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悖论论文_王梓涵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悖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悖论,语境,文化,中西,策略,语言,历史观。

文化悖论论文文献综述

王梓涵[1](2018)在《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帝国·哲学·文化悖论—17世纪以前的中西对比》(第七章)翻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笔者选取《帝国·哲学·文化悖论——17世纪以前的中西对比》的第七章作为研究对象。该原着作为一种人文社科类文本,从宗教、文化、哲学、战争等多角度将17世纪以前的中西方国家进行对比,其中又包含了城建、农业、政治等专业知识。作者展示了中西方发展的差异的同时,也尝试对于背后的原因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报告中,笔者详细探讨了归化和异化策略在与日俱增的人文社科类文本中的应用。鉴于原着中西方对比鲜明,笔者采用归化法来翻译大部分有关中国部分的内容,并且选择异化法来翻译大部分有关外国部分的内容。同时为了体现翻译多样性以及便于读者理解,笔者对少部分外国内容也采取了音译和归化法,也增加了某些词语或者改变了词性。笔者力求在翻译中做到归化和异化策略的有机结合。本报告首先介绍了翻译任务的背景、重要性和此次翻译文本的类型和主题,接着笔者介绍了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策略、译稿的修改和成型。然后,笔者通过案例概述了此次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进一步阐述归化和异化策略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最后,进行总结,总结此次翻译实践的心得体会。(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8-06-30)

张会想[2](2018)在《语境视角下的史学文本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选用的源文本是China and the West to 1600:Empire,Philosophy,and the Paradox of Culture一书的第五章,该书由美国长滩城市学院讲授世界史的资深教授史蒂文·沃勒(Steven Wallech)所着。作为一本史学专着,在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时,作者从政治、经济、农业、宗教、哲学思想等方面对中西两种文明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展开了论述,文中涉及到了大量的中西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笔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便遇到了一些特定词汇,需要联系上下文的语言语境进行分析才能进行更为准确的理解。而在对一些历史背景以及文化色彩浓厚的制度、宗教思想、历史人物和专有名词等翻译时,也可以尝试通过对相关历史文化语境的分析进行更为得体的表达。因此,笔者认为,在史学文本翻译的过程中,为保障译者对源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并确保译入语读者对该文本专业内容的准确把握,语境分析至关重要。翻译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由于文化的不同,译者若想把源语文本的专业学术内容传递给译入语读者,首要任务便是准确理解原文,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要借助“语境”;同时,要实现对译文更为得体的表达,也要借助“语境”。因此,语境与翻译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语境是翻译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于理解语篇、确定意义和准确表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论文基于对该翻译项目的实践,旨在结合此次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试图分析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因素在史学文本翻译的理解与表达中的重要作用,希望能为史学文本的翻译提供相关借鉴。本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翻译任务描述,包括翻译任务的背景和意义、文本介绍、文本特点和任务要求;第二部分为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译文的组织过程、译后审校与定稿;第叁部分为翻译过程中的指导理论,包括语境分析的理论阐述、语境与史学文本翻译以及本翻译报告中选用的语境分类;第四部分为翻译中的语境分析案例,包括语言语境案例分析、非语言语境的案例分析;第五部分总结本次翻译实践中的发现、收获及经验教训。(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8-06-30)

周亦瑶[3](2018)在《《帝国·哲学·文化悖论》(节选)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原文选用的是美国长滩城市学院研究世界历史的高级教授斯蒂芬·沃勒的着作《帝国◎哲学◎文化悖论——17世纪以前的中西对比》的第二章节。此前,该书尚无中译本。该书第二章介绍了公元1600年前中西方在哲学、宗教、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差异,阐明了中希现代文明发展迥异的原因。在中译过程中,文化词语的翻译无疑是难点之一,尤其是作者用英语来描述中国文化。译者借用了实践型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1988年出版的《翻译教程》中对外来文化词语(foreign cultural words)提出的狭义分类。笔者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现,纽马克从印欧语系语言间的翻译实践所得出的具体的翻译规律,在应用于英汉翻译时需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补充,包括对“物质文化”词语进行了广义上的界定;扩展了“社会文化”词语中“工作和休闲”中“工作”的定义;对“社会组织”词语做了范围上的延伸;去掉了原来五类划分的“生态”和“肢体动作与习惯”词语。诸如此,以适应本章文化词语的英汉翻译。笔者以本章文化词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叁级分类和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社会文化”词语切不可直译,必须结合中国当时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在“Chinese”一词的汉译过程中,笔者得以窥见该书作者对于中国差别的一般印象。而对于“社会组织”词语,寻找文化对等词则同样适用于中国和希腊文化。(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8-06-30)

