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学生·创造力——IDAS教学法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孔冲[1](2021)在《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内生动力已经上升为学校体育的重要使命而纳入国家战略性框架之内,加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已成为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抓手。但是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实践中,由于缺乏对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系统把握,不清楚影响因素对各阶段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影响方式,严重制约着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借助于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带来的可靠研究机遇,以上海市小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聚焦“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借助于兴趣发展理论等理论依据和兴趣与体育兴趣的相关文献支撑,拓展了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出比较系统的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其次,以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和构建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为理论依据,研发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影响因素量表。最后,运用研发量表进行相关数据调查,在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揭示出影响因素对小学生各阶段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新颖性、挑战性、注意力需求、暂时参与意愿、即时刺激的乐趣5个维度。情境兴趣保持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实用性、挑战性、注意力需求、课内重复参与意愿、成长的乐趣5个维度。个体兴趣萌芽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持续成长的乐趣、课内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重要性3个维度。个体兴趣稳定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自我实现的乐趣、覆盖课内外的自主参与意愿、自主性3个维度。(2)构建的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括:环境和个体因素2个一级指标;体育心理、制度和物质环境因素,期望价值、成就目标和体育知识技能6个二级指标;体育课堂教学、学校体育参与、家庭体育参与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体育时间保障和政策执行情况,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教师课程能力、体育课程资源建设和体育参与服务供给,期望信念和任务价值,掌握趋向、掌握回避、成绩趋向和成绩回避,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18个三级指标;以及42个观测点指标。(3)经过严格的信效度检验,研发了4个体育学习兴趣量表和2个影响因素量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量表》(5维度20题)、《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量表》(5维度20题)、《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量表》(3维度8题)、《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量表》(3维度8题)、《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指标问卷》(3维度29题)和《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指标问卷》(3维度24题)。(4)在试点校变量上,试点校学生表现出比非试点校学生更高的注意需求水平(P=0.011)、暂时参与意愿(P=0.003)和即时刺激乐趣(P=0.003);更高的实用性感知水平(P=0.011)、课内重复参与意愿(P=0.007)和成长的乐趣(P=0.013);更高的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整体发展水平(P=0.003)、持续成长的乐趣(P=0.000)、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P=0.018)和重要性感知水平(P=0.008);以及更高的自我实现乐趣(P=0.003),更低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01)。(5)在生源地变量上,城区学生仅比郊区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持续成长乐趣(P=0.037<0.05)。在年级变量上,高低年级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所有阶段(P﹥0.05)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性别变量上,女生表现出比男生更高的注意需求水平(P=0.026),而男生表现出比女生更高的从课内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P=0.03)和自主性(P=0.034)。在独生子女变量上,非独生子女表现出比独生子女更高的暂时参与意愿(P=0.04),更高的实用性感知水平(P=0.043)、注意需求水平(P=0.026)和课内重复参与意愿(P=0.05)。在BMI变量上,肥胖学生表现出比正常学生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43)。在SES变量上,高SES学生表现出比低SES学生更高的体育个体兴趣萌芽整体发展水平(P=0.035)、重要性感知水平(P=0.015)、持续成长乐趣(P=0.026),以及更高的自我实现乐趣(P=0.008);而低、中SES学生则表现出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00/P=0.022)。(6)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路径系数为0.61,其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8.514)、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3.398)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t=7.125)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体育物质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路径系数为0.22,其细分维度体育场地设施(t=2.570)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t=8.094)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7)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路径系数为0.14,其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10.040)、学校体育参与氛围(t=5.452)、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4.004)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维度(t=11.383)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439,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完全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206;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645,远远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14。(8)在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阶段,两个结构方程模型中的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69和0.54,且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8.609)、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15.892)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t=1.996)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期望价值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为0.28,且细分维度期望信念(t=7.454)、成就价值(t=8.380)和内在价值(t=11.572)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掌握趋向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为0.08。在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37,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044;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181,远远低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69。在个体因素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期望价值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272,体育物质环境通过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075;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347,也低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54。(9)在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19,且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7.839)、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8.348)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维度(t=16.096)可以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学校体育参与氛围(t=-3.624)可以负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制度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40。体育知识技能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21,掌握趋向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36。在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的间接效应量为0.555;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69;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724,远远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19。