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气物质论文_毛建利,李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香气物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香气,色谱,挥发性,物质,气相,质谱,成分。

香气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毛建利,李艳[1](2019)在《黑果腺肋花楸酒与赤霞珠葡萄酒香气物质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赤霞珠葡萄酒为参照分析黑果腺肋花楸发酵酒的香气物质组成并进行感官品评,评价其酿酒潜质,为开发适宜消费者口味的黑果腺肋花楸酒提供参考。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酒的香气物质成分。结果显示:黑果腺肋花楸酒香气物质含量为赤霞珠葡萄酒的2.73倍,香气物质种类分别为41种和40种,其中共有的18种。醇类物质含量最高,分别占总香气的62.11%和73.87%。依据香气活度值,酯类物质对酒的香气贡献最大,分别为36.57%和22.04%。黑果腺肋花楸酒的主体香气物质是大马士酮、辛酸乙酯、正己酸乙酯和乙酸异戊酯,而赤霞珠葡萄酒则为α-紫罗酮、辛酸乙酯、正己酸乙酯和苯乙醛。2款酒中共有香气物质对香气贡献占比分别为34.20%和21.81%,说明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大马士酮和α-紫罗酮对酒香气值的贡献分别为63.22%和76.36%,形成了各自酒的特色。经感官品评,黑果腺肋花楸酒比赤霞珠葡萄酒总得分高2分,黑果腺肋花楸作为黑色浆果具有开发酿酒的价值。(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22期)

白佳伟,陈亮,周尚庭,孙宝国,刘玉平[2](2019)在《特级高盐稀态酿造酱油中关键香气物质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同一级别不同厂家的酱油在关键香气成分上是否存在着差别,使用液液萃取结合溶剂辅助风味成分蒸发的方法提取了3种特级高盐稀态酿造酱油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GC-MS-O)仪对提取物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中嗅闻到37个香气活性化合物(OACs),并通过香气特征、质谱数据、保留指数、标准品对其进行了定性,并以2-辛醇为内标,对其进行了定量;基于定量结果和它们的香气阈值,计算了香气活性值(OAV),其中OAV>1的共有23种,它们是3个酱油样品的关键香气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级别不同厂家的酱油在香气活性物质的种类、含量以及关键香气成分上存在着显着差别,应该制定评价酱油香气等级更具体的标准。(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11期)

