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温缩裂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裂缝,应力,沥青路面,基层,水泥,伸缩缝,温度。
温缩裂缝论文文献综述
韩硕,刘浩,章文姣[1](2019)在《基于ANSYS的沥青路面温缩裂缝间距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北方地区沥青路面温缩裂缝频繁发生,这将会影响道路使用性能和行车安全。针对某沥青路面公路,通过ANSYS建立计算模型,研究不同因素对路面温缩裂缝间距的影响,用于指导后续施工设计。(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21期)
杨云[2](2019)在《不同层间状态下温缩型反射裂缝应力强度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库伦摩擦模型表征了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层间结合状态,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把路面简化为平面应变模型,分析了2种裂尖位置下温缩型反射裂缝与降温速率、基准温度以及层间结合状态的关系。以温度应力场为初始应力场,探讨了冲击载荷作用下不同层间状态及阻尼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姚文江[3](2018)在《新疆干寒地区沥青路面温缩裂缝与温度应力数值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沥青路面在降温过程中收缩开裂机理与形态,深入分析了温缩纵缝和温缩横缝的特征,并通过建立基于不同约束条件的模型推导了横向收缩应力和纵向收缩应力的计算方法。针对新疆干寒地区低温以及昼夜温差明显的特点,利用地区的昼夜气温观测值和路面温度场相关计算结果,对典型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各结构层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得到温度应力的大小和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8年11期)
黄秀新[4](2018)在《桥梁伸缩缝混凝土温缩裂缝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道路运营中,桥梁伸缩缝混凝土表面出现较为密集的温缩裂缝为冬季除冰盐的渗入提供了通道,严重影响伸缩装置使用寿命,针对这种情况,从结构设计、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控制等方面,对如何防治伸缩缝混凝土温缩裂缝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实际应用提出了明确的意见与建议。(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8年05期)
鲍宇[5](2015)在《北方寒冷地区沥青路面温缩裂缝及防治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我国道路桥梁交通发展迅猛,由于交通量越来越大,以及部分受地区气候影响,导致一些地区沥青路面产生裂缝,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寒冷地区的沥青路面因为温度而产生裂缝,这是一个令工程界苦恼并且一直研究的难题。这种现象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更是常见。东北地区经历过冬天之后,沥青路面就会出现很多的裂缝,有些裂缝可以进行修补,但是有些裂缝影响到了交通运行,给人们的出行生活带来了不便。沥青路面荷载型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行车荷载作用在沥青路面上,产生了过大的剪应力,并且剪应力超过了沥青路面的抗剪强度,所以导致路面发生了剪切开裂破坏。沥青路面非荷载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温度裂缝。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与温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沥青混合料随着温度的升降或者温度的骤降,其抗变形能力和强度会产生明显的变化。沥青路面出现裂缝,其本身对面层的影响不大,但是,当裂缝出现,水分进入到裂缝之中,与半刚性基地接触,水分冲刷基层,造成唧浆、台阶、网裂等问题。导致基层甚至土基软化,致使整个路面的承载能力的下降,更有可能引起路面的大规模的开裂,沥青道路寿命大大缩短。本文对沈阳地区的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做出了论述,并详细的进行了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分析了其开裂的影响因素。对于沥青路面低温抗裂性的评价指标也进行了一一列举和解释。尽管国家对于道路设计和道路施工都做出了规范,但是对于一些特殊具有地方性特征的地区并没有做出单独的规范,所以本文对沈阳市沥青路面的温缩裂缝的产生进行了机理分析,并且通过实际考察,就沈阳市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土基结构、温度变化、路面破坏形态做出调查分析,通过分析沈阳地区的沥青路面裂缝原因,总结提出防治方法和防护措施。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北方寒冷地区沥青路面的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期刊2015-12-01)
韩硕[6](2014)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及温缩裂缝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低温开裂现象十分普遍,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季后,经常在路表面出现按一定间距分布的横向裂缝,这种现象在世界其他寒冷地区也经常发生。裂缝的出现为水进入道路结构内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导致道路结构的承载能力及服务寿命显着降低,因此对寒冷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温度应力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根据工程路段实测温度值,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道路结构沿深度方向的温度场分布,同时计算结构层温度梯度。研究结果表明:道路表面与土基底面的温差越大,结构内的温度梯度越大;随着道路深度的增加,温度梯度的绝对值越来越小;在夏季和秋季,结构层温度梯度为正温度梯度,而在冬季,结构层温度梯度为负温度梯度。