在个体因素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知识技能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76,通过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32;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496,略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40。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本研究研发的体育学习兴趣四阶段量表、环境影响因素量表和个体影响因素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研究的测量工具。(2)试点校较好的体育心理环境、制度环境和物质环境支持程度,造就了试点校学生既能够对体育学习内容保持着高度的注意需求水平、强烈的参与意愿、以及较低的挑战性威胁和良好的互动体验;又可以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的重要价值、表现出强烈的课外参与意愿和更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3)非独生子女对他人关注渴求导致其能够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的实用价值,对体育学习内容保持着高度的注意需求水平和强烈的课内参与意愿。肥胖学生限于自身的身体条件,会对体育动作的完成自信心不足,因此表现出比正常学生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由于家庭可以提供更好的体育参与支持,使其不仅较少感受到体育学习内容的挑战性威胁,而且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对自身的重要价值、获得更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更容易形成稳定的体育学习个体兴趣。(4)体育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均可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且体育心理环境作用效果好于体育物质环境。其中,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最重要的环境影响指标。(5)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为补充。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社会体育参与氛围和体育课堂教学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6)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以及期望价值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以及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补充。家庭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期望价值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个体指标。(7)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掌握趋向及体育知识技能的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制度环境可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的间接影响和体育制度环境的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补充。家庭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掌握趋向和体育知识技能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间接影响最重要的个体指标;社会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
曹斌华[2](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王欢[3](2021)在《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自评工具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水平对未来教育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发展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对促进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师范生对人工智能及其教育应用的认知还非常缺乏,其能力也难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需要。探索和提升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的需求日益迫切,而发展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首先要对其素养水平进行诊断。为发展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提供规划工具,进一步推进师范生能力培养实践,本研究确定了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自评工具开发研究课题。本研究首先通过相关文献梳理总结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内涵,研制出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结构模型。接着以素养结构模型为基础,分析编制形成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评价指标及自评工具条目池。再次,通过专家论证和实证检验对自评工具各指标及条目描述准确性、相关性、合理性、内容效度进行修订。最后将构建的自评工具在全国范围内师范生中进行应用,分析当前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水平,针对现状提出了培养改进策略。本研究开发构建的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自评工具共35个条目,均采用正向计分,经检验其科学性得到佐证,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经该工具测试后发现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整体水平不高,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不同性别、学科间师范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水平差异不大,不同年级师范生的素养水平差异明显。师范院校可以使用本研究构建的自评工具对师范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水平进行诊断,根据不同的素养水平制定相应的教育培养政策。师范生群体也可以根据自评工具评价结果对照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查缺补漏加强学习。
李姗姗[4](2021)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应用研究 ——以大连市D学校为例》文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技术教育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随着我国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视,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与人才市场需求相匹配,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能力。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对旅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较强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促进了旅游教学的改革。《导游语言技巧》作为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是理论知识向实践操作知识过渡的关键。目前在中职学校中,绝大多数应用于传统教学方法,而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和参与感不强等特点,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用于《导游语言技巧》,迫切需要改进方法,笔者试图利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知识脱节等问题。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结合,是取两种教学法优点,将案例和任务贯穿于整个课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呈现案例任务等实施流程,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笔者将全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论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本章利用文献研究法,总结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国内外研究,及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现状,选取建构主义理论、协作学习理论和杜威“从做中学”理论作为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理论支撑。第三章为《导游语言技巧》课程教学现状,笔者利用学生调查问卷形式,进行数据分析,调查出《导游语言技巧》课程存在问题,从四个方面学生、教师、教学、课程四个提出存在问题。第四章为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应用,从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流程、应用原则和应用案例,并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应用调查分析,验证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有效性。第五章为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建议,分别从学校角度、学生角度和教师角度提出。第六章总结与展望,提出本文研究结论和研究不足。
