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学,高效,辛伐他汀,液相,霉素,色谱,抗生素。
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孟云,杨建光,陈桂芳,何晓山[1](2019)在《微透析技术在中药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药的产生及应用历史源远流长,在化学药物产生之前,中医药是维护人类健康,尤其是维护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保障;当前尽管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但中医药也继续在促进我国各族人民健康的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随着中医药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人们对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中药成分复杂、药理活性众多、许多作用起效缓慢,有的作用表现出双向调节和复杂性,使单纯的药效学研究难以深入阐明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我们认为,如果能结合中药的药(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36期)
赵瑞,王秋桐,刘丽宏[2](2019)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在抗生素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导致耐药菌比例逐渐增高。优化现有抗生素给药方案是一个重要的应对策略。理想的最佳给药方案基于对药效学(PD)和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PK)的深入研究。PK/PD分析不仅提升抗生素治疗成功率,而且使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性最小化。本文对PK/PD模型、PK/PD折点以及PK/PD分析在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和抗生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冉鑫,高惠静,李玉玲,陈蓓,陈国儒[3](2019)在《基于UPLC-MS/MS的去氢骆驼蓬碱不同剂量单次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测定Wistar大鼠血浆中去氢骆驼蓬碱的UPLC-MS/MS方法,并考察单次不同剂量灌胃给药后去氢骆驼蓬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单次灌胃给予去氢骆驼蓬碱水溶液20,40,80 mg·kg~(-1),于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从眼眶后静脉丛采血,乙腈沉淀蛋白处理血浆样品,以替硝唑为内标,用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去氢骆驼蓬碱的浓度。在进行药代动力学特征判断的基础上,用3P87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不同给药剂量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剂量20~80 mg·kg~(-1)内去氢骆驼蓬碱在大鼠体内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低、中、高3个剂量组大鼠去氢骆驼蓬碱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134.72±167.40),(261.09±137.10)和(371.46±119.99) ng·mL~(-1),tmax分别为(0.05±0.08),(0.07±0.04)和(0.07±0.03) h,AUC0-t分别为(115.29±68.67),(219.57±57.22)和(365.61±102.81) ng·mL~(-1)·h,总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1.00±0.47),(1.27±1.39)和(2.17±1.90) L·kg~(-1),MRT0-t分别为(2.99±1.35),(6.38±4.34)和(7.00±5.05) h。结论不同剂量的去氢骆驼蓬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和消除均较快。(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张玲玲,张慧文,武世奎,刘宏,李静媛[4](2019)在《UPLC-Q-Exactive-MS同时测定叁臣丸中六种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叁臣丸药代动力学的UPLC-Q-Exactive-MS检测方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胆酸、猪胆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山奈酚-3-O-芸香糖苷、脱水红花黄色素B和紫丁香苷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HPLC分离采用SHIMADZU GIST C_(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质谱检测采用HESI离子源负离子检测模式。6种活性成分的线性范围0.50–1280 ng/m L,r均大于0.99;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2.7%;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的计算值均符合FDA生物分析方法验证准则。该文中的叁臣丸为传统的蒙药复方,由牛黄、红花和天竺黄叁味药材等量组成。该方法为首次报道,并且已成功应用于叁臣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期刊2019年11期)
