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宗[1]2007年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贸易自由化成为必然的趋势,但与此同时,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受到普遍重视。由于关税与传统非关税壁垒受到越来越强的国际约束,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不断加强,逐渐取代传统贸易壁垒成为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主体。超出合理范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人为的给商品进出口制造障碍,违背了世贸组织促进自由贸易的宗旨,给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提出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实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勾勒出了整篇文章的框架。其次,通过准确把握技术贸易壁垒的内涵、外延、特征和表现形式,阐述了世贸组织相关法律的规定,并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随后利用新古典贸易模型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运作机制、实施前后的福利状况和形成的根源进行经济理论上的分析。再次,研究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情况,从其法律文件、实施机构、运作特点等方面做了较为详尽的叙述,并对这些国家和地区所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作了深入的分析。接下来本文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以及在现行技术标准和法规下我国的进口情况,为文章最后提出对策找到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最后,分别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层面提出应对策略。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使用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提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性贸易保护体系的构想。在遵循国际规则的基础上提高对进口的监控能力,防止不符合一定技术法规与标准要求的产品进入我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我国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并保证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贺宁[2]2004年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关税逐渐下降,进出口数量配额、许可证制度等非关税措施日益受到约束和限制,而技术性贸易措施日益突出,涉及的领域也不断扩大,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同面对世界各国的技术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一方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认识还不够客观和全面: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条件和能力。我国的出口贸易因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依据、运行机理和福利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我国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本文的主体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言和第一、二章,主要介绍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历程,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涵和基本内容。通过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及各自特点的比较研究,为我国出口企业跨越技术壁垒提供了借鉴。 第二部分包括第叁章,从经济学角度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理论依据,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是国家间相互博弈的均衡解;并应用技术差距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解释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地位的原因。然后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分别考察了TBT的运行机理,最后运用国际贸易中小国和大国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理论对TBT的福利效果进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章,辨证分析TBT对国际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着重阐述了TBT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根据以上分析提出我国应对国外TBT的对策建议。指出政府及行业协会应利用宏观层面的优势,重视为出口企业服务,发挥预警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推动标准化和质量认证工作的开展:企业作为国际经济活动的直接行为者,需要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从根本上提高国际竞争力。
俞灵燕[3]2005年在《服务领域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二战后,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分工与专业化深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然而,世界服务贸易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更是影响了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进程。本文认为,尽管尚未引以关注,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阻碍世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开放环境下加快中国服务及服务贸易发展需要积极应对服务领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本文旨在进一步梳理现有相关文献基础上,对服务领域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作一比较全面的研究,以为正确认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加快中国服务及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与对策建议。 文章首先根据对标准及标准化过程与技术性贸易壁垒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服务可标准化的事实,分析了服务领域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可能性,并结合服务及服务贸易的特殊性探讨了服务领域技术性贸易壁垒可能的表现形式与特征。 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表现形式,标准,从内容和功能上来分,主要有兼容性标准和最低(质量)标准两类。之所以会有标准,且标准的国际差异构成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是因为现代经济的垄断竞争特征。很多服务市场属于水平差别化和/或垂直差别化垄断竞争市场。对应于这两类市场,文章接着分别用兼容性标准(CS)模型和最低(质量)标准(MQS/MS)模型分析了标准成为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原理。 存在网络外部性情况下,私人和公共部门兼容性标准政策的选择会影响水平差别化市场均衡结果与社会福利,特别是它们可能影响技术进步速度,而这对于现代经济中的企业,乃至国家的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标准政策的国际协调。由于结成彼此兼容但不与盟外企业兼容的联盟会使盟内企业的平均产量上升而盟外企业产量下降,如果条件许可,企业有激励通过采纳行业标准或构造适配器与一些企业结盟。在国际环境下,出于本国福利最大化考虑或为某些利益集团控制的政府有激励组建标准化联盟。但如同关税联盟一样,这样的一体化政策会导致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结果究竟如何依赖于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度。不管怎样,行业范围兼容的总产量高于不完全兼容情况下的任何均衡。因此,从最大化世界福利角度来讲,最好的政策是制定与实施国际标准。 垂直差别化市场比较容易出现最低标准冲突。通常认为最低(质量)标准政策排斥质量水平较低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国际环境下妨碍质量水平较低的产品或服务出口。关于这点文献讨论地较多,本文这里没再重复,文中关于最低质量标
朱秋容[4]2006年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理论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而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又将矛头指向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如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等,使之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采用。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发达国家开始探寻新的贸易壁垒,而以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面貌出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最为盛行、最有影响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新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发展的新动向,已越来越频繁地被一些发达国家使用,成为这些国家阻挡其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其市场行之有效的手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几年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严重地冲击了我国的外贸出口,我国无论在应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还是在构筑自身的贸易技术性措施体系方面,都非常薄弱。因此,在现阶段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的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表现形式、特点和发展趋势,同时运用博弈论等经济学理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运行机制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客观评价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及国内经济的影响。