戚晓思[5](2021)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仅需要在教学技能上不断提升,还需要在教育管理上进行创新突破。本研究通过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讨论并试图揭示促进其体系保障和建设的提升策略。本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视角,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视为一个整体的质量管理系统,将其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系统设计缺陷、全程性困境、优质性欠佳等问题,结合所需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者发现高校音乐专业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有效实施,设计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此实现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的认知与提升。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但是这些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都尚未清晰。这既局限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理论的发展,又影响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进程。鉴于此,本研究首先选取H省不同类型的三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进行详细的个案实施研究;再通过对H省17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的实地调研,访谈45名音乐专业领导和教师,运用编码对访谈资料进行处理,提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最后找出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及作用,并回收2112份学生调查问卷进行样本描述与实证检验。本研究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涉及H省公立本科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主要问题及成因与影响因素作用。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深入探寻H省三所不同类型的高校音乐学院在其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的具体差异,再从H省17所高校音乐学院的广泛调研中归纳出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发现其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四个方面,包括:师资结构不合理、培养质量差异大、研究创作成果少和社会服务较单一。针对其主要问题的内部归因包括: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外部归因包括: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2)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研究分析得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专业教学标准、评估专业教学质量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主要由变革人才培养理念、设置专业特色课程、丰富专业教学模式构成;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构成。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在提升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且积极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者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为原则,从确立平等地位、优化教学条件、给予相应自主权、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五个方面提出保障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建议,探寻高校音乐专业特色化、多样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薛松[6](2021)在《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公民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与规划未来教育的重要议题,是各国进行教育改革与探索的核心内容。理解科学本质作为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科学教育领域得到重视,而基础教育阶段作为学生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期,应通过科学课程与教学的实施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我国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研究不多见,尤其是小学阶段,鲜有研究能够展现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具体情况和表现特征。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有关科学本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法、德尔菲专家问询法、调查研究法等,从理论上探讨小学生所能理解的科学本质相关内容,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基于此,设计测评工具,调查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情况,分析其表现特征。与此同时,对影响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建立影响因素模型。本研究拓展了我国小学科学教育领域关于科学本质的研究视野,以期促进小学科学课程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本质的教学实践。绪论部分重点介绍了本研究的来龙去脉,从研究的背景出发,明确了研究的问题所在以及研究意义,对科学本质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基于此进行研究设计,确立研究的内容、思路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分析了国际科学教育领域中的科学本质主要内容。运用文本分析法,分析了美国、OECD、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以及中国等研制的核心素养框架,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韩国、新西兰和中国等七个国家的科学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以及国际科学教育大型测评项目(PISA、TIMSS和NAEP)的测评框架,聚焦小学阶段科学本质相关内容,明确了科学教育领域重点关注小学生对科学本质哪些内容的理解,科学本质内容如何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呈现,大型测评项目主要测评科学本质的哪些内容等,为本研究开展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建构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建构了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初步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运用德尔菲专家问询法,对初步建构的模型进行修正,最终达成专家共识,确立了基于大概念的理解模型。研究建构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包含4个大概念,分别是大概念1:科学可以解释自然世界的各种现象;大概念2:科学知识的产生要基于证据,且需要随着新证据的发现而不断修正;大概念3: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其方法和程序是多种多样的;大概念4:科学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应用科学于工程和技术能造福人类社会,但有时也会产生危害。每个大概念下分别包含若干内容指标,共计12个。第三章对我国小学生关于科学本质的理解情况开展测评。测评工具主要借鉴国际科学教育领域测评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经典工具,结合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实际情况以及我国传统文化背景,对工具进行合理改编,运用项目反映理论中的Rasch模型,进行数据与模型的拟合分析,检验工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针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小学生开展测评,研究样本为上述地区9所小学的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共计825名小学生,其中四年级410人(男生202人,女生208人),六年级415人(男生216人,女生199人),有效问卷为761份。结果发现,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且发展不均衡,但与国际相关研究结果相比,我国小学生的理解水平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六年级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水平显着高于四年级小学生;不同水平学校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整体理解水平有差异。与此同时,研究依据小学生的回答归纳分析其对各个大概念具体指标的理解表现出的特征。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研究从学校、家庭、个人与社会等方面确立主要因素,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小学生科学本质理解水平的影响,并从学校科学教育、家庭教育、同伴效应和社会作用等四个方面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别进行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小学生科学本质理解水平产生显着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也较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学校科学教育、家庭教育、同伴效应和社会作用四个因素中,学校科学教育对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同伴效应通过学校科学教育产生的中介效应对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家庭教育和社会作用未产生显着影响。第五章是研究结论、启示与反思。对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以及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并探讨了研究给小学科学教育所带来的启示,同时对研究的整体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研究的创新点以及存在的局限。
高倩[7](2021)在《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我国“高精尖”人才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对创新创造型人才的需求大幅扩增。“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关注儿童创新、创造能力发展,是实现教育变革、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探究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具有一定的时代紧迫性。图形化编程的认知负荷较小,倡导“用编程学”而非“学编程”,在启蒙儿童的编程思想、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等方面,具有较为显着优势。据此,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准实验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图形化编程为基点,探究了儿童创造思维的培养。具体如下:(1)从创造思维培养与图形化编程教育深度融合的角度出发,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的指导下,以尊重和信任儿童的多元化发展为前提,通过引导和促进创造思维的生成过程、明确和利用图形化编程的自身优势,构建的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模型,可以辅助一线教师形成较为科学、完整的创造思维培养逻辑。(2)以“自主探究”、“案例教学”、“编程制作”、“综合探究”、“评价展示”等阶段的循环发展为主线,借助“问题引导→头脑风暴→概念形成”、“知识运用→素材选取→表现方法”等环节的迭代提升,构建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模型。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逻辑、树立学生的创造性自我效能,继而实现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3)应用所建构的培养模型进行教学实践,通过设计不对等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准实验进行实践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实践能够有效塑造儿童的创造性学习倾向、创造性自我效能和创造性思维信念,使儿童创造力表达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与精进性得到提升。