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丽[1]2004年在《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系统理论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水。一方面水缺乏:新疆绿洲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4.2%,人口缺水率为15.6%,牧畜缺水率为24.3%。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指数为0.65。生态缺水,导致生态荒漠化,森林覆盖率仅为1.69%。而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渠系利用率仅为0.45左右,农业灌溉方式落后,多采用大水漫灌、串灌,水大量渗漏抬高地下水位,产生土地盐碱化。由于水的因素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正向沙化、退化和盐碱化方向发展,严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发展节水生态型持续农业模式是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节水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依靠现代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采取综合性的节水措施,以提高农业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效率,以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协调的农业生态环境,持续利用与保护的农业资源为目标,以“高产、高效、优质、低耗”为宗旨,用现代工业来武装、实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农业综合体系。节水生态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节水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是建立在对节水生态农业模式示范区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利用系统论、制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具有创意地提出了构建节水生态农业系统自身的理论体系。并在此理论指导下,从新疆实际节水灌溉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为突破口,以生态农业标准进行规划设计,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循环。单纯地从技术角度寻求节水生态农业的发展出路是不够的。因此保障节水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动力机制问题,系统研究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的发展制度安排问题是本文的另一重点问题。通过制度的创新来保障技术创新的应用效率。制度创新的研究角度主要是从农业环境一体化政策、利益激励机制、经营组织管理制度、核算制度等方面展开研究,并为领导者提高管理水平设计了节水生态农业的预警系统及评价系统。通过对制度的安排,使节水生态农业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促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节水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景观效益的统一,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为实现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于琳[2]2006年在《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洲是新疆各族人民生存发展的基地,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绿洲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绿洲可持续发展问题备受各方重视与关注。本文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研究绿洲可持续发展问题,希望达到总结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探究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寻求绿洲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目的。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识别 从绿洲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构成、关联及其运行对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识别,明确其运行的态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绿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绿洲不断扩展,绿洲外围生态系统不断恶化,在绿洲化的同时,荒漠化速度不断加快。随着绿洲由天然向人工的转化,系统由天然维系向人工维系发展,经济功能得到强化,生态功能遭到削弱,系统的稳定性相应降低。在绿洲长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只注重经济发展,为了发展经济,不断与荒漠抗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绿洲外围的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另一方面只重视人工绿洲,而把天然绿洲界定为荒漠生态系统,由此产生了新疆绿洲生态建设只关注人工绿洲的片面行为,绿洲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由于绿洲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不匹配、集约经营技术滞后,投入产出效率低、资源环境损耗大,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不高。 2、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机制 绿洲作为干旱区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基地,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影响下,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有其特殊的机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绿洲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占全疆土地总面积的8.22%的绿洲,集中了全疆95%以上的财富。绿洲依水而存在,也随水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水资源的供需分配对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决定着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稳定性差,外部环境、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更使绿洲易于退化,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是绿洲稳定与发展的关键。技术与制度对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起支配作用。 3、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均衡、协调的过程。由于绿洲
苏荟[3]2013年在《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文中提出新疆干旱缺水,农业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农业主要依靠水利灌溉,水是新疆干旱区最稀缺的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节水势在必行,新疆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6%,新疆节水关键在于农业。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疆在稀缺水资源诱导下大面积选择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现已成为了国内及世界最大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区。本文针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不仅揭示和阐释了新疆成功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内在动因、选择方式、行为表现和选择绩效,而且可以为其它地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针对新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采用计量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调查分析的方法,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利用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国家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等,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并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政府、企业、科研部门、农业基层组织和合作组织及农户作为技术选择的一个整体,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的视角运用理论和案例方法实证分析了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行为、运行机制以及选择方式和路径,并利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提出了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思路等。