最后文章在分析和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的基础上,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方面探求如何突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构成的限制和如何构建我国自身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晏水清[5]2005年在《技术性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和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国际贸易中,欧盟(欧共体)最先意识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关税壁垒,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手段,被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所利用,为保护这些国家的国内市场而排斥外国产品提供了借口,成为当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首当其冲。 本论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结合前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原因,对比分析了其他国家设置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做法,特别是一些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进行论述,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章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界定、分类,分析它的特点,研究它的发展趋势,并简单介绍了世界上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 第二章通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的理论分析,政治经济学分析,形成的博弈分析,设置的成本、收益分析,从经济学的各个方面来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 第叁章在回顾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和特点,并从企业发展、产业发展、对外贸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 第四章通过分析韩国、巴西和其他一些国家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验,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我国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有所启示。
禹佳[6]2008年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和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服务贸易是当今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由于服务贸易的特殊性,各国对服务贸易普遍采取了壁垒保护。随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技术性壁垒对我国服务出口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应对服务领域的技术性壁垒,促进我国服务出口已成为当前服务贸易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服务贸易领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概述、中国服务贸易领域技术性壁垒的状况、及发达国家对我国主要服务贸易出口行业实施TBT的具体表现等方面的探讨,揭示了技术性壁垒在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存在状况。通过对服务贸易领域技术性壁垒的四种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对我国技术性壁垒和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协整检验,深刻分析了技术性壁垒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因此,在应对服务贸易领域的技术性壁垒方面,政府、企业这两种力量都不能少。政府是应对服务贸易领域技术性壁垒的主导力量,应积极建设服务贸易领域技术性壁垒应对平台,开展服务贸易谈判,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企业是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体,应学习服务贸易领域技术性壁垒及WTO相关知识;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企业竞争力;积极寻求政府及行业协会的帮助,提高应对能力。
程鉴冰[7]2003年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及对策》文中认为斗转星移,人类社会纷繁复杂、充满变数的20世纪已经落幕。回顾人类社会不平凡也不平坦的发展历程,我们为人类社会的辉煌成就而感到欣喜,也因社会进步的步履艰难而感到沉重。人们以人类特有的灵性创立了系统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但由于发展的路径、文化背景及经济水平的差异性,还存在着国际贸易的不平衡现象。 战后,随着GATT的缔约,经各成员国的艰苦谈判,终于将关税水平降低到接近自由贸易要求的水平。在这种税率之下,若想实现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想通过恢复较高的税率水平来保护本国产业同样是不可能的(那会导致关税大战)。因此各发达国家开始实行新贸易保护主义,争相采取可绕过GATT惩罚的非关税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政策。 论文试图在系统地综述已有的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贸易保传统理论、贸易保护的新理论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理论(包括绿色贸易保护理论)的基础上,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静态效应、动态效应进行客观地分析,并探讨中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策选择途径。 在技术壁垒的静态效应分析中,对国际贸易政策工具之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分别小国和大国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本效应、数量抑制效应和价格抑制效应。 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动态效应分析中,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动态抑制效应、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差距、南北经济关系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在中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策选择方面,主要选择了以下问题进行研究。即:完善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的法律保障,建立进出口产品预警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产业结构调整中提高科技含量,注重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国贸易技术标准法律制度的调整;推进各类认证制度;改革现行绿色贸易制度,保护民族工业。 论文较多地采用西方经济学分析工具及其数学分析方法。同时,本文注重对某一特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内容和过程——案例,做出客观描述或介绍,以印证经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徐睿霞[8]2008年在《中国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和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由于土地、气候等自然资源与生产要素缺的差异,使得国际农产品贸易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由于农业生产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地位,也使得各国长期以来一直对本国农产品生产与贸易实施各种保护政策与高度关注,诸如设置传统的关税壁垒防止本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中受到伤害。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贸易全球化的趋势,在WTO的推动下,各国纷纷采取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本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加以保护。所谓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为由,对农产品强制或非强制性地采取复杂苛刻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包装和标签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等一系列技术性贸易手段,并且对国际农产品贸易造成非必要的或非正当的障碍。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保障国民健康与安全,如强制规定产品的安全标准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对国民经济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如被贸易保护主义利用,增加贸易成本,造成贸易障碍,引发贸易争端。而且往往是积极的效应赋予发达国家,消极效应赋予发展中国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农产品又是传统的出口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于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影响深远。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出口总额由2000年的156.2亿美元,猛增到2006年的310.3亿美元,农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了300亿大关,而且自2000年至2006年农产品出口实现了连续7年快速增长。但是,我国仅仅是农产品贸易大国,还不是贸易强国。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和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不断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打击。尤其是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用和凭借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设置了各种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如何跨越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为我国农产品开辟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如何合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构建我国的农产品技术性保护屏障,从而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这也是本论文写作的基点。本论文分引言、正文、结论叁部分,除引言、结论外,正文部分分五章对中国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主要论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几种学术观点和对定义的重新界定,分析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及特征,剖析其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国的影响。