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的融合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的融合

张庆坦山东省滕州市姜屯镇姜屯中学277599

【摘要】在当前教育活动中,德育教育是关注的重点之一,与传统的教育不同,当前教学活动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而传统教育活动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综合素质的提高。新课改教学理念下,当前教育将德育摆在首位,以育人为本,将德育教育从传统的书本概念转换到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不同的班级和校园文化,培育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当前我们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创建适宜的文化氛围和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好的成长环境。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下接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3-057-01

引言

在中华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不少生存、生活和教育智慧,这些思想都是导人向善,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对人们的发展和素养提高有着重要的警醒和促进作用。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关注学生的成绩提高,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所忽视。随着社会发展,更需要人才的综合能力。所以在现阶段,教师利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学生道德修养

当前学校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过于关注,德育教育工作、活动的开展弱化。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人的成长,让学生可以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自律意识,在面对问题时会做出有利于自身和有利于他人的选择,避免危害社会的行为出现。在当前的社会活动中,人们往往需要面对在私利和公德上两难的选择,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取决于学生在道德的成长程度。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道德修养教材,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各种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来影响和熏陶学生的思想,而并非务虚的知识讲解,避免学生对德育思想的理解偏差,通过穿透过文化影响,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近年我们连续开展的“习儒明礼”、“登山我为峰”“追寻历史的足迹”等曲阜、泰安、家乡滕薛文化的“行走齐鲁”传统文化研学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成长,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引导培育良好的价值观

在人们的成长中,价值观有着引领的作用,是可以影响到人们对社会事物的判断和个人的生活状态及个人对社会的影响。传统文化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晶,蕴含着先人无穷的智慧。在人们的生活中,价值观有着两点的重要的意义。首先其是人们判断事物准则,不同的价值观对相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良好的价值观可以使事物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扭曲的价值观有悖于社会生活。其次为价值观可以影响人们对社会的改造。在人们生活中,选择无处不在,而选择所依靠的标准即是价值观。所以价值观对人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初中是人生价值观最佳塑造时期。在此阶段,教师借助传统文化的帮助,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其建立良好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所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就是对中华民族的未来负责。但在当今学生阶段不容易感受到爱国的重要性,也无法理解国家对于自己的概念,所以应用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古诗词朗诵等活动(如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等),可以将爱国表现的更为形式化,使学生可以容易理解接受。

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自强不息精神

回首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在不断的奋斗,以改变自己生存的环境,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不断奋斗的精神。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无法用语言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自强不息精神的教育,当前的学生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接受着最好的教育,所以其无法感受到奋斗更人们带来的改变,而在德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影响学生得到提高。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策略

2.1转变教育理念

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先人的优秀的精神和思想,是鼓励学生不断奋斗和前行的重要路标。在传统教学观念中,学校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忽视或者放弃传统文化教育,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应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应用,我校在德育教育活动中,通过“诵读古诗词”“我演传统剧”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同时将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浸润其中,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培育良好的“三观”,既为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做努力,同时也推动了学生的德育成长

2.2分年龄段进行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认识国家前途命运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关系,建立文化自信,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尊严和国家的核心利益。如我们学校正努力实践的“七年级梦想引航”、“八年级偶像引领”、“九年级目标引导”教育,分学段针对不同层次青少年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序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做到纵向衔接、横向贯通,,有重点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追求学用一致的育人效果。

2.3改进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导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运用学生喜爱的多种形式开展教育,特别是要开发和利用社会网络资源、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文化精品,构建校内外结合、互为补充、相互合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格局,力求形成教育合力,产生整体育人的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要融入中小学各科教学,我校紧紧依据国家课程标,以开发校本课程充实相关教材内容,如语文学科的“焚券市义”、历史史实为依据的“滕文公见孟子”等剧已成为我校的传统剧目,在历届学生中产生了积极的教育意义并得以传承。

3总结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德育工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融合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有着丰厚的内容底蕴,多种形式的教学渗透和熏陶,可以帮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良好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人生幸福奠基。

参考文献

[1]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J].黄文辉.重庆与世界2018年16期.

[2]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徐敏.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年25期.

标签:;  ;  ;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的融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