魏玲玲,王武,郑焕,陶建敏[3](2019)在《单穗不同留果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及香气物质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单穗不同留果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香气物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葡萄品种‘阳光玫瑰’为材料,花后1周进行疏果处理,单穗留果量分别为40粒(L40)、60粒(L60)、80粒(L80)。应用GC-MS定量定性分析不同发育阶段葡萄果实中香气成分及含量的变化,并应用qRT-PCR技术研究不同发育阶段果实香气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留果量处理对葡萄果实外观品质影响明显,L40处理穗形美观、果粒饱满、色泽均匀; L60处理果粒较小、穗形不紧凑; L80处理果实成熟不一致且杂含大小果。3个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着,L40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显着低于其余处理。在成熟期,C6化合物含量在L60处理果实中较高;而萜烯类物质总含量则在L40处理果实中最高,且单个萜烯物质如芳樟醇、香叶醇等其含量同样明显高于L60和L80处理。另外L40处理较其他处理其果实中各种萜烯物质含量下降更慢,某些萜烯类物质如顺式氧化芳樟醇、香茅醇保留时间更长。果实香气合成相关基因转录分析表明,葡萄醇脱氢酶基因(VvADH)转录表达与果实中醇类物质含量极显着相关。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基因(VvDXS)转录表达受留果量处理影响明显,且与萜烯物质总量极显着相关。L40处理果实Vv DXS表达整体趋势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单穗留果量为40粒处理有利于葡萄果实发育后期香气物质积累及保存,可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俊,蔡滔,祝愿,余磊,周雪丽[4](2019)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绿茶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绿茶在不同储存条件香气成分的特征性变化。方法茶叶存储条件为常温(自然保存)、冷藏(5℃)、冷冻(-18℃),在3个不同储存条件下,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全二维气相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相结合(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OGC/QTOFMS)的方法测定茶叶中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成分,并进行数据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结果绿茶在3种储存条件下,挥发性香气物质具有差异性。其中短链碳氢化合物含量大小分别为冷冻>冷藏>常温,长链碳氢化合物含量分别为冷藏>冷冻>常温,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大小分别为冷藏≈冷冻>常温。结论从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来看,冷藏条件要优于冷冻和常温条件,常温对保持茶叶挥发性香气成分较为不利,本研究可为绿茶的品质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何引,朱丽霞,张军[5](2019)在《几种水果游离态和结合态的香气物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利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测定成熟期草莓、葡萄、苹果的结合态与游离态香气物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叁种水果结合态香气物质与游离态香气物质较为丰富,其中草莓结合态香气物质共检测出13种,游离态香气物质为9种;葡萄结合态香气物质共检出8种,游离态香气物质为9种,苹果结合态香气物质共检出13种,游离态香气物质为13种。经主成分分析,草莓的主要香气物质为乙酸苯乙酯、反式-肉桂酸甲酯、1-戊醇,葡萄的主要香气物质为乙酸异戊酯、1-戊醇、2-己烯醛,而苹果主要香气物质主要为1-己醇、2-甲基-1-丁醇、乙酸苯乙酯、1-己醛、丁酸乙酯、正己酸乙酯、2-甲基丁基乙酸酯。草莓、葡萄、苹果的游离态与结合态香气物质首次对比分析,并得出各自主要香气物质,为其形成及受环境因子作用而变化规律的研究提供基础性参考,同时为后期研究贮藏阶段变化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虞圣达,吴乔羽,罗静,吴金鸿,王正武[6](2019)在《基于HS-SPME-GC-MS方法分析鉴定紫马铃薯香气物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HS-SPME-GC-MS分离鉴定了紫马铃薯粉末香气物质,并探讨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和萃取温度对香气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饱和食盐水、纯水、粉末3种预处理条件中,由固体粉末分析确定的有效香气化合物更接近于真实的紫马铃薯香气组成;在25、40、60、80℃这4种萃取温度中,60℃萃取温度所分析鉴定的香气物质种类和丰度数据最优。因此选取60℃与固体粉末作为最佳萃取温度和预处理方式,并且对此温度下固体粉末香气物质建立指纹图谱,进行不同种类判别。结果发现马铃薯香气主要有壤香、酸香、烤香、焦香、青香、果香、花香这几类香气物质。其中壤香主要成分是1-辛烯-3-醇和正戊醇,占总组成16%;酸香以C-6以下直链酸为主,占30%;烤香以甲硫基丙醛为主,占4%;焦香以2,5-二甲基吡嗪和2-戊基呋喃为主,占9%;青香以己醛和2-壬醛为主,占18%;果香以壬醛为主,占15%;花香以苯甲醛和异戊醛为主,占8%。本文鉴定的紫马铃薯香气物质指纹图谱定性分析结果可以为以紫马铃薯为原料制作的各类食品香气评价和薯类风味调控技术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汤雨凡,齐红岩,张冲,曹嵩晓,王孝[7](2019)在《脂氧合酶基因家族成员在薄皮甜瓜挥发性香气物质合成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与意义:薄皮甜瓜可以作为研究果实成熟特性尤其是香气特性的模式植物。甜瓜成熟果实中挥发性香气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和大量的酯类物质,这些香气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与甜瓜品种密切相关。香气浓郁的甜瓜通常含有大量直链和支链酯类,其中直链酯类是薄皮甜瓜的主要香气物质。植物中直链酯类主要通过脂肪酸途径进行,脂氧(本文来源于《中国瓜菜》期刊2019年08期)