上述研究及相关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图形化编程与创造思维的研究思路,为图形化编程教学和儿童创造思维培养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仇淼[8](2021)在《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教师参加在线培训是有针对性提高教学能力以及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在线培训模式是一个依托互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将培训目标、内容、实施过程、评价等因素有机结合成某种标准样式的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形式,在线培训不是单纯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线下培训的内容照搬,而是根据参训人员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学习需求、培训偏好展开的新兴培训方式。受制于培训目标模糊、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实施趋于形式化和评价方式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经验可以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本研究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将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看作一个独立的系统,其由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子系统组成。基于认识到成人的学习是一种自身需要、自主驱动、自我经验基础上的建构式学习,学习内容需与成人学习者工作、生活中的实践问题相关,因此,成人教育理论成为本研究分析的基本理论支撑。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案例法和比较研究法,探索了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过程、现实样态,形成的特点、普适性和可借鉴性,并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通过对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历史溯源发现: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美国形成了肯普非线性模式;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间,形成了史密斯-雷根线性模式;上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形成了尼文混合模式。当前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不再以单一目标或内容框定某一固定培训模式,而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媒介,充分发挥其“个性化”“沉浸式”“全息化”的优势。第二章阐释了肯普非线性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肯普模式发布初期主要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随社会不断发展,肯普模式经过多次修改,逐步完善。e MSS项目作为肯普模式的案例代表,呈现出非线性的实施方式。该项目专为工作1-3年的新任教师设计,其在线学习环境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参训教师可以按需选择任意学习空间。第三章阐释了史密斯-雷根线性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史密斯-雷根模式作为第二代教学设计的代表模式,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三大策略设计,从而达到学习者高效接受知识、内化知识、迁移知识的目的。美国人民大学教育硕士计划作为史密斯-雷根模式的实际运用案例,注重培训策略的设计,同时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强调参训教师对不同教学策略的探索和运用。第四章阐释了尼文混合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带有线性和非线性特征的尼文混合模式在教学设计中重视计算机设备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辅助运用。佐治亚州教育者准备计划作为尼文模式的现实案例,致力于为不同层级的中小学教师提供初级准备和高级准备等课程,注重将教育技术融于教育者准备计划各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并强调用教育技术协助参训教师查询、学习、探索、解决问题和分享经验。第五章对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特点、普适性及可借鉴性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美国中小学在线培训模式目标的设计呈现出通过大数据技术全面分析和预测参训教师需求的特征;第二,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设计始终秉承参训教师需要完整生命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理念;第三,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重视以情景任务为导向,建构在线实践共同体;第四,美国带有州独特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以及政府、在线培训平台等组织协同保障培训质量。此外,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项目重视教师的内生需求以及个人发展差异性,并注重将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融入在线培训项目和平台的设计中,这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第六章根据对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建构和运行的探索,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利用“全息化”技术全面、多维收集数据,设计符合教师需求的在线培训目标;二是关注教师个人生命成长和专业发展,为参训教师提供定制化在线培训内容;三是注重参训教师、培训教师以及在线培训平台间多样化的交互方式,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四是重视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项目的质量,引入第三方和微认证评估机制,协同政府、教育机构、中小学等多方组织,建立在线培训质量保障体系。
倪培杰[9](2021)在《微课支持的协作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的融合和发展,国家对具有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学生的协作问题解决能力作为一种关键能力,愈发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重视,但受制于有限的学习时间与空间以及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协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却不尽人意,协作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迭代与变革,以微课为代表的新的教学形式以其简洁、方便、高效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青睐,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进行融合发展,以技术赋能的形式提高学习者的核心素养是需要当前急切思考的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实验研究等方法,将微课与协作问题解决相融合,旨在构建微课支持的协作问题解决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微课的自主学习促进课中协作问题解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协作问题解决能力,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微课与协作问题解决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依据数学微课的设计、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以及协作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构建了微课支持的协作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其次,选择青岛市X区一所小学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教学实践过程和效果评价两方面进行微课支持的协作问题解决教学实践研究,并选择《圆的面积》作为实验教学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最后,通过测验和访谈的形式对该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以验证该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微课支持的协作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课前微课的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促进了课中学生协作问题解决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运用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该教学模式对善于主动学习、自律性较强的学生有优势,但对于学习主动性差,自律性差的学生则无法保证课前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这需要在日后的研究中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改进。
