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郝丽娜[1](2019)在《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及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绿洲是干旱区发展的基石,水资源是影响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干旱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绿洲内部农业规模和生态规模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如何在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中通过发展面向生态的适度农业规模和高效的农业结构实现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目标,从而缓解农业用水与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保证绿洲农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探讨了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的概念和内涵,系统分析了绿洲水土资源与生态经济及农业规模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研究框架,从“数量适度”、“结构适度”和“空间适度”三个维度描述绿洲适度农业规模,构建了基于生态健康的适度农业规模模型、基于节水高效的种植结构优化模型和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并针对我国西北典型绿洲区黑河流域中游提出研究区绿洲农业的适度发展规模、最优发展结构和高效空间发展模式。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研究框架基于绿洲水土资源—生态系统—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内部组成的相互关系分析,建立了以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绿洲生态健康为目标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研究框架。该框架认为“适度农业规模”具有“三维”特征,其一为“数量适度”,即通过确定绿洲生态健康的定量表征形式,从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两个角度探讨生态健康的适度农业发展规模;其二为“结构适度”,即农业规模内部的作物种植结构,从节水高效的优化目标出发,确定适度农业规模的最优发展结构;其三为“空间适度”,即作物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以种植结构调整结果和作物种植适宜性最大化为主导,在灌区尺度上研究作物空间布局优化,获得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的高效空间发展模式。(2)建立了基于生态健康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模型,确定了黑河中游绿洲适度农业规模在确定绿洲生态健康的定量表征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角度探讨了生态健康的适度农业规模计算方法。首先从理论分析方面,以地下水埋深、农田防护比例、植被覆盖率和大风发生频次作为评价因子评价绿洲生态健康,构建了基于绿洲生态健康评价和风沙动力学原理的适度农业规模计算模型(SASM-EHA);从实践应用方面,构建了基于绿洲圈层结构和绿洲沙漠化土地整治实地试验结果的适度农业规模计算模型(SASM-OCT)。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试验两方面探讨不同来水情景和生态需水情景下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研究结果表明:SASM-EHA模型和SASM-OCT模型计算的黑河中游适度绿洲规模分别为20792458 km2和20592387 km2,适度农业规模分别为16631967 km2和16421921 km2,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较为接近。因此,SASM-EHA模型可推广用于中国西北其他无实地试验资料的绿洲区适度农业规模的确定。按照SASM-EHA模型计算黑河中游现状2015年农业规模应该减少210 km2,黑河中游绿洲生态防护规模应该控制在20%左右才能保证绿洲系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3)构建了基于节水高效的种植结构优化模型,获得了不同来水情景和价格波动情景下种植结构优化方案为发展节水高效的农业模式,建立了以单方灌溉水净效益最大和单位种植面积效益最大为目标的种植结构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得到不同来水情景的种植结构优化方案。通过设置节水情景计算未来节水灌溉面积比率提高情景下灌区及整个黑河中游绿洲区的农业节水量。考虑到作物种植结构除了决定于自然资源条件,同时也受市场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了未来价格波动下的种植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后,农业净效益提高0.52亿元,农业用水量减少1.02亿m3;未来价格波动对种植结构有一定的影响,粮食作物的价格波动对种植结构的影响较小,经济作物价格的波动对种植结构的影响比较明显;节水灌溉面积比率增加10%,黑河中游绿洲区可节水2.63亿m3,节水灌溉面积比率增加20%,可节水3.08亿m3,减少的农业用水可以用于弥补生态用水的不足,或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恢复地下水的均衡状态。本文提出干旱区农业应该推行“发展高效节水”与“节水—生态补偿机制”并举的政策,以避免出现越节水越缺水的现象。(4)建立了绿洲农业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获得了玉米和小麦的空间优化布局以种植结构调整结果和作物种植适宜性最大化为主导,建立了基于最小交叉信息熵的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基于ArcGIS平台耦合作物种植适宜性空间分布数据、现状农业土地利用数据以及人口空间分布数据等多源遥感信息数据确定综合作物种植适宜性空间分布,确定模型的先验分布概率;将种植结构优化结果作为约束条件,利用最小交叉信息熵原理,确定作物种植面积可分配概率,得到种植结构空间优化布局。该模型耦合了多源遥感信息数据和统计数据,实现了种植结构数量和空间的优化统一,为解决作物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新的手段。研究结果表明:黑河中游玉米适宜耕种区与现状玉米面积分布大体一致,小麦的适宜耕种区与现状分布差异较大,同时玉米适宜耕种区远远大于小麦适宜区;优化后玉米和小麦高分配概率较优化前更加集中;优化后玉米种植面积在临泽县和高台县应调减,甘州区应调增;优化后小麦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甘州区和临泽县。
曹启文[2](2019)在《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研究 ——以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湿地是地球上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水源、气候、自然生态系统、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西北河西走廊地区拥有特色的戈壁绿洲湿地资源相对丰富且尤为珍贵,但是该地区被限制的经济发展和认识水平,是的人们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处于无序和过度的状态,对湿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浪费。本文将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的调研结果作为目标,以我国甘肃省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地区内不同区域湿地的比较,分析出戈壁绿洲环境下景观营造应该在保护修复湿地的前提下,展示深层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进而总结出现状湿地资源保护和景观营造时需要重点进行植物空间和生境空间多样性的营造理念。然后立足于人的实际需求和实地景观体验感,从湿地公园现阶段的设计改进需求出发,提出具备可操作性的富有乡土元素满足使用价值的湿地景观改进策略。最后,依据湿地现状进行优化设计,主要依靠戈壁绿洲湿地区域的优势植物进行湿地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多样性从而达到景观原生态和动植物多样性的效果,将设计区域分为三大核心景观营造区域,根据场地内不同生态环境与空间需求进行生境景观空间营造,符合了保护修复为主的设计前提又丰富了空间功能及形态。这不仅促进戈壁绿洲环境生态湿地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也为今后戈壁绿洲湿地保护和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张雯茜[3](2019)在《新时代地方政府河西走廊生态问题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条交通要道,是甘肃资源状况、生态状况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不仅如此,河西走廊地区还是甘肃、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安全屏障,对于国家的生态安全、地区稳定、社会繁荣、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河西走廊独特的经济地位和生态特征决定了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态治理的重要性和价值性,但是由于河西走廊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复杂脆弱,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矛盾突出,加上政府生态治理不规范彻底,治理效果不明显,因此,河西走廊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状况不容乐观。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阶段新矛盾的背景下,中国特色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不断发展,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理论认识,成为我国解决生态治理问题的指导思想,这也为河西走廊地区生态问题提供了根本方向和解决思路。本文对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价值、生态特征和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从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情况、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条例、生态管理机构和自然保护区、政府生态治理体系和主要治理方式与治理手段五个方面,对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的生态治理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客观评价。本文剖析了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发展观念存在偏差、地方与中央生态保护条例不一致、保护区内存违规开发项目、区域政府生态治理协调性差和生态治理效果不理想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政府生态治理困境原因分析归纳为五个方面:政府生态治理行为受经济利益影响、地方政府生态治理政策不规范、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监督、政府生态治理合作机制不畅通和政府生态治理方式手段单一。针对河西走廊地区政府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立足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路径。在观念层面应政府应当改变传统政绩观,树立绿色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中贯彻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在生态治理政策体系方面,要不断强化政府法治意识,加强政策执法力度,完善政策内容体系建设;在生态治理监督方面,要将生态保护作为增强民生福祉的主要内容,建立政府生态治理责任与监督体系,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和生态诉求;在府际合作治理方面,政府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强合作意识,构建开放协调共享的政府合作治理模式;在治理主体与治理手段方面,政府要发挥技术和宣传教育对生态治理的作用,丰富生态治理的方式手段,同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治理模式,实现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