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指出水资源稀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特别是农业节水势在必行,新疆成为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示范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过程和绩效值得探讨。此外,本章还陈述了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第二章概述了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了理论分析框架,界定了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概述了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公共品理论等理论,提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作了界定。第叁章阐述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阐述了现代农业、农业技术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影响;概述了世界和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重点概述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为后续研究作好了铺垫。第四章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作了分析,利用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进行分析,以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为例建立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得出,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是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制度环境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影响。本章又从制度视角分析了新疆兵团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兵团特殊体制下的土地经营制度、农业生产制度、农业技术保障制度等对兵团农业高效节水技术选择有很大影响。第五章对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以案例方式对各主体行为作了深入剖析。本章分析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供给主体的行为反应,通过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的案例分析和验证了各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八师石河子市和玛纳斯县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案例分析了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政府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核心,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有效推动者。其次,分析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新疆天业集团为案例,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产品供给企业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指出企业是参与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面积推广的关键主体。再次,分析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兵团组织所属科研部门联合攻关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案例分析了公共科研部门的行为表现,公共科研部门是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创新和推广的承担者,是节水灌溉技术供给的重要主体。此外,分析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玛纳斯县塔西河村和八师121团19连为案例,分析了基层农业组织行对节水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不同体制下的基层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采用方式和手段不同,因“制”和“地”而宜采用强制性、诱致性和合作组织参与等技术选择方式可发挥出很好的效果。最后,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进行了评析。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并形成了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机制,政府的强制性和诱致性技术选择及合作组织多方参与式选择等多种方式的运行和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种技术推广方式的作用下,农户基于自身利益和理性会主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多种方式的有效配合下,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可以应对市场失灵、降低交易成本、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弥补组织缺失等。第六章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以问卷方式得到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农户选择或没有选择滴灌技术的原因以及选择的意愿、方式和绩效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农户选择滴灌技术主要是由政府强制性技术推广方式决定的,诱致性技术选择也发挥重要作用,由最初的强制性选择到自愿选择,政府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农户选择滴灌的决策有很大影响。其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受其个人特征、生产经营特征、节水技术特征和政府组织动员力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第七章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章运用不同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制度下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首先,描述分析了新疆兵团与新疆地方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其次,通过对资源禀赋相似区域下制度环境不同的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进行了分析,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从不同视角对它们的选择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改进和完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能力和绩效,提出解决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有重要意义。第八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得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是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合作组织和农户等多主体参与行为下的共同反应的结果;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有重要影响,基于新疆兵团特殊体制和土地经营制度等影响,新疆兵团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比新疆地方有明显优势。基于以上研究和结论,针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出了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加强政府节水主导职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科研部门服务作用,加大基层部门组织能力,发挥合作组织动员能力,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能;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改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宏观制度环境,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方式,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刘新平[4]2004年在《新疆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土地利用规划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为根基,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点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要求,以老问题、新观念,老传统、新模式,研究新疆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充分考虑新疆绿洲自身的特点和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相关的主要内容,围绕着绿洲土地资源利用这一主线,紧紧抓住土地资源、水资源、土地生态环境、绿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关键性的问题,将绿洲水土资源与绿洲土地生态问题以及如何实现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研究的核心,并贯穿于论文的始终,致力于全面和深层次地分析绿洲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生态环境、绿洲农业之间的关系及互动机制,总结绿洲典型地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国内外的实践,探索制度创新的方法和通过制度创新来引发新疆绿洲经济全面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层次的不断提升,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理性决策提供铺垫。