王欢欢[4](2018)在《英汉翻译中的词义空缺与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的任务是威利—布莱克韦尔出版,史蒂文·沃勒(Steven Wallech)所着的China and the West to 1600:Empire,Philosophy,and the Paradox of Culture的第四章进行翻译。该书讲述的是17世纪以前的中西方在经济、政治、哲学、农业等方面的对比,着重提出了文化悖论,农业悖论等独特的史观。作者目光独到,逻辑严谨,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史学巨作。翻译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翻译任务的描述,包括对作者的介绍,翻译任务的背景知识,此次翻译任务的意义,原文本的语言风格介绍;第二部分是对整个翻译过程的描述,包括翻译前的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校对;第叁部分是提出了翻译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涉及词汇的空缺与冲突。第四部分例解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包括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应用。最后是对于翻译报告的总结。最后,希望这份翻译报告能够对研究历史类题材及其翻译类似的文本中遇到的相似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8-06-30)

朱曌星[5](2018)在《翻译实践中的文化回译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但凡涉及中国题材的外语作品,都将携带一些中国特色的文化要素或文化现象,所以,译者再将这一类作品译回中文时,在一定程度上便属于文化层面的回译。这些作品根植于中国文化,即是用其它语言描述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事件和意象,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带有翻译的性质。当译者再把他的文章译成中文时,就要考虑如何将这些中国文化信息恢复原貌。《帝国·哲学·文化悖论——17世纪以前的中西对比》是美国着名历史学家史蒂文·沃勒(Steven Wallech)博士所着,以历史长河中中西方共同面对的问题、二者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主题,对中西方已经显现出的、可进行对比的历史进行思考。由于本书着眼于中西方历史的对比分析,因此书中有大量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哲学、宗教的描述。作者从文化回译的角度出发,选取本书的第叁章——游牧民族对中西方的影响作为翻译文本,重点研究本章涉及到的中国历史在汉译过程中的还原问题,并总结了回译实践中具体应用的方法。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翻译项目介绍主要包括文本选择的原因、文本类型及其语言特点和文本重难点的摘取分析。第二部分为翻译的大致过程,包括译前准备、初译和译文审阅。第叁部分对文化回译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第四部分为实践过程中涉及到的文化回译的案例分析,是报告的核心章节,在文化回译的框架下,选择相应的翻译方法。最后,笔者总结了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的不足及获得的启示。(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8-06-30)

彭成广[6](2017)在《现代性及文化悖论维度下的赫勒美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美学是现代性与现代文化悖论的表征:一方面,以工具、目的及技术理性为主导的现代精神极大地侵占着人文价值的存在空间;另一方面,以启蒙与自由为典型的高度自觉的主体意识总是试图重新寻求并阐释人之意义与价值。后者可视为现代美学的化身,二者共同构成了现代性及文化悖论的钟摆平衡运动。赫勒从审美自律等方面,论证了现代美学存在的合法性和矛盾性;继而认为,作为现代美学的表意方式和内在运行结构,"历史哲学"与"艺术批评"相互对立制衡,有着不可改革的内部矛盾且构成了现代美学的悖论。针对当代审美趣味价值与艺术品个体化、多元化及动态化的存在事实,赫勒主张用"艺术品的尊严"取代"艺术自律",认为只有与人发生本质关联时,艺术才具备存在的合法性,艺术价值才可能彰显,艺术是人对意义的追寻。以上论调充分体现了赫勒美学思想的强烈人道主义色彩。(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王卓[7](2016)在《黑与白的“变脸”——论“黑脸喜剧”的历史嬗变及文化悖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黑脸喜剧"被惠特曼称为"美国歌剧",是美国最喜闻乐见的戏剧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作为一个充满矛盾、对立和动态的文化场域,"黑脸喜剧"堪称美国黑人和白人之间种族矛盾、种族歧视、种族抗争和种族协商的缩影。"黑脸喜剧"的文化起源、深藏的罪与罚、历史嬗变和文化悖论都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戏剧形式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它既带有鲜明的种族歧视的标签,充当过黑人刻板形象生产的工具,也是助推美国特色的戏剧表演和美国大众文化崛起的媒介,更是催生20世纪后期美国黑人戏剧"戏仿"模式的重要动因。(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期刊2016年05期)

黄媛媛[8](2015)在《数字虚拟形象的文化悖论与跃升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数字虚拟形象为研究对象,绕开数字虚拟形象的审美形式分析,直指形成的文化悖论,包括其对观众主观能动性的牵制以及充当意识形态腹语术。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几条建议,主要有建立虚拟形象与真实叙事的平衡、虚拟形象是手段不是目的,以及虚拟形象表现力服从于艺术的创造力,以期对虚拟美学提供些许纠偏的路径。(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5年24期)

