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论文-邵典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论文-邵典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涵发展,教学质量,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论文文献综述

邵典[1](2019)在《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尽管在规模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尽快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动力是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强化办学特色,重点是弘扬大学文化。(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22期)

颜国辉[2](2018)在《后大众化阶段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已经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而来的是,精英阶段高等教育逐步向大众化、后大众化阶段转变。2003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或修订民办高等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给予民办高等教育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但是,民办高等教育主体与公办主体相比,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这种状况表现也十分明显。本研究以厦门地区为例,利用政府规制理论分析政府在运用公权力进行民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各主体市场自由博弈过程中,在土地供给、经费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出现政策偏差问题,产生不利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执行力度偏差、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力度不足等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剖析该地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后大众化阶段民办高等教育的地方政府行为,提出优化地方政府行为的建议。经过研究,作者认为可以从加强政府联动,做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加强保障体系建立,加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统筹;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提高民办高校服务工作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主体协调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地方政府行为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8-12-05)

李志民[3](2016)在《双一流建设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个人来讲,今天的学习质量决定今后的生活质量;对于一个国家,今天的教育质量决定今后的国民素质;今天的科研水平决定着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要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大国迈向强国地位相称的世界级大学和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借鉴国际上高等教育发展成功经验,适度超前布局我们的高等教育。(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网络》期刊2016年11期)

蔡君[4](2016)在《大众化阶段的人才供求态势与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形势下,加快推进高等教育转型、尤其是以培养社会适用性人才为目标的转型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供应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16期)

于杨[5](2016)在《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经验,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施主体、目标、手段以及评价标准将呈现出不同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特点。在后大众化阶段,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角色、社会各界对质量保障的关注点、质量保障文化的理念以及质量保障的范畴等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因此,对已逐步进入后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建设来说,应积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质量保障理念;营造以质量文化为灵魂、以保障制度为载体的质量保障氛围;设计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普遍认同的质量保障框架。(本文来源于《高等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刘玉玲[6](2015)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入手,从生源质量、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方面细致分析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对策,探寻适合当前本科院校优化发展之路。(本文来源于《人才资源开发》期刊2015年22期)

王葆华,刘希军[7](2015)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不同阶段对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的内质要求及其提升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众化教育发展不同阶段,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所面对工作任务性质存在由定量化刚性任务向定性化柔性任务的变化。分析后大众化教育阶段对领导干部执行力内质要求与存在问题,围绕思想认识、履执践行和继续学习叁个问题,探讨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水平建设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期刊2015年35期)

周敏[8](2015)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课程政策的发展轨迹》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众化阶段的到来,高等教育到了高校发展办学条件困难,质量问题多发的"瓶颈"时期,中央、教育部相继出台政策,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作者整体把握这一时期的课程政策,从专业及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叁个方面,审视我国课程政策的发展历程,试图总结变革趋势,为未来课程政策制定和发展提供借鉴方向。(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5年68期)

陈慧颖[9](2015)在《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18年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40%,进入了理论界公认的后大众化化阶段。本研究以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为背景,以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的理论和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与应用技术型大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发展应用技术型大学对策与路径。本研究认为,后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发展与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学生入学形态的变化,促进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工学交替的学习形式,倒逼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学习内容的技术性,助推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终身教育观念的强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推动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加快发展应用技术型大学有其必然性。本研究同时对相关国家后大众化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各国的国情不同,特征也有一些差异,但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需要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本研究认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应运经济发展转型而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经济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加快发展应用技术型大学有其必要性。本文研究还对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模式,探讨了德国应用技术型的入学对象、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和经验,得出了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为导向设置专业,以“能力为本位”推进教学改革,以“双师型”教师为特点建设师资队伍的几点启示。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最后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的路径,从政府、学校、社会叁个维度分别提出了相应对策。在政府方面:需要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引领;立法管理,规范约束;强力推进,政策支持。在学校方面:需要学校主导,敢于作为。特别是学校应认清形势,该转变观念,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实行产学研合作。在社会方面,需要社会支持,民众合作。企业在用人方面应该重能力轻学历符号,民众应该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社会应该形成学习化社会。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只有这叁个主体共同努力,才能创办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5-05-01)

刘晓琳[10](2014)在《后大众化阶段亚洲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策略之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速发展以后进入的平台期及大众化的后阶段,称之为后大众化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迎来"后大众化"时代。在这个阶段,必须对前一阶段大众化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寻找出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路径。如何突破后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瓶颈难题,平稳过渡到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同时解决大众化阶段的种种问题,成为东南亚国家政府和教育理论界的先行问题。日本、东南亚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对我们有更加现实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济南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已经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而来的是,精英阶段高等教育逐步向大众化、后大众化阶段转变。2003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或修订民办高等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给予民办高等教育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但是,民办高等教育主体与公办主体相比,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这种状况表现也十分明显。本研究以厦门地区为例,利用政府规制理论分析政府在运用公权力进行民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各主体市场自由博弈过程中,在土地供给、经费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出现政策偏差问题,产生不利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执行力度偏差、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力度不足等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剖析该地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后大众化阶段民办高等教育的地方政府行为,提出优化地方政府行为的建议。经过研究,作者认为可以从加强政府联动,做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加强保障体系建立,加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统筹;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提高民办高校服务工作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主体协调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地方政府行为的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论文参考文献

[1].邵典.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J].现代职业教育.2019

[2].颜国辉.后大众化阶段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华侨大学.2018

[3].李志民.双一流建设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J].中国教育网络.2016

[4].蔡君.大众化阶段的人才供求态势与高等教育转型发展[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

[5].于杨.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6

[6].刘玉玲.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发展对策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5

[7].王葆华,刘希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不同阶段对高校领导干部执行力的内质要求及其提升思路[J].广西教育.2015

[8].周敏.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课程政策的发展轨迹[J].考试周刊.2015

[9].陈慧颖.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研究[D].长江大学.2015

[10].刘晓琳.后大众化阶段亚洲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策略之启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

标签:;  ;  ;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论文-邵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