积有机碳记录及其古气候/环境信息[J].地球化学.2019
[10].李明龙,陈林,田景春,郑德顺,许克元.鄂西走马地区南华纪古城期-南沱早期古气候和古氧相演化:来自细碎屑岩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J].地质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