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老面酵头又称酸面团,主要采用小麦粉、麸皮、玉米粉或米粉等原料,经过长时间反复发酵制作而成。老面酵头是一种复杂的微生态体系,在乳酸菌、酵母菌及少量霉菌等共同作用下,可赋予发酵面食品独特的风味。风味物质主要由挥发性香气物质和非挥发性滋味物质构成,其物质形成与微生物菌群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老面酵头的添加可明显改善馒头的风味特性,但对其物质基础的认识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我国传统老面酵头主要以山东老面和河南酵子为典型代表,两者的加工方式不同,其生理生化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山东老面与河南酵子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差异尚不明确,以及其微生物菌群结构与馒头的风味物质组成间的相互关系仍未见报道。本论文对山东老面和河南酵子制得馒头的特征风味物质进行筛选,并构建微生物菌群结构与馒头风味物质间的相互关系;通过重塑老面酵头核心菌群研究其特征风味物质代谢形成机制,本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明确老面酵头馒头中特征风味物质组成,采集了来自山东老面和河南酵子共计15份样品,并对其发酵制得馒头样品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和非挥发性滋味物质进行分析检测。通过与即发活性干酵母馒头风味物质组成对比,山东老面馒头的挥发性特征香气物质主要由乙酸乙酯、乙酸己酯、反-2-壬烯醛、反-辛烯醛、己醛和2-戊基呋喃组成;而河南酵子馒头则主要由乙酸乙酯和乙酸己酯构成。两者在滋味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其非挥发性特征滋味物质主要由组氨酸、亮氨酸、γ-谷氨酰谷氨酸、γ-谷氨酰半胱氨酸、柠檬酸和乳酸等20种滋味物质组成。2.为了明确老面酵头微生物菌群结构与馒头风味物质组成间的关系,采用传统分离手段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老面酵头菌群结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老面中细菌主要由旧金山乳杆菌、食窦魏斯氏菌和少量发酵乳杆菌组成。而河南酵子则主要由食窦魏斯氏菌、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构成,部分样品中还含有少量的旁氏乳杆菌、类食品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酵母属和假丝酵母属为老面酵头中的主要优势真菌,河南酵子中还伴随含有少量的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两者在酵母菌组成上差异不显著,主要以酿酒酵母菌和假丝酵母菌为主,部分样品中还含有少量的异常威克汉姆酵母。通过微生物菌群结构与老面馒头风味物质组成相关性分析表明,微生物菌群结构与挥发性香气物质组成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与非挥发性滋味物质组成则相关性不显著。3.为了阐明老面馒头挥发性特征香气物质形成的过程及代谢机制,研究通过多元统计学分析构建了核心菌种与香气物质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旧金山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与老面馒头中乙酸、戊醛、己醛、反-2-壬烯醛、壬醛、反-2-辛烯醛、反-2,4-癸二烯醛、2-戊基呋喃、壬醇和1-辛烯-3-醇等具有较高的正相关系数;酿酒酵母主要与己醛具有较高的正相关系数,而食窦魏斯氏菌和假丝酵母菌与特征挥发性香气物质相关性不显著。采用旧金山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酿酒酵母共发酵酸面团,连续反复发酵5天,制得馒头与山东老面馒头的整体香气特征较为接近,所含挥发性特征香气物质含量与山东老面馒头基本相似。基于代谢组学分析可知,亚油酸和棕榈油酸在老面馒头加工过程中发生显著下调现象,酸面团的添加可加剧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程度,进而提高醛类化合物和2-戊基呋喃的生成量。4.γ-谷氨酰二肽作为馒头特征滋味物质,对馒头的整体滋味特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阐明乳酸菌中γ-谷氨酰二肽代谢形成机制,通过构建罗伊氏乳杆菌LTH5448突变菌株,探究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对γ-谷氨酰二肽合成的影响。根据数据库序列比对表明,大多数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存在于异型发酵乳杆菌中,仅有少部分存在于同型发酵乳杆菌中,而罗伊氏乳杆菌LTH5448中主要含有两个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编码基因gcl1和gcl2。采用双交换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构建罗伊氏乳杆菌LTH5448突变菌株,并利用其发酵酸面团可知,gcl1优先选择异亮氨酸用于调控γ-谷氨酰异亮氨酸的合成,而gcl2则优先选择半胱氨酸用于调控γ-谷氨酰半胱氨酸的合成,gcl并不能调控大多数γ-谷氨酰二肽的代谢合成,且其生成量是内源性蛋白酶和微生物自身酶系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比较野生型菌株与突变菌株制得馒头的滋味特性表明,γ-谷氨酰二肽对馒头的咸味和鲜味有着重要影响。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闫博文
导师: 赵建新
关键词: 老面酵头,风味,微生物菌群,香气,滋味
来源: 江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轻工业手工业,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江南大学
分类号: TS213.2;TS201.3
总页数: 95
文件大小: 6285K
下载量: 774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体微生物菌群与疾病关系[J]. 生命的化学 2020(04)
- [2].有效微生物菌群技术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上海农业学报 2019(05)
- [3].微生物菌群与银屑病关节炎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16)
- [4].鸡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及作用机理(续1)[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8(06)
- [5].活性污泥中主要微生物菌群研究进展[J]. 中国环保产业 2014(04)
- [6].利用有效微生物菌群控制蓝藻水华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0(01)
- [7].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建立发育、分布和生理学意义[J]. 微生物学报 2020(04)
- [8].肠道菌群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新作用[J]. 重庆医学 2020(20)
- [9].鸡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及作用机理(续2)[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8(07)
- [10].食品的水分活度与微生物菌群[J]. 肉类工业 2014(07)
- [11].鸡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及作用机理[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8(05)
- [12].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检验结果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5(11)
- [13].活性污泥的主要微生物菌群及研究方法[J]. 工业水处理 2009(02)
- [14].翼状胬肉患者眼表微生物菌群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 2019(11)
- [15].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检验结果分析[J]. 贵州医药 2016(07)
- [16].揭秘微生物与健康的关系[J]. 中老年保健 2017(12)
- [17].畜禽粪便好氧发酵优势菌群的分离及微生物菌群变化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3(04)
- [18].动物微生物菌群基因组的研究方法[J]. 饲料研究 2013(12)
- [19].抗生素对人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及新型抗感染方式展望[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8(08)
- [20].酱香高温大曲微生物菌群演化规律研究[J]. 酿酒科技 2018(12)
- [21].宿主遗传基因和微生物菌群联系的研究[J]. 饲料研究 2016(19)
- [22].遏蓝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演变规律及菌株分离鉴定[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3(19)
- [23].有效微生物菌群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试验[J]. 畜牧兽医杂志 2012(04)
- [24].微生物菌群发酵稻秸制备有机肥的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6(06)
- [25].皮肤微生物菌群及皮肤健康关系研究进展[J].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9(01)
- [26].浅谈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在垃圾堆肥中的应用[J]. 生物化工 2019(05)
- [27].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15(09)
- [28].有效微生物菌群在肉鸡养殖上的应用效果试验[J]. 畜牧兽医杂志 2012(04)
- [29].仔猪不同发育阶段结肠微生物菌群特征分析[J]. 畜牧兽医学报 2019(09)
- [30].国外资讯[J]. 中国食品学报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