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论文_王德朋

导读:本文包含了佛教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佛教徒,佛教,海伦,舟山,西游记,唐僧,世界。

佛教徒论文文献综述

王德朋[1](2019)在《论辽金时期佛教徒的焚身供养》一文中研究指出佛教焚身供养之风延及辽金时期仍未断绝。辽金时期僧俗焚身需要预先获得政府批准,焚身过程有一套严密的宗教程序,焚身活动往往由个人行为演变成群体性宗教狂热,并常常伴随诸种祥瑞。焚身供养虽与儒家主张相背离,但辽金时期的焚身活动仍然受到部分社会成员的肯定。由于违背中国文化传统和佛教戒律,焚身供养最终走向沉寂。(本文来源于《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于福祥[2](2019)在《仰轨药王:魏晋南北朝佛教徒烧身燃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源于天竺的佛教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舍身亦成为佛教徒中引人注目的宗教实践,其中比较常见的是烧身燃指。古印度外道中已有烧身燃指现象,这构成了印度宗教苦行传统的一个侧面,与原始宗教中对火的崇拜亦有关联,烧身被认为能够灭罪升天。.世尊在成道之前也有苦行的经历,不过苦行并不符合佛陀所倡导的“中道”观念,佛教戒律还禁止自杀,因此烧身燃指违背小乘戒律,在早期佛教中并不是合理的举动。不过,随着佛教的发展和流衍,佛教开始大量吸收各地其他信仰的因素,密教成分逐渐增加,烧身燃指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大乘菩萨行在部分经典中得到提倡,其中对中国佛教徒影响最大的便是《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舍身反映了大乘佛教的布施观念,烧身燃指作为身灯同时也是供养佛的一种方式。佛典中的烧身许多只具有譬喻意义,但这不为惯于形象思维的中国佛教徒所理解,他们更喜欢按字面意思领会佛经,何况普通人并非通过艰深的佛典获取佛教知识。在佛教传入以前,中国已存在儒家有条件默许的烧身求雨叙事,佛教烧身因应这一背景,开始与仁义忠孝等儒家伦理原则相比附。儒家主张孝道,反对残毁肢体,佛教徒烧身燃指的行为便逐渐淡化宗教虔诚意味,在后世转化为宗教色彩淡薄的民间实践,这也是佛教中国化之一端。佛教中的烧身燃指与道教火解并非一事,二者的思想基础并不吻合,火解在道教中也不如烧身燃指在佛教中普遍,但佛教徒实施烧身过程中借鉴了道教的一些方术。魏晋南北朝佛教徒烧身燃指的流行与该时期的社会状况紧密相关,烧身与习禅苦行相结合,体现了下层佛教徒对佛教教理的理解。作为一种象征符号,烧身燃指几乎成了佛教徒的标志之一。由于烧身燃指隐含的对抗色彩,这种实践不能不与当时的政治产生关联。中国佛教徒的烧身燃指行为在佛教史籍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样板,其中描述的祥瑞亦有昭示佛法的作用。魏晋南北朝烧身燃指更易发生于佛理浸润不深的边地,而且有向山林集中的趋势。魏晋南北朝女性佛教徒的烧身燃指,则体现了此一时期女性佛教徒的活跃。随着专制皇权的加强,世俗政权对烧身燃指之类可能聚众的行动心存忌惮,其压制措施也愈发严厉。但随着唐代后期以来中国佛教义理兴趣的减弱,佛教徒中的烧身燃指行为并未减少,且与各种民间信仰相融合,成为通俗佛教的一部分。烧身燃指之举体现了对佛教义理的淡漠,由于中国佛教的主体在于高僧大德所体现的义理佛教,烧身燃指在佛教内外并未取得完全的合法性,因此不宜高估烧身燃指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5)

