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元模型论文_马翔,袁则瑜,陈满军,周培圣

导读:本文包含了离散元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型,参数,颗粒,阈值,组合,截面,裂纹。

离散元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马翔,袁则瑜,陈满军,周培圣[1](2019)在《基于数字图像的大空隙沥青混凝土离散元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细观角度深入分析大空隙沥青混凝土性能,利用CT扫描获取PAC-13大空隙沥青混凝土内部图像,将叁维重构的切片图像和CT横向扫描图进行阈值分割,通过体视学理论选取与真实级配最相近的图像作为集料、空隙结构提取对象,建立了像素边长为0.5 mm的离散元模型,并进行单轴压缩虚拟测试.结果表明:叁维重构切片图的级配误差比横向扫描图级配误差小了约20%,重构的切片图级配更具代表性;该模型实现的虚拟单轴压缩试验强度值与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强度值相差小于3%,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可靠性,这种数字图像建模的方法为研究大空隙沥青混凝土内部细观结构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郝建军,龙思放,李浩,贾雅丽,马志凯[2](2019)在《机收麻山药离散元模型构建及其仿真参数标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麻山药收获过程缺乏有效数值模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麻山药收获机的设计与优化。该文测定了麻山药的密度、长度、径向尺寸、抗压、抗弯及抗剪强度,基于离散元法建立了麻山药双峰分布模型,并对黏结参数进行校核;以土壤堆积角为响应值,对沙壤土基质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和表面能4个参数进行标定,建立了土壤堆积角与4个参数之间的回归模型并进行验证,标定了麻山药与钢板、沙壤土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和滚动摩擦因数。试验结果表明,麻山药双峰分布模型能够表征麻山药的力学特性,参数校核得到法向刚度、切向刚度、临界法向应力、临界切向应力及黏结半径分别为9.3×105 N/m、3.0×106 N/m、0.58 MPa、0.14 MPa、3.5 mm;沙壤土基质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及表面能分别为0.42、0.20、0.30、0.40 J/m3,离散元仿真试验后得到的土壤堆积角与试验结果平均误差为1.48%;麻山药与钢板之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及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34、0.26、0.049,与沙壤土之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及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21、0.38、0.075。研究结果可为麻山药机械化收获及产后加工等仿真试验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Jie-ling,XIAO,Gan-zhong,LIU,Jian-xing,LIU,Jia-cheng,DAI,Hao,LIU[3](2019)在《基于响应面法的碎石道床离散元模型参数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响应面方法研究特级道砟休止角的离散元参数仿真试验,建立多次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以及对道砟接触参数进行优选。通过多参数的响应面法为碎石道床离散元参数的快速标定提供有效途径。创新点:1.基于响应面法对离散元道砟接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提出道砟最优参数的回归方程及回归曲面。2.以道砟堆积体在多个正交平面的均值为道砟休止角,构建基于一致线性描述方式的道砟休止角实测试验与离散元仿真试验。3.提出道砟参数的动态标定思想。方法:1.通过道砟休止角的室内试验,测量出道砟休止角度的有效均值。2.以实测结果为目标,采用响应面法对道砟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优选。3.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论:1.通过采用休止角的4个正交面取均值的方法对中国特级道砟休止角进行实测所得到的平均值为(39.78±1.27)°。2.以实测结果为目标,采用响应面方法对特级道砟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优选,由方差分析可得2个显着的一次项参数(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以及多个显着的多次项参数组合;最优参数组合为:泊松比为0.24,密度为2600 kg/m~3,杨氏模量为5.45×1010 Pa,碰撞恢复系数为0.72,静摩擦系数为0.56,滚动摩擦系数为0.27。3.利用特级道砟离散元最优参数建立了离散元轨排模型,并进行了轨枕横向阻力试验;仿真结果与室内试验实测阻力曲线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响应面法获得的接触参数取值可用于碎石道床相关的离散元仿真。(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期刊2019年09期)