黄洁华,王思怡,管宴萍,姜福林,李苏[5](2019)在《群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模型在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定量药理学在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通过建模与模拟技术确定暴露-效应-疾病进程的定量关系,预测不同给药方案下药物的暴露量、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从而提高研发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目前关于抗肿瘤药物最常用的定量药理学方法为群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模型,可用于描述肿瘤大小、生物标志物、药物不良反应指标的动态变化或预测患者生存期长短,本文就此类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张学琴,尹星烁,何文娟,李德强,王淑梅[6](2019)在《利伐沙班对辛伐他汀及其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辛伐他汀及其活性代谢产物辛伐他汀酸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法,并考察利伐沙班对辛伐他汀及其代谢产物辛伐他汀酸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对照组和实验组连续3d分别灌胃予以蒸馏水和2. 6 mg·kg~(-1)利伐沙班,第4天对照组灌胃予以5. 3mg·kg~(-1)辛伐他汀,实验组灌胃予以5. 3 mg·kg~(-1)辛伐他汀和2. 6 mg·kg~(-1)利伐沙班的混合药物。分别以洛伐他汀和替格瑞洛为内标,色谱柱为Waters C18柱(150. 0 mm×4. 6 mm,3. 5μm),流动相为乙腈-醋酸铵溶液(0. 1%甲酸调至p H为4. 5)=75∶25。用电喷雾离子源,负-正离子切换模式及多反应监测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用DAS2. 1. 1软件以统计距模型分别拟合2种药物药代动力学参数,用SPSS 21. 0软件对各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与对照组比较,AUC0-t[(17. 87±18. 03) vs(11. 87±5. 99) ng·m L~(-1)·h,(175. 94±86. 36) vs(108. 18±33. 91) ng·m L~(-1)·h],AUC0-∞[(25. 01±29. 48) vs(14. 46±6. 80) ng·m L~(-1)·h,(116. 27±32. 28) vs(188. 50±31. 10) ng·m L~(-1)·h]均明显增加,清除率[(1. 73±0. 70) vs(1. 21±0. 68) L·h~(-1)·kg~(-1),(0. 18±0. 06) vs(0. 12±0. 05) L·h~(-1)·kg~(-1)]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实验组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的t1/2[(5. 84±4. 41) vs (5. 49±4. 76) h,(5. 30±2. 86) vs (6. 84±5. 22) h],tmax[(0. 78±0. 13) vs (0. 78±0. 25) h,(0. 85±0. 21) vs (0. 76±0. 14) h],Cmax[(4. 44±1. 37) vs(4. 23±2. 34) ng·m L~(-1),(46. 07±16. 19) vs(40. 88±14. 30)ng·m L~(-1)]和表观分布容积[(12. 79±5. 32) vs(10. 96±7. 04) L,(1. 76±1. 26)vs(0. 92±0. 50) 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本实验建立的HPLC-MS/MS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够满足大鼠血浆中利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浓度的测定;同时,利伐沙班对辛伐他汀及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关彩华,招志辉,张韵[7](2019)在《大鼠体内的葛根素浓度及药代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大鼠体内葛根素浓度及药代动力学,为临床葛根素用药方案制定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建立葛根素在大鼠体内浓度测定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葛根素药代动力学实验室研究,分析文献报道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检测葛根素含量方法制定色谱条件:色谱柱:AcclaimC_(18)色谱柱(5μm,4.6 mm×150 mm),流动相:甲醇:水,检测器:Modle 500UV检测器;检测波长:250 nm色谱工作站:N2000双通道工作站。配制葛根素标准液、外标物溶液、待测血浆样品液、空白对照液等。分别进样行梯度洗脱,验证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关系、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选择12只洁净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将采用药典葛根素推荐剂量下限给予腹腔灌胃设为低剂量组,给予药典推荐剂量上线腹腔灌胃设为高剂量组。2组大鼠分别于灌胃后不同时间采集眼眶静脉血采用已验证的HPLC分离检测方法检测血浆葛根素药物浓度采用DAS2.0统计软件处理葛根素浓度-时间数据绘制药时曲线图,计算药代动力学指标并行组间比较。结果:1)拟定色谱条件下,大鼠血浆空白溶液、葛根素对照溶液、葛根素血浆样品溶液中主要成分保留时间差异明显,未发生重迭,说明该方法专属性较好。2)加入不同浓度葛根素对照品于大鼠血浆中,所得浓度-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957×10~6X-697.329,r=0.998 3,检测限:0.055~0.660μg/mL。不同浓度葛根素对照品回收率为(103.110±0.521)%高浓度和低浓度2组回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内精密度为:3.14%,日间精密度5.26%;12 h内,放置不同时间的样品间葛根素含量检测相对偏差(RSD)为3.95%;不同灌胃剂量大鼠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大鼠灌胃葛根素后不同剂量大鼠的AUC_(0-t)、C_(max)、MRT_(0-t)、C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HPLC检测大鼠体内葛根素方法可行,采用低剂量用药方案即可获得较好的药物吸收代谢效果,高剂量则影响葛根素吸收。(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许晓琳,潘婷婷,张树栋,王传文,潘保良[8](2019)在《鸡血浆中乙酰氨基阿维菌素HPLC检测法的建立及口服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建立鸡血浆中乙酰氨基阿维菌素(EPR)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并进行EPR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用甲醇提取血浆中的EPR,并用Sep-Pak C18固相萃取法进行纯化,纯化后的EPR经干燥处理,用叁氟乙酸酐和N-甲基咪唑对其进行衍生化,使用荧光HPLC检测。结果表明,在血浆EPR含量为0.1~100 ng/m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检测限(LOD)为0.1 ng/mL,定量限(LOQ)为0.3 ng/mL。批内批间的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0%,批内变异系数2.81%~8.02%,批间变异系数4.32%~5.83%。