邵佳德[3](2019)在《近代中国佛教徒的赴日考察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民国以来,中国佛教面临内忧外困,僧团内由此掀起了一股改革的风潮,希望通过革除弊端达到复兴之目的。在这一近代的危机和变革过程中,中国佛教亟须处理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因应现代性带来的重重挑战。这一挑战并非为中国独有,而是诸多亚洲佛教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东邻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较早开始面对现代性的挑战,并在各个层面向现代国家转型,其佛教也在此期间经历了重要变动。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包括宗教在内的各社会领域同样有革新之需求。而中日两国僧众在晚清民国的种种交往,对于两国近代佛教的走向和发展而言,是一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法音》期刊2019年01期)

王文强[4](2018)在《佛教徒唐僧的“天路历程”——海伦·海耶斯《西游记》英译本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伦·海耶斯的《佛教徒的天路历程》是首个在英国本土发行的《西游记》英译本,在《西游记》的英译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然而较之其他译本,该译本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尽管颇受胡适《<西游记>考证》一文的影响,但不同之处在于海耶斯将《西游记》视为一部佛教寓言故事,这主要体现在她对唐僧形象的重构上,而经过重构后的唐僧与《天路历程》的主人公"基督徒"形成了呼应关系,由此成就了东方佛教徒在英语世界的"天路历程"。(本文来源于《翻译界》期刊2018年02期)

梵瓦那美[5](2018)在《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主席梵瓦那美贺信》一文中研究指出诸位高僧大德、女士们、先生们:我谨代表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及联谊会相关组织,借此机会,向2018年10月29日至30日在福建莆田市举办的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致以最热烈、诚挚的祝贺。2006年首次在浙江省举行的世界佛教论坛,目标是为了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一个开放的对话平台相聚,相互交流共同关注的传统或宗教的问题。今年,论坛将讨论的话题涉及和平、文化艺术、交流和慈善,引人入胜。(本文来源于《法音》期刊2018年11期)

明成满[6](2018)在《民国佛教徒对日本佛教徒的抗日宣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叁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逐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在面临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许多佛教徒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之中,对日本佛教徒进行抗日宣传。他们注重揭露日本侵华对世界和平及其本国的危害,分析日本必败的原因,指出和平共处是中日两国关系的光明大道,呼吁日本佛教徒制止本国政府的侵略行为,并批判了日本部分民众和佛教徒对本国侵略政策的盲从。这种宣传是近代宗教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亚太地区民间外交的开展有借鉴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7](2018)在《坚守佛教清净、神圣本色是佛教徒的使命》一文中研究指出佛教,是佛陀开显宇宙人生实相之言教,乃接引众生解脱生死之根本门径。两千五百多年以来,虽屡历劫难,然法流不断,慧灯常明,佛教之光,有日渐盛大、传布世界之趋势,现今成为叁大世界宗教之一。佛教"无我"之智慧、"圆融"之精神、"利他"之愿行,为迷茫困顿中的人们带来新的光亮。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佛教的智慧与文化,庄严国土,护佑群生,乃是历代佛教徒责无旁贷、恪守力行的使命。(本文来源于《法音》期刊2018年08期)