李铁军[4](2019)在《煤颗粒离散元模型宏细观参数标定及其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机械化煤炭开采和输送的研究中,数值模拟方法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离散元模拟方法,可将煤岩自身的离散特性考虑在内,常用于模拟煤矿机械与煤散料间的相互作用,其模拟结果可为煤矿机械结构设计、配套设备选型等提供技术指导。然而,离散元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颗粒模型离散元参数,目前针对煤颗粒模拟参数标定的研究较少,为了更加精确地模拟实际工况,本文对煤颗粒模型参数标定及其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从煤散料流动性角度,以堆积角作为评价指标,对煤颗粒模型接触参数进行了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和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对其进行因素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得到了各接触参数对堆积特性的因素显着性及显着性排序。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堆积角的显着性及显着性排序:煤-煤静摩擦系数>煤-煤滚动摩擦系数>煤-钢静摩擦系数>煤-煤表面能,其他参数影响极小,影响率不足1%;另外,煤-煤静摩擦系数的影响要明显比其余参数影响大。基于离散元法对干煤料与含湿煤料(10%和15%含水率)颗粒模型接触参数进行了标定并验证。具体过程为:针对煤颗粒的非规则形状,根据实际煤粒相似形状分类,在EDEM中通过球形颗粒填充的方法建立了叁种典型形状模型。设计了一系列实验直接测定了煤几何尺寸、剪切模量、密度、煤-煤恢复系数、煤-钢恢复系数、煤-钢静摩擦系数及堆积角。而通过实验不易测定的参数通过仿真-实验联合虚拟标定,以堆积角作为响应指标,基于Box-Behnken Design(BBD)试验,建立堆积角与待标定参数的回归模型,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并优化;然后以实际堆积角作为响应值,对优化后的模型求解,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最后,通过漏斗堆积试验与新设计的滑板试验,从煤散料堆积轮廓曲线吻合程度和堆积角数值差异两个角度,对得到的参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仿真与实验堆积角数值差异不超过4.7%,堆积轮廓拟合程度非常好,说明采用以上标定方法所得的参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为后续离散元模拟煤散料与煤矿机械相互作用提供合适的参数。通过实验,研究了实验测定参数随含水率的变化情况;通过仿真,基于已标定的10%含水率的煤颗粒参数,研究了表征含水率的仿真参数(表面能)随粒径变化规律为:两种粒径的表面能之比等于粒径的反比,并提出了不同粒径混合下,煤颗粒间表面能是由各混合粒径表面能按其质量占比线性迭加的假设。(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谭援强,肖湘武,张江涛,姜胜强[5](2019)在《尼龙粉末在SLS预热温度下的离散元模型参数确定及其流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尼龙粉末是增材制造中常用的粉体材料,温度对其流动性有重要影响.探索尼龙粉末增材制造预热温度下的流动性是研究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工艺中粉体铺展成形的基础.选取SLS技术中的尼龙粉末为原材料,采用离散元数值方法,研究尼龙粉末的流动行为,是增材制造工艺数值模拟和铺粉工艺优化的研究热点.以Hertz-Mindlin模型为基础,基于Hamaker理论模型和库伦定律,在尼龙粉末的接触动力学模型中引入范德华力和静电力,建立预热温度下尼龙粉末流动的离散元模型(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通过对比相应实验结果,标定了该模型的参数.对加热旋转圆筒中尼龙粉末流动过程进行了DEM数值模拟,校核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并研究了粉体粒径分布对尼龙粉末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尼龙粉末黏附力是静电力与范德华力的共同作用结果;随着粉体粒径的增大,尼龙粉末崩塌角增大,流动性增强;相对于高斯粒径分布,粒径均匀分布的尼龙粉末颗粒流动性更强.研究结果可指导SLS中铺粉工艺的优化.(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袁全春,徐丽明,邢洁洁,段壮壮,马帅[6](2018)在《机施有机肥散体颗粒离散元模型参数标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有机肥离散元模型接触参数和接触模型参数难以通过查阅文献或试验直接获得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通过仿真试验建立回归模型并结合物理试验寻优的方法,对有机肥离散元模型参数进行标定。考虑到有机肥颗粒间的凝聚力,选择"Hertz-Mindlin with Johnson-Kendall-Roberts"接触模型。应用Plackett-Burman Design对有机肥离散元模型参数进行筛选,得到对休止角有显着影响的参数,即有机肥-有机肥滚动摩擦系数、表面能JKR和有机肥-钢板滚动摩擦系数;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了显着性参数的最优值区间,应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建立并优化了休止角与显着性参数的回归模型,以实际休止角为目标,求解得到显着性参数最优值,即有机肥-有机肥滚动摩擦系数为0.10,JKR为0.015,有机肥-钢板滚动摩擦系数为0.11。在标定的参数下进行仿真验证试验,仿真休止角与实际休止角的相对误差为0.42%,无明显差异,表明标定的参数准确,可以为有机肥离散元模型参数的选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8期)

