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文课擦上“新活乐”油

给语文课擦上“新活乐”油

陈婉霞(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实验小学广东梅州514000)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对语文教学的改革提出了许多的新思路: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教师的我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努力追寻那“创新立异、充满活力、充满快乐”的语文天地。

关键词:新课标;创新;活力;快乐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2-0193-02

语文被很多人看作是最简单而又最难的学科,其问题之复杂令许多人望而却步,甚至有人说语文是个“陷阱”,我觉得没错。“语文”里的学问挺多的,我们可从中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明白千千万万个道理,不是吗?那里还有成千上万的奥秘正等待人我们去探索呢!我们还是给语文课擦上一些“新活乐”油吧!

一、让语文课堂“创新立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对语文教学的改革提出了许多的新思路,如,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等等。教师必须在自己的设计中体现这些思想,以“创新立异”为主,把这些思想变为现实的可操作的教学过程模式,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设新的教学情境,把孩子们带进如诗如画的天地

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应寻找一些课件与学生一同欣赏。如学习《锡林郭勒大草原》时,当美丽的草原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们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草原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看到这美丽的草原,你们了解草原的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就这样,我们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美丽而又欢腾的快乐天地之中。

(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把孩子们引入自由快乐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体现的汉语言文学整体性、灵活性、形象性、语感强烈等特征的非凡作用。一改以往肢解语言,机械练习,呆读死记的弊病,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注重熏陶,强调感情。让学生在诵读、感悟、体味、叹赏中,体验学习乐趣,把被动的学习语文,变为自主而快乐地享受语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进入五彩缤纷的情境里

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课堂上,通过自由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练读,从中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如学习《观潮》时,朗读“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这句话时,学生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真正达到入情入境,让他们感受到钱塘江大桥的确是“天下奇观”。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课文,体会所表达的情感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七颗钻石》描述的是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许多植物、人和动物都干渴而死,小姑娘抱着水罐为声宾生病的母亲找水过程中发生的神奇故事。如何让学生体验小姑娘的一片爱心呢?通过启发学生想象故事的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画面,深入体会作者的道德期盼和美好的追求:无私的博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孩子们也被文中的小姑娘感动了,都争着说要给社会奉献一份爱。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大海的歌》是一首非常美丽的儿童诗。“海上的风是花神、是琴师、是大力士、是狮子。”我带着孩子们一遍遍地读着,细细地品味,孩子们简直喜欢极了!于是,我引导孩子们:“你觉得海上的风还是什么?我们也试着写写美妙的诗句,好吗?”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写下了:海上的风是舞蹈家,他一来,就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二、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根据小学语文学科性质和教学三维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人文情怀,必须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还学生以灵性、活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倾情展示、尽情交流,师生双方共同发掘创新的潜能,伸展个体生命的灵性,让语文课堂溢满生命的激情,布满快乐,绽放出绚丽的个性之花。

(一)巧妙地识记字词,熟练地掌握识字的方法

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量大,尤其是低年级,对于一些难记字、难写字。我们应让学生巧妙地识记。我们可利用猜谜语、顺口溜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式进行识记。如学“琴”字时,我形象地告诉学生:优美的琴声真动听,要是有一点垃圾就发不出声音来了。有了教师的提醒,学生就不会在“琴”的下边多写一点了。在学“颤”字时,给学生编一个顺口溜:一个文学家,回家过元旦,写了一页“颤”就这样,学生把这么复杂的“颤”字,牢牢地记在心里。当然,也可让学生充分发展其灵性,发现一些更巧妙的方法,快乐、灵活地记住所学的字。

(二)灵活地进行角色的转换,展示“生龙活虎”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教师可时而扮演“老师”的角色;时而扮演“学生”的角色;时而扮演“主人公”的角色,接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真正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改变自己的形象,成为学生眼中的“孙悟空”。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给给学生展现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三、让语文课堂充满快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在课堂教学中,假如教师有着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语,就能让学生如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气勃勃。就拿读完课文后来讲,教师这样评价学生:“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读得好!”“老师都被你的朗读感动了!”“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个播音员!”“你的声音如百灵鸟的歌声一样好听”……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那么语言的周旋余地就可超出简单的评语范畴,趋向更生动、丰富的境地。教师还需要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一个布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布满善意的沉默,都传达了一份关爱,表达了一种尊重。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擦上一些“新活乐”油,要注重给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回答多么出色纷呈,富有个性,让学生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的人性、灵性和悟性,从而催生快乐情绪。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2、《小学语文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2005年12月版。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师大出版社,2011年版。

标签:;  ;  ;  

给语文课擦上“新活乐”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