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艳[1]2004年在《格伦·默科特建筑作品及其创作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论文针对目前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城市文脉未能得以有效继承、全球建筑风格日益趋同等现象,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在建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可能找到一种完全“国际式”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建筑风格,只能根据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解决方法,才是切实可行的明智之举。 首先,论文主要分析、研究了澳大利亚建筑师、普利茨克奖得主格伦·默科特(Glenn Murcutt)的建筑作品特点及其具体体现:第一.从整体形象上讲,格伦·默科特的建筑作品不仅能有效地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运用“最小化营造”的构筑方式,使建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点;还能充分体现出当地历史文脉、传统文化等特色,把人的情感融入到建筑之中。第二.格伦·默科特的建筑作品的细部处理既能满足功能需求、又简洁精美,使我们重新发现了细部处理的重要性。格伦·默科特充分利用这把双刃剑,把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美与自然、情感及功能融为一体,使建筑能以全新的方式诠释着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气候特点。 其次,论文将格伦·默科特的建筑作品特点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起来,并进行比较,从中发现格伦·默科特建筑探索的价值所在,并汲取对我国有用的理论精华。 论文通过分析、归纳相关资料,探讨了对建筑风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自然及人文因素,论述了格伦·默科特的建筑形象及构成这种形象的建筑语汇,并对其对我国现代建筑的借鉴作用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及总结。
樊行[2]2007年在《理性之下的自然之诗》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时尚之风盛行到建筑领域。面对纷繁的建筑理论和表现手法,很多青年建筑师莫衷一是,逐渐失去了理性的思考。2002年建筑界最有影响力的普利兹克奖授予了澳大利亚建筑师格伦·穆科特,他在动荡的建筑潮流中,坚守自己关于功能至上的理想,在汲取自然景观、地域文化的同时创作出田园诗歌一般的建筑作品,表达了独特的建筑美学的观点。论文揭示了穆科特建筑创作的基本框架——是在理性框架下对现代建筑以及地域本土文化的反思和再现,体现的是理性与诗意的美学探索。理性与自然的思辨最终成为穆科特思想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研究了其建筑创作的叁个基本方面:功能至上,自然的诗歌,以及工艺美学的具体体现,并通过还原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自然人文环境,全面剖析了其设计理念和创作手法,反映了其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最后,文章总结了穆科特建筑创作的几个关键词,以及提出对当代建筑创作的一些新思路,并深刻挖掘穆科特自身的人格光芒,希望能激励年轻的建筑师走自己的建筑道路。
丁格菲[3]2008年在《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设计创新现已成为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关注建筑设计创新。建筑师在探索建筑设计创新的同时,倘若能借鉴优秀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创新的经验和成果,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0世纪后半叶以来,许多杰出的建筑师投身于建筑设计创新的浪潮之中,其中以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尤为突出。因此,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创新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在引入创新学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创新个性溯源,提出了他们建筑设计创新的个性特征与时代特征,进而分别从设计理念创新、建筑形态创新、建筑技术创新对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地研究与论述,全面总结了他们对建筑设计创新的探索。论文在分析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建筑设计创新的背景与环境的基础上,论述了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创新个性不仅涉及到二战后以来的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哲学、地域等外环境的影响,同时,还与获奖建筑师自身的创新素质等内环境相关联。从微观上比较分析了1979年至2008年历届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建筑设计创新的个性特征,从宏观上论述了1979~1988年度获奖建筑师的继承创新、1989~1999年度获奖建筑师的多元探索、2000~2008年度获奖建筑师的理性回归的时代特征。