路其首[4](2019)在《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制约西北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一定时期内西北地区人民水资源利用方式,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可深化对该时期人民在水资源利用中体现的智慧与经验的理解,以更好地为现实提供借鉴。自然降水状态下的西北地区,除少数山地之外,绝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于农作物生长及农业发展。明代西北地区比现在干冷,降水量比现在小。对水的利用除雨养农业区外则是灌溉区的形成。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将西北地区分为陕北高原、陇中盆地、渭河平原、宁夏平原、秦巴山地、河湟谷地等,各区内自然环境及地表径流不同。农业水资源利用主要为地表水,其中以地表径流为主;地下水次之,地下水或地表积水可作为地表径流的补充。灌溉是利用地表水最主要的方式,明代西北地区的灌溉工程建设在不同地区表现的不同,通过整理不同地区的灌溉工程及其建设方法,其工程特点是:以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为主、兴废较为频繁、军事性因素强、水利技术有一定发展。灌溉工程有不同分类:以投资者分类,分为军事因素的灌溉工程、官民合修和民间自修三种;以引水方式分类,可分有坝引水和无坝引水两种。灌溉工程修建较高的花费、政治环境的不利、引水方式的不同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灌溉工程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很深。一是灌溉面积的扩大。边地军镇卫所的屯田活动对耕地面积扩大起到很大作用,但并非水利建设的直接结果。其发展速率主要依靠地理环境及农业发展基础,还包括人口的增减。腹里地区耕地面积在明中后期出现增长,这与农业发展基础、灌溉工程中小型化、政策推行、种植结构改变等有密切关系。不同地区灌溉面积扩大与灌溉工程建设的相关程度也不同,并存在空间与时间差异。二是农业技术的选择。作物引进方面,旱地作物对种植结构改变作用有限,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小且零星分布,大部分地区仍然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水资源利用对作物周期以及包括不同作物的轮作、间作在内的种植结构变化起了一定作用。农业生产工具多样,尤其以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水车、水磨、船磨的出现为代表,但只是在陇中部分地区出现。农业增产措施中,肥料使用普遍;而以陇中砂田为代表的保水措施是一种创举,但二者更新费用较高。总之,与水资源利用相关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方面未取得重要突破。不同水资源利用途径会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状态,并存在区域性差异。明代西北地区农业经营方式多种并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肥力保持模式、诱导性技术-制度模式,而肥力保持模式与诱导性技术-制度模式有一定交叉,水资源则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农业经济区域性差异与水资源的区域性差异有紧密相关性,水资源的分布格局深刻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格局。总之,通过对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的探讨上,可供借鉴处是在工程技术创新、农业增产措施、水资源分配、利用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上,而不足之处则是水资源利用来源过于单一,水资源利用工具未广泛普及且技术相对滞后,部分地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等。当今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仍有一些问题与历史相似,在今后用水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努力达到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张钰[5](2018)在《生态共同体视域下河西走廊生态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危机与人类的无度欲望和野蛮态度密不可分,本质上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这种异化表征人悖逆了人性的真善美,使原本和谐的人地关系发生断裂,最终导向人与自然失去自由。生态共同体以生态危机为出场背景,以有机整体的视野将人与自然置于一个互生互惠的生命共同体,由此消解了人类超拔于自然之上的狂傲与虚妄,使人性复归善意的本真达成天地美生的和谐。生态共同体出场有着雄厚的理论根基,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提供了理论来源,有机哲学阐发的有机整体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提供了超凡的生态智慧。生态共同体经历了自然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生态共同体的运演逻辑,每一种共同体形态都编织出不尽相同的人地关系。在自然共同体中人与自然保持着元初的本真,在蒙昧的时代境域中维系着安宁和谐的井然秩序。在社会共同体中人与自然纷纷卷入了资本主义现代性追求资本无限增殖逻辑的漩涡中,人与自然蜕变为超绝欲望的奴隶,大自然在人类狼性态度的蹂躏下满目疮痍,倒逼着大自然发出本能的抵抗,貌合神离的人地关系必然招致生态危机的幽灵肆虐无常。生态共同体旨在以有机整体的宏阔视域重塑人与自然的共生价值,把人与自然置于一个彼此交织互惠的生命共同体中来审视以期弥合断裂的人地关系,最终指向人与自然的根本和解。生态共同体拒斥工业文明越多越好的经济理性原则,倡导够了就行的生态理性原则,在实践中扬弃以牺牲生态利益换取经济增长的黑色发展观,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而且生态共同体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践归宿,澄明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意蕴,标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河西走廊位居我国西北边疆甘肃省的西部,因地处黄河以西地形酷似走廊而得名,由于深居西北腹地远隔海洋属典型的干旱区,水资源极度贫乏。所幸走廊南麓的祁连山孕育了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河,得益于内陆河的滋育走廊内分布着大小各异的绿洲,数千年来人类倚重于这些绿洲繁衍生息,故而河西走廊又称为绿洲走廊。河西走廊的区位特点决定了该区域不仅对保障西部边疆安全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而且作为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河西走廊承载着东西方文明互通共荣的重要使命。如今国家提出了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有利于再次突显河西走廊在融通东西方文明中的纽带或桥梁作用,从而为新时代背景下河西走廊的生态治理提供了契机。河西走廊在先秦时期人类活动尚在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人地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然而伴随着两汉、隋唐、明清三次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人地关系经历了相对稳定期、缓冲期和激烈对抗期的运演过程。历史时期出现的内陆河尾间湖泊消失、绿洲边缘植被破坏、耕地沙化既已确证原本和谐的人地关系出现了难易逾越的鸿沟。如今河西走廊业已突显的水资源日渐短缺、沙漠化进程加快等生态问题赫然昭明人地关系依然沟壑难平,严重制约了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危机咄咄逼人的紧迫情势意味着生态治理刻不容缓,而河西走廊的生态治理存在诸如政府主导生态治理失效、综合治理机制不健、生态治理中的发展理念滞后等现实缺陷导致生态治理的效果不尽人意。生态治理是通过还原人性的纯真本性借以实现以人为本的内在回归,进而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外在超越,生态治理的双重向度展现了人性与自然性的统一,昭示人与自然本质的内在统一。河西走廊生态治理日渐式微吁求生态治理价值取向的转向,即由人类中心主义主导的单一价值取向转变为生态共同体福祉为旨归的多元价值取向。人类中心主义将人标举为生态系统的主宰,阐发人为自然立法的应然逻辑,遵行竭泽而渔的黑色发展方式,必然招致人类超然于他物的单一主体的生态治理模式来显现人的至尊地位,生态治理的效果事倍功半。生态共同体福祉为旨归的多元价值取向将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生命体,坚守人向自然生成的自然规约,在实践中践履天地美生的绿色发展方式呵护生态共同体的根本福祉,进而俞示摒除人与自然绝然割裂的单一主体治理模式而践履多元协同的生态治理路径来统合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河西走廊多元协同的生态治理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实践指向,遵循有机整体主义的统合理念、人与自然互不相胜的统合理念及可持续性的新发展理念,自始至终把人与自然的共生权益统摄于生态治理的全过程。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河西走廊的生态治理需要新发展理念引领实践,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为生态治理提供不竭动力和根本保障,开放发展为生态治理提供有利条件,绿色发展本身就是生态治理的实践逻辑,而生态治理的最终归宿是实现优良生态和美好生活的自觉耦合,共享发展的成果。新发展理念的有机统一形塑了卓异的价值共识和精妙的理论体系,引领河西走廊在发展生态经济、完善生态政治制度体系、发掘生态文化资源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进而为河西走廊的生态治理夯实基础,推进实现人与自然美美与共的现代化新河西。
吴丽丽[6](2016)在《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网络优化布局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进程的日益加快,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两者协调发展的矛盾越发突出,生境破碎化问题的显现给城市和区域生态规划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极大地削弱了生态网络的稳定性。绿洲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种特殊的生态组成要素,是干旱地区人类赖以生存、活动与发展的基本场所,对区域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自古以来,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就相对脆弱,加之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使得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内陆河断流等严峻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绿洲是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安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对其系统地研究是解决该地区生态问题的关键。生态网络思想源于19世纪,现已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应用,并取得显着效果。本文以河西走廊绿洲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界定了绿洲生态网络的概念,采用网络分析法与最小成本路径方法相结合的思路,在生态网络理论的指导下,重点分析和确定已有和潜在的生态节点及生态廊道,合理构建河西走廊地区绿洲生态网络并对其进行智能评价,提出河西走廊地区复合型生态网络框架,规划河西走廊地区理想生态网络发展方向和潜在发展区域,以期实现区域生态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985-2013年期间,河西走廊各用地类型面积在不断变化,土地利用整体呈不平衡状态。其中,草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过程;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其中耕地“涨势”最为明显达到了0.993,接近于1。研究数据表明:在过去的近30a中,土地利用转换的方向主要为其它类型用地向耕地转换;从景观类型和景观水平来看,在研究时间段内,各类型用地景观格局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耕地斑块数量的减小以及平均斑块密度的增大,说明以耕地为主的用地类型在向集约化发展,各用地类型空间连通性在加强,聚集程度在增加。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建设的开展。(2)选取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度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作为河西走廊地区生态评价指标,测算出河西21市县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采用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分别对2001年和2013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智能评价,结果表明:嘉峪关市、玉门市、酒泉市、张掖市和山丹县生态环境呈倒退态势,而金塔县、阿克塞县以及古浪县则有所改良,生态环境趋好。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的建立,为后续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考量和评价机制,避免人为、片面的评价模型。(3)根据河西走廊划分的镶嵌体功能区,提取出生态功能区中具有代表性的57个生态节点,建立总长度为3635km的78条生态廊道生态功能区连接网络。