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海拉尔盆地牙克石煤田五九矿区煤炭资源丰富且煤层气赋存条件良好,已经成为海拉尔盆地煤及煤层气勘探的地区之一。下白垩统大磨拐河组是其主要含煤地层,为了寻找优势聚煤区,利用岩芯、钻孔资料对其岩相类型、沉积相、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特征进行研究。大磨拐河组主要由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组成,沉积体系有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5种类型。大磨拐河组可根据不整合面和河流下切谷冲刷面等层序界面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层序Ⅰ从大磨拐河组底部到厚层砂砾岩底部,以砾岩、粉砂岩和泥岩为主,煤层总厚度可达13 m,沉积体系主要有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泊;层序Ⅱ从厚层砂砾岩底部到大磨拐河组顶部,岩性以粉砂岩和泥岩为主,煤层总厚度可达20 m,沉积体系主要有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从层序Ⅰ到层序Ⅱ,沉积环境变化有总体变深的趋势,煤层厚度逐渐增大,聚煤作用逐渐增强。依据所获得的沉积模式,运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以三级层序为作图单元,恢复了古地理格局。区内古地理单元东部以冲积扇-扇三角洲为主,西部以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为主,中部以湖泊为主,物源主要来源于研究区东部方向。研究区主要成煤环境为滨浅湖,煤层主要形成于高位体系域。聚煤作用受到基底差异性沉降的影响,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相平衡,在研究区中东部煤层厚度最大,向西北部和东南部方向逐渐变小。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李建安,邵龙义,孙斌,王帅,樊金云,李佳旭,言圣
关键词: 牙克石煤田,煤层气,大磨拐河组,层序地层,聚煤规律
来源: 煤炭学报 2019年S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矿业工程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09勘探队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41-00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越崎杰出学者奖励计划资助项目
分类号: P618.13;P618.11
DOI: 10.13225/j.cnki.jccs.2019.1088
页码: 610-619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7410K
下载量: 40
相关论文文献
- [1].山东金桥矿区含煤地层层序划分与聚煤作用[J]. 地质科技情报 2011(04)
- [2].重庆地区上二叠统沉积层序及幕式聚煤作用[J]. 中国煤炭地质 2013(08)
- [3].浅谈新疆库-拜煤田博孜墩矿区东区聚煤作用分析[J]. 科技信息 2011(02)
- [4].四川省古叙煤矿区沉积环境及聚煤作用分析[J]. 西部资源 2018(02)
- [5].淄博博山地区晚古生代煤系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J]. 沉积学报 2019(05)
- [6].贺兰山南段新井盆地煤炭沉积环境与聚煤作用分析[J]. 宁夏工程技术 2017(04)
- [7].内蒙古二连盆地巴彦宝力格煤田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层序—古地理与聚煤作用[J]. 古地理学报 2018(02)
- [8].宁东煤田马家滩矿区沉积环境与聚煤作用[J]. 中国煤炭地质 2009(11)
- [9].山西晚古生代的聚煤历程[J]. 化石 2018(03)
- [10].河北省元氏矿区晚古生代聚煤作用及其控制因素初步研究[J]. 中国煤炭地质 2008(02)
- [11].西藏煤炭地质工作进展及前景[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9(02)
- [12].贵州DH地区上二叠统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分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 [13].卢家—回回营区中生代不利成煤构造、沉积环境分析[J]. 西部探矿工程 2014(12)
- [14].从构造、气候和古地理方面浅述中国东部中生代煤系分布[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05)
- [15].蔚县煤田聚煤规律研究及地震相特征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 2018(02)
- [16].鸡西断陷盆地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8(02)
- [17].环渤海湾西部石炭系—二叠系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研究[J]. 中国煤炭地质 2012(01)
- [18].冀西北中新生代聚煤盆地演化及赋煤规律认识[J]. 中国煤炭地质 2012(09)
- [19].福建龙岩白沙东矿区童子组沉积相及聚煤作用特征[J]. 能源与环境 2011(01)
- [20].贵州仁怀吴家寨地区晚二叠世龙潭组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分析[J]. 中国煤炭 2018(03)
- [21].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对晚二叠世含煤建造的影响[J]. 中国煤炭地质 2013(04)
- [22].我国煤沉积学研究进展[J]. 煤炭技术 2012(01)
- [23].省煤勘总院一研究成果填补老挝煤田地质研究空白[J]. 资源导刊 2016(06)
- [24].中国褐煤资源及其形成条件分析[J]. 能源与节能 2012(11)
- [25].鲁西地区浅水三角洲环境下的聚煤特征[J]. 煤矿现代化 2019(01)
- [26].那仁宝力格煤田赛汉塔拉组下段层序地层及聚煤规律[J]. 煤炭技术 2017(07)
- [27].大同煤田太原组含煤岩系基准面旋回与聚煤作用[J]. 中国地质 2015(06)
- [28].鹤岗盆地石头河子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聚煤规律[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2(01)
- [29].青海省杂多—囊谦地区构造演化与聚煤作用分析[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0(03)
- [30].东北新生代聚煤作用[J]. 黑龙江科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