为此,本文运用调查研究方法、计量分析方法、经济学分析方法、数理分析方法以及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新疆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的主体结构分为叁篇、十章。上篇为总论篇,由前叁章构成。第一章为导言,主要对研究目的、选题意义及与本选题相关领域所开展的工作进行评述,并简单地交代了本研究基本内容和创新点;第二章对绿洲的概念、绿洲生态特征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绿洲土地开发的轨迹以及绿洲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便全面了解绿洲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第叁章从经济学的视角,提出了绿洲土地资源适度利用理论框架、绿洲农地的适度规模及建立绿洲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约束机制,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点。中篇由第四、第五、第六章构成,为资源条件分析篇。分别对绿洲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内在关系、相互之间联系、特点及绿洲可持续农业等展开分析。从绿洲水资源的稀缺性角度,提出建立节水、高效绿洲经济;从绿洲生态的脆弱性角度,提出建立绿洲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结合国外持续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分析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机理,提出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从不同侧面研究了如何围绕着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作好各方面管理工作。下篇由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章构成,为可持续发展支持体系篇。第七章提出了水价格改革的基本思路及科学确定水价的理论,为发展水资源市场打下基础。第八章借鉴国外土地发展权交易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摘要将土地发展权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捆绑在一起,通过建立土地开发补偿机制,实行土地资源利用用途控制的建议。第九章提出了农业环境政策应采用污染者负担原则与共同负担原则、分担环境治理费用、抑制粗放经营、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策激励机制。第十章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将绿洲土地可持续利用提升到制度的层面上,从法律、政策、经济和技术方面对绿洲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保障体系进行了深入讨论。 从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看,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其一是提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洲土地资源利用观念;其二是提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绿洲耕地适度规模的概念:其叁是提出了绿洲内部与绿洲边缘是互动、互为影响,绿洲边缘过渡带是绿洲稳定的基础的思想;其四是率先提出了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雁行模式;其五是提出了符合市场机制的未来发展的水价改革与水价体系;其六是提出了利用土地发展权交易制度,进行土地开发补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框架;其七是提出了环境污染个人负担与共同负担原则相结合的积极农业环境政策的激励机制。
刘烨[5]2016年在《干旱区社会水文系统演化规律与驱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人类纪”时代,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组成耦合的社会生态系统。水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与人类社会也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组成耦合的社会水文系统。干旱区社会水文系统内部的耦合反馈作用更加强烈。研究干旱区社会水文系统演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对揭示人水相互作用机理、发展相关理论和方法、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构建了基于自然-社会二元驱动机制的社会水文系统动态演变分析的理论框架,并构建了基于水量平衡-经济活动-社会决策叁层次的社会水文模型框架,提出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系统变异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社会水文系统演化的动力基础。开展了塔里木河流域2000年社会水文动态演化历史的阶段分析,发现外部社会输入的技术与制度因素长期主导了当地社会水文系统发展阶段的演替。进一步针对巴州地区1960-2010年的社会水文动态演化历史的分析表明,在社会生产力逐渐成为社会水文系统演化的主要驱动力的同时,自然条件如水土资源的约束也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着关键的塑造作用。为改进对社会决策过程的刻画,定义了表征政策决策者进行耕地-节水政策调控意愿的“决策者敏感度”概念,对政策变量进行结构化定量表达,从而实现对政策演变过程的动态模拟。在此基础上耦合水量平衡和宏观经济模型建立了概念性社会水文模型,模拟了巴州地区1998-2010年间节水农业发展及耕地和节水政策的自适应演变过程,揭示了技术进步的回弹效应与政策调控的适应效应对灌溉效率悖论现象演变的作用机理。基于多种社会调查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人群对节水措施的认识,揭示了由于缺乏对水土资源协调利用的认知,导致节水农业发展时耕地政策过度宽松的社会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干旱区节水农业的社会水文模型,以巴州为例模拟比较了不同初始耕地政策方案对灌溉效率悖论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前采取模型预测的严格耕地政策,可能导致灌溉效率悖论提前发生,且由于灌溉面积增长缓慢而严重伤害农业经济发展;干旱区节水农业发展的初期,在考虑社会水文系统存在耦合反馈的基础上采取适当宽松的耕地政策措施,更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成果可为干旱区节水农业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周莉荔[6]2010年在《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力图为塔里木河流域构建一个水资源市场配置的理论框架,并着力阐述这样一个观点:依循自然规律,市场配置不能在整个流域范围内进行,只能在各个确定的绿洲内部进行。本研究的研究方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系统论为主要分析工具,运用整体观察、综合分析、辨证思考、谋求最优化等方法,运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流域管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理论和知识来进行理论分析和构建概念模型。本研究由7章组成,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介绍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第二章是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界定了本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产权、水资源、水权、水权市场、水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用水;介绍了本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国外典型的水权制度、系统论、生态安全格局、点轴系统理论、生态经济效益观。第叁章是塔里木河流域现状及历史演变。对塔里木河流域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绿洲演变、社会经济现状及演变,水资源系统演变进行描述分析,并总结了流域环境恶化的原因:自然条件恶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人口快速增长、缺乏有效管理。第四章是塔里木河流域治理回顾与反思。指出塔河流域近期治理方案存在的误区:修建山区水库、开采地下水、按地州分配水权等。第五章是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战略。在确定流域发展目标,考虑各种约束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流域规划的概念模型——绿洲-河流点轴系统,由此,确定流域水资源配置的叁个层级和配置方式:流域到绿洲按计划配置,绿洲到用户可市场配置。第六章是塔里木河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确定了流域初始水权配置单元——绿洲,提出初始水权配置构想模型,确定了初始水权的界定依据:基于流域自然地理状况的科学、合理的绿洲分布体系。第七章是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构建了绿洲水市场制度框架,探讨了可行的水价制度,即超额累进制水价,明确了水权交易范围——绿洲内部。研究的结论:塔里木河流域的初始水权配置应分为叁个层级,第一层级的配置单元不是地州,而是具有确定地理位置和规模的绿洲。以绿洲为单元运用计划手段进行第一层级绿洲水权的配置,在绿洲内部可运用市场手段进行第二层级社团水权和第叁层级个人水权的配置。绿洲水权不可交易,社团水权和个人水权可以在各个绿洲内部进行交易。