研究发现河西走廊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网络闭合度α指数为0.229、网络线点率β指数为1.368、网络连接度γ指数为0.469,成本比cr指数为0.9875。评价结果指数显示,生态功能区镶嵌体生态网络距离和网络密度值均处于显着低值水平,生态网络特征性一般;从网络密度来看,道路生态廊道的网络密度值为0.1067,平均每个节点的连线数2.56;水网生态廊道的密度值为0.0989,平均每个节点的连线数为1.64。节点之间连线数量的大小反映出两个节点关系的密切程度,无论是道路生态廊道还是水网生态廊道的密度值,均低于一般的网络密度值,表明河西走廊现状生态廊道之间的关联程度偏低,生态隔离现象突出,且主要的生态节点大致分布于绿洲地区,生态系统内部连接性在衰退。(4)复合型生态网络的构建将绿洲生态网络、道路生态网络和河流生态网络进行整合,提取出关键生态节点,并模拟出潜在的生态廊道,就整体而言该网络系统节点数与连接数的宏观统计特征符合幂律分布,为无标度网络,集聚效益好、成长性强。从模拟出的潜在生态廊道分析可以看出,绿洲生态网络与现实中的道路网络和河流网络在空间分布上有差异,分布的不均衡造成了生态断裂点。复合生态网络为今后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加强对生态断裂点的生态建设,形成区域生态屏障保护。复合生态网络的建立,验证了在“区域”尺度下进行的绿洲生态网络研究理论上是可行的。(5)根据复合生态网络中存在的核心生态节点和潜在生态廊道,为进一步优化生态网络,提出了“以张掖绿洲为依托,以民乐-张掖绿洲为生态网络核心发展环,以玉门-酒泉-敦煌绿洲生态带、黑河流域生态带和民勤生态带为核心扩展区域”的“一心、一环、三带”的绿洲生态网络格局框架构想。该构想以提高河西走廊生态网络连通性和改善生态环境恶化为出发点,对于提高景观生态系统的连接度,强化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基质间的空间联系,进而维持河西走廊区域生态全局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朱少卿[7](2016)在《河西走廊绿洲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以张掖市高台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经实证检验,是不可持续的,产生了—系列的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问题。河西走廊深居内陆,绿洲城镇被荒漠所包围,在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欠发达等因素的胁迫下,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为摆脱相关因素的约束,提高城镇化水平及质量,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成为河西走廊绿洲地区的历史必然选择。本文以河西走廊绿洲城镇的典型代表和国家第二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城镇——高台县为研究案例。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探讨,以期促进高台县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城镇目标的实现,为河西走廊绿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模式典范,促进区域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升,以充分发挥河西走廊绿洲城镇的重要战略价值。在实证研究方面,文章首先从水资源、城镇土地资源及生态系统三个角度对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进行了研究。(1)水资源方面。通过PSR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模型和复合系统水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得出:高台县水资源系统持续优化,经济—社会—生态—水资源复合系统协调能力显着提升但协调能力依旧较差,水资源利用水平与利用效率依旧相对较低。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系统的压力显着降低,但远超过水资源系统的可承受范围。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显着增强,但处于濒临超载的紧张状态,整个县域用水依旧紧张。水资源呈现出重度脆弱状态,人工响应措施并未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2)城镇土地资源方面。从土地人口承载力、土地经济承载力、土地建设承载力、土地环境承载力四个方面刻画了土地的综合承载力水平。目前城镇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较低,城镇土地使用强度、利用集约度及紧凑度较低,土地使用方式粗放,使用效率低,城镇土地资源的潜力和价值未得到充分开发,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城镇化推进的巨大承载作用没得到充分利用;(3)生态系统方面。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压力指数的计算得出,生态系统长期处于赤字状态和生态极不安全状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的实证研究之上,文章从经济城镇化、产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城镇体系空间关系及城镇化综合水平等七个方面入手,对高台县的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全面研究,揭示了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研究得出,高台县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成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经济稳步发展,经济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为城镇化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保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化内生驱动力逐步增强;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升,非农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土地城镇化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充足承载力;城乡融合不断深入,小康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城镇体系空间联系较为完善;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研究同时得出,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社会经济问题。(1)经济城镇化方面。经济规模小,经济发展尤其是非农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内生推动作用严重不足,对人口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过弱。财政及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及城镇化的推进作用被限制;(2)产业城镇化方面。二三产业比重较低,第一产业比重过高,非农产业无法为人口城镇集聚、人口非农转化、城镇化内涵式推进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撑。工业化基础薄弱,发展严重不足,工业化滞后于人口城镇化,对人口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较差;(3)人口城镇化方面。人口城镇化率水平较低,人口非农化过程十分缓慢,是包含大量农业人口的城镇化,城镇化率虚高。城镇体系人口规模分布处于初始均衡状态,人口中心城镇集聚现象十分不明显;(4)土地城镇化方面。土地城镇化的推进速度过快,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及工业化的关系严重失调,缺乏人口集聚及内生动力的支撑,推进方式粗放,缺乏内涵,呈现低质量超前过快发展状态;(5)社会城镇化方面。城乡一体化水平严重偏低,城乡二元性依旧比较明显,小康社会建设水平距离全面小康的目标水平差距巨大;(6)城镇空间关系方面。公路网整体层次较低,结构不合理,路况较差,通行能力和通达便捷度受到严重制约:(7)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方面。研究得出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系统压力不断加大,影响了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综合而言,高台县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主导性过强,过分依靠土地城镇化,土地城镇化推进速度过快,推进方式粗放;人口城镇化率低,城镇化非农基础薄弱,内生动力严重不足,缺乏人口集聚、产业及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是包含大量农业人口的城镇化,城镇化率虚高;城乡二元性较为明显;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较低,整体质量较差,缺乏内涵。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和社会经济基础实证研究之上,结合国家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文件和精神,提出了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原则和目标定位。关于原则,主要有: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生态文明原则;“四化同步”的建设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城乡融合的建设原则;控制土地城镇化速度,增强城镇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原则;城镇空间关系优化原则;保护文脉,传承特色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大胆摸索,先试先行的原则。关于目标,主要为:绿洲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标杆和典范;绿洲城镇生态文明之城的发展先驱和样板;“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镇。最后,文章总结性的提出了对河西走廊绿洲地区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1)基于生态保护的安全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安全之城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和必要保障;(2)基于产业升级的繁荣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繁荣之城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和重要内生驱动力;(3)基于创新驱动目标的创新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创新之城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发展路径;(4)基于“以人为本”的幸福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幸福之城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5)基于文化繁荣的人文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人文魅力之城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灵魂和智力支持;(6)基于信息化的智慧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智慧之城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支撑平台;(7)基于生态文明的生态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生态之城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王向辉[8](2012)在《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西北地区环境变迁是自然过程和人类历史活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论文从古代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三个层面对西北地区环境变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做了深入分析和详细论述。利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搜集的历史史料和现代资料进行系统统计,对西北地区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灾害环境和农业资源环境进行细致解剖和分析,发现从历史过程来看,农业环境变迁中自然和人文因素起着关键作用;灾荒因素突出诱发了近代环境变迁,而现代环境问题产生则是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及人为不合理开发的综合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选择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发展减灾农业和区域生态治理模式,进一步促进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第一,本文从环境变迁与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入手,评价环境与农业环境定义,提出环境变迁理论。