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札记

《曹刿论战》教学札记

贵州省天柱县兰田中学王维松

以前上课总是教师分析给学生听,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总是认为学生知识有限,见解有限,表达有限,认为学生永远都不如老师,处处不放心,事事不放心,习惯于包办代替。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我再次上《曹刿论战》时,我再也不像以那样,处处小心,扶着学生走,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令人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惊喜之一是学生对鲁庄公的评价是多么的全面和独到。各组在结合注解和教参学习课文之后,他们便互不相让地对庄公和曹刿进行了激烈的论争,也不愧是一场课堂论战。

一、他们说鲁庄公是一位贤明的君主。这场反侵略的战争该如何应付,他已成竹在胸,作了周密的准备工作。通过他与曹刿的对话,阐明得既全面又一点也不含糊。取信于臣,取信于神,取信于民,环环相扣,从小到大,有条不紊。这些措施的层层展开,步步实施,可见他是多么的明智。一般的国君是做不到的,虽然相信迷信不可取,但这是时代局限,是情有可原的。

二、他们说鲁庄公是一位开明的君主。他对曹刿请见,并不认为曹刿是一介平民,没有资格参与国家政事,而是一点也不摆国王的资格,热情接待,坦陈见解,虚心的听取意见。

三、他们说鲁庄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的君主。曹刿一共向鲁庄公提出了四个建议,他都一一采纳了。从战前提出“战则请从”要求,到“公与之乘”可以看出鲁庄公的诚意。从战中鲁庄公言听计从,让曹刿从容指挥这场战争,到彻底取得战争的胜利,都是鲁庄从谏如流的结果。如果没有鲁庄公从谏如流的胸怀,曹刿纵有通天的本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也无法展现出来。

四、他们说鲁庄公是一位虚心学习的明君。战争取得了胜利,他不知道是怎么取得胜利的,就向曹刿请教。曹刿简明扼要地向他分析了胜利的原因:作战一是靠勇气,抓住战机,二是要了解敌情,谨防埋伏。通过学习,鲁庄公一定对军事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军事知识一定会大有长进。

五、他们说鲁庄公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君主。对于这场反战争他虽作了充分准备,懂得“人和”的重要,并且做了这方面的努力。但在具体作战过程中却临事而迷,面对抓住战机,凭借勇气,战情变化等他都不知道。他有急躁冒进的思想,急于求成的心理。这些都是他的不足。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些缺点并不能掩盖鲁庄公在历史上的光芒。惊喜之二是他们对曹刿的评价充满了理性的思考。

一他们说曹刿是一位关心国家兴亡的民间义士。曹刿听说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就不顾其乡人的劝阻,执意要去拜见庄公,了解战前做了那些准备,长勺这一战的胜算有几分。当他了解庄公做了充分准备,大加赞赏,但他对庄公的实战指挥仍不放心,还要亲自参加,具体指挥。这都充分说明曹刿是一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间义士。

二他们说曹刿是一位具有军事才能的民间能人。曹刿不能说是一位军事家,只能说他懂军事,具有军事才能。军事家一定要有理论与实践作为依据,曹刿既不像孙武,也不像孙膑那样著有兵书,也没有赫赫战功,不能仅凭指挥一次胜仗就冠以军事家的头衔。我们承认曹刿在指挥长勺之战建立了战功,但这对于他的个人生涯,也只是沧海一粟。

三他们说曹刿是一位具有深谋远虑的民间奇才。他是一位饱学之士,他肯定熟读兵书,懂得兵法。否则,他既不会懂得作战必须取信于民的深刻道理,也不会懂得作战凭借勇气原则,更不会懂得兵不厌诈谋略。在长勺之战,他以大将的风度,指挥若定,真可谓是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轻而易举就打败了强敌,演绎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这一论断是多么的正确。可是几千年来都被教师们所否定,每一节课,每一个问题都事事亲躬,越俎代庖,深怕学生不知道。其实恰得其返,不仅磨灭学生创造的天性,也抹杀了学生潜在的智慧,更磨灭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厌学情绪和惰性完全是我们老师造成的,我们那些无味的说教,使学生变得麻木,使学生变得反感,使学生变得厌恶。我们要相信学生,我们要调动学生,我们要利用学生。我常常放手让学生去学,总有不少收获。如果我还是像以前一样,把《曹刿论战》一文从生字到词语,从翻译到分析一一讲析,肯定学生不会这么积极的参与,肯定不会听到这么令惊奇而欣慰见解,肯定课堂不会变得如此生动,肯定这堂课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标签:;  ;  ;  

《曹刿论战》教学札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