谢芳[7]2011年在《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以国家级重要文件的形式明确阐述了什么是现代农业、怎样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问题。然而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一致,各地资源禀赋、地理特征、气候资源有所不同,各地的发展模式也不同。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干旱区绿洲之上的,它的发展模式的选择不能完全照搬国内外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必须适合兵团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对现实背景的分析提出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这一论文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相关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综述,并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对现代化理论、农业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分析,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并简要说明现代化理论新的发展趋势——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农业的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为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指引方向。对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从而为清晰的阐述论文内容做铺垫。通过对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特征的分析,研究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模式变迁。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结构层次和绿洲特殊的光热资源决定了兵团适宜发展大田作物生产、特色林果生产和设施农业生产,而在兵团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各时期所采用技术的不同,兵团绿洲农业的生产方式出现的时间不同,发展水平不一致,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模式选择。新时期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发展将面临来自水资源短缺、市场经济发展、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等各方面的挑战,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研究成为重要内容。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一种模式的选择已经不能满足团场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当前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现状的研究,找出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发现以节水灌溉技术为核心的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是主要发展方向。利用能值理论,把兵团绿洲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能量流进行综合分析,对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国内外相关研究中的指标进行比较,对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总体评价。对兵团典型调研地区农业模式的调研数据进行能值评估,对相应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并通过和常规灌溉条件下同一生产方式的指标的比较,从而论证以节水灌溉技术为核心的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发展模式,并且做到了与本国国情、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效结合。而国内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典型性模式。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模式发展经验的借鉴,有助于指导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未来发展。通过这些国内外发展模式的借鉴,本研究提出了以天业滴灌技术为核心的大田农业生产模式、林果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和设施农业生产模式。并对每种模式的建设目标、主要技术、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益进行了阐述。然后依据党中央对新时期兵团农业发展的要求,结合兵团特殊体质的需要,对兵团农业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从而提升兵团农业发展的“软环境”兵团绿洲农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实现兵团屯垦戍边特殊体质与新时期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实现兵团绿洲现代农业与干旱区绿洲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必将致力于建立在兵团绿洲农业生态系统之上的发展模式的研究。该研究的进行将为兵团绿洲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转型提供借鉴,为兵团绿洲未来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指引方向,也会对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优化和改进做出有效参考。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研究内容,在以往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关注的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下的模式的选择研究。虽然部分现代化评价指标也能表示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指标处理过程中仍存在过多的人为因素。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可以基本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对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客观评价。
汪中华[8]2005年在《我国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耦合原是物理学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耦合性:一方面,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点;另一方面,生态建设的特性限定了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二者之间既有相互制约的关系,也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可以统一到生态经济建设这个焦点上来,形成良性耦合现象。伴随民族地区生态与经济问题的日益突出,寻求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耦合问题就提到日程上来。本文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探讨如何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从不良耦合演变为良性耦合的问题。 民族贫困地区的分布与脆弱生态环境的分布存在一种地理空间意义上的耦合,这种耦合是一种非良性的耦合,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制约着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地区一半以上的县为生态脆弱县,47.6%的县为贫困县。在民族地区,每100个生态环境脆弱县就有74个是贫困县。民族八省区中青海和宁夏的生态环境脆弱县全是贫困县。可见,民族地区只有搞好生态建设才能脱贫,脱贫才能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民族地区的生态、经济现状已经给本地区乃至全国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不仅仅是民族地区自身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如何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已成为举国关注的重大课题。 关于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耦合问题的研究属于边缘性和交叉性研究领域,国内外很少有专门论述,相关研究散见于民族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论着之中。对此问题研究的难度,一方面体现在民族地区研究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耦合研究领域的广阔性。 有鉴于此,本研究从民族地区发展需求的视角着眼,分析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演进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明确其所处现实坐标;从生态退化与经济落后相关关系的视角突破,力求准确把握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耦合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耦合联动的视角切入,提出相应的促进民族地区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内外部建议对策。 本文的主要内容为:(1) 通过对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耦合问题的相关概念的辨析和界定,立足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与回顾,明确本文的研究主线和突破口。(2) 通过对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耦合现状的梳理,寻找二者不良耦合的原因,探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3) 围绕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耦合的思路,按照不同类型地区的实际情况,探讨分区治理的模式。(4) 针对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实际需求,为达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耦合的目的,提出以发展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和劳务经济来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5) 在总结民族地区生态和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要实现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耦合,光靠民族地区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于国家的力量来启动和推动民族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并相应地提出政府促进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耦合的推进政策与措施。