吴似真[8](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思想在舟山的实践——基于新时期佛教徒皈依原因及信仰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从分析佛教徒皈依原因等信仰现状入手,提出引导佛教徒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建议对策,认为践行习近平宗教工作思想,关键在于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必须同时具备中国化与法治化的双重视野;深入挖掘佛教信仰"积极面"并放大其社会作用;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探索工作新思路和新方式;传承和弘扬新时期宗教"善"文化并扩大对外交流。(本文来源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朱令军[9](2018)在《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佛教徒形象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佛教徒形象是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类型,自价值取向、塑造手法和创作背景等角度对其演变历程进行梳理,有助于历史地把握作者对佛教的社会价值和佛教徒的社会角色的认识,有助于系统地批判佛教与世俗关系的变迁对小说创作的影响,有助于科学地探讨当下佛教徒形象塑造的历史渊源。然而,由于相对边缘的文学史地位,对这一形象的研究至今还比较缺乏。基于此,本文在总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时间、空间、类型和地位为维度划定研究范围,以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相结合、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相结合为研究原则,综合考量政治、市场、宗教和文艺等背景因素对作者塑造佛教徒形象的影响以及作者在其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动态把握不同时期小说中佛教徒形象塑造的共性和个性,力图从结构性的角度梳理出影响佛教徒形象塑造的主要因素的关系演变及相关原因。本文将20世纪中国小说中佛教徒形象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并就各自表现出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清末民初:现代佛教徒形象的萌芽。在古典型的佛教徒形象塑造陷入瓶颈的背景下,一些作者开启了现代型的佛教徒形象塑造的探索,主要在政治、社会和情爱的语境中表现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等现代性的关键词对佛教徒形象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二叁十年代:启蒙视角下的信仰认同困境。受“人的文学”思潮的影响,一些作者在政治、乡村和文化等当时知识分子关注的热点背景下,介入了佛教徒形象的社会身份和精神信仰之间的矛盾。同时,这一时期出现的一批学僧作者从佛教界内部的角度对佛教徒形象的信仰认同困境进行了揭示。四十年代:自利和利他分歧之外的阶级问题。全面抗战的爆发进一步推动了文学领域为个人和为大众的讨论,虽然关涉到的阶级本质有异,佛教徒形象的塑造也出现了偏重自利和偏重利他的分歧。同期的学僧创作继续从佛教界内部的角度丰富了人们对战乱期间佛教徒形象自利利他的认知。五十至七十年代:佛教徒形象塑造的隐退和延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佛教徒形象的塑造出现了大面积的隐退。然而,这一历史悠久的人物类型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历史叙述、民族戏曲改编和少数民族题材为基础的小说中延续了之前的发展,并有新的创造。八九十年代:围绕俗化和化俗的对立与融合。伴随着宗教政策的改革和文学创作整体的起势,佛教徒形象塑造也从零落走向复苏,进而走向繁荣。这一时期的佛教徒形象塑造主要围绕佛教与世俗的关系展开,或者偏重化俗,或者偏重俗化,只有少数作者跳出这一对立并对其进行了个性化的表现。(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30)

