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健[1]2003年在《中国九十年代大众文化批评》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文化批判的总体视角下,对西方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进行局限分析,提出自己的批判立场。在“批判与创造统一”这一总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建立适应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在对历史上的知识分子的存在方式和当代知识分子的现状的批判性梳理中,确立未来知识分子的存在形态——知识原创。这是一种继承人类文史哲合一理论创新优秀传统的,批判与创造统一的知识生产,具体来说就是关于现代性的知识设计。中国当代大众文化具有自己的特性,原创性的艺术努力与复制、模仿的行为构成一种张力,不能用“平面化,复制化”作简单评价。世俗化社会的到来,使得以往的轻视欲望,利益的人文精神和传统道德均显示出思想的无力性,因而今后的人文关怀应该是尊重欲望,世俗享乐的存在关怀而不是终极关怀。这种存在关怀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个体化理解。 全文包括导言、正文、结语,共七部分组成,其内容分述如下: 导言:主要对大众文化研究批评的学术背景,研究动态进行介绍,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大众文化批评的思路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大众文化研究理论及其局限。主要是在一种双重文化批判的思路下,对英国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话语中的大众文化研究进行局限分析,认为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文化命脉必须是依存于自身文化的特点,而不能根据西方文化的特点来对自身文化进行批判。 第二章,大众文化批评的“问题”与方法。分别从哲学的角度阐明什么才是人类认识中的真正问题;从社会现实的角度,说明当前中国大众文化中真实问题,非虚假问题;最后从知识论的角度,提出发现问题的“方法”——知识批判。 第叁章,90年代知识分子研究——现状与出路。对知识分子在90年代的丧失原创冲动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对历史上知识分子的概念进行梳理与辨析,提出未来知识分子的存在方式——知识原创。 第四章,大众文化批评:未来个体的人文关怀。着重分析了中国大众文化的自身特点和现实状况,所采取的批评立场是人文关怀,尊重人的欲望,世俗享乐,同时引导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个体化理解。 第五章,作为人的本体的否定:超越精英与大众。在精英与大众的界限日趋模糊的情况下,在意义平面化成为知识分子和大众的共同生存背景时,“本体性否定”成为划分人的价值的尺度。 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现实关怀这一学术指向。
张婷婷[2]2000年在《文学的文化批评》文中研究指明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化处于一个急剧裂变且极富创生性的历史转型期 ,它在从未有过的丰富、含混和驳杂当中 ,焕发出文化实践的生机和理论生成的多样可能性。许多学者注意到 ,八十年代中期以前 ,作为历史变革思潮的代表 ,知识分子文化在与社会的主导文化的汇合中 ,既表
汪晖[3]1995年在《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文中研究表明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汪晖1.1994年9月间,由《读书》杂志作为发起者,就当代文化问题和文化研究展开讨论。这次讨论的参加者并不都是人文知识分子,还有一些社会学家、国际关系学家、刊物编辑、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制作者,以及专门研究西方文化研究...
毕日升[4]2003年在《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起、现状及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成为主导西方学术的社会文化思潮。进入9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文化土壤呼唤本土的“文化研究”。本文即是对中国本土“文化研究”的成因、现状及未来前景的考察。论文除导言外,共分为四部分。 导言部分旨在厘清“文化研究”的内涵,以匡正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混乱认识。 第一部分回顾了西方“文化研究”的兴起语境和理论渊源。指出了社会转型和大众文化是西方(英国)“文化研究”形成的现实语境,而文化主义传统和英国新左派运动与“文化研究”有着某种渊源关系。 第二部分从社会文化转型和大众文化兴起、市场经济和科技革命、文艺学的文化转向等方面,分析了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兴起的历史动因,指出,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起,具有现实必然性。 第叁部分着重分析了中国“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90年代中国的“文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形成了“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关系”、“大众文化与传媒”、“田野工作与个案研究”、“后现代与后殖民研究”和“研究泛论”等几方面的论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文化研究”中存在的研究者身份单一、重西轻中、理论创新不足及学术立场上的价值削平等问题。 第四部分从对于当前文艺学研究转向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参照价值和方法论意义角度,考察“文化研究”的当代意义和理论前景。
蔡志诚[5]2007年在《批评的踪迹与现代性测绘——九十年代文化研究的一种考察》文中研究指明90年代文化研究的崛起,是当代文学批评对社会文化结构现代性转型的历史当下性回应,它不仅是现代性新意识形态召唤下的批评话语实践,也是批评在冲决语言牢笼之后进行文化突围的产物。作为意识形态的文本再生产的文化研究,将文学批评从审美自律的狭隘场域中解放出来,在现代性的话语实践中对意识形态进行深描测绘,让批评迈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空间。
陈舒劼[6]2005年在《批判的与阐释的》文中研究说明大陆九十年代学者散文与香港沙田学者散文是大陆、香港两地学者散文写作现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中文化批评写作母题的比较与精神分析实质上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同体裁同母题内两地写作的同异性比较;二是此写作现象中隐含着的写作主体的文化精神立场。大陆九十年代学者散文与香港沙田学者散文文化批评母题的比较与精神分析所力图表明的是,在社会结构整体变动的时代语境中,知识分子(学者)通过散文中特定母题的写作而折射出的时代文化精神立场。在时代语境的制约和学者立场的双重作用下,学者散文文化批评母题写作的文体可能产生从重文采到重分析的文体渐变,简而言之,就是“文”到“论”。