目前,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内外有多种学术观点,通过分析每一种学术观点,阐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质,对之重新界定。本章还深入研究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理论、经济、社会、环保、法律、消费等六大原因,并通过其不同的表现形式揭示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复杂性、隐蔽性、广泛性和差异性,进而分析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理及其对出口国的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为我国合理利用和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寻找理论依据。第二章“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现状,并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深入剖析我国农产品在叁个主要出口市场——美、欧、日的受阻原因及我国出口的蔬菜、肉类、水产品、茶叶等四类优势农产品受阻的原因。通过正视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严重受阻现实,分析各种受阻状况,旨在探求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客观原因。第叁章“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规制”,本章全面介绍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防范规则与救济措施,重点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即TBT协议及《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即SPS协议的产生背景、基本原则及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深入剖析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特征、对发展中国家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及其存在的不足。第四章“主要发达国家(地区)突破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验”,通过从管理机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及应对机制等方面,详细总结美、欧、日叁个发达国家(地区)在利用和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的主要做法,进一步深入剖析美、欧、日为突破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而构建的完善的促进机制,借鉴其成功经验,从中得到启示。第五章“跨越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本章首先分析总结了我国在突破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一:利用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架构不健全;其二: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体系未建立;其叁:突破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促进机制不完善。基于此,从战略的高度,提出我国跨越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目标,并从适应壁垒、协调壁垒、制衡壁垒叁个方面确定我国的战略对策,进一步全方位、系统地提出我国跨越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措施:在合理利用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健全以管理体制、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为主的法律架构;在积极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构建以预警体系、争端解决应对机制为主要内容,以企业和农产品行业中介组织为应对主体的法律体系:在突破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促进措施方面,完善以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支持体系及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的促进机制。
陈宾[9]2007年在《中国纺织品出口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根据中国在入世时与各方达成的协议,2005年世界各国将取消纺织品出口配额限制。作为世界纺织大国,中国外贸界人士都把它视为纺织企业的利好消息,预计纺织品出口将成为带动中国外贸出口的引擎,中国外贸仍将保持较高的出口增长率。但事实上纺织品出口的前景不容乐观,关税壁垒的影响将逐步减弱,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也日益受到约束和限制,而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卫生检疫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使用频率在不断提高,它将会在很大范围内长期存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总体影响也会越来越明显。据统计,我国有60%的出口企业遭遇过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我国约有450-500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受到影响,其中影响纺织品出口每年就有近80亿美元。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具有很大的隐蔽性,造成的损失往往是无形的,难以准确估量,因此这一问题尚未引起国内纺织企业的足够重视。不少出口企业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了解不多,在对外贸易中遇到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很少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品的出口。本文作者在从事多年的纺织品外贸工作中,深感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如不尽快采取相应的对策,它将成为当前和今后制约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障碍。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简称TBT)属于非
康晓玲[10]2006年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经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盛行,其作用和影响不断强化,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叁大贸易国,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受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严重制约,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成机制、经济效应和对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涵界定出发,在归纳和评价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涵义和本质进行了理论界定,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具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基于市场失灵的保护,另一方面是一国政府以实现社会公共目的为由,制定技术性贸易壁垒以达到限制外国竞争性产品进入和保护国内产业和经济利益的目的。本文进而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壁垒的主体。 本文在回顾和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渊源和在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然后运用供求分析法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需求机制和供给机制,揭示了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和日益强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数量抑制、价格抑制和动态抑制叁个方面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然后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运用均衡分析法分别对小国条件下和大国条件下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进口国和出口国所可能产生的不同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 文章结合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实践,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揭示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逆贸易影响和顺贸影响,并运用博弈分析法深入分析了产生逆贸影响的外部和内部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指导思想,即“正确识别,客观面对,积极突破,合理设置”,并构建了叁位一体的运行框架,指出“企业——中介组织——政府——WTO争端解决机制”这一解决外贸冲突的途径。本文认为应积极构建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叁个层面提出了
参考文献:
[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及对策研究[D]. 黄维宗. 上海海事大学. 2007
[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D]. 贺宁. 浙江大学. 2004
[3]. 服务领域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研究[D]. 俞灵燕. 复旦大学. 2005
[4].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理论分析及对策研究[D]. 朱秋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
[5]. 技术性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 晏水清. 南昌大学. 2005
[6].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 禹佳. 西北大学. 2008
[7].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及对策[D]. 程鉴冰. 浙江大学. 2003
[8]. 中国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研究[D]. 徐睿霞. 西南政法大学. 2008
[9]. 中国纺织品出口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D]. 陈宾. 上海交通大学. 2007
[10]. 技术性贸易壁垒经济分析[D]. 康晓玲. 西北大学. 2006
标签:贸易经济论文; 技术性贸易壁垒论文; 市场壁垒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服务经济论文; 服务贸易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