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的遗传基础——COMT与BDNF基因的作用

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的遗传基础——COMT与BDNF基因的作用

论文摘要

近年来,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男性的参与程度远高于女性。这种巨大的性别差异已经成为全球的普遍问题。与这种性别差异相对应的是,许多人认为男性比女性更擅长科学、技术方面的学习或工作。这种观念甚至已经演变成一种自动化的、习惯性的信念,即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这种内隐刻板印象非常普遍,会带来各种消极的后果。并且,最近的一项双生子研究发现,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是可遗传的。基于上述事实,本研究希望寻找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的分子遗传学基础。为此,本研究考察了多巴胺、神经营养因子、五羟色胺和催产素系统的遗传变异(即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BDNF、五羟色胺2A受体基因HTR2A、催产素受体基因OXTR)能否影响内隐刻板印象。研究对象包括413名青少年(性别:190名男性,223名女性;年龄:M=17.57,SD=1.27)。他们提供了唾液用以检测基因型,同时完成了针对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的内隐联系测验(IAT)。两年后,我们召集同一批被试进行重测。最后,共有312名被试(性别:143名男性,169名女性;年龄:M=19.63,SD=1.31)参加了第二次实验,完成了同样的内隐联系测验。结果发现,COMT、BDNF两个基因与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有关,而HTR2A、OXTR两个基因与该内隐刻板印象无关。具体来说,两次测验的结果一致显示:1)在COMT基因上,具有两个Met等位基因的青少年所持有的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显著高于具有一或两个Val等位基因的青少年所持有的内隐刻板印象;2)在BDNF基因上,具有两个Val等位基因的青少年所持有的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显著低于具有一或两个Met等位基因的青少年所持有的内隐刻板印象。这些研究发现既能增进对刻板印象的形成的认识,还能推动对内隐社会认知的起源的了解。同时,本研究的结果也提示,为深入了解内隐社会认知的发生与发展,未来需要开展更多分子遗传学方向的研究。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国内会议

作者: 罗宇,陈杰,李新影,蔡华俭

关键词: 性别学科刻板印象,内隐联系测验,内隐社会认知,候选基因

来源: 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2019-10-19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生物学,基础医学

单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分类号: R394

页码: 1287-1288

总页数: 2

文件大小: 246k

下载量: 58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的遗传基础——COMT与BDNF基因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