然后,在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低温下沥青混凝土道路热—结构耦合叁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降温幅度、沥青混凝土面层及基层参数对沥青路面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此外还考虑了沥青面层与基层间的接触状况对结构温度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沥青路面的最大温度应力出现在路表面,若最大温度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本身的极限抗拉强度,将在路表面出现温缩裂缝;降温幅度越大,结构内产生的温度应力也越大;面层厚度的增加可以减小温度应力,但是影响效果并不明显;沥青面层劲度模量的变化对路表面、上面层层底与下面层层底温度应力的影响比较明显,随着模量的增加,温度应力也随着增大,而对基层层底与底基层层底温度应力的影响并不大;当沥青面层温缩系数增加时,路表面、上面层层底与下面层层底的温度应力都随着增大,最大温度应力基本都增加了原来的一半,而基层层底与底基层层底的温度应力变化不大;基层厚度及模量的变化对结构温度应力的影响非常小;利用接触单元模拟层间非连续接触状态,当下面层与基层之间接触状态不同时,在接触状态不同处温度应力的变化非常明显,由于接触模型受力响应更符合道路的实际工作状态,所以在进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时建议采用接触模型进行分析。最后,在考虑沥青路面温缩裂缝不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影响因素对路面温度应力的分析,提出预测沥青混凝土路面温缩裂缝间距的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可知,道路所处环境降温幅度越大,沥青路面的裂缝间距越小;沥青面层及基层厚度的增加可以减小裂缝间距,但是贡献不大;随沥青面层模量的增加,裂缝间距缩短;随沥青面层温缩系数的增加,裂缝间距逐渐缩短;基层模量变化时,裂缝间距不变。因此可以看出,沥青路面的开裂与否不仅与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还与道路结构情况相关。(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06-01)
刘国承,郤玉山,陈李峰,孙雪伟[7](2014)在《半刚性基层裂缝发展机理分析与温缩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刚性基层路面是国内各等级公路广泛采用的路面结构形式,而半刚性基层裂缝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文章通过对半刚性基层裂缝发展机理分析,重点研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温缩性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正交试验法开展温缩试验,提出混合料最大温缩应变的合理组合,分析计算水泥稳定碎石温缩系数的变化规律,为有效控制半刚性基层裂缝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通技术》期刊2014年01期)
郭建民,张静,丁勇[8](2013)在《沥青路面温缩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沥青路面温缩开裂是沥青路面使用中均会遇到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对于各种裂缝的形成机理、预防措施和处治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处理建议,以期在沥青路面温缩裂缝防治方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与企业》期刊2013年22期)
程培峰,尹传军,张姝婷[9](2013)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温缩裂缝间距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东北季冻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期间收缩变形产生裂缝的机理和控制裂缝的措施,对实际工程进行裂缝状况调查,并采用温缩应力公式和有限元法计算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温缩裂缝间距,与实际调查的裂缝间距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基层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结果表明,有限元法计算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温缩裂缝间距的临界值是15.8m,比较接近实际调查结果;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可减小基层温度场范围,延长温缩裂缝间距,有效减少基层温缩裂缝。(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3年10期)
[10](2012)在《温缩裂缝治理经历时间考验 亚欧博览会前夕:乌鲁木齐街道悄然一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迎接2012年9月1日举办的第二届亚欧博览会,新疆乌鲁木齐大规模道路整治工程,再次选择英达热再生技术;本次施工路段多为老城区和商业街,路段狭窄,车流量大,无法利用传统养护工艺进行大修;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单车道施工,确保施工中行车畅通,施工未接到市民投诉;针对温缩裂缝、疲劳裂缝等北方常见路病,英达进行了对症下药治理,去年施工的12条道路至今无路病复发。闹市道路大修,不影响交通近期乌鲁木齐正在进行着一场被称为"田字路"的浩大施工,南湖东路、(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建养.机械)》期刊2012年08期)
温缩裂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库伦摩擦模型表征了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层间结合状态,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把路面简化为平面应变模型,分析了2种裂尖位置下温缩型反射裂缝与降温速率、基准温度以及层间结合状态的关系。以温度应力场为初始应力场,探讨了冲击载荷作用下不同层间状态及阻尼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缩裂缝论文参考文献
[1].韩硕,刘浩,章文姣.基于ANSYS的沥青路面温缩裂缝间距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2].杨云.不同层间状态下温缩型反射裂缝应力强度因子分析[J].绿色科技.2019
[3].姚文江.新疆干寒地区沥青路面温缩裂缝与温度应力数值计算[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
[4].黄秀新.桥梁伸缩缝混凝土温缩裂缝防治技术[J].北方交通.2018
[5].鲍宇.北方寒冷地区沥青路面温缩裂缝及防治方法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
[6].韩硕.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及温缩裂缝研究[D].吉林大学.2014
[7].刘国承,郤玉山,陈李峰,孙雪伟.半刚性基层裂缝发展机理分析与温缩性能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14
[8].郭建民,张静,丁勇.沥青路面温缩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
[9].程培峰,尹传军,张姝婷.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温缩裂缝间距的有限元分析[J].公路.2013
[10]..温缩裂缝治理经历时间考验亚欧博览会前夕:乌鲁木齐街道悄然一新[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