刘昊[10](2021)在《上海市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影响要素研究》文中提出百余年来,我国合唱艺术伴随着民族独立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具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表征。较之过去以“群众歌咏”为主要载体、在国家政教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合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步入新世纪的二十年,我国群文合唱蓬勃发展,呈现出包容共生的多元生态。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迎来了全体国民追求审美的美育新时期,城市群文合唱图景出现新趋势。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出现了“趣缘”青年群体,他们大多接受了高等教育,对作为人声艺术的合唱的概念理解日益成熟,追求精益求精的听觉感受、持续参与合唱活动成为其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在合唱研究领域中对作品本体的音乐学研究、合唱训练策略的教育学方法研究、群文合唱的社会学意义、历史学脉络研究等方面展开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就研究对象而言,以老年、大学生、少儿群体为主。基于此,本文力图通过实证研究切入青年群体这一视角,分析该群体能够形成稳定音乐兴趣、能够将音乐学习主动纳入个体终身教育体系的成因及影响要素,探索其在不同成长阶段参与合唱和接受音乐教育过程中所感知到的音乐教育现状与问题。本研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借助Nvivo软件,对上海市较为典型的三个新型合唱团中的15名团员进行深度访谈,探索了上海青年群体参与当下合唱团的动力及影响因素,构建了该群体“音乐素养-心理需要-城市情境”的动力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搭建了进一步研究的结构路径框架,提出个体青少年阶段的成长支持、参与合唱的直接体验以及当下上海的人文环境是其步入青年阶段产生多维度心理需要而继续参与合唱团的重要影响要素,并提出音乐素养在个体青少年阶段的成长支持与其成年后继续参与合唱团产生的多个心理需要之间发生中介效应的假设。随后,结合扎根理论的研究,借鉴西方合唱参与方面较为成熟的量表,对本研究调研问卷进行设计,对量表中涉及的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和题项开发,对正式问卷的内容信度与内容效度进行调整与修订。其二,面向上海市以青年职场人为主体的合唱团与大学生合唱团发放正式问卷,采集有效答卷558份,全面考察了参与合唱的上海青年群体在青少年时期参与合唱的体验、大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情况、自我感知的音乐素养、合唱偏好、参与合唱的心理需要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差异性分析,了解了不同性别、音乐专业与非专业人群、职场青年与大学生群体分别在读谱习惯、合唱偏好、音乐素养和心理需要方面的差异性。首次运用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通过KMO和巴利特球型检验确定了问卷量表中的题项能够做因子分析,再通过主成份分析肯定了量表中各个维度的组成;然后通过对理论模型指标及参数拟合度的测量和比对,对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在结构模型检验中对质化研究中提出的若干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上述步骤,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成长支持对个体成年后参与合唱团的精神需要、审美需要、求知需要以及个人价值实现需要均有显着性作用;2、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团的体验对个体成年后参与合唱团的求知需要无显着影响;3、上海合唱环境对个体参与合唱团的价值实现需要与社交需要无显着影响;4、城市文创环境对个体参与合唱团的精神需要与审美需要无显着影响;5、除上述被排除的假设以外,其他路径中的假设关系均为显着正相关。结合扎根理论和问卷调研中产生的数据与文本分析,从终身音乐教育立场出发,本研究认为:一方面,青少年阶段的乐器学习、家庭氛围、教师素养、学校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等对个体稳定音乐兴趣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专业音乐院校复合型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城市人文艺术氛围的营造、文化工作者合唱观念的重塑、城市合唱团艺术标准的提高等是当下亟待改善的结构性问题。以上,也将是我国城市业余合唱走向进一步繁荣的保证。
二、课堂·学生·创造力——IDAS教学法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课堂·学生·创造力——IDAS教学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困境:体育学习兴趣的缺乏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 |
1.1.2 健康战略:加强体育学习兴趣培养是突破青少年健康困境的重要抓手 |
1.1.3 实践困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实践缺乏有效的指导理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内涵 |
2.1.1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概念 |
2.1.2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分类 |
2.2 兴趣和体育学习兴趣测量的相关研究 |
2.2.1 测量结构的研究 |
2.2.2 测量工具的研究 |
2.3 兴趣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3.1 情境兴趣的影响因素 |
2.3.2 个体兴趣的影响因素 |
2.4 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1 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2 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
2.5 研究评述 |
2.6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研究假设 |
2.6.1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总体理论假设模型 |
2.6.2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阶段理论假设模型 |
2.6.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3.1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分析 |
3.1.1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 |
3.1.2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 |
3.2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
3.2.1 初选指标体系 |
3.2.2 确定咨询专家 |
3.2.3 编制与发放专家问卷 |
3.2.4 专家咨询结果与修订 |
3.2.5 确定指标体系 |
3.3 小结 |
4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影响因素量表的研发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被试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文献资料法 |
4.3.2 问卷调查法 |
4.3.3 数理统计法 |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4.2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4.3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4.4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5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6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7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5 小结 |
5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被试 |
5.3 研究方法 |
5.3.1 问卷调查法 |
5.3.2 数理统计法 |
5.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4.1 上海市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现状 |
5.4.2 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影响 |
5.4.3 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影响 |
5.4.4 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影响 |
5.4.5 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 |
附件2: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 |
附件3:人口学变量信息 |
附件4: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初始量表 |
附件5: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初始量表 |
附件6: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初始量表 |
附件7: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初始量表 |
附件8: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初始量表 |
附件9: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初始量表 |
附件10: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量表 |
附件11: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量表 |
附件12: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量表 |
附件13: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量表 |
附件14: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量表 |
附件15: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量表 |
学习工作经历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自评工具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聚焦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研究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人工智能素养 |
2.1.2 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 |
2.1.3 自评工具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师专业素养理论 |
2.2.2 教育测评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人工智能素养相关研究 |
2.3.2 素养评价相关研究 |
2.3.3 评价工具开发的步骤 |
2.3.4 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内涵与意义 |
3.1 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内涵 |
3.1.1 人工智能素养的概念梳理 |
3.1.2 内涵与特征 |
3.2 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结构 |
3.2.1 素养构成要素分析 |
3.2.2 素养结构分析 |
3.2.3 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模型 |
3.3 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培养意义 |
3.3.1 有助于师范生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发展的挑战 |
3.3.2 促进师范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4 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自评工具构建 |
4.1 构建原则 |
4.2 指标构建与题项编制 |
4.2.1 量表指标分析 |
4.2.2 自评工具题目编制 |
4.3 指标与题项内容修订 |
4.3.1 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
4.3.2 第一轮专家咨询 |
4.3.3 第二轮专家咨询 |
4.3.4 基于两次专家咨询的综合分析 |
4.4 区分度及信效度检验 |
4.4.1 项目分析 |
4.4.2 因子分析 |
4.4.3 自评工具构成 |
4.5 本章小结 |
5 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自评工具应用 |
5.1 工具应用设计 |
5.2 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分析 |
5.2.1 应用结果分析 |
5.2.2 分析结论 |
