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线损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江凌鹏

电力营销线损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江凌鹏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上饶市广丰区供电分公司江西上饶3346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改革精神的同时,加快了传统生产运营模式调整,其中就包括对电力营销的优化。针对电力营销中线损管理工作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在简要介绍电力营销中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指出线损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实现电力营销中线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电力营销;线损管理;问题分析;对策

引言

电力营销中的线损问题,是指电能资源在传输供应过程中,在电网各分区电力设施设备以及线路中的电能损耗现象。线损管理水平是衡量供电企业电能供应水平以及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供电企业只有高度重视线损管理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线损、控制电能损耗率,才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实现电力事业的节能可持续发展目标。

1线损管理在电力营销中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倡导并坚持节约型国家建设方针,着力推行节能减排发展政策。在电力营销领域内,线损一直以来都是衡量供电质量和水平的综合性技术指标。因此,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加强线损管理工作,是加强供电网路运行管理与建设的关键,是全面优化供电网路配置的基础,是减少供电企业电力资源浪费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供电企业服务水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线损管理工作在电力营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对减少电力资源损耗、推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造成线损的因素

2.1管理因素

根据实际应用中的相关调查得知,就造成线损的管理因素来看,其通常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因此电网改造规模就随之提升,虽然现在的电网已经较为健全,各地电网相对完善,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偏远山区存在严重的线损问题,这是由于其线路路径过程所导致的;其二,就供电企业而言,因为如今的线损管理制度并不健全,这就使得对于电网的管理不够全面,可操作性不高,因而线损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部分企业内缺乏奖励政策,使得一线员工工作热情低下;其三,进行线路检查工作的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对于线损保养等的专业技术水平无法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再加上管理制度的缺乏,对电网线路的检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线损概率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改善。

2.2用电因素

在所有的造成线损的原因中,用电这一因素所产生的线损最为严重,因此也最为重要。就该因素来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把其分为三类。第一,变压器与用电设备间存在很大差异,所产生的偏差过大,进而使得变压器的运行受到影响,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满负荷工作,造成了电能的严重损失;第二,部分用户用电知识匮乏,不了解经济功率的内容,也就不会实施“无功补偿”;最后,在用电时,部分用户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往往容易出现违章、漏抄等现象。

2.3设备因素

就设备这一造成电损的主要原因来看,该因素由设备导致,因而需要从设备上来解决问题。设备所造成的影响通常表现为:对于线路的规范缺乏科学的指导,不符合实际情况,没有考虑到负荷中心和电源点间的距离,造成了输电线路过长的现象,这就导致了损耗的提升。在对电网进行建设时,如果出现线路老化,亦或是绝缘设备绝缘能力下降,就会造成线损率的提升;还有就是变电设备损耗这一现象,无论是工作方法不合理,还是主变压器改造等问题,都会导致线损的提升。

3优化措施分析

3.1运用先进的电力设备与技术

为了保证电力营销中的线损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运用新型的信息采集技术特别关键,管理人员要主动学习最新的线损信息采集技术,保证电量信息数据更加准确,从根源上提升电力信息数据的采集速率,掌握抄表时间,明确抄表线路,尽量减少抄表环节与抄表终端线率对线损管理产生的影响。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对用电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对电力营销工作的要求也更高。电力营销工作的开展,不仅要做好内部管理工作,还要妥善解决调节馈电转供电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力营销中线损管理真正达到精细化管理目标。因为理论的电力营销和实践电力营销工作间存在较大差异,经常会出现许多问题,再加上管理人员问题解决不及时,电力营销信息、数据在实践工作当中时常出现不匹配现象,影响线损统计的精确性。因此,线损管理人员要运用先进的电力设备和技术,并定期对新型设备进行维修,保证电力营销中的线损统计数据更加精确。

3.2建立健全线损管理制度体系

①制定完善并细化线损管理制度与具体措施,充分结合不同供电企业的经营实际,明确各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线损管理任务和岗位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工作协调与有效沟通,同时对线损管理工作的操作规范与管理流程做出精确规定,形成完善系统的线损管理规范;②建立线损管理工作监督考核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考核任务与目标;③完善线损管理工作培训体系,加大对供电企业一线从业人员的专业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管理水平;④加强用电检查工作力度,规范电能供应与使用环境,大力宣传安全用电、规范用电法律法规及用电常识,普及各类违法违规取用电行为,以及应当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用电行为。

3.3着力优化供电网路结构布局

在供电网路建造之初,制定科学的规划布局方案,有效减少迂回供电问题,并通过统筹规划尽量缩短各供电线路的长度,在适当位置科学设置变电站与配电设施,改进供电质量,有效减少电能线损。此外,对于各供电分区的变压设备,应当及时跟进改造。目前很多地区还在沿用老旧型号的变压设备,由于这类设备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电能损耗较大,直接影响供电质量。因此,在新供电网路布局过程中,对于这些老旧型号变压设备应当及时改造更新,使用新型的低能耗变压设备,同时改造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空载能源损耗问题的产生,结合当地供电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变压装置。

3.4加强营销部门管理

就营销部门而言,在进行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工作任务,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定期抄表,健全完善抄表制度,准时准地抄表,杜绝由抄表时间差而造成的用电线路损耗波动现象。在抄表过程中,应根据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抄表措施,可以按时间、类别等的进行,针对性的抄表比盲目抄表效率更高。在做好对抄表时间的规划后,要对其进行优化,避免时间差线损的产生;第二,重视抄表时所存在的误差现象。确保抄表人员在进行抄表时,能够杜绝估抄、漏抄的现象,把实际用电信息记录准确,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用户是否有切点情况;第三在进行电量的统计工作时,应引入先进设备,全面普及信息化处理的方式,可以通过远程集中式的抄表方法以及无线抄表这一措施,实现对人工误差的排除。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事业发展的当前阶段,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必须要侧重于对线损率的降低,切实增强电力供应效率,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因此,相关电力营销管理人员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水平,科学化的进行对电力设备的保养及维修,同时加大对相关法律的宣传力度,为线损率的降低做出最大努力,也为电力事业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驰,李雅.电力营销线损管理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6):191.

[2]贾探喜.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7):39,40.

[3]黄淑燕.浅谈电力营销中的线损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4):1116.

[4]邹仁贵.刍议供电公司营销线损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5).

标签:;  ;  ;  

电力营销线损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江凌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