论文研究了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对设计理念创新的探索,论述了他们在建筑设计创新中提出或运用的创新性的建筑理念,指出他们的建筑设计新思想和新原则包括强调建筑与自然共生、强调建筑与文化融合、强调建筑与城市整合及强调建筑与艺术结合四个方面。指出他们的设计理念创新超越了“坚固、实用、愉悦”这一经典的建筑设计原则,丰富了建筑理论的内容,为建筑设计实践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论文研究了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对建筑形态创新的探索,从形体、空间和细部叁个层面论述了他们的建筑形态创新,指出他们在权衡建筑的外在形式与内部逻辑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创作出不同于20世纪初期现代主义建筑的新的建筑形态。形体形态创新包括几何构成形体、动态解构形体、单一纯粹形体、自然模拟形体和有机巨构形体形态。空间形态创新包括叙事空间、复杂空间、均质空间、生态空间和虚拟空间形态。细部形态创新包括符号化细部、构件化细部和人性化细部形态。论文研究了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对建筑技术创新的探索,从四个层面研究了他们自主运用的、易于操作的建筑技术创新,一是基于材料演绎的建筑技术创新,包括改进材料性能、材料加工工艺、建构方式以及类型选择创新;二是基于结构优化的建筑技术创新,包括新的建筑结构体系、局部结构的分置变换和表皮结构实现独立自治;叁是基于生态手段的建筑技术创新,包括引入室内绿化、控制自然通风、调节自然采光和使用双层幕墙;四是基于计算机应用的建筑技术创新,包括建立数字化模型、进行数据模拟分析和辅助施工,指出这些对建筑技术的创新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设计中的技术难题,为他们的建筑设计创新创造了条件。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引入创新学理论,系统地总结了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对建筑设计创新的探索;提出了他们建筑设计创新的个性特征和时代特征;从自然、文化、城市和艺术四个角度研究了他们的设计理念创新,初步构建了他们建筑设计创新的理论体系;从形体、空间和细部叁个角度指出了他们的建筑形态创新,为建筑形态创新的进一步研究做了铺垫;从材料、结构、生态和计算机技术四个角度论述了他们的建筑技术创新,为更多的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本文的研究可知,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因凝聚时代精神而创新,因运用新的理念而创新,因创造新的形态而创新,因应用新的技术而创新,这些研究对今后的建筑设计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作用。
哈里·玛格丽特, 楚先锋[4]2003年在《格伦·默科特,2002年普利茨凯奖得主》文中认为本文论述了2002年普利茨凯奖得主格伦·默科特的建筑创作思想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他生活的环境——澳大利亚的历史、自然风土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他的作品的魅力来自于他的那些乡村风味的建筑,强调了他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即朴素而不夸张的精致典雅以及简洁性,同时这种价值取向又增加了他的建筑作品的吸引力,因为它们既具有理性的基础又具有情感的基础。
韩文帅[5]2009年在《大地建筑—建筑创作的新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学的发展来自于外在和内在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社会语境下,建筑学无可避免的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来自其他领域、学科、观念的渗透,建筑师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上重新认识到生活中各片断、变异和非稳定性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以一种更加关联、交互和动态的思路来探索当代建筑。另一方面建筑学内在自身的学术逻辑进步也会自内向外地影响建筑的生成。晚期现代语境下后现代建筑实践立足的根基业已缺失,建筑的取向走向了建筑自身最原本的自治,与地形的融合,正是建筑的这种“本源属性”之一。同时,自然观的转变、生态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营造学日益走向“叁位一体”,大大促进了当代大地建筑的发展。本文首先探讨了大地建筑兴起的背景,对大地建筑进行了定义,同时对定义了大地建筑分析所涉及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大地建筑在早期和现代主义时期的发展轨迹,并详细介绍了在大地建筑创作方面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两位建筑大师赖特和阿尔托,对他们的设计思想、设计策略和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然后全面地介绍了当代大地建筑兴起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以及发展概况,同时对几位较为典型的建筑师的创作思想结合相关的案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旨在通过时间上的纵向发展和不同建筑师的不同思想和策略的横向对比,对大地建筑获得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实地考察的两个建筑项目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深化对大地建筑的认识和运用。最后对大地建筑的发展趋势、启示和创作思路进行了简明的总结。本文以建筑与土地的融合为切入点,通过对其发展历程进行较为详尽的叙述和总结,既是对当代流行的地形建筑的一次理性思考和深入探寻,又借此丰富和拓展建筑与大地融合的不同途径,以期对当下的建筑创作有所启发和帮助,从而在减少生态破坏的同时,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空间和公共环境。