赖黎捷[7]2006年在《话语选择、理论来源及其文化阐释》文中研究表明电视纪录片是我国电视荧屏上最重要的类型之一。作为节目类型,它曾经与新闻节目一道命名了我国电视发展的第一个十年——新闻纪录时代(郭镇之语);作为批评对象,它以纪实理念掀起了20世纪90年代电视创作的深刻变革。纪录片批评是电视批评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电视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创作理念的批评是贯穿纪录片批评的一条主线,对它的研究既能清晰地分辨出中国纪录片批评的发展过程,又能从中窥见中国批评者对国外各种理念的选择与运用。本文主要考察我国纪录片批评中针对创作理念频繁出现的话语,分析其具体运用情况,追踪话语来源,并结合不同时期现实状况和文化语境解读其深层内涵。 中国电视纪录片批评历经朦胧期、意识形态批评期、本体批评期和文化批评期,不断更新和发展。批评形态主要有四种:政府的批评、学术批评、创作人员进行的自我批评以及大众的批评。批评以各种形式出现,有快速、全面的论文,有深入、系统的专着,有简明扼要的获奖评语,也有互动开放的网络空间。若干批评热潮,如关于形象化政论的批评,关于纪实的批评,关于新纪录运动的批评,关于真实再现的批评等促成了几种主要的批评话语:主旋律、纪实、新纪录和真实再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批评话语整体上发生了两个重要转变,即从富有文学和政治色彩的中式话语转变为以直接电影、真实电影为指导的西式话语,从以主流意识形态为唯一价值标准到以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等为主体的多元价值标准。这两个转变为批评话语的理解和阐释提供了两个重要依据,一是中国对西
梁鸿[8]2009年在《“狂欢”话语考——大众文化的兴起与九十年代文学的发生》文中研究表明考察九十年代文化语境与文学生成之间的关系,“狂欢”似乎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词语。它几乎成为九十年代的象征与隐喻,渗透在中国生活的方方面面。绕过它,就无法对九十年代文化生活和文学文本中复杂的精神生成和美学倾向做出恰切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九十年代文学“狂欢”
陈力[9]2005年在《转型理论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国家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转型”成为许多人描述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特征的常用词汇。而这种描述范式也同步渗入到九十年代的文学理论研究领域。众多学者对90年代的文学理论展开研究时所依据的一个逻辑前提是:转型从经济体制的改变开始,但又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体制的变革,而且还是一种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而引发的社会文化的变化;这种变化自然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进而引起了知识分子思想状况和学术研究的变化。在具体的研究中,学者们力求通过对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多重比较,归纳总结出“转型”的结论。因此“转型”就成为文学理论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核心词汇。由此而逐步形成的转型理论不但可以成为掌控九十年代众多文学争论的主线,而且也是许多文学理论新概念出现的理论根源。总之,转型理论是一个能够从宏观上把握九十年代文论研究总体特征的重要理论原则。所以对于这一体现九十年代鲜明特色的理论进行研究,归纳其出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分析其理论特色与尚待完善之处,对于我们能更加全面、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九十年代文学理论研究的特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第一章着重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转型理论在九十年代出现的原因。第二章分别讨论了转型理论的几个主要特征。力求说明“转型”实际上是一种文学理论研究“类型”正在发生“转换”的潜在言说;虽然从什么类型转换到什么类型学者们的认识有分歧,但转型的目标却很明确,那就是要建立一种全新的文论研究类型。第叁章主要论述转型理论的局限,指出转型理论有将九十年代复杂的现实情况简单化处理的倾向。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则探讨了转型理论与多元化观念的关系,并得出了九十年代出现的转型理论必然会导致多元化观念被广泛接受的结论,而转型理论在九十年代文学理论研究中所产生的最主要影响也就在于此。
佚名[10]2000年在《九十年代文学面面观》文中认为1: 九十年代文学特征的归纳和描述 ●何镇邦:九十年代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有叁种类型:主旋律文学,通俗文学和富有个性的审美文学。这叁种文学互相平行,交叉发展 ●陈思和:九十年代的文学呈现多元的价值趋向,
参考文献:
[1]. 中国九十年代大众文化批评[D]. 卢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03
[2]. 文学的文化批评[J]. 张婷婷.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0
[3]. 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J]. 汪晖. 电影艺术. 1995
[4]. 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起、现状及前景[D]. 毕日升. 河北师范大学. 2003
[5]. 批评的踪迹与现代性测绘——九十年代文化研究的一种考察[J]. 蔡志诚.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 批判的与阐释的[D]. 陈舒劼. 福建师范大学. 2005
[7]. 话语选择、理论来源及其文化阐释[D]. 赖黎捷. 四川大学. 2006
[8]. “狂欢”话语考——大众文化的兴起与九十年代文学的发生[J]. 梁鸿. 当代作家评论. 2009
[9]. 转型理论研究[D]. 陈力. 西北师范大学. 2005
[10]. 九十年代文学面面观[N]. 佚名. 文汇报. 2000
标签:中国文学论文; 大众文化论文; 文化论文; 文学论文; 知识分子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艺术论文; 九十年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