以生态学的环境胁迫理论为依据,对古代时期、近代时期和现代农业环境变迁进行分析,提出气候变化胁迫、灾害环境胁迫、生态环境胁迫和土地污染胁迫四个概念;根据西北地区自然灾害多发、危害严重等特征,引入灾害风险理论,提出农业减灾概念;利用区域生态脆弱性分析,揭示了西北地区脆弱区环境变化与农业发展的对应关系,构建了区域农业生态治理理念。第二,论文对历史环境变迁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气候环境、森林植被、水土环境等自然因素在西北农业环境变迁中起了重要作用,人文社会因素加剧了自然因素的影响强度,对农业环境造成了更严重破坏。明清时期人口激增,人地矛盾激化,土地利用无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历史时期政府不合理农业开发方式和政策,造成农区无序扩展和过度开发,加上缺乏生态保护意识,肆意破坏森林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区域扩大,最终形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在农牧交错区域,盲目移民固边开垦,常常导致生态危机。第三,近代农业环境变迁的典型特征和突出特点是灾荒频繁,此起彼伏。西北地区是自然灾害的重灾区,更是近代时期自然灾害的高发期。以陕西为例,近代陕西从1840—1949年的110年间,有旱灾纪录的年份达81年。由于水旱灾害频发不断,冰雹、霜冻、蝗灾叠置发生,导致灾荒肆虐。灾荒对农业发展环境、社会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近代战乱延续不断,旧政权腐败、人地关系紧张、人民生活无保障,无力扩大再生产,更不用说抗灾和减灾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剧灾荒对环境的破坏力度。第四,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人口政策、经济政策、政治导向等众多制度存在缺陷,对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并未给予重视或未给予足够重视。因此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并未改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家在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逐渐关注和重视农业环境问题。但措施不力,政策不到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有增无减;生态环境脆弱的旱农地区农业灾害危害更加突出;由风蚀和水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已成为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制约因素。第五,西北地区气候变化会诱发农业水土环境恶化和农业生态环境灾害频发。农业生态环境灾害通常会降低土地的生产力,削弱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气象灾害频发地区,要加大灾害性天气预防和监测能力建设,积极选择适应干旱胁迫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和耕作技术。对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的发育,种植和产量影响问题,要积极研究和应用抗逆作物和抗逆品种,适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开发节水灌溉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水生态农业。政府部门要加强极端灾害天气的研究和预报能力建设,完善灾害应急制度建设;同时要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要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构建农业生态治理和防灾减灾救助体系;逐步实施农业灾害保险制度,减轻农民的灾害风险,对西北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第六,针对西北地区农业灾害环境威胁严重,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灾害风险,论文提出西北地区要大力开展农业减灾,发展减灾农业的对策。在发展减灾农业方面,首先要突出以抗旱防灾为重点;其次要因地制宜,突出区域减灾模式。在发展减灾农业政策上,加强对农业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大科技减灾研究,提高科技减灾能力,加强减灾系统建设;做好抗旱减灾规划,不断完善政府减灾管理水平;要重视乡村的农业减灾,不断修缮减灾工程措施,增强农民防灾减灾的主体意识,体现农业减灾的现实意义。第七,针对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的态势和区域生态差异化显着的特点,要选取生态环境脆弱的雨养农业区域和绿洲农业区域加以比较研究,选择合理恰当农业技术进行区域生态治理。雨养农业区域应针对干旱缺水的生态环境,实施集雨工程减灾模式;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要加大生态治理的技术模式,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进行反思和完善,对生态补偿机制作出适时合理修改。针对绿洲农业区域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又面对着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要加大对区域水资源环境有效管理。对于盐渍化问题要加大水利工程和选择合理的农业技术综合治理。充分利用绿洲气候和水土资源优势,发展绿洲节水灌溉技术和绿洲生态农业模式。针对绿洲沙漠化加重趋势,要建设以林草为主、防治风沙化的防治体系;采用覆盖耕作,合理灌溉防止和治理盐碱化土地;加大绿洲植被建设,扭转绿洲生态退化趋势,促进绿洲农业持续发展。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9](2011)在《新疆且末绿洲适度规模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绿洲规模扩张对干旱区脆弱生态环境的影响规律,论文选择了水资源、气候、植被、土壤、地形地貌作为荒漠绿洲的关键环境要素,以具有代表性的且末绿洲为研究区域,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定量与3S(RS、GIS、GPS)技术、现场调查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克服单因子分析及其直接线形重叠研究的限制,从整体性、系统性的角度,对干旱区绿洲规模与关键环境要素的演变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剖析,并在干旱区绿洲规模扩张与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下成果:1.综合考虑且末绿洲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特征,结合野外数据、遥感影像信息的数据源,通过专家咨询法,首先建立了地理空间子系统、人与社会子系统、经济发展子系统等3大类23项绿洲规模扩张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相关系数矩阵分析,从影响绿洲规模扩张的23个指标中筛选出与绿洲规模扩张程度比较密切的16个指标;利用1957--2009年53年间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将16个指标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主成分,其中第二个主成分气候因素(蒸发量)与绿洲面积的相关性最大,反映了气候因素对绿洲规模扩张的影响最显着。因为该地区由于气候干燥,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强,导致水资源的短缺,直接影响绿洲规模扩张。其他主要影响因子还有人均粮食和耕地面积,反映了在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下,耕地面积的增加引起绿洲面积的扩大,进而影响绿洲的稳定性。2.绿洲是干旱区人类主要活动场所,绿洲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绿洲水资源承载力、绿洲稳定性和绿洲经济的发展;反过来,过快的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高强度占用又影响绿洲的规模。本文对车尔臣河中下游平原绿洲的1970,1990,2000和2009年4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数据,利用ENVI4.7软件,进行解译、分类与统计处理,根据植被覆盖率,把研究靶区分为绿洲、交错带、水域和沙漠四种类型(分离度为1.857~1.995),分析了且末绿洲近40年来的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绿洲历年以来呈扩张的趋势;从1970年到1990年绿洲面积从2.46%增加到19.54%,交错带面积从22.19%减少到6.15%,水域和沙漠的变化不太大。从1990年到2000年绿洲面积从19.54%减少到7.02%,交错带面积从6.15%增加到12. 94%,水域面积缩小,沙漠面积扩大。从2000年到2009年沙漠面积由76.56%减少到70.73%,交错带和绿洲均有所增加。同时还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方面,从1970-2009年耕地面积一直呈增加的趋势,所占比例从1970年的0.43%上升至2009年的1.09%,面积增加了91.29km2,年均增加2.34km2,动态度为3.93%,是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增长规模最大的;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2000—2009年,9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56.49 km2,平均每年增加6.28km2,动态度为6.64%,其他土地类型变化不大。研究靶区所出现的这种变化充分说明了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响应程度,由于干旱缺水、盐碱化、沙漠化等自然因素,加上经济利益驱动下牲畜头数猛增,不仅使草场面积减少,且质量急剧下降。因此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直接的驱动力。3.建立了符合干旱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及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分析了车尔臣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车尔臣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结果是偏差,v3、v4分别为0.2581和0.2458。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水资源承载力,根据适宜的生态需水量研究方法,计算了且末绿洲年生态需水量为3.014×108m3,而且末绿洲的年可利用水量为3.2708×108m3,生态需水量占总可利用水量的92%。这说明了且末绿洲的水量已几乎全部用于生态需水上,进一步验证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偏差的结果。如果扩大绿洲规模,将增加水资源的负担。干旱区平原绿洲,应以水为中心确定绿洲规模。为防止水资源不足情况下土地过度开发造成荒漠化和沙漠化,本文提出了绿洲适度规模的概念,并通过比较分析优选出绿洲适度规模计算的最佳模型,结合且末绿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绿洲适度规模是指综合考虑绿洲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需求,在有限的水资源及其特有时空分布和现有水资源利用技术条件下,可维持绿洲相对稳定的,能够被人类开发与利用的绿洲规模。通过绿洲适度规模研究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水热平衡法模型是适合于且末绿洲适度规模计算的最佳模型。通过水热平衡法模型研究表明:且末绿洲稳定性指数为0.5358,绿洲处于亚稳定状态,生态系统呈现退化趋势,绿洲需要较高的投入才能保持稳定;且末绿洲的适度规模为609.22~812.29 km2,且末绿洲适度耕地面积为92.66~123.55 km2。且末绿洲现有规模为992.16 km2,超出适度规模0.2~0.6倍;现有耕地面积为150.88 km2,也超出了适度耕地面积的0.2~0.6倍。从生态可持续角度出发,绿洲面积不宜再扩大。4.根据且末绿洲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互动关系的分析和对该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通过专家咨询法,建立了适合于干旱区绿洲的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及标准值,利用模糊优选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转化为单一指标,采用描述复杂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并结合且末绿洲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际情况,研究且末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且末绿洲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特征值平均处于3级与4级之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水平还比较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但整体水平相对较低。