侯克凤[6]2014年在《当代国外建筑理论引进之再思考》文中指出自20世纪初西方建筑学教育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全面输入开始,中国建筑界就开始了对国外建筑理论的学习和引进。20世纪,从欧洲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到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国外建筑理论的引进始终是中国建筑领域的主导潮流,对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打开国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一个阶段与国际建筑潮流的封闭与隔绝,扑面而来的当代建筑思潮令中国建筑师目不暇接,中国建筑界对国外建筑理论的引进既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同时也带有很大程度的随意性甚至盲目性,导致当时国外建筑引进中存在诸多混乱、无序现象。许多知名建筑学者分析了1980年代以来国外建筑理论引进工作存在的导向问题,指出了这种不足对中国当代建筑创作与建筑理论建设造成的巨大消极影响。21世纪,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的当代建筑创作和建筑理论研究进入了空前宽松、活跃的新时期,国外建筑理论不断涌入,不仅大大开阔了中国建筑师的视野,也为建筑创作与理论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此同时,在建筑市场、新媒体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种建筑期刊成为国内洞悉国外建筑理论及其动向的主要窗口,也标志着我国引进和消化外来理论的轨迹。但是,国外建筑理论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绝对的真理,我们有必要梳理近年来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轨迹,搞清楚我们引进了什么,应该引进什么;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外建筑理论,如何借鉴其中的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从而推动与促进中国当代建筑理论与建筑创作的健康发展。基于上述目标,本文结合国外建筑理论引进已有的统计成果和《建筑师》期刊的历史沿革,通过统计分析2003-2012年的《建筑师》期刊有关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文章,管窥这10年间引进理论的内容侧重及特点,试图从统计结果分析这一时期引进历程的得与失,进而对未来的引进工作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李芊潭[7]2012年在《格伦·默克特的住宅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城市建设速度与规模的与日俱增,我国建筑师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很少有时间对作品进行更多的思考。而国际设计市场涌来的竞争压力,又要求我们尽快提升设计水平。矛盾之下的中国建筑师对前路充满迷茫。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也使得公共建筑成为设计师与公众关注的焦点。实际上作为建筑大背景的住宅,从实践到理论研究也需要建筑师的关注。格伦·默克特正是一位懂得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坚守自我的建筑师,他以小住宅为自己的主要实践内容,数十年孜孜不倦的工作最终使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格伦·默克特住宅作品的解读及其设计理念的研究对我国建筑师实践方法以及实践内容的思考具有特殊意义,同时格伦·默克特在澳大利亚的实践也扩展了我们学习的视野,丰富了建筑理论发展需要的实践例证。本文的研究定位于时代与地域背景之下,概述了现代建筑发展中住宅的发展与作用,并总结了使格伦·默克特的思想广为传播的普利茨特奖与其获奖建筑师的住宅设计。结合格伦·默克特的实践特色,阐释了澳大利亚的地域文化特色及其居住建筑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之上,文章选取了格伦·默克特七个具有代表性的住宅作品和两个主要的公共建筑案例进行客观的解读。力求把建筑师的作品能够清晰鲜明的呈现出来。在对其案例有了全面而有重点的把握之后,文章总结了格伦·默克特的设计理念与手法。其具体表现为在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以及坚持建筑师职业信仰的原则之下,对与自然、文化及技术相关内容进行提问与解答的住宅设计理论方法。文章的最后,笔者以发散性思维提出了格伦·默克特带给我们的叁个方面的启示。首先是格伦·默克特的实践方法给予迷茫中的中国建筑师心态与实践方法上的启发。其次是格伦·默克特住宅作品中呈现出的特点对于中国当代住宅设计本土化,人文化与可持续化的启发。最后是格伦·默克特的设计的理念与手法对于当今建筑理论相关话题的启示,而关于理论话题的探讨其目的更在于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思考与学习。