尹洁[10](2018)在《当代佛教徒修行的民族志》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国内宗教学与人类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进路——“修行人类学”。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以山东潍坊青州G寺为田野调查点,通过对出家人和信徒学佛修行过程的人类学观察,深入了解他们当下的修行实践以及进一步阐释这种修行实践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对个人发展和社会维稳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章绪论对修行人类学研究状况作了简要梳理,并对佛教徒做出了相关概念解释。第二章分别从历史发展和生存模式、修行方式叁个方面对G寺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同时也解释了寺庙作为神圣的修行场域给信众修行带来的重要影响。第叁章是选取出家人身居寺庙修行的场景,深描了出家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身的定位。第四章着重从寺院修行、居家修行和社会公益活动叁个方面阐释了在家居士的修行过程以及他们的修行前后的心理诉求变化。第五章介绍了在家居士的影响下,相信或信仰但不归属的一般信众会逐渐与之靠拢,一般而言他们修行的程度较低,具有一般的佛教知识,没有深入的修行实践,他们随意性强,可以随时停止或进行,佛教实践只是他们为了更好生活的预备方案。第六章是对这一群体当下修行过程的反思与总结,他们维持或建构修行关系对个人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影响与意义等,以期为修行人类学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佛教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魏晋南北朝时期,源于天竺的佛教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舍身亦成为佛教徒中引人注目的宗教实践,其中比较常见的是烧身燃指。古印度外道中已有烧身燃指现象,这构成了印度宗教苦行传统的一个侧面,与原始宗教中对火的崇拜亦有关联,烧身被认为能够灭罪升天。.世尊在成道之前也有苦行的经历,不过苦行并不符合佛陀所倡导的“中道”观念,佛教戒律还禁止自杀,因此烧身燃指违背小乘戒律,在早期佛教中并不是合理的举动。不过,随着佛教的发展和流衍,佛教开始大量吸收各地其他信仰的因素,密教成分逐渐增加,烧身燃指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大乘菩萨行在部分经典中得到提倡,其中对中国佛教徒影响最大的便是《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舍身反映了大乘佛教的布施观念,烧身燃指作为身灯同时也是供养佛的一种方式。佛典中的烧身许多只具有譬喻意义,但这不为惯于形象思维的中国佛教徒所理解,他们更喜欢按字面意思领会佛经,何况普通人并非通过艰深的佛典获取佛教知识。在佛教传入以前,中国已存在儒家有条件默许的烧身求雨叙事,佛教烧身因应这一背景,开始与仁义忠孝等儒家伦理原则相比附。儒家主张孝道,反对残毁肢体,佛教徒烧身燃指的行为便逐渐淡化宗教虔诚意味,在后世转化为宗教色彩淡薄的民间实践,这也是佛教中国化之一端。佛教中的烧身燃指与道教火解并非一事,二者的思想基础并不吻合,火解在道教中也不如烧身燃指在佛教中普遍,但佛教徒实施烧身过程中借鉴了道教的一些方术。魏晋南北朝佛教徒烧身燃指的流行与该时期的社会状况紧密相关,烧身与习禅苦行相结合,体现了下层佛教徒对佛教教理的理解。作为一种象征符号,烧身燃指几乎成了佛教徒的标志之一。由于烧身燃指隐含的对抗色彩,这种实践不能不与当时的政治产生关联。中国佛教徒的烧身燃指行为在佛教史籍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样板,其中描述的祥瑞亦有昭示佛法的作用。魏晋南北朝烧身燃指更易发生于佛理浸润不深的边地,而且有向山林集中的趋势。魏晋南北朝女性佛教徒的烧身燃指,则体现了此一时期女性佛教徒的活跃。随着专制皇权的加强,世俗政权对烧身燃指之类可能聚众的行动心存忌惮,其压制措施也愈发严厉。但随着唐代后期以来中国佛教义理兴趣的减弱,佛教徒中的烧身燃指行为并未减少,且与各种民间信仰相融合,成为通俗佛教的一部分。烧身燃指之举体现了对佛教义理的淡漠,由于中国佛教的主体在于高僧大德所体现的义理佛教,烧身燃指在佛教内外并未取得完全的合法性,因此不宜高估烧身燃指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佛教徒论文参考文献

[1].王德朋.论辽金时期佛教徒的焚身供养[J].北京社会科学.2019

[2].于福祥.仰轨药王:魏晋南北朝佛教徒烧身燃指研究[D].山东大学.2019

[3].邵佳德.近代中国佛教徒的赴日考察及其意义[J].法音.2019

[4].王文强.佛教徒唐僧的“天路历程”——海伦·海耶斯《西游记》英译本探析[J].翻译界.2018

[5].梵瓦那美.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主席梵瓦那美贺信[J].法音.2018

[6].明成满.民国佛教徒对日本佛教徒的抗日宣传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

[7]..坚守佛教清净、神圣本色是佛教徒的使命[J].法音.2018

[8].吴似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思想在舟山的实践——基于新时期佛教徒皈依原因及信仰现状分析[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

[9].朱令军.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佛教徒形象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8

[10].尹洁.当代佛教徒修行的民族志[D].上海师范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从右至左为掷象、射箭和角力,现藏于白...死妇活婴,现藏于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七步走,现藏于白沙瓦博物馆,No.PM_...北宋抄本《金粟山大藏经·解脱道论》胡维色迦第纳尔金币贵霜王朝2世纪初...图2-4-29穿粪扫衣的佛陀,秣霍利...

标签:;  ;  ;  ;  ;  ;  ;  

佛教徒论文_王德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