针对且末绿洲实际情况,提出了且末绿洲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措施如下:正确处理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的比例关系,正确处理源流与干流的关系,正确处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正确处理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的关系,正确处理开源与节水的关系,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与统一管理的关系,调整绿洲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节水产业,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马利邦[10](2011)在《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我国西北干旱的绿洲区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类活动对水资源无序过度开发利用。人类活动导致环境变化的脆弱性显着增大,人口数量的增加、对有限资源的过度依赖及全球变暖等都意味着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比以往更加敏感和脆弱。甘肃省敦煌市气候极端干旱,生态十分脆弱。近些年来,由于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和耕地规模不断扩大,水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明显退化,着名的人类文化遗产莫高窟及自然奇观鸣沙山、月牙泉等的存衍受到严重威胁,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将该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以1987、1990、1996、2000和2007年五期的Landsat—5TM遥感影像、1954—2008年的气候观测资料和1987—2007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为数据源,综合应用实地调查、“3s”技术、生态空间分析、模型模拟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分析敦煌市近20年来的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途径及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模式,为该区域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依据。得到了以下基本结果和认识:第一,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总体特征分析。敦煌绿洲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m以下(占总面积的98.4%)、坡度小于1°的区域(占总面积的61.01%),且呈现明显的依水分布态势。在过去的20年间,敦煌市荒漠包围绿洲的独特的景观格局基本没有改变。在8类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中无植被区所占比例最大,达85%以上。第二,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在时间上,总体表现为植被覆盖空间范围收缩,生态明显退化。空间上,耕作区边缘植被覆盖程度有所增加,耕地向外扩张;水域湿地、高、中、低覆盖度草地和灌木林地均为从斑块的边缘区域逐渐向中心区域萎缩,无植被区则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变化趋势,主要是从斑块边缘向外逐渐扩张。第三,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演变方式、方向、规模和速度分析。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演变方式各异,呈现出单向演变为主,渐次演变和逆向演变相对较少的特点。土地利用/覆盖演变的方向和规模存在较大差异,耕作区的增加主要是由部分草地和无植被区转变而来,水域湿地和林地则向草地转变,总面积变小,高覆盖度草地转变为中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转变为低覆盖度草地、而低覆盖度草地转变为无植被区、城建用地主要由耕作区和无植被区转变而来。2个时段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0.56%和0.66%,反映出后期LUCC的强度相对于前期更加剧烈。第四,敦煌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情景模拟。基于Markov过程模型和CLUE-S模型对敦煌市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和预测,模拟结果精度较高。通过修正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之间的转移概率矩阵,设置自然发展型、生态保护型、经济发展型和综合发展型四种情景模式,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情景模式下,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覆盖空间格局差异较大。综合发展型情景比较全面的考虑了生态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等的需要,模拟结果较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发展方式。第五,敦煌市生态环境要素变化分析。依据实际测定的样方生物量与对应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面积拟合曲线,估算地表生物量。表明近20年来地表生物量共减少170856.52t,年均减少5.8%0,其中天然绿洲生物量净减,人工绿洲生物量净增,总生物量减少与天然绿洲生物量减少有很强的对应关系。基于生物量的大小和实际功用估算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20年间共减少43127.44×104元,年均减少2156.37×104元。随着直接使用价值增加,间接使用价值减少较快。这意味着人工生态系统价值的较快增长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价值的减少为代价的,表明人类活动已显着影响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第六,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在本文研究时间尺度内,引起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因素主要来自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温度升高对植被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土地开垦、灌溉、旅游等人类活动加大了对水资源的需求,挤占生态用水,这是植被退化、自然生态系统萎缩的主要原因。从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看出,人文因素是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尤其是人口增长、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最终的结果都可归结为对水资源的影响。第七,人类活动对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两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相互替代的比量关系中,耕作区替代关系明显,每增加1km2最少替代1.33km2的灌木林地,最大可替代42.57km2的低覆盖度草地。敦煌市自然植被和人类活动的用水量此消彼长,总用水规模在6.3×108m3左右。自然植被用水量从1987年的3.0727×108m3减少到2007年的2.17×108m3,净减少达30%,20年累计减少量达9.5017×108m3。人类活动用水量从1987年的3.3157×108m3增加到2007年的4.093×108m3,20年累计增加量达5.9155×108m3。根据水土平衡原理估算出,常规地面灌溉条件下,研究区域适宜绿洲面积为653.45km2,在节水灌溉条件下,适宜绿洲面积为909.65km2,均远小于目前的实际面积。第八,基于目前敦煌市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态势,为了实现区域社会、生态、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需要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修复和重建、产业结构调整、制度保证及生态规划制定等多方面入手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并建立适度人口发展、循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高效、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实验区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论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及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适度绿洲规模研究进展 |
1.2.2 适度农业规模研究进展 |
1.2.3 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研究进展 |
1.2.4 农业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进展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研究框架 |
2.1 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的概念 |
2.1.1 绿洲规模与农业规模的内涵与外延 |
2.1.2 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的内涵 |
2.2 面向生态的适度农业规模研究的目标、依据 |
2.2.1 面向生态的适度农业规模研究的目标 |
2.2.2 面向生态的适度农业规模研究的依据 |
2.3 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研究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黑河中游绿洲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候条件 |
3.1.3 河流水系 |
3.2 黑河中游水资源系统要素分析 |
3.2.1 降水 |
3.2.2 地表水资源 |
3.2.3 地下水资源 |
3.2.4 黑河中游水资源可利用量 |
3.3 黑河中游绿洲演变与水资源的关系 |
3.3.1 绿洲土地利用演变分析 |
3.3.2 绿洲演变与绿洲水资源的关系 |
3.4 黑河中游绿洲演变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生态健康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模型构建及应用 |
4.1 基本思路 |
4.2 绿洲适度农业规模模型的建立 |
4.2.1 基于绿洲生态健康评价的适度农业规模(SASM-EHA) |
4.2.2 基于绿洲植被圈层的适度农业规模(SASM-OCT) |
4.3 绿洲适度农业规模计算结果—以黑河中游为例 |
4.3.1 模型情景设置 |
4.3.2 模型输入数据 |
4.3.3 基于生态健康评价的适度农业规模结果 |
4.3.4 基于绿洲植被圈层结构的适度农业规模结果 |
4.3.5 不同模型结果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节水高效的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构建及应用 |
5.1 不同节水情景节水潜力估算 |
5.1.1 节水潜力计算方法 |
5.1.2 基于节水措施发展不确定性的节水潜力估算 |
5.2 不同情景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
5.2.1 不同来水情景和节水情景设置 |
5.2.2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 |
5.2.3 模型的求解 |
5.3 黑河中游种植结构优化结果 |
5.3.1 现状种植结构优化对比 |
5.3.2 不同情景下种植结构优化结果 |
5.3.3 价格波动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绿洲农业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构建及应用 |
6.1 绿洲农业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思路 |
6.2 基于最小交叉信息熵原理的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的建立 |
6.2.1 最小交叉信息熵原理 |
6.2.2 基于最小交叉信息熵的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 |
6.3 多源数据预处理 |
6.3.1 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价 |
6.3.2 灌区种植结构优化 |
6.3.3 作物种植适宜面积分布 |
6.4 黑河中游农业种植结构空间优化布局 |
6.4.1 单种作物空间优化分布 |
6.4.2 种植结构空间优化布局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研究 ——以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环境与地区背景 |
1.1.2 学科与文化背景 |
1.1.3 时代与政策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相关理论研究 |
2.1 戈壁绿洲湿地相关概述 |
2.1.1 湿地的含义、分类及价值 |