5.3 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培育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总结 |
6.1 研究结论及建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应用建议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应用研究 ——以大连市D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1.访谈法 |
2.实验法 |
3.文献研究法 |
4.调查研究法 |
(四)研究创新 |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研究评述 |
(二)概念界定 |
1.案例教学法 |
2.任务驱动教学法 |
3.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 |
(三)理论基础 |
1.协作学习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3.杜威“从做中学”理论 |
三、《导游语言技巧》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一)调查设计及过程 |
1.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
2.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二)教学现状分析 |
1.基本信息 |
2.《导游语言技巧》培养目标和就业认知程度 |
3.《导游语言技巧》课程基本认知 |
4.《导游语言技巧》课程教学认知 |
5.《导游语言技巧》学生课堂互动情况 |
6.《导游语言技巧》评价与考核方式 |
7.学生学习期望 |
(三)《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存在问题 |
1.学生方面 |
2.教师方面 |
3.教学方面 |
四、《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设计 |
(一)应用原则 |
1.直观性原则 |
2.阶梯型原则 |
3.互动性原则 |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5.多元评价性原则 |
(二)应用流程 |
1.课前准备阶段 |
2.课堂实施阶段 |
3.评价与反馈 |
(三)应用案例 |
1.教学应用案例——欢迎词写作 |
2.教学应用案例二——导游交际语言的运用技巧 |
3.教学应用案例三——导游词讲解 |
(四)应用效果分析 |
1.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2.访谈设计与实施 |
3.学生成绩分析 |
4.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5.访谈应用效果分析 |
五、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利用建议 |
(一)学校方面 |
1.创设科学技术设备,提供相应教学资源 |
2.培养“双师型”教师 |
3.学校组织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培训 |
4.重视考核评估作用 |
(二)教师方面 |
1.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及知识储备 |
2.把握案例的适用性,合理布置任务难度 |
3.注重时间管理 |
(三)学生方面 |
1.明确自身角色定位 |
2.注重培养学生自身学习能力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研究不足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的应用现状(学生卷) |
附录B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导游语言技巧》中应用效果(学生卷) |
附录C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应用效果(学生访谈) |
致谢 |
(5)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专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
二、教学保障的政策要求 |
三、质量管理的理论诉求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全面质量管理 |
二、高校音乐专业 |
三、人才培养质量 |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述评 |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内涵 |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演进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启示 |
第二节 研究文献回顾 |
一、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概况的研究 |
二、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究 |
四、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五、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一、已有研究启示 |
二、已有研究局限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
一、研究问题 |
二、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数据搜集 |
一、访谈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三节 分析方法 |
一、访谈资料的整理 |
二、个案资料的分析 |
三、问卷数据的分析 |
第四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 |
第一节 综合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应用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 |
三、需求导向的专业内涵建构 |
四、扎根本土的教学实践研究 |
五、案例小结 |
第二节 师范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变革 |
三、专业特色的教学范式改革 |
四、师生互动的专业教学新态 |
五、案例小结 |
第三节 理工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边缘专业的学科发展定位 |
三、培养单一的专业方向设置 |
四、发挥主动的培养质量保障 |
五、案例小结 |
第五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 |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 |
二、培养质量差异大 |
三、研究创作成果少 |
四、社会服务较单一 |
第二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归因 |
一、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 |
二、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 |
三、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 |
第三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归因 |
一、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 |
二、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 |
三、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 |
第六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 |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
二、提供专业教学标准 |
三、评估专业教学质量 |
第二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 |
一、变革人才培养理念 |
二、设置专业特色课程 |
三、丰富专业教学模式 |
第三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 |
一、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 |
二、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 |
三、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 |
第四节 影响因素作用的实证考察 |
一、项目分析 |
二、因子分析 |
三、相关性分析 |
四、差异性比较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及成因的归纳 |
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 |
三、研究的总体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与建议 |
一、确立高校教育中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平等地位 |
二、优化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条件 |
三、给予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相应的自主权 |
四、健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 |
五、促进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的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科学 |
二、本质 |
三、科学本质 |
四、理解 |
五、相关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三、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际科学教育领域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第一节 核心素养框架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一、美国“21世纪技能”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SeCo项目”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三、欧盟《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学习结果的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五、日本“21世纪型能力”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国际科学课程与教学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一、美国科学教育标准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二、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三、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方案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四、新加坡科学课程大纲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五、韩国科学与教育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六、新西兰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七、中国《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第三节 国际科学教育大型测评项目中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一、PISA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二、TIMSS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三、美国NAEP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建构 |
