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维尼亚论文_周晓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莱维尼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维尼,弗洛伊德,尼采,玛丽,奥尼,悲剧,深刻性。

莱维尼亚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燕[1](2015)在《论模糊限制语在《悲悼》中莱维尼亚角色建构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模糊限制语最早属于语义学的范畴,随着研究深入,文学作品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广泛进入人们视野。本文依据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探索模糊限制语在尤金·奥尼尔作品《悲悼》中莱维尼亚角色建构中的作用,扩展模糊限制语人际功能研究的范围,从更深层次解读、欣赏该作品。(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5年17期)

周晓春[2](2015)在《理性与人性——评尤金·奥尼尔笔下的莱维尼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十七世纪的理性主义为依托,分析了尤金·奥尼尔的《悲悼叁部曲》的女主人公莱维尼亚,以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奥尼尔笔下的女性角色。莱维尼亚一味地讲究准则和家族的伦理,无视生命的价值,抛弃了亲情、爱情和友情,她的过度理性直接导致人性的缺失。(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5年14期)

周晓燕[3](2015)在《从莱维尼亚看《悲悼》中的人性异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尤金·奥尼尔的剧作《悲悼》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人性扭曲的世界,戏剧中充斥着各种矛盾冲突,在各个冲突搏击的过程中,人物不可避免的走向悲剧的深渊。本文从作品中反应的人性异化问题入手,分析作品主角莱维尼亚自身异化、家庭关系异化的现象,并探究异化的根源。(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5年12期)

魏驿欢[4](2011)在《运用潜台词的表现手段塑造人物形象——以莱维尼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演员对于角色的理解,最初是从台词中得来的。但是,演员单从文字表面来分析人物,定是不能将其演绎的生动可信、立体丰满。潜台词的挖掘与表现,是诠释角色的内心情感与精神生活有效手段。本文以《悲悼》叁部曲中的莱维尼亚为例,阐述如何运用潜台词的表现手段塑造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1年14期)

樊晓君[5](2010)在《在罪恶中绽开的“恶之花”——《悲悼叁部曲》女主人公莱维尼亚悲剧人生叁部曲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奥尼尔的《悲悼叁部曲》是在古希腊悲剧的基础上改编的现代心理剧,主要围绕莱维尼亚情欲扭曲下的恋父,颠覆母亲,逼弟自杀展开剧情。奥尼尔在剧中成功塑造的莱维尼亚,犹如一朵在家族罪恶中绽放的恶之花,既阴险、残忍、冷酷、呆板又坚定、勇敢、热情、自信。本文将莱维尼亚的悲剧人生划分为:异化、癫狂、毁灭叁部曲,说明其作为性格复杂极具魅力的恶女人的蜕变过程,阐释造成其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0年12期)

王扉[6](2009)在《《悲悼》中莱维尼亚的悲剧宿命》一文中研究指出《悲悼》叁部曲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之一,剧中女主人公莱维尼亚在同孟南家族命运的较量中,把母亲和弟弟逼上了绝路,最后把自己关进"死亡之宫",通过自我牺牲来彻底清除孟南家族世代遗留下来的罪恶。奥尼尔本人曾说:"我很欣赏自己赋予莱维尼亚的她所值得的悲剧性(本文来源于《剧作家》期刊2009年04期)