韦凤琴[9]2010年在《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洲由于光热水土的特殊组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具备了建立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优越条件。然而,绿洲地处欧亚大陆腹地,雨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覆盖率低、土地“叁化”现象非常严重。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绿洲生态危机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如何发展绿洲农业,选择何种模式就显的相当重要了。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等理论为依据,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来展开研究。本文在分析绿洲传统农业、常规绿洲现代农业的基础上,结合绿洲生态环境的特点、绿洲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等,指出在绿洲必须发展绿洲现代农业。由于绿洲农业的基础是农业生态,农业生态的基础是灌溉,建设绿洲现代农业有一个基础建设链:灌溉现代化一农业生态化一农业现代化。因此,绿洲现代农业发展的众多模式中,必须有一个基础模式即节水型绿洲生态农业,在此基础上各地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经营组织形式和技术路径。节水型绿洲生态农业是依靠现代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采取综合性的节水措施(也包括节约肥料),提高农业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在分析了节水型绿洲生态农业的理论内涵和主要任务的基础上,构建了其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实证分析部分是分析石河子垦区现代农业的发展。石河子垦区现代农业发展走的是“叁环状”层次递推式发展,按照核心区研发、示范区应用、辐射区推广的模式,以节水技术为主线,遵循“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工受益”的指导思想。石河子垦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是否是节水型绿洲生态农业呢?运用前面构建的节水型绿洲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分析评价。评价分析发现石河子垦区节水型绿洲生态农业发展较快,石河子垦区在2004—2005年处丁节水型绿洲生态农业准备阶段,在2006—2007年处于节水型绿洲生态农业初步实现阶段,在2008年石河子垦区达到了节水型绿洲生态农业的基本实现阶段。接下来分析了石河子垦区在发展节水型绿洲生态农业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最后提出推进绿洲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对策,对策主要从国家和地方产业扶持以及组织制度创新两方面来提出的。
封玲[10]2005年在《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旱区是全球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区域,中国干旱与半干旱区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2.5%,它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东起乌鲁木齐市、西至博乐阿拉山口的新疆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是我国重点国土整治开发区之一。玛纳斯河流域位于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农业经济在新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迁与农业开发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由于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在干旱区均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对玛纳斯河流域因大规模农业开发而引起的生态变迁的研究,是全面了解流域发展过程、研究干旱区生态环境演替的一个很好的个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文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玛纳斯河流域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第二部分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第叁部分为农业开发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第四部分为生态环境变迁影响因素分析;第五部分为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与技术创新。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始于唐代,但真正的大规模开发则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是新疆建国后开垦的最大的人工绿洲,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主要是由建国以后大规模农业开发引起的。过去50年来,人工绿洲代替天然绿洲,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在绿洲范围内,风沙危害减弱,气候极大改善,这一成就在世界干旱区也是罕见的,是新疆近代农业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局部地区由于不合理或过度开发,也伴生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如尾闾湖泊的干涸、草场退化、盐碱化问题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威胁着绿洲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主要从玛纳斯河流域水、土、植被及动物的变化来阐明农业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 水是干旱区绿洲存在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开发就是对水资源的开发。随着农业开垦的深入,尤其是解放后的大规模屯垦,河水几乎被完全截入绿洲用于农业生产,自然河道被人工渠网取代,改变了地表水自然分布格局,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益大大提高。但平原水库改变了河流携带物沉积过程,同时不合理的排灌方式提高了灌区地下水位,绿洲内部遭受次生盐渍化危害。河道、湖周及下游植被也因缺水衰亡,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系统理论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红丽. 华中农业大学. 2004
[2]. 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于琳. 西南大学. 2006
[3].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D]. 苏荟. 石河子大学. 2013
[4]. 新疆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 刘新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04
[5]. 干旱区社会水文系统演化规律与驱动机制研究[D]. 刘烨. 清华大学. 2016
[6].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 周莉荔. 新疆农业大学. 2010
[7].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谢芳. 石河子大学. 2011
[8]. 我国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D]. 汪中华. 东北林业大学. 2005
[9]. 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韦凤琴. 石河子大学. 2010
[10].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 封玲. 南京农业大学. 2005
标签:资源科学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农业模式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制度创新理论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 新疆历史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现代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节水灌溉论文; 绿洲农业论文; 绿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