给蛋鸡口服5.0 mg/kg的EPR,EPR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显示:给药后1.58 h可达最大血药浓度(Cmax) 354.27 ng/mL;消除半衰期(T1/2el)为5.52 h;平均滞留时间(MRT)为6.40 h。结果说明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干扰少,适用于鸡血浆中EPR含量的检测。药代参数提示EPR在鸡体内的吸收代谢迅速,可较快消除。(本文来源于《中国兽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高海玲,刘琦,刘洪卓,何仲贵[9](2019)在《可利霉素片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比格犬血浆中可利霉素的3种主要成分异戊酰螺旋霉素Ⅰ、Ⅱ、Ⅲ及3种主要代谢物螺旋霉素Ⅰ、Ⅱ、Ⅲ浓度的UPLC-MS/MS分析方法,并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选用Kinelex XB-C_(18)柱,以乙腈-5 mol·L~(-1)乙酸铵-甲酸(体积比为88∶12∶0.2)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扫描。结果该方法在1~250μg·L~(-1)内螺旋霉素I、异戊酰螺旋霉素Ⅰ、Ⅱ、Ⅲ线性关系良好,1~1 000μg·L~(-1)内螺旋霉素Ⅱ、Ⅲ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90.58~96.73%,基质效应96.78~114.98%,日间和日内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值均小于15%。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可利霉素片在比格犬体内的血浆浓度测定,且血浆中代谢物SPM的浓度远高于主要组份Iso-SPM。(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朱裕林,戴浩志,桑冉,孔令提,许健[10](2019)在《HPLC分析大鼠血浆中β-蜕皮甾酮浓度及其初步药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HPLC建立大鼠血浆中β-蜕皮甾酮浓度的测定方法,并探究β-蜕皮甾酮在大鼠体内的初步药代动力学情况。方法以安替比林为内标,色谱柱Unitary C18(4. 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 1%甲酸(16∶84),流速1. 0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紫外检测波长为263 nm,建立大鼠血浆中β-蜕皮甾酮的分析方法。大鼠灌胃β-蜕皮甾酮10 mg/kg,测定不同时间点β-蜕皮甾酮血药浓度。运用DAS 2. 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其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血浆中β-蜕皮甾酮在0. 25-100. 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0. 841X-0. 011 4,R~2=0. 999 0),定量下限0. 25μ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稳定性RSD均小于10%,低、中、高浓度(0. 50,20. 00,75. 00μg/ml)血浆样品回收率分别为(89. 72±5. 71)%,(90. 60±5. 01)%,(97. 69±1. 44)%,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主要药动学参数峰浓度Cmax为(66. 41±4. 65)μg/ml,消除半衰期t1/2(β)为(1. 79±0. 11) h,总清除率CL为(0. 40±0. 02) L/(h·kg),0-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24)为(252. 30±11. 84)μg/(ml·h)。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体内β-蜕皮甾酮HPLC检测方法操作快速、线性良好、准确度高,可应用于β-蜕皮甾酮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导致耐药菌比例逐渐增高。优化现有抗生素给药方案是一个重要的应对策略。理想的最佳给药方案基于对药效学(PD)和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PK)的深入研究。PK/PD分析不仅提升抗生素治疗成功率,而且使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性最小化。本文对PK/PD模型、PK/PD折点以及PK/PD分析在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和抗生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李孟云,杨建光,陈桂芳,何晓山.微透析技术在中药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赵瑞,王秋桐,刘丽宏.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在抗生素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3].冉鑫,高惠静,李玉玲,陈蓓,陈国儒.基于UPLC-MS/MS的去氢骆驼蓬碱不同剂量单次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4].张玲玲,张慧文,武世奎,刘宏,李静媛.UPLC-Q-Exactive-MS同时测定叁臣丸中六种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英文)[J].JournalofChinesePharmaceuticalSciences.2019
[5].黄洁华,王思怡,管宴萍,姜福林,李苏.群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模型在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6].张学琴,尹星烁,何文娟,李德强,王淑梅.利伐沙班对辛伐他汀及其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7].关彩华,招志辉,张韵.大鼠体内的葛根素浓度及药代动力学[J].世界中医药.2019
[8].许晓琳,潘婷婷,张树栋,王传文,潘保良.鸡血浆中乙酰氨基阿维菌素HPLC检测法的建立及口服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兽药杂志.2019
[9].高海玲,刘琦,刘洪卓,何仲贵.可利霉素片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9
[10].朱裕林,戴浩志,桑冉,孔令提,许健.HPLC分析大鼠血浆中β-蜕皮甾酮浓度及其初步药代动力学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