2.1.2 戈壁绿洲概况 |
2.1.3 戈壁绿洲的湿地概况 |
2.2 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理论研究 |
2.2.1 湿地保护和恢复的理论 |
2.2.2 湿地景观营造理论 |
2.2.3 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的关联性 |
2.3 戈壁绿洲湿地保护过程与景观营造内容研究 |
2.3.1 环境特征总结 |
2.3.2 戈壁绿洲湿地保护过程 |
2.3.3 戈壁绿洲湿地景观营造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3.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现状调查研究 |
3.1 调研对象的地区环境现状 |
3.1.1 调研对象的地区选择——-河西走廊地区 |
3.1.2 河西走廊地区环境特征 |
3.1.3 河西走廊地区湿地类型与分布区域 |
3.1.4 河西走廊地区湿地存在的问题 |
3.2 河西走廊地区绿洲湿地保护现状及景观营造特点 |
3.2.1 永昌县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3.2.2 酒泉市肃州区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3.2.3 嘉峪关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3.3 湿地资源现状和景观营造的总结 |
3.3.1 河西走廊中四个代表区域绿洲资源利用的与比较 |
3.3.2 河西走廊戈壁绿洲湿地景观营造的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4.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景观营造实例研究 |
4.1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历史人文背景 |
4.1.3 生态环境现状 |
4.2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前提与目的 |
4.2.1 建设背景 |
4.2.2 湿地保护与营造范围 |
4.3 景观营造的主要内容 |
4.3.1 湿地公园生态格局类型 |
4.3.2 湿地公园使用功能分类和功能结构布局 |
4.3.3 湿地公园景观形态的构成 |
4.3.4 湿地景观形态的组织 |
4.4 景观营造满意度和影响因素的调研分析 |
4.4.1 调研景观空间的选择及调研方式 |
4.4.2 调查结果的统计 |
4.4.3 不同公众群体的满意度差异分析 |
4.4.4 各个景观空间景观吸引力和景观开发意见的总结分析 |
4.5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现状景观营造调研总结 |
4.5.1 湿地现状保护与景观营造总体特点 |
4.5.2 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现存问题 |
4.5.3 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的方法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5.基于实地调研分析对湿地建设提出优化策略及设计 |
5.1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优化设计的原则 |
5.1.1 保持地域原始风貌特色 |
5.1.2 继承历史文化络脉 |
5.1.3 保护发展并举,带动各方效益 |
5.2 优化设计的理念、目标与定位 |
5.2.1 设计理念 |
5.2.2 设计目标 |
5.2.3 设计定位 |
5.3 对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提出的优化策略 |
5.3.1 优先合理保护和恢复湿地资源 |
5.3.2 营造带有乡土文化元素具有自然野趣的湿地景观 |
5.3.3 营造满足使用功能的湿地景观 |
5.4 优化设计的内容 |
5.4.1 优化设计分析 |
5.4.2 植物景观营造 |
5.4.3 湿地生境景观营造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 |
致谢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新时代地方政府河西走廊生态问题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本文的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河西走廊 |
2.1.2 生态文明 |
2.1.3 政府生态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3章 河西走廊生态基本情况和生态治理现状 |
3.1 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基本情况 |
3.1.1 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价值 |
3.1.2 河西走廊地区的总体生态特征 |
3.1.3 河西走廊地区面临的生态危机 |
3.2 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现状 |
3.2.1 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现状 |
3.2.2 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条例 |
3.2.3 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管理机构和自然保护区 |
3.2.4 政府生态治理体系 |
3.2.5 主要治理方式与治理手段 |
第4章 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政府生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1 政府发展观念存在偏差 |
4.1.2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政策不规范 |
4.1.3 保护区内违规开发问题突出 |
4.1.4 区域政府生态治理协调性差 |
4.1.5 生态治理效果不理想 |
4.2 政府生态治理困境原因分析 |
4.2.1 政府生态治理行为受经济利益影响 |
4.2.2 生态政策制定中法治意识淡薄 |
4.2.3 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监督 |
4.2.4 缺乏有效的政府生态治理合作机制 |
4.2.5 政府生态治理方式缺乏系统性 |
第5章 新时代河西走廊地区政府生态治理路径选择 |
5.1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落实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 |
5.1.1 改变政府传统政绩观 |
5.1.2 树立绿色经济发展观 |
5.2 坚守生态红线思维,规范生态治理政策体系 |
5.2.1 提升领导法治思维水平和能力 |
5.2.2 落实政策制定的法定程序 |
5.2.3 依法加大政策执行力度 |
5.3 落实主体责任,完善生态治理监督机制 |
5.3.1 建立健全生态治理责任体系 |
5.3.2 建立全面的生态治理监督机制 |
5.4 构建生态共同体,加强区域政府治理合作 |
5.4.1 培育区域政府生态治理合作意识 |
5.4.2 构建开放共享的生态合作治理模式 |
5.4.3 加强政府合作治理的法律保障 |
5.5 把握生态福祉论,推进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 |
5.5.1 建立以民生为核心的政府生态治理体系 |
5.5.2 推进政府生态治理手段现代化 |
5.5.3 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化生态治理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西北地区 |
(二) 水资源 |
(三) 农业经济 |
第一章、西北地区农业水环境 |
第一节、自然降水状态下的西北农业及其用水方式 |
一、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
二、明代西北地区的水分状况 |
三、西北地区水资源分布 |
四、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
第二节、明代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来源 |
一、明代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来源 |
(一) 地表水 |
(二) 地下水 |
二、明代西北地区农业利用的地表水 |
三、明代西北地区农业利用的地下水 |
第二章、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的发展 |
第一节、地表水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发展 |
一、渭河平原 |
二、陕北高原、陇中盆地 |
三、宁夏平原 |
四、河西走廊 |
五、河湟谷地 |
六、秦巴山地 |
第二节、地下水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建设 |
第三节、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类型及分布 |
一、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类型 |
(一) 以投资者分类 |
(二) 以引水方式分类 |
二、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特点 |
(一) 以中小型水利为主 |
(二) 兴废较为频繁 |
(三) 军事性因素强 |
(四) 水利技术有一定发展 |
三、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分布 |
第四节、余论 |
第三章、水利灌溉与农业发展 |
第一节、灌溉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建设花费 |
二、引水方式 |
三、社会经济与灌溉工程建设的相互作用 |
第二节、灌溉面积的扩大 |
一、军镇卫所屯田面积的扩大 |
(一) 陕北高原: 延安府与延绥镇的比较研究 |
(二) 宁夏平原与河西走廊 |
(三) 河湟谷地 |
(四) 其他卫所 |
二、腹里耕地面积的扩大 |
(一) 渭河平原耕地面积的变化 |
(二) 秦巴山地耕地面积的扩大 |
三、灌溉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一) 屯田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二) 腹里耕地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四、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 |
(一) 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的时间性 |
(二) 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的空间性 |
第三节、农业技术发展 |
一、作物引进与种植结构变化 |
(一) 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 |
(二) 粮食作物的种植 |
(三) 种植结构 |
(四) 小结 |
二、农业工具与增产措施 |
(一) 农业工具 |
(二) 保水措施 |
(三) 小结 |
第四章、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 |
第一节、不同水资源利用途径下的农业发展 |
一、灌溉区农业的发展 |
二、雨养区农业的发展 |
三、农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 |
第二节、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 |
一、农业经营 |
二、农业经济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生态共同体视域下河西走廊生态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关于共同体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二) 国内关于河西走廊生态治理问题的研究 |
(三) 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思考 |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生态共同体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生态共同体的出场背景 |
一、生态危机吁求生态共同体出场 |
二、生态危机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
三、生态危机威胁人类文明的繁荣永续 |
第二节 生态共同体的内涵 |
一、生态共同体以遏制生态危机为使命 |
二、生态共同体尊重人与自然的共生价值 |
三、生态共同体着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
第三节 生态共同体出场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 |
二、过程哲学的有机整体思想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
第二章 生态共同体的生成价值和实践指向 |
第一节 生态共同体的生成逻辑 |
一、和谐共存的自然共同体 |
二、貌合神离的社会共同体 |
三、天人合一的生态共同体 |
第二节 生态共同体的生成价值 |
一、拓宽人与自然的认知视域 |
二、重塑人与自然的共生价值 |
三、谋取人与自然的共同福祉 |
第三节 生态共同体的实践指向 |
一、拒斥经济理性 |
二、遵行绿色发展理念 |
三、建设生态文明 |
第三章 河西走廊生态治理的现实境遇 |
第一节 河西走廊的地理环境及区位 |
一、河西走廊的自然地理概况 |
二、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
三、滋育生灵的绿洲走廊 |
第二节 河西走廊生态治理的历史逻辑 |
一、河西走廊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 |
二、河西走廊人地关系的现实境况 |
第三节 河西走廊生态治理的现实缺陷 |
一、政府主导生态治理失效 |
