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字桥巷小学,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325000)
摘要: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课文后面出现了“阅读链接”这样一个小栏目,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巧妙无痕的链接,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呢?为此,笔者对第三学段语文课本中的“阅读链接”进行了梳理解读,及教学现状分析,并结合具体课例,介绍如何巧用“阅读链接”点亮阅读教学。
关键词:课后阅读链接;巧妙运用;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中强调:“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出现“阅读链接”栏目,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阅读,从而接触更多优秀的儿童文学、古典名著、拓宽阅读视野,丰富语言积累。
一、“阅读链接”的安排及特点
笔者对第三学段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阅读链接”进行了梳理,发现它被安排在单元精读、略读课文之后,而且只是部分课文才有。具体见下表:
从梳理的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阅读链接”安排具有以下特点与功用:
1、身材娇小指向经典
“阅读链接”在第三学段语文教材中一共出现13次,选取的文章篇幅都较短小,其中诗歌出现8次;散文等文体也多以片段的形式出现,字数最多的也就是三四百字左右。而其中著名作家的作品占了绝大多数,文章精炼、经典,信息量又很集中。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与课文有关的时代信息,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走近更多的作家,阅读更多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2、主题明确紧扣文本
“阅读链接”作为语文教材的基本构成要素,直接反映编者意图,凸显语文学习的重点。第三学段“阅读链接”的内容主题明确,与课文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紧紧围绕着课文链接的。它们有的是与课文内容相关阅读材料拓展,有的是课文相关内容的补充,有的是课文的背景资料,都是文本阅读之后的有效补充与指引。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主题提供了有效信息。也为学生促进文本阅读、丰富积累、提供了良好的语文实践机会。
3、形式多样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要不少于100万字。”因此,第三学段采编的“阅读链接”,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诗歌、小故事、散文等。它围绕单元文化主题,提供一些文字资料及图片,是单元精读、略读课文的延续和拓展,帮助学生在一个主题下选择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悄无声息地向我们传递着内外结合的大语文观。
二、“阅读链接”的教学现状
1、因小被弃直接忽略
第三学段教材中的“阅读链接”往往只是小小的一段话或者几幅图,它既没有生字教学的要求,又没有明确的阅读问题。导致很多教师仅在课堂教学后吩咐一句:自己课后去读一读吧!也有的教师甚至直接忽略,教学完整篇课文也没有提及“链接”。“阅读链接”在此处直接成了摆设,教师既没有引导阅读指向,也没有进行阅读反馈。
2、仅作补充策略单一
还有部分教师将课后“阅读链接”仅仅作为课文的补充,教学中留出很小一部分时间,引导的策略单一。通常运用统一模式:在课文学完后大家一起朗读,读后讨论一下选文讲了什么,大致内容了解了即可。这样的后果导致学生毫无自主阅读兴趣,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阅读功能的发挥与学生情感的调动,这样的“阅读链接”对于教师与学生都如同鸡肋,嚼之无味。
3、局限片段没有辐射
“阅读链接”是为了给学生更感性的阅读比较、更宽阔的阅读视野,它往往由一篇指向多篇,由单一指向多元。但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只能局限于书本上提供的阅读材料,在阅读欣赏、比较后没有指向更宽泛的阅读空间,也就没有真正发挥“链接”的作用了。
三、巧用“阅读链接”点亮阅读教学
1、巧用“阅读链接”唤起课前期待
期待,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如果对课文学习充满期待,自然而然就能学习的场景,“阅读链接”中的短小精练的片段,直指阅读主题,能帮助学生迅速领会文章主旨,酝酿阅读情绪,以唤起学生学习期待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从“阅读链接”入手,营造一个与所学课文相关的氛围,把学生带到学习的情境中,这样必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就能收到“课未始,情已动”的教学效果。
如六年级下册《手指》一课,课后链接的小诗《手》,虽然只有短短几行诗句,却用比喻的手法将手的作用进行了诗意的表达。我用这首小诗进行了这样的导入:1、听配乐朗读小诗《手》2、自己读一读诗句3、聊一聊张开与合拢之间,组成我们这双手的五个手指头又分别有什么作用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子恺笔下的《手指》。
可见,巧妙运用“阅读链接”可以唤起学生阅读课文的期待,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更好地引领学生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并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2、巧用“阅读链接”加深课中感受
在语文教学中,适时的穿插课后的“阅读链接”内容,可以串联文本,优化课堂结构,还能使教学内容更富有层次,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本内容,甚至起到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教学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虽然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与革命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与价值,但是对于我的学生,他们仅是初步认识鲁迅先生,对人物形象感知还是极为粗浅的。所以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适时穿插“阅读链接”做了如下设计:
第一次穿插——鲁迅先生去世时,很多人都来悼念他,向他致敬。这些人中都有谁呢?请同学们读读巴金先生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谈谈你的感受。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受到了各行各业人士的爱戴。
第二次穿插——学习完课文中“我”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的四件事。阅读完这四件事,请你再次读读《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再谈谈你的感受。使学生明白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所以人们都爱戴他,因此连盲人也来了。
第三次穿插——在小练笔之前,现在请你再次读读《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设想一下如果是那位伯父曾经救助过的车夫来悼念鲁迅先生,他会有什么样的神态、动作、语言呢?请你续写一段话。
以上课例中,我三次运用课后的“阅读链接”串联文本内容,从悼念到回忆再到小练笔,自然过渡,无痕引入,又逐步深化,让学生们能入情入境地体会到课文的内涵,从而让学生对鲁迅先生在人民心目中高达形象有更为具体的感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阅读链接的意识贯穿整篇课文的学习,以课文为本,把握链接机会,只要需要,就时时链接、处处链接,来创造大语文的课堂,实现课内外阅读的融合。
3、巧用“阅读链接”拓展课外延伸
课程标准强调第三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一本语文书的知识容量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中蕴含的知识是无限的。语文教材后的“阅读链接”正是课内外阅读的桥梁,由此可以引向更丰富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带到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大大提高孩子的阅读量,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接上篇课例,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借阅读链接片段《初识鲁迅》,开展以文本主题为核心的群文阅读,推荐孩子去读更多名家关于鲁迅的作品,如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如郁达夫的《回忆鲁迅》,陈丹青《笑谈大先生》了解名家笔下的鲁迅,对于人物形象有更为丰满的认知。
又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的《北京的春节》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一并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梁实秋先生的《过年》与斯妤的《除夕》。阅读后进行比较,孩子们发现三篇文章同是写自己过春节时的感受,可是在写法上却各不相同,作者对春节的体会也不同。在此基础上,我还推荐学生阅读名家笔下的春节:梁实秋的《北平年景》、冯骥才的《年意》、沈从文的《湘西过年》、冰心的《童年春节》等等文章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地域的人过春节有着自己特有的风俗习惯。还让孩子们知道了,同样是春节,但在每个人心中都是不一样的,其实,写作就是这样很个性的事情。
“阅读链接”栏目虽小,但内涵深远。语文阅读链接的妙用,能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加深对课文的感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还能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名篇的欲望,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如果我们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链接”的潜在功能,那么学生就可以由“阅读链接”这个小窗口看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引发更多的阅读思考,从而引领学生驶向独立阅读的彼岸。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温州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M〕.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2015(3)
[3]毛惠珍.小学语文链接式阅读教学四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8)
[4]沈水珠.小学语文“阅读链接”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13(09)
[5]赵敏.凸显“阅读链接”的核心价值〔J〕.教学专题周刊.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