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然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目的:分析口服降糖药致低血糖昏迷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总结诊断、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治疗以胰岛素治疗为主,近期有饮食无规律者11例,运动不合理者5例,4例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3例被误诊为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1例误诊为低血糖性脑病,1例死亡。结论:口服降糖药致低血糖昏迷易被误漏诊,多存在诱发因素,多见于高龄、长病程者,存在死亡风险。
【关键词】低血糖昏迷;降糖药;临床特点;诱发因素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125-01
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基本目标之一,有助于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口服降糖药期间低血糖昏迷并不少见,既往本院出现此类患者32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8月-2013年9月,本院糖尿病科收治糖尿病患者2649例,其中发生口服降糖药低血糖昏迷患者32例,其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44~79岁、平均(61.3±7.1)岁。此前有低血糖症状表现者26例,有低血糖昏迷史者9例。2型糖尿病病程2个月~16年、平均(10.6±6.0)年。体重指数(BMI)23~34kg/m2、平均(28.9±1.8)kg/m2。精神神经症状,呼之不应、意识丧失,其中浅昏迷24例、中度昏迷6例、重度昏迷2例,颤抖4例。心动过速4例,脑局灶性体征4例,单侧肢体出现偏瘫1例。入院时急测FPG水平1.3~2.6mmol/L、平均(1.4±0.7)mmol/L,HbA1c水平3.8%~7.8%、平均(7.5±2.8)%。血肌酐84~143μmol/L、平均(104±14)μmol/L。低血压9例,高血压15例。血钾升高8例、血钾降低3例。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病历资料,分析发病因素、诱发因素、治疗与预后情况。
2.结果
服药情况:普通胰岛素8例,30、40U皮下注射,5例采用胰岛素滴注,采用中药消渴丸治疗1例,优降糖11例,两者联合3例,达美康4例,二甲双弧2例。合并症:糖尿病肾病9例、冠心病13例、高血压20例,有脑血管病病史8例,心肌梗死发病史1例,合并COPD2例。近况:近期有饮食无规律者11例,运动不合理者5例。
4例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均合并有脑局灶性性体征,经CT/MRI检查、急测血糖排除。3例心动过速者,心电图显示存在“心肌缺血”表现被误诊为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1例因糖尿病肾病晚期意识不清、肢体抽搐误诊为低血糖性脑病。其余患者入院后,据血糖、病史、症状表现确诊为低血糖昏迷,给予50%葡萄糖溶液60~100ml静脉注射,患者意识、体征趋于正常,4例患者出现病情反复经多次注射后转归,1例顽固性患者联合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治疗,血糖>3.9mmol/L后转为常规治疗,同时做吸氧。1例重度低血糖昏迷者,并发脑水肿,给予积极降颅压治疗,无效死亡。
3.讨论
当空腹或血糖浓度偏低接近低血糖范围时,机体为抵御低血糖危害,体内激素会发生相应变化,引起一系列症状表现,重则可发生昏迷。口服降糖药所致低血糖昏迷既可能与药物有关,也可能与患者近况、年龄、糖尿病病情、肾功能、饮食状况、有无疲劳、饮酒等因素有关,有诱发因素者并不少见[1]。本组患者中饮食不规律者11例、运动不合理者5例,可能是糖尿病昏迷诱发因素。
可引发低血糖昏迷常用降糖药物包括磺脲类药物、胰岛素、瑞格列奈等,联合用药亦不少见,本组患者多为胰岛素治疗者,病情相对较重、肾功能储备不足,更易发生低血糖昏迷。磺脲类降糖药低血糖发生率约为5%~20%,此类药物半衰期较长,若服用过量、时间较长,极易发生低血糖,且反复发作率较高,从而引发低血糖昏迷[2]。给予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后期主要治疗方法,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常见并发症,胰岛素药效较强,不合理应用、剂量过大、改变剂型、用药后饮食不科学、误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感染后注射等都可能引发低血糖昏迷。此外,药物相互作用也可能引发低血糖昏迷,消渴丸中亦含有降糖成分,联合用药可能致降糖药过量,进而引发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昏迷也易被误诊,主要原因可能为有原发心脑血管病史、生化指标检测不及时,低血糖昏迷诊断并不困难,常见被误诊疾病为脑血管病、冠心病急性发作,对于有心前区疼痛、脑局灶性特征、肢体抽搐、心动过速者也不应盲目诊断,应做好血糖检测等指标检测后再行诊断。
低血压昏迷治疗路径基本成熟,浅昏迷者可给予50%葡萄糖溶液60~100ml静脉注射,可反复注射,对于顽固性反复发作者联合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配合吸氧等支持治疗。本组仅1例深度昏迷者,并发脑水肿死亡。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1,3(6):54-109.
[2]李焱.降糖药物低血糖风险评价[J].药品评价.2012,9(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