第一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假设 |
一、关于科学本质的大概念 |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基本内容 |
三、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初步建构 |
第二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专家调查 |
一、调查的设计 |
二、调查的实施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修订与确定 |
一、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修订 |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确定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现状研究 |
第一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测评工具设计 |
一、测评工具初步设计 |
二、测评工具专家评审 |
三、测评工具预测试 |
第二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现状的测评实施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调查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三、调查数据统计 |
第三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现状的研究结果 |
一、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整体特征 |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差异分析 |
三、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表现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预设 |
一、学校科学教育 |
二、家庭教育 |
三、同伴效应 |
四、社会作用 |
第二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影响因素研究工具设计与实施 |
一、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设计 |
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三、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修订 |
四、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的实施 |
第三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
一、确立变量 |
二、数据收集 |
三、模型建构与分析 |
第四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 |
三、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基于大概念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 |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测评结论 |
三、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启示 |
一、明确科学本质为科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以强化其教学实践 |
二、组建科学学习共同体强化学生之间的同伴效应 |
三、融合隐性和显性等策略优化科学本质的教学实践 |
四、以专题培训和教研等为介导提升科学教师关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教学实践能力 |
第三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局限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测评框架及题目专家咨询表 |
附录二 小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试测) |
附录三 小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正式) |
附录四 小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家庭)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造型人才培养是AI时代教育的重要目标 |
1.1.2 我国儿童编程教育从“非刚需”转为“刚需” |
1.1.3 图形化编程教育是培养儿童创造思维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现状 |
1.2.1 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研究现状 |
1.2.2 儿童图形化编程教育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创造思维 |
2.1.2 图形化编程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2.2.4 合作教育学理论 |
2.2.5 技术批判理论 |
第3章 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现状 |
3.1 问卷调查 |
3.1.1 问卷的设计与修正 |
3.1.2 调查实施 |
3.1.3 数据分析 |
3.2 访谈调查 |
3.2.1 访谈提纲的设计与修正 |
3.2.2 调查实施 |
3.2.3 数据分析 |
3.3 调查分析与小结 |
3.3.1 调查分析 |
3.3.2 调查小结 |
第4章 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模型构建 |
4.1 构建目标 |
4.2 构建原则 |
4.2.1 引导和促进创造思维的生成过程 |
4.2.2 明确和利用图形化编程的自身优势 |
4.2.3 拓展和深入多重教学理论的综合应用 |
4.2.4 尊重和信任儿童的多元化发展潜力 |
4.2.5 辅助和指导一线教师的培养逻辑构建 |
4.3 构建过程 |
4.3.1 创造思维的相关分析 |
4.3.2 图形化编程的相关分析 |
4.3.3 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过程分析 |
4.3.4 模型的初步构建 |
4.3.5 模型修正 |
第5章 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实践 |
5.1 实践方案设计 |
5.1.1 研究对象 |
5.1.2 研究假设 |
5.1.3 实验工具 |
5.1.4 实验过程 |
5.2 具体实施过程 |
5.2.1 教学前测 |
5.2.2 教学方案 |
5.2.3 教学过程 |
5.2.4 教学后测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对比分析 |
5.3.2 实验组前测与后测的对比分析 |
5.3.3 教师教学体验反馈分析 |
5.4 实践总结与反思 |
5.4.1 实践总结 |
5.4.2 实践反思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成果 |
6.1.2 研究结论 |
6.1.3 研究创新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价值凸显:在线培训是中小学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二)现实问题: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
(三)理论困惑:针对“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研究不够突出 |
(四)他者参照: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具有较强借鉴性 |
二、概念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 |
(二)在线培训 |
(三)在线培训模式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国内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 |
(二)关于国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一)系统论 |
(二)成人教育理论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步骤 |
第一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进程 |
一、萌芽期(20世纪40-60年代) |
(一)时代背景:“八年研究”对教师培训的转向 |
(二)培训目标:“得到一个教师”转向“得到一个合格的教师” |
(三)模式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视听技术的发展 |
(四)模式样态:肯普的非线性模式主导 |
二、发展期(20世纪70-80年代)的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 |
(一)时代背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对教师教育技术运用的要求提高 |
(二)培训目标: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掌握能力 |
(三)模式基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四)模式样态:史密斯-雷根的线性模式主导 |
三、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 |
(一)时代背景:全球化背景下对教师多样化要求 |
(二)模式目标:教师个性化发展 |
(三)模式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
(四)模式样态:尼文混合与肯普、史密斯-雷根模式并行 |
第二章 肯普的非线性在线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运作 |
一、模式的建构 |
(一)建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并行 |
(二)建构条件:循环设计法保障内容针对性 |
(三)建构形态:四要素、双椭圆结构、三目标、九环节 |
二、实践运作:eMSS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 |
(一)运作准备:项目设计呈周期性 |
(二)运作流程:双椭圆式运行结构 |
(三)成效影响:因材施训成效显现 |
第三章 史密斯-雷根的线性在线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运作 |
一、模式的建构 |
(一)建构依据: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结合 |
(二)建构条件:形成性评价从教师需求分析起贯穿始终 |
(三)建构形态:分析、策略、评价三大版块 |
二、实践运作:美国教育硕士计划(美国人民大学) |
(一)运作准备:详细设计三大类培训策略 |
(二)运作流程:注重以传递教学策略为培训内容及培训策略的实施 |
(三)成效影响:注重教学策略的实施成效显现 |
第四章 尼文的混合在线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运作 |
一、模式的建构 |
(一)建构依据: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行 |
(二)建构条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保障教学每个阶段质量 |
(三)建构形态:前研究、设计(再设计)、终结性评价三大板块 |
二、实践运作:佐治亚州教育者准备计划 |
(一)运作准备:注重计算机设备及相关技术与学习理论的融合 |
(二)运作流程:注重计算机设备提供支持并保障实施 |
(三)成效影响:注重教育技术与培训融合的成效显现 |
第五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特性分析 |
一、对模式的独特性分析 |
(一)目标:基于大数据技术 |
(二)内容:注重教师为中心 |
(三)实施:关注在线实践共同体的构建 |
(四)保障:聚焦多维度 |
二、对模式的普适性分析 |
(一)内部建构的普适性分析:教育技术对教师内生需求的支持度 |
(二)外部保障的普适性分析: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保障机构聚合互动 |
三、对模式的可借鉴性分析 |
(一)内部建构可借鉴分析:关注教师完整生命成长 |
(二)外部保障可借鉴分析:兼顾教育技术与资源的统筹和整合 |