二、生态综合治理机制不健全 |
三、生态治理中的发展理念滞后 |
第四章 河西走廊生态治理价值取向的转向 |
第一节 生态治理的双重向度 |
一、以人为本的内在回归 |
二、以和谐共生为旨趣的外在超越 |
第二节 人类中心主义主导的单一价值取向 |
一、人为自然立法 |
二、竭泽而渔的黑色经济发展方式 |
三、单一主体的生态治理 |
第三节 生态共同体福祉为旨归的多元价值取向 |
一、人向自然的生成 |
二、天地美生的绿色发展方式 |
三、多元协同的生态治理 |
第五章 河西走廊多元协同的生态治理新路径 |
第一节 多元协同的生态治理秉持的基本理念 |
一、秉持有机整体主义的统合理念 |
二、秉持人与自然互不相胜的共生理念 |
三、秉持可持续性的新发展理念 |
第二节 多元协同的生态治理须要新发展理念引领 |
一、创新发展是生态治理的不竭动力 |
二、协调发展是生态治理的根本保障 |
三、绿色发展是生态治理的实践逻辑 |
四、开放发展是生态治理的有利条件 |
五、共享发展是生态治理的最终归宿 |
第三节 多元协同的生态治理新路径 |
一、完善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制度体系 |
二、发展生态经济 |
三、发展生态科技 |
四、发掘生态文化资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网络优化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气候 |
3.1.3 地形地貌 |
3.1.4 水资源 |
3.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2 研究方法与模型的选择 |
3.3 文章结构与技术路线 |
3.3.1 文章结构安排 |
3.3.2 技术路线 |
第四章 区域绿洲生态网络构建的理论基础 |
4.1 相关概念辨析 |
4.1.1 绿地 |
4.1.2 绿洲 |
4.1.3 生态网络 |
4.1.4 生态网络的内涵 |
4.1.5 生态网络的模式 |
4.1.6 生态网络的构建要素 |
4.2 研究理论基础 |
4.2.1 网络系统理论 |
4.2.2 源-汇景观理论 |
4.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4.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2.5 景观格局理论 |
4.3 绿洲生态网络概念界定 |
第五章 河西走廊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环境智能评价 |
5.1 河西走廊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1.1 河西走廊景观结构演变分析 |
5.1.2 河西走廊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2 区域生态环境的智能评价分析 |
5.2.1 智能评价分析过程简述 |
5.2.2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建模过程 |
5.3 小结 |
第六章 河西走廊生态网络特征分析 |
6.1 生态网络功能区分析 |
6.1.1 河西走廊景观功能区划分 |
6.1.2 生态网络功能区评价 |
6.2 河西地区生态廊道特征分析 |
6.2.1 生态廊道的含义 |
6.2.2 生态廊道的分类 |
6.2.3 生态廊道主要功能和特性 |
6.2.4 现状生态廊道网络特性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绿洲生态网络的优化布局研究 |
7.1 绿洲生态网络构建 |
7.1.1 区域绿洲生态网络源的选择 |
7.1.2 基于GIA的生态廊道提取 |
7.1.3 阻力成本面的构造 |
7.1.4 区域绿洲生态网络潜在廊道的模拟与提取 |
7.2 绿洲生态网络评价 |
7.2.1 绿洲生态网络廊道重要性评价 |
7.2.2 核心生态节点评价 |
7.3 绿洲生态网络的优化 |
7.3.1 复合型绿洲生态网络的构建 |
7.3.2 绿洲生态网络优化对策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2.1 创新点 |
8.2.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7)河西走廊绿洲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以张掖市高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案例区概况 |
1.1.1 选题背景 |
1.1.2 案例区选择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第2章 新型城镇化理论综述 |
2.1 城镇化内涵 |
2.2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城镇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城镇化研究综述 |
2.3 绿洲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综述 |
2.4 新型城镇化内涵及理论基础 |
2.4.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
2.4.2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 |
3.1 高台县水资源脆弱性和承载能力 |
3.1.1 基本水情 |
3.1.2 水资源系统脆弱性测算 |
3.1.3 水资源综合承载力测算 |
3.1.4 结果分析 |
3.2 高台县城镇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
3.2.1 城镇土地承载力的测算 |
3.2.2 结果分析 |
3.3 高台县生态系统的安全性 |
3.3.1 生态足迹的测算 |
3.3.2 生态承载力的测算 |
3.3.3 生态赤字的测算 |
3.3.4 生态压力指数的测算 |
3.3.5 结果分析 |
第4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
4.1 高台县经济城镇化的发展 |
4.1.1 经济规模增长轨迹 |
4.1.2 固定资产投资与城镇经济发展 |
4.1.3 财政与城镇化发展 |
4.1.4 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关系 |
4.2 高台县产业城镇化的发展 |
4.2.1 产业城镇化发展轨迹 |
4.2.2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
4.2.3 工业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关系 |
4.3 高台县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
4.3.1 人口城镇集聚过程 |
4.3.2 人口非农化过程 |
4.3.3 城镇人口规模等级分布 |
4.4 高台县土地城镇化的发展 |
4.4.1 土地城镇化演化轨迹 |
4.4.2 土地城镇化的失调程度 |
4.5 高台县社会城镇化的发展 |
4.5.1 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
4.5.2 小康社会发展水平 |
4.6 高台县城镇空间关系 |
4.6.1 城镇体系空间向心性 |
4.6.2 城镇空间均衡性 |
4.6.3 城镇空间关联性 |
4.7 高台县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4.7.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7.2 结果分析 |
第5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
5.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提出背景 |
5.1.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机遇 |
5.1.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
5.1.3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定位 |
5.2.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5.2.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 |
5.3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
5.3.1 基于生态保护的安全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
5.3.2 基于产业升级的繁荣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
5.3.3 基于创新驱动目标的创新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
5.3.4 基于“以人为本”的幸福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
5.3.5 基于文化繁荣的人文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
5.3.6 基于信息化的智慧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
5.3.7 基于生态文明的生态之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
第6章 研究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选题依据 |
1.2.1 现实依据 |
1.2.2 政策依据 |
1.2.3 理论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环境变迁因素研究 |
1.3.2 国外环境变迁研究 |
1.3.3 环境变迁理论研究 |
1.3.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文献研究法 |
1.5.2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
1.5.3 实地调查研究法 |
1.5.4 区域类型研究法 |
1.5.5 理论分析与定性分析法 |
1.6 可能创新点 |
1.6.1 研究方法创新 |
1.6.2 研究视角创新 |
1.6.3 研究概念创新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架构 |
2.1 环境变迁概念 |
2.1.1 环境定义 |
2.1.2 农业环境定义 |
2.1.3 环境变迁概念界定 |
2.2 环境胁迫理论 |
2.2.1 气候变化胁迫 |
2.2.2 灾害环境胁迫 |
2.2.3 土地污染胁迫 |
2.2.4 生态环境胁迫 |
2.3 区域减灾理论 |
2.3.1 区域灾害分析 |
2.3.2 自然灾害系统 |
2.3.3 农业减灾理论 |
2.4 农业生态治理模式 |
2.4.1 生态脆弱性概念 |
2.4.2 生态脆弱区域治理 |
2.4.3 生态治理机制 |
第三章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环境变迁研究 |
3.1 自然因素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
3.1.1 气候呈现冷暖交替变迁 |
3.1.2 森林植被呈递减式变迁 |
3.1.3 土地资源呈现扩展变迁 |
3.1.4 水环境呈现剧减式变迁 |
3.2 人文因素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
3.2.1 人地矛盾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 |
3.2.2 农业开发不当导致生态问题严重 |
3.2.3 技术选择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双向性 |
3.3 国家行为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
3.3.1 无序移民导致牧区生产环境恶化 |
3.3.2 农牧区域经营不善导致生态失衡 |
3.3.3 开发战略失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
3.3.4 政策实施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制约 |
3.4 小结:全面认识历史时期的农业环境变迁 |
第四章 近代西北地区农业灾荒环境变迁研究 |
4.1 近代环境凸显灾荒特征 |
4.1.1 灾荒概念界定 |
4.1.2 旱灾频发引发灾荒危机 |
4.1.3 水灾频发加重旱荒危害 |
4.1.4 多灾齐发加剧灾荒冲击 |
4.2 灾荒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和冲击 |
4.2.1 灾荒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破坏 |
4.2.2 灾荒对社会民生环境的迫害 |
4.3.3 灾荒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
4.3 战乱和社会脆弱加剧灾荒环境迁延 |
4.3.1 战乱加剧灾荒环境的危害程度 |
4.3.2 社会脆弱加剧灾荒环境的蔓延 |
4.4 小结:充分认识灾荒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
第五章 现代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环境问题研究 |
5.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增强 |
5.1.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重 |
5.1.2 农业生态环境总体脆弱 |
5.1.3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因素分析 |
5.2 农业灾害环境危害严重 |
5.2.1 农业孕灾环境特征明显 |
5.2.2 农业自然灾害类型众多 |
5.2.3 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繁 |
5.2.4 农业地质灾害危害巨大 |
5.3 农业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
5.3.1 土地资源富裕,耕地资源不足 |
5.3.2 水资源贫乏,时空分布不均 |
5.3.3 植被资源丰富,发展面临困境 |
5.4 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症结 |