何涛,王丽[7](2018)在《基于颗粒离散元模型的煤岩组合体损伤演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颗粒离散元程序建立了"岩体-煤体-岩体"平行黏结数值模型,通过改变中间煤体部分的厚度,探讨了不同煤体厚度对组合体力学特性和破坏特征的影响,并从损伤裂纹扩展演化的过程和不同介质相互作用的力学角度2方面进一步分析了组合体变形破坏过程的一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岩组合体的破坏主要集中于中间煤体部分,尤其煤岩交界面处的破坏最为剧烈;煤岩组合体的破坏以45°~60°角的剪切破坏为主,并且随着中间煤体厚度的减小,组合体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煤岩组合体的变形破坏过程可分为整体线性变形、煤体非线性变形、煤体峰值破坏及煤岩整体失稳破坏4个阶段。(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8年07期)

彭飞,王红英,方芳,刘玉德[8](2018)在《基于注入截面法的颗粒饲料离散元模型参数标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离散元法进行颗粒饲料后喷涂、冷却、输送、仓储、饲喂等关键环节的工作过程仿真分析时,需要建立颗粒饲料离散元模型并通过测定休止角来标定离散元参数,用以测定休止角的传统装置与方法,存在样品用量多、测定繁琐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注入截面法的休止角测定装置与方法,通过颗粒堆积体截面的轮廓线直接获取休止角,从而进行休止角的模拟与测定。建立与颗粒饲料形态相近的离散元模型,借用GEMM(Generic EDEM material model database)数据库获得离散元模型参数范围。以滑动摩擦因数X1、碰撞恢复系数X2和滚动摩擦因数X3为试验因素,以颗粒饲料堆积休止角Y1为评价指标,按照3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回归分析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3个因素以堆积休止角为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以颗粒饲料休止角真实测得值为目标,对回归模型进行寻优,得到优化后的标定参数组合:颗粒饲料间滑动摩擦因数为0.41,碰撞恢复系数为0.53,滚动摩擦因数为0.08。以此优化解进行仿真试验,结果显示预测休止角为29.43°±0.70°,误差为3.1%,休止角仿真和试验在堆积角度和形态上相似度较高。结果表明了基于注入截面法的颗粒饲料离散元建模与休止角测定试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蒋逸飞,张俊,何勇,刘哲超,赵万华[9](2018)在《面向裂纹扩展的连结型刚体-弹簧离散元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连结型刚体-弹簧离散元的单元排布型式对仿真裂纹扩展路径严重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多层邻近单元作用力的离散元模型。该模型在1层、2层和3层邻近单元搜索方法下的离散元弹簧刚度参数和断裂判据由材料应变能守恒法则推导得出。采用不同层数邻近单元搜索方法对Kalthoff和Winkler的平板材料动态剪切实验的裂纹扩展轨迹进行了离散元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离散元模型中邻近单元搜索层数的增加,不同单元排布型式对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下降;在3层邻近单元搜索方法下,受不同单元排布影响,仿真得到的裂纹扩展的起止时间仅相差2μs,裂纹扩展轨迹十分接近并与实验结果吻合。采用3层邻近单元搜索方法的离散元模型可以有效地仿真材料裂纹扩展路径,可望成为研究材料断裂过程的工具。(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邢大伟[10](2017)在《石灰石颗粒离散元模型构建及主动冲击破碎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立轴冲击破碎机作为岩石破碎制砂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保证石料生产线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物料颗粒的破碎过程以及影响破碎效果的因素,对优化破碎机转子结构与生产参数,提高破碎机的生产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和离散元模拟仿真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物料在破碎机中的冲击破碎特性进行研究;经实验与仿真获取用于石灰石颗粒离散元内聚模型构建所需的物料物性参数以及接触参数;利用离散元软件构造了一种具有内部微结构面和裂纹的内聚颗粒球模型,验证了该颗粒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实验与离散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石灰石物料的破碎特性。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方面:(1)设计实验方法获取物料颗粒的物理力学参数,采用单轴压缩实验获得岩石剪切模量;取制砂机石灰石原料进行下落试验获得碰撞恢复系数;设计装置进行滑板试验和堆积角实验获得物料与自身以及钢板的静摩擦系数;最终进行两种堆积角拟合与实验对比确定石灰石离散元模型物性参数与接触参数。(2)基于离散单元法及岩石动态破碎的基本机理,根据生产试验中的破碎效果构建具有微结构面和内部初始裂纹的石灰石内聚颗粒。以气动原理设计并制造发射岩石颗粒的实验装置,建立与冲击破碎过程一致的仿真实验模型,模拟单颗粒物料主动冲击破碎的整个动态过程,进行冲击过程与不同工况下破碎效果的实验与仿真对比,对颗粒内聚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3)利用单颗粒冲击破碎实验装置,针对不同颗粒粒径,撞击速度,撞击角度进行试验,同时利用已经构建的离散元颗粒模型进行单颗粒冲击破碎仿真实验,并与真实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各因素对破碎比,粒度分布,成砂率等破碎效果的影响。本论文的工作有助于主动冲击破碎理论以及立轴破碎机结构生产参数的进一步探究,具有较好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7-05-15)