宋庆宝[7](2003)在《兼收并蓄 独成一家》一文中研究指出尤金·奥尼尔本人和他的戏剧作品具有深邃而无比的审美力量,永恒而无限的思想内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善于站在大师们的肩膀上,汲取他们思想营养的精华。他从叔本华、尼采、马克思、弗洛伊德、荣格、老子、莎士比亚、斯特林堡、易卜生等人那里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兼收并蓄,从而独成一家。尤金·奥尼尔成为大家,不仅在于他的批判继承,更在于他的突破创新。他的思想,不是他人思想简单的重复,而是时代思想的显现,是他创造性天才的反映。 尤金·奥尼尔的中期代表作是《悲悼》(1931),后期代表作是《长日入夜行》(1939),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分别是莱维尼亚和玛丽。本文就从分析这两个人物入手,通过阐释尼采、弗洛伊德、老子思想在她们身上的体现和变异,来分析尤金·奥尼尔思想的多源性和创新性。 尤金·奥尼尔把尼采作为文人中唯一的偶像,他对尼采的思想作了批判吸收,主要是生命的悲剧意识与超越的精神追求;审美的人生态度;自主道德和创造性人格。由于个人经历和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尤金·奥尼尔很早就认为人生意味着悲剧,他的戏剧创作一开始就带有忧郁的色彩,但他以积极和审美的人生态度力图超越悲剧的命运。他对基督教的反叛,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资本主义文明的蔑视,对酒神精神的提倡,以及充满了探索精神的一生,都可看到尼采的影子。可是由于他思想中的人道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他逐渐抛弃了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和超人思想,从“女超人”莱维尼亚到“多余人”玛丽,可以明显看出尼采对尤金·奥尼尔影响的弱化。尤金·奥尼尔最终与尼采分道扬镳,正如他所说的:“他的有些教导我不再承认了。” 尤金·奥尼尔的思想也深受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这主要是心理结构理论及无意识理论;本能理论及死亡本能;性欲理论及情结理论。尤金·奥尼尔总感觉到有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在决定着人的命运,他一生为其所苦并力图在剧本里表现它,这种力量实际上就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无意识。他的 剧作中充满了死亡,有些人物的行动明显受到“厄勒克特拉情结”或“俄狄浦斯 情结”的影响。但是,尤金·奥尼尔最终也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并 不认为“力比多”是人一切行为的内驱力,他更注重人与上帝的关系,探寻终 极的价值意义。他挖掘当代疾病的根源,认为关键在于原始宗教本能——寻找生 命的意义,在老上帝死后得不到满足,还在于新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压 抑人性。从情欲勃发的莱维尼亚到做修女梦的玛丽的变化可以看出,尤金·奥 尼尔在后期已经抛弃了弗洛伊德极其学说。 尤金·奥尼尔把老子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老子的影响主要是相反相 成与复归其根;反对战争与渴求宁静;谦虚处下与清心寡欲。但是,尤金·奥 尼尔是矛盾复杂的,一方面,他消极避世,思想中流露着怀疑主义、悲观主义 和宿命论的色彩;另一方面,他又积极入世,一生中充满了探索和进取精神。 尤金·奥尼尔在戏剧创作上不断椎陈出新,作品中的人物也放射着奋斗的火花, 做出积极的人生选择。但他在思想上又是迷茫的,感到没有归宿,他生在旅馆, 死在旅馆,在坎坎坷坷中走完了人生漫长的旅程。他的灵魂也如同他的人生, 到了晚年仍旧在漂泊。 这就是尤金·奥尼尔,一个兼收并蓄者,一个突破创新者。他就像是尼采、 弗洛伊德和老子合为一人,从莱维尼亚和玛丽身上,可以看到尤金·奥尼尔受 尼采、弗洛伊德和老于影响的影子,莱维尼亚和玛丽独特的“这一个”,就是尤 金·奥尼尔思想艺术兼收并蓄、突破创新的矛盾结晶体,而尤金·奥尼尔就是 通过兼收并蓄和突破创新,从而成了“尤金·奥尼尔”独特的这一个。(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3-04-24)

宋庆宝[8](2002)在《兼收并蓄 独成一家——从莱维尼亚看尤金·奥尼尔思想的多源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悲悼》女主人公莱维尼亚的分析入手,阐明尼采、弗洛伊德及老子思想在这个形象身上的体现,来说明尤金·奥尼尔思想的复杂多源、博大深邃。尼采的影响主要是对基督教的反叛,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蔑视,对酒神精神的提倡。弗洛伊德的影响主要是人的心理结构和"无意识"理论,"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老子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复归其根"、"反对战争"和"渴求宁静"叁个方面。莱维尼亚独特的"这一个",是尤金·奥尼尔思想艺术兼收并蓄的结晶。(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2年06期)