5.4.1 光热资源和水土资源充裕 |
5.4.2 农业用水环境的严峻性 |
5.4.3 土地资源侵蚀严重性 |
5.5 小结:加大农业农业环境治理,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
第六章 气候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6.1 气候变化问题综述 |
6.1.1 全球气候变化特征和趋势 |
6.1.2 我国气候变化特点和趋势 |
6.1.3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特点及趋势 |
6.2 气候变化对农业环境的胁迫 |
6.2.1 极端气候导致农业生产环境严峻 |
6.2.2 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
6.2.3 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水资源紧张 |
6.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
6.3.1 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
6.3.2 影响农作物种植制度和面积 |
6.3.3 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
6.4 气候变化下农业技术选择和对策 |
6.4.1 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 |
6.4.2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
6.5 小结: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七章 减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7.1 农业发展的灾害风险 |
7.1.1 灾害风险定义分析 |
7.1.2 农业自然灾害可能性 |
7.1.3 农业自然灾害危害性 |
7.1.4 农业本身的脆弱性 |
7.2 农业发展的灾害胁迫环境 |
7.2.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
7.2.2 农业水资源短缺 |
7.2.3 农业灾害环境明显 |
7.3 发展减灾农业的技术方向 |
7.3.1 抗旱防灾为主 |
7.3.2 要因地制宜 |
7.3.3 要突出区域模式 |
7.4 发展减灾农业的政策建议 |
7.4.1 加大科技减灾研究 |
7.4.2 加强减灾系统建设 |
7.4.3 完善减灾管理体制 |
7.4.4 重视农村村减灾工作 |
7.5 小结:发展减灾农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
第八章 区域生态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8.1 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评介 |
8.1.1 生态脆弱区内涵与识别 |
8.1.2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差别 |
8.2 雨养农业区域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
8.2.1 发展模式的技术选择 |
8.2.2 发展集雨工程减灾模式 |
8.2.3 发展生态治理减灾模式 |
8.2.4 发展雨养农业减灾模式的政策和意义 |
8.3 绿洲区域农业治理技术选择 |
8.3.1 绿洲区域农业发展的生态背景 |
8.3.2 绿洲农业开发引发的生态问题 |
8.3.3 绿洲农业系统发展的水资源困境 |
8.3.4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应用 |
8.4 小结:积极探索区域农业生态治理技术和农业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新疆且末绿洲适度规模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清单 表清单 1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1.5 |
技术路线 2 |
绿洲的形成与分布 2.1 |
绿洲的概念及其特征 2.2 |
绿洲系统的构成 2.3 |
绿洲的形成与演化 2.4 |
绿洲分布 2.5 |
总结 3 |
且末绿洲概况及关键环境因子分析 3.1 |
地理位置 3.2 |
地形地貌 3.3 |
气象气候 3.4 |
水文特征 3.5 |
土壤植被 3.6 |
生态环境概况 3.7 |
社会经济状况 3.8 |
且末绿洲关键环境因子的现状分析 3.9 |
总结 4 |
且末绿洲规模扩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
绿洲规模扩张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构建原则 4.2 |
绿洲规模扩张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构建 4.3 |
且末绿洲规模扩张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4.4 |
且末绿洲规模扩张综合评价指标选择 4.5 |
总结 5 |
且末绿洲规模变化及其驱动力 5.1 |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5.2 |
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比较分析 5.3 |
且末绿洲规模变化的驱动力 5.4 |
研究区1970~2009 |
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 5.5 |
且末耕地变化 5.6 |
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7 |
总结 6 |
且末绿洲适度规模研究 6.1 |
适度绿洲规模定义 6.2 |
影响适度绿洲规模的因素 6.3 |
绿洲规模研究进展 6.4 |
绿洲规模的数学模型及分析 6.5 |
绿洲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以且末为例 6.6 |
总结 7 |
且末绿洲可持续发展及其调控对策分析 7.1 |
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7.2 |
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 7.3 |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描述和定性分析 7.4 |
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度计算的指标体系及其确定 7.5 |
且末绿洲可持续发展分析 7.6 |
且末绿洲可持续发展分析调控对策 7.7 |
总结 8 |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
主要结论 8.2 |
论文主要创新 8.3 |
研究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
绪论 1.1 |
选题背景 1.2 |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
研究思路 1.4 |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
生态环境演变相关理论综述 2.1 |
绿洲研究 2.2 |
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2.3 |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 2.4 |
土地利用格局动态演变模拟研究 2.5 |
生物量估算研究 2.6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估算研究 2.7 |
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 第三章 |
研究区域概况 3.1 |
研究区域位置及范围 3.2 |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3.3 |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3.4 |
研究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第四章 |
研究所用数据及其处理方法 4.1 |
研究所用数据 4.2 |
数据处理方法 4.3 |
遥感数字图像分类精度评价方法 4.4 |
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划分 第五章 |
敦煌市生态环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 5.1 |
引言 5.2 |
敦煌绿洲空间分布与典型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5.3 |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5.4 |
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演变特征和规律分析 5.5 |
本章小结及讨论 第六章 |
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格局演变情景模拟研究 6.1 |
引言 6.2 |
基于马尔可夫(MARKOV)过程的土地利用时间变化模拟模型 6.3 |
基于CLUE-S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模拟模型 6.4 |
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动态演变模拟 6.5 |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
敦煌市生态环境要素变化分析 7.1 |
引言 7.2 |
生物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方法 7.3 |
敦煌市地表生物量动态变化分析 7.4 |
敦煌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分析 7.5 |
本章小结及讨论 第八章 |
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8.1 |
引言 8.2 |
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因素选取及处理 8.3 |
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因素的定性分析 8.4 |
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因素的定量分析 8.5 |
本章小结及讨论 第九章 |
人类活动对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分析 9.1 |
引言 9.2 |
人类活动对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机理分析 9.3 |
研究方法 9.4 |
人类活动对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分析 9.5 |
本章小结及讨论 第十章 |
敦煌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途径及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10.1 |
敦煌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途径 10.2 |
敦煌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第十一章 |
全文主要结论、创新、不足及展望 11.1 |
研究结论 11.2 |
研究创新 11.3 |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
四、论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及布局优化研究[D]. 郝丽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2]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研究 ——以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为例[D]. 曹启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3]新时代地方政府河西走廊生态问题治理研究[D]. 张雯茜.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D]. 路其首.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生态共同体视域下河西走廊生态治理研究[D]. 张钰.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6]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网络优化布局研究[D]. 吴丽丽. 甘肃农业大学, 2016(11)
- [7]河西走廊绿洲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以张掖市高台县为例[D]. 朱少卿.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8]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向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2)
- [9]新疆且末绿洲适度规模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D].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 中国矿业大学, 2011(05)
- [10]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D]. 马利邦. 兰州大学, 2011(09)
标签:农业论文; 绿洲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