孙建茵[9](2015)在《文化悖论与中国现代性文化的发展——兼评马尔库什的现代性文化批判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布达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乔治·马尔库什的现代性文化批判理论提供了审视现代性危机的一种思路。马尔库什指出,启蒙的两种逻辑决定了现代性的文化概念自诞生之初就以"悖论"的方式存在,这种悖论特征广泛存在于现代性文化的各种现象之中,包括广义的、人类学的文化概念与狭义的、价值标示的高雅文化概念之间的悖论,人类学文化概念中普遍性价值与差异性价值之间的悖论,以及高雅文化中科学与艺术的悖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重要文化模式,发端于"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性文化也同样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文化冲突,即中国现代性文化中批判逻辑与建构逻辑的悖论,中国现代性文化中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悖论,以及建构逻辑中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的悖论。因此,马尔库什的理论对于理解中国现代性文化的现实与特征也同样具有解释力。他试图从多样性的文化对话中寻找现代性动力因素的思路不仅为解决现代性危机提供了出路,为反思和更加客观地评价"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现代性文化状况提供了一种理论视角,对于中国现代性文化探寻一条中国特色之路也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杨洪涛[10](2015)在《抗战“神剧”的文化悖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神剧"以错误的历史观念、混乱的叙事逻辑、荒唐的情节设置、夸张的人物塑造和越轨的台词设计,为观众所诟病。抗战"神剧"的出现,究其原因:一是创作者的历史观和战争观有所偏颇;二是社会大环境缺乏足够的历史教育;叁是商业逻辑绑架了艺术思维。面对抗战"神剧",我们应该以辩证的思维和敬畏的态度正视历史,提高创作水平,严格控制抗战剧的准入门槛,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抗战正剧来铭记历史、告慰英灵。(本文来源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期刊2015年12期)

文化悖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选用的源文本是China and the West to 1600:Empire,Philosophy,and the Paradox of Culture一书的第五章,该书由美国长滩城市学院讲授世界史的资深教授史蒂文·沃勒(Steven Wallech)所着。作为一本史学专着,在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时,作者从政治、经济、农业、宗教、哲学思想等方面对中西两种文明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展开了论述,文中涉及到了大量的中西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笔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便遇到了一些特定词汇,需要联系上下文的语言语境进行分析才能进行更为准确的理解。而在对一些历史背景以及文化色彩浓厚的制度、宗教思想、历史人物和专有名词等翻译时,也可以尝试通过对相关历史文化语境的分析进行更为得体的表达。因此,笔者认为,在史学文本翻译的过程中,为保障译者对源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并确保译入语读者对该文本专业内容的准确把握,语境分析至关重要。翻译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由于文化的不同,译者若想把源语文本的专业学术内容传递给译入语读者,首要任务便是准确理解原文,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要借助“语境”;同时,要实现对译文更为得体的表达,也要借助“语境”。因此,语境与翻译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语境是翻译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于理解语篇、确定意义和准确表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论文基于对该翻译项目的实践,旨在结合此次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试图分析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因素在史学文本翻译的理解与表达中的重要作用,希望能为史学文本的翻译提供相关借鉴。本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翻译任务描述,包括翻译任务的背景和意义、文本介绍、文本特点和任务要求;第二部分为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译文的组织过程、译后审校与定稿;第叁部分为翻译过程中的指导理论,包括语境分析的理论阐述、语境与史学文本翻译以及本翻译报告中选用的语境分类;第四部分为翻译中的语境分析案例,包括语言语境案例分析、非语言语境的案例分析;第五部分总结本次翻译实践中的发现、收获及经验教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悖论论文参考文献

[1].王梓涵.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帝国·哲学·文化悖论—17世纪以前的中西对比》(第七章)翻译中的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2].张会想.语境视角下的史学文本翻译[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3].周亦瑶.《帝国·哲学·文化悖论》(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4].王欢欢.英汉翻译中的词义空缺与冲突[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5].朱曌星.翻译实践中的文化回译现象[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6].彭成广.现代性及文化悖论维度下的赫勒美学思想研究[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7

[7].王卓.黑与白的“变脸”——论“黑脸喜剧”的历史嬗变及文化悖论[J].外国文学.2016

[8].黄媛媛.数字虚拟形象的文化悖论与跃升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5

[9].孙建茵.文化悖论与中国现代性文化的发展——兼评马尔库什的现代性文化批判理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10].杨洪涛.抗战“神剧”的文化悖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

论文知识图

利玛窦河南财经学院获奖成果(7)河南财经学院获奖成果(3)河南财经学院获奖成果(4)河南财经学院获奖成果(1)河南财经学院获奖成果(2)

标签:;  ;  ;  ;  ;  ;  ;  

文化悖论论文_王梓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