离散元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麻山药收获过程缺乏有效数值模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麻山药收获机的设计与优化。该文测定了麻山药的密度、长度、径向尺寸、抗压、抗弯及抗剪强度,基于离散元法建立了麻山药双峰分布模型,并对黏结参数进行校核;以土壤堆积角为响应值,对沙壤土基质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和表面能4个参数进行标定,建立了土壤堆积角与4个参数之间的回归模型并进行验证,标定了麻山药与钢板、沙壤土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和滚动摩擦因数。试验结果表明,麻山药双峰分布模型能够表征麻山药的力学特性,参数校核得到法向刚度、切向刚度、临界法向应力、临界切向应力及黏结半径分别为9.3×105 N/m、3.0×106 N/m、0.58 MPa、0.14 MPa、3.5 mm;沙壤土基质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及表面能分别为0.42、0.20、0.30、0.40 J/m3,离散元仿真试验后得到的土壤堆积角与试验结果平均误差为1.48%;麻山药与钢板之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及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34、0.26、0.049,与沙壤土之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及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21、0.38、0.075。研究结果可为麻山药机械化收获及产后加工等仿真试验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离散元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马翔,袁则瑜,陈满军,周培圣.基于数字图像的大空隙沥青混凝土离散元模型[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郝建军,龙思放,李浩,贾雅丽,马志凯.机收麻山药离散元模型构建及其仿真参数标定[J].农业工程学报.2019

[3].Jie-ling,XIAO,Gan-zhong,LIU,Jian-xing,LIU,Jia-cheng,DAI,Hao,LIU.基于响应面法的碎石道床离散元模型参数研究(英文)[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A(AppliedPhysics&Engineering).2019

[4].李铁军.煤颗粒离散元模型宏细观参数标定及其关系[D].太原理工大学.2019

[5].谭援强,肖湘武,张江涛,姜胜强.尼龙粉末在SLS预热温度下的离散元模型参数确定及其流动特性分析[J].力学学报.2019

[6].袁全春,徐丽明,邢洁洁,段壮壮,马帅.机施有机肥散体颗粒离散元模型参数标定[J].农业工程学报.2018

[7].何涛,王丽.基于颗粒离散元模型的煤岩组合体损伤演化规律研究[J].煤矿安全.2018

[8].彭飞,王红英,方芳,刘玉德.基于注入截面法的颗粒饲料离散元模型参数标定[J].农业机械学报.2018

[9].蒋逸飞,张俊,何勇,刘哲超,赵万华.面向裂纹扩展的连结型刚体-弹簧离散元模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8

[10].邢大伟.石灰石颗粒离散元模型构建及主动冲击破碎特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接触区域离散元、有限元网格俯视图同步和异步运行模式自主研发的叁维CAE软件界面圆台面的离散元分析模型球台面的离散元分析模型球冠面的离散元分析模型

标签:;  ;  ;  ;  ;  ;  ;  

离散元模型论文_马翔,袁则瑜,陈满军,周培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