冒德寿,牛云蔚,姚征民,肖晴,肖作兵[8](2019)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嗅闻技术鉴定清香型白酒特征香气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对5种清香型白酒中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利用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技术(GC-O)结合香气强度分析法(Osme)对其进行嗅闻分析,共得到72种香气化合物,对其中35种重要香气物质(Osme value≥2)进行定量分析,并且结合香气活力值(OAV)筛选出OAV≥1的香气化合物共有18种。通过感官分析法对清香型白酒中的7种感官属性进行评分,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每种属性的差异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R)探究白酒样品、感官评定结果以及重要香气物质之间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张艳丽[9](2019)在《静宁县4种红富士苹果香气物质成分及含量检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气相质谱检测技术,对静宁县4种红富士苹果中香气物质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成纪1号、烟富6号、宫崎短枝、惠民短枝中共检测到36种香气物质,脂类为香气物质的主要贡献者,醇类次之,醛类、酸类及萜烯类较低。4个品种间香气物质的含量差异较大,但以烟富6号脂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和萜烯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最低,且含有2-甲基丁酸己脂和己醛等特有香气物质,其果实风味较好。(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王颖[10](2019)在《基于固相微萃取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测定梨果挥发性香气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梨果挥发性香气物质分析对于梨果的香气育种、采收、病害防治以及贮藏加工有着重要意义。但是香气易挥发、易破坏且成分复杂,这为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提取、鉴定增加了难度。因此,本文围绕基于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测定梨果挥发性香气物质这一课题,研究梨果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提取及鉴定方法,用以提高梨果挥发性香气物质检测的准确性。(1)以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鉴定,对五种品系梨果挥发性香气物质做了研究。研究中考虑到萃取头类型、萃取温度、时间对萃取结果的影响,通过对白梨品系金川雪梨和秦酥挥发性香气物质的SPME条件优化,确立了梨果挥发性香气物质的SPME-GC-MS分析条件。SPME的最佳萃取条件为: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40℃,萃取40min。进行可行性鉴定:各物质在5-200 m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各物质的最小检出限小于2.44×10~(-3)ng;添加回收试验中,各标准物质在梨块中添加回收率为89.3%-101.4%,相对标准偏差为1.6%-7.9%,满足挥发性香气物质分析要求。考虑到不同品系不同品种梨果挥发性香气物质种类与含量不同,将已建立的条件应用于不同品系梨果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检测分析,探讨不同品系梨果的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砂梨中醛、醇类相对含量较高;秋子梨和西洋梨中酯类、烯烃类数量和相对含量均较高;冷藏过程中,库尔勒香梨中各类挥发性香气物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贮藏60天以后,酯类所占比例显着下降,对梨果香气品质贡献不大的烯烃、烷烃和其他类物质所占比例显着提高。(2)选取香气浓郁的南果梨,用SPME提取其挥发性香气物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鉴定分析。进一步优化全二维的程序升温、采集电压值、分流比和调制周期等条件,确定GC×GC-TOFMS全谱扫描分析条件。GC×GC-TOFMS的最佳解析条件为:升温速率为5℃/min,电压值为1450V,分流比1:10为最优分流比,调制周期为3 s,2-壬酮内标浓度为10 mg/L。南果梨样品重复叁次,得到的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RSD均小于20%,满足分析条件。用已优化的GC×GC-TOFMS条件,测定南果梨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而探究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优势。将GC×GC-TOFMS测得的结果与GC-MS、GC-TOFMS比对分析,发现GC×GC-TOFMS测得的南果梨挥发性香气物质数量最多。用SPME-GC×GC-TOFMS在南果梨检出以酯类、烯烃类、醇类和醛类为主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共133种。本文通过建立优化梨果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提取及鉴定方法,以期准确测定梨果的香气,为梨果的鲜食、贮藏、深加工提供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4)

香气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同一级别不同厂家的酱油在关键香气成分上是否存在着差别,使用液液萃取结合溶剂辅助风味成分蒸发的方法提取了3种特级高盐稀态酿造酱油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GC-MS-O)仪对提取物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中嗅闻到37个香气活性化合物(OACs),并通过香气特征、质谱数据、保留指数、标准品对其进行了定性,并以2-辛醇为内标,对其进行了定量;基于定量结果和它们的香气阈值,计算了香气活性值(OAV),其中OAV>1的共有23种,它们是3个酱油样品的关键香气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级别不同厂家的酱油在香气活性物质的种类、含量以及关键香气成分上存在着显着差别,应该制定评价酱油香气等级更具体的标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香气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1].毛建利,李艳.黑果腺肋花楸酒与赤霞珠葡萄酒香气物质对比分析[J].食品科学.2019

[2].白佳伟,陈亮,周尚庭,孙宝国,刘玉平.特级高盐稀态酿造酱油中关键香气物质的分析[J].中国酿造.2019

[3].魏玲玲,王武,郑焕,陶建敏.单穗不同留果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及香气物质积累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9

[4].李俊,蔡滔,祝愿,余磊,周雪丽.不同储存条件下绿茶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特征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5].何引,朱丽霞,张军.几种水果游离态和结合态的香气物质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19

[6].虞圣达,吴乔羽,罗静,吴金鸿,王正武.基于HS-SPME-GC-MS方法分析鉴定紫马铃薯香气物质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9

[7].汤雨凡,齐红岩,张冲,曹嵩晓,王孝.脂氧合酶基因家族成员在薄皮甜瓜挥发性香气物质合成中的作用[J].中国瓜菜.2019

[8].冒德寿,牛云蔚,姚征民,肖晴,肖作兵.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嗅闻技术鉴定清香型白酒特征香气物质[J].中国食品学报.2019

[9].张艳丽.静宁县4种红富士苹果香气物质成分及含量检测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

[10].王颖.基于固相微萃取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测定梨果挥发性香气物质[D].齐鲁工业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特征香气化合物和发酵工艺条件之间的...白兰地酒中香气物质总离子流图薄皮甜瓜生长发育不同时期(花后25、3...薄皮甜瓜生长发育不同时期果实中乙烯...乙烯和1-MCP对‘彩虹七号’(A,C)和‘...以脂肪酸为前体的直链酯的合成途径Fig....

标签:;  ;  ;  ;  ;  ;  ;  

香气物质论文_毛建利,李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