龙家凌[8]2010年在《“隐士”的建筑——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中的澳大利亚建筑师作品》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市场、地域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并将这种影响延伸到建设设计上,大量的西方建筑设计作品在中国土地上拔地而起。澳大利亚近年来为中国市场创作的建筑作品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关注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样本。论文以文化为视角,从澳大利亚地域、社会、宗教、民族与艺术等方面,探析澳大利亚文化精神——自由与追求,“孤立”与“傲慢”,乐观与包容,务实与简单。着重阐释了澳大利亚建筑的特质,解析了澳大利亚建筑的基本精神——独立与悠然;澳大利亚建筑的基本特征——绝世独立、悠然之情、小中见大、场所关联、融入景观;剖析了澳大利亚当代建筑思想的深层意味,以及在功能、空间、技术、材料、环境和精神等方面的典型设计手法;揭示了其在澳大利亚建筑教育和建筑师事务所创作中的具体体现。澳大利亚建筑师事务所在中国创作了大量的建筑作品,作者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访问,求证了澳大利亚建筑师事务所的工作方法及设计理念;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实地访问、感知和多层次分析,全方位地展现了澳大利亚建筑特质的存在:理念、功能与空间、材料与技术、视觉形态、艺术品格……论文以澳大利亚建筑风格的研究为基础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展望结尾,结合了澳大利亚与中国建筑异同,揭示了中国建筑设计未来发展之路。
王德玲[9]2013年在《澳大利亚建筑金属折板外遮阳设计案例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各行各业提倡节能减排。建筑外遮阳作为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国内的建筑遮阳意识日益强烈,但是在技术上多以“夏氏遮阳”的混凝土结构传统遮阳为主,在建筑金属外遮阳方面虽然也有一定的实践,但是在技术上多引进国外的技术,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很好地发挥金属外遮阳潜在的优势。有时遮阳构造与建筑立面造型呈现出相互脱离甚至不协调的矛盾。然而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与我国有着较为相似的气候。近年来澳大利亚建筑师利用金属构造设计的建筑外遮阳在融合建筑遮阳效果与丰富的立面造型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们丰富的遮阳经验及超前的设计思想对于我国,尤其是华南亚热带湿热地区,有很好的学习与借鉴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澳大利亚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建筑遮阳发展的历史。然后选取近十几年澳大利亚本土在金属折板外遮阳设计方面有代表性的建筑事务所及其典型作品进行解读。将所选案例在其所在地域及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湿热地区-广州-的气候条件下,利用软件进行建筑外遮阳效果及外遮阳对室内采光、通风影响的模拟,并与常用的建筑外遮阳方式进行遮阳效果对比,以讨论澳大利亚金属外遮阳对我国湿热地区的借鉴意义。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结合澳大利亚本土的气候与土着文化背景,总结出澳大利亚建筑外遮阳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即采用本土多产的金属材料,根据金属易弯折与造型的特性,用于建筑外遮阳设计。在保证节能要求的同时体现本土象征意义。(2)理性地建立模拟分析的模型,利用对比研究的手法,将所选澳大利亚建筑金属折板外遮阳案例同常用的外遮阳做法在相同气象条件下进行遮阳与采光、通风的对比模拟。在研究澳大利亚金属外遮阳效果的同时,探讨其在我国湿热地区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格伦·默科特建筑作品及其创作思想研究[D]. 张秋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2]. 理性之下的自然之诗[D]. 樊行. 浙江大学. 2007
[3]. 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创新研究[D]. 丁格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4]. 格伦·默科特,2002年普利茨凯奖得主[J]. 哈里·玛格丽特, 楚先锋. 建筑师. 2003
[5]. 大地建筑—建筑创作的新视角[D]. 韩文帅. 长安大学. 2009
[6]. 当代国外建筑理论引进之再思考[D]. 侯克凤. 山东建筑大学. 2014
[7]. 格伦·默克特的住宅设计研究[D]. 李芊潭.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8]. “隐士”的建筑——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中的澳大利亚建筑师作品[D]. 龙家凌. 合肥工业大学. 2010
[9]. 澳大利亚建筑金属折板外遮阳设计案例研究[D]. 王德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