王玉华[9](2001)在《叛逆与皈依──蘩漪和莱维尼亚的悲剧人生》一文中研究指出蘩漪和莱维尼亚的反叛精神源于封建伦理道德和宗教禁欲主义对她们的禁锢,超出常态的情欲是她们反叛的原动力,而文化的阴影最终使她们走向皈依。她们的悲剧人生,既显示了人性的弱点,又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两个具有特殊美学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悲剧人物。(本文来源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6期)

王玉华[10](1994)在《人性的魅力——蘩漪、莱维尼亚悲剧形象较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世界文学之林,如果说古往今来,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悲剧最美的话,那么在悲剧中极富于艺术魅力的无疑是悲剧人格。曾对中国现代戏剧产生持久性,深刻性影响的二十世纪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悲悼》与中国现代戏剧家曹禺的《雷雨》,便是两部几乎于同一时间问世的精美的伟大悲剧,为观众塑造了蘩漪、莱维尼亚这两个在世界文学女性画廊中呈放异彩的,富于独特魅力的艺术形象。拙文试从美学悲剧的视角,探讨这两个具有特殊美学意义的悲剧人物的审美价值与美感效应。 一、爱与恨 《雷雨》与《悲悼》同为描写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生活悲剧。作家从平淡的日常生活入手,挖掘和探索现代普通人的悲剧根源。二者皆受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但悲剧根源已不是神秘莫测,不可捉摸的命运因素,而是人性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品质——生命意志,即个体生命意志与社会宗教的道德伦理的冲突。 有生必有死。死亡的必然性是人类所共同面对的生存境遇,也是人美最早认识的自然法则。因而对死亡、苦难、不幸的抗争和超越便成为人性最本质的特征。凡是个体都有生存欲望和自我保存意识,一旦因外部环境或外力作用,遭到阻碍和压抑,他(她)势必要做殊死的斗争。蘩漪的悲剧正源于她强烈的求生欲望和自我保存意识。监狱似的周公馆?(本文来源于《邢台师专学报》期刊1994年04期)

莱维尼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十七世纪的理性主义为依托,分析了尤金·奥尼尔的《悲悼叁部曲》的女主人公莱维尼亚,以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奥尼尔笔下的女性角色。莱维尼亚一味地讲究准则和家族的伦理,无视生命的价值,抛弃了亲情、爱情和友情,她的过度理性直接导致人性的缺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莱维尼亚论文参考文献

[1].周晓燕.论模糊限制语在《悲悼》中莱维尼亚角色建构中的作用[J].才智.2015

[2].周晓春.理性与人性——评尤金·奥尼尔笔下的莱维尼亚[J].语文建设.2015

[3].周晓燕.从莱维尼亚看《悲悼》中的人性异化[J].青年文学家.2015

[4].魏驿欢.运用潜台词的表现手段塑造人物形象——以莱维尼亚为例[J].大众文艺.2011

[5].樊晓君.在罪恶中绽开的“恶之花”——《悲悼叁部曲》女主人公莱维尼亚悲剧人生叁部曲解读[J].理论界.2010

[6].王扉.《悲悼》中莱维尼亚的悲剧宿命[J].剧作家.2009

[7].宋庆宝.兼收并蓄独成一家[D].山东师范大学.2003

[8].宋庆宝.兼收并蓄独成一家——从莱维尼亚看尤金·奥尼尔思想的多源性[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9].王玉华.叛逆与皈依──蘩漪和莱维尼亚的悲剧人生[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

[10].王玉华.人性的魅力——蘩漪、莱维尼亚悲剧形象较析[J].邢台师专学报.1994

论文知识图

十六、对外经济贸易、旅游16-3 合同利用外...十六、对外经济贸易、旅游16-3 合同利用外...十六、对外经济贸易、旅游16-3 合同利用外...十六、对外经济贸易、旅游16-3 合同利用外...弗朗西斯科(右1)和朋友们(右2是玛...器第一台卡萨尼拖拉机1927年展示

标签:;  ;  ;  ;  ;  ;  ;  

莱维尼亚论文_周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