第六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启示 |
一、目标:创新教师需求分析方法 |
(一)运用大数据技术多渠道集成数据 |
(二)“全息化”技术为教师精准画像 |
二、内容:回归教师专业成长本原 |
(一)促进教师个体生命发展 |
(二)体现教师实践性工作逻辑 |
三、实施: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载体 |
(一)优化参训教师与培训教师的交互方式 |
(二)建构中小学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 |
四、保障:建立多维在线培训保障体系 |
(一)多元整合质量保障团体 |
(二)互联整合质量保障技术 |
结束语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结论 |
(三)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微课支持的协作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微课的研究背景 |
2.协作问题解决的研究背景 |
3.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微课的研究现状 |
2.协作问题解决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意义 |
1.研究目标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
(一)微课概述 |
1.微课概念的发展研究 |
2.我国微课的发展阶段研究 |
3.我国微课的实践应用与发展趋势 |
4.本研究数学微课的设计 |
(二)协作问题解决概述 |
1.从合作学习到协作学习 |
2.协作问题解决的发展研究 |
二、微课支持的协作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设计 |
(一)教学模式概述 |
1.教学模式的概念研究 |
2.我国教学模式的发展研究 |
3.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
(二)微课支持的协作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建构背景 |
1.情境串教学法 |
2. “情境串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
(三)微课支持的协作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设计 |
1.微课支持的协作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概念 |
2.教学模式的要素分析 |
3.教学模式的建构 |
4.教学模式的特征 |
5.教学模式的影响因素 |
三、微课支持的协作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
(一)教学实践过程 |
1.实验目的 |
2.实验对象 |
3.实验教学案例 |
(二)效果评价 |
1.单元测试结果分析 |
2.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三)实验结论 |
四、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完美图形——圆》单元测试题 |
附录二: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圆的面积》微教案设计 |
附录四:《圆的面积》探究学习单设计 |
致谢 |
(10)上海市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影响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四、相关概念解析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上篇 |
第一章 我国群众合唱文化的回溯与当代发展 |
第一节 我国群文合唱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我国群文合唱的现当代发展 |
一、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群文合唱 |
二、步入新世纪的当代群文合唱 |
三、我国当代群文合唱的特点 |
第三节 上海群文合唱:发展与超越 |
一、近代上海社会音乐文化的发轫 |
二、上海市群文合唱初级阶段:歌咏齐唱 |
三、建国后的上海群文合唱:歌咏爱好者群体的兴起 |
四、从“群众歌咏”到“合唱艺术”:上海市业余合唱团的突围 |
五、网红合唱团的“出圈”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成年群体合唱参与的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成年群体参与音乐社群的理论回顾 |
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论 |
二、深度休闲理论 |
三、动机理论 |
四、自我决定理论 |
第二节 成年群体参与音乐社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际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动机与影响要素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扎根理论的基本理念及样本选择 |
一、扎根理论的基本理念与使用流程 |
二、合唱团样本选择 |
三、合唱团员样本选择 |
第二节 访谈设计与数据处理 |
一、访谈提纲的设计 |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
三、理论饱和度检验 |
第三节 动机与影响要素的理论模型构建与关系假设 |
一、基于扎根理论的动力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建构 |
二、基于关系模型的路径关系与假设 |
本章小结 |
下篇 |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实验设计 |
第一节 问卷框架与设计 |
第二节 量表题项的编制与生成 |
一、“心理需要”(因变量Y)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
二、成长支持(自变量AX)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
三、参与体验(自变量BX)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
四、上海人文环境(自变量CX)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
五、音乐素养(M中介变量)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编制 |
第三节 问卷的修订与正式调研量表的内容信度检验 |
一、问卷的修订 |
二、样本量的选取与数据收集 |
三、正式调研问卷中相关量表的内容信度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分析与模型检验 |
第一节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一、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基本描述与分析 |
二、过去校内外音乐教育经历的基本描述 |
三、上海青年群体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的体验 |
四、上海青年群体在青少年阶段的成长支持 |
五、上海青年群体感受到的当下合唱环境与城市文创环境 |
六、参与合唱团的上海青年群体读谱习惯与自我评估的音乐素养 |
七、上海青年群体对当代阿卡贝拉和传统合唱的不同态度 |
八、上海青年群体参与合唱的心理需要 |
九、上海青年群体感受到的阻碍合唱发展的要素 |
第二节 正态检验 |
第三节 正式测量项目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一、青少年阶段成长支持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二、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团的体验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三、上海人文环境探索性因子分析 |
四、自我评估的音乐素养探索性因子分析 |
五、心理需要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四节 正式测量项目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一、青少年阶段成长支持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二、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体验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三、上海人文环境验证性因子分析 |
四、自我评估的音乐素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五、青年人参与当下上海市合唱团的心理需要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五节 有关控制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一、音乐专业与非专业人群的差异分析 |
二、职场青年与大学生群体的差异分析 |
三、青年群体的性别差异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构模型与检验假设 |
第一节 影响因素与心理需要之间的关系验证 |
一、家庭支持、学校支持、校外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 |
二、青少年阶段的合唱参与体验对心理需要的影响 |
三、上海合唱环境、城市文创环境对心理需要的影响 |
第二节 音乐素养的中介作用检验与分析 |
一、音乐素养在家庭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
二、音乐素养在学校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
三、音乐素养在校外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青少时期的乐器学习和家长的适度坚持成就了青年人成年后参与合唱的稳定兴趣 |
二、校内外音乐教师的艺术修养是学生养成终身音乐学习态度与音乐审美力的催化剂 |
三、学校教育阶段基本音乐素养的建立和面向人人理念的落实是合唱美育终身化的前提 |
四、面向市场的合唱文化敦促专业音乐院校在艺术与管理方面的复合人才培养 |
五、合唱良性生态发展需要创作者的观念解放及其与表演团队的声求气应 |
六、城市人文艺术氛围和国民合唱观念的重塑是城市合唱发展的保证 |
七、研究局限与展望 |
附录 |
一、半结构访谈提纲 |
二、正式调研问卷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外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课堂·学生·创造力——IDAS教学法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D]. 孔冲.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自评工具开发研究[D]. 王欢.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4]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导游语言技巧》课程中应用研究 ——以大连市D学校为例[D]. 李姗姗.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D]. 戚晓思.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6]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薛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7]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研究[D]. 高倩.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8]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模式研究[D]. 仇淼. 西南大学, 2021(01)
- [9]微课支持的协作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倪培杰.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10]上海市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影响要素研究[D]. 刘昊.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