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差别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差别,关东,日本,教育部,新加坡,教育行政,内蒙古。
差别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郑蕊[1](2018)在《论内在的差别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界人士一直在不懈努力,但是始终没有取得可喜的结果。造成不公平的因素不仅仅在于外部环境、条件层面,学生自身的先天或者是后天的因素也是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催化剂。因此,为了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我们还必须将教育公平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针对学生的个性潜能,进行有差别的教育。(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8年24期)
许招平[2](2017)在《论中职体育教学对男女学生的“差别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不仅可以强健身体,还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体育是中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体育运动中,男女学生是存在差异的,本文针对中职体育教学对男女学生的"差别教育"进行了分析,以期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职业》期刊2017年21期)
朱文富,刘双喜[3](2017)在《日本殖民地差别教育的历史考究与现实思考——以关东州殖民教育的实施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开始在中国的关东州推行殖民教育,对当地的中国人和旅居的日本人施行完全不同的教育政策。日本侵略者在关东州推行殖民教育的真正意图就是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来毒害中国青少年的思想,泯灭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将该地区彻底变为其殖民地,作为其日后侵略中国的基地,进而吞并整个中华民族。(本文来源于《长白学刊》期刊2017年01期)
李延坤[4](2016)在《“关东州”时期中日差别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05年9月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标志着日俄战争结束,条约规定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权利转让予日本,其中包含“关东州”的租借权。由于教育目的的不同,日本帝国主义在“关东州”实行的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中日差别教育。一种是始于1906年为日本人开设的学校,实行的是以“内地延长主义教育”逐步转向“现地适应主义教育”为方针的殖民主义教育,并辅以《教育敕语》和“皇道精神”,灌输殖民统治思想意识,把“满洲”当成自己家园建设的殖民统治者;另一种是始于日俄战争期间的1904年底为中国人开设的学校,实行的是以“普及日语教育”为中心、灌输奴化思想、进行精神征服的殖民奴化教育,最终目的是让中国学生丧失其民族意识,成为安于现状、忍受被奴役、顺从殖民统治的劳动者。日本政府在“关东州”采取优先发展日本人的从小学到大学的一贯制教育、有选择地发展中国人的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严格限制中国人的中等普通教育等的教育方针,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教育现状。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教育,从宏观视角对“关东州”中日学校的教育行政、方针、制度等方面进行考察,又从微观层面对“关东州”中日学校的具体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师资及学生等具体情况进行细致的探讨及系统的梳理,从而认清日本侵略者在殖民地进行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及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本文共分8章论述,外加结论。第1章:绪论。选题意义、学术综述及基本理论的考察。第2章:从宏观上对日本在“关东州”的教育方针、行政管理及教育法规进行考察与分析,系统梳理两种教育的形成、教育体系的建立及教材的编辑与使用。第3章:小学教育。首先,考察日本人小学校规则的内容,然后分析其特点并通过统计数据对小学校教育的具体措施,如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材使用、师生状况及汉语加设规程等问题进行微观研究。其次,对中国人公学堂及普通学堂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微观考察。公学堂以南金书院、大连公学堂及旅顺公学堂为主要考察对象,在微观上对其成立背景、学校更名、教学活动等具体情况及公学堂规则的修改和其它规则的特点及差异进行研究;普通学堂系统考察蒙学堂、小学堂和私塾的改造,微观分析蒙学堂规则、关东州书房规则及普通学堂规则的内容,探明其变化的原因及其必然。第叁,与口述史结合,微观阐述中日小学教育的差别。第4章:中学教育。中学普通教育主要包括日本人中学校(5所)及高等女学校(7所),中国人中学普通教育男女各一所,其中男校发展步履维艰。通过对学校规则内容、课程设置及具体措施的微观研究,阐明日本侵略者开设中等普通教育的本质及目的,最后微观阐述中日中学普通教育的差别。第5章:职业教育,也称为实业教育。日本人的实业教育包括商业实业学校教育及工业学校教育。中国人的职业教育包括公学堂内的初等职业教育,后期发展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农业、商业及工业等实业学校。通过对上述职业学校的规则内容、教育方针及教学活动,尤其是对限制中国人职业教育的发展,转而扶植日本人职业教育的微观分析以及对中日职业教育差别的陈述,阐明日本在“关东州”开设职业教育的本质及目的。第6章:师范教育。首先介绍“关东州”初期日本人师资情况及教员的任用与培养,考察旅顺师范学堂附属小学校教员培养部规则的内容并分析其特点;其次考察中国人教师培养情况,从公学堂的师范部及教员养成所到师范学堂,系统地分析其教学规则、教学活动、教师培养的经纬及师范教育的特点,通过微观分析,究明日本进行师范教育的真正意图。第7章:大学教育。日本人的大学教育分为专门学校教育和大学教育两部分,殖民政府没有对中国人单独开设高等教育。首先对日本在“关东州”进行高等教育的目的进行微观考察,然后对高等教育的规则、方针及政策进行微观研究,通过具体分析其教育目的、实施特点及意义,辨明其大学教育的实质。第8章:差别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阐述“关东州”时期中日差别教育的特点及其给该地区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明确殖民教育的性质。结论:对本论文进行归纳总结。(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12-01)
李延坤[5](2015)在《简论日本在“关东州”的差别教育——以中日小学和中学教育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日俄战争后,"关东州"成为日本的租借地。日本殖民当局在"关东州"相继颁布了不同层次的教育法规,在租借地行使教育主权。对日本人子弟实行"内地延长主义"的教育方针,建立起从小学到大学的一贯制殖民主义教育体系;对中国人子弟实行适度发展以普及日语教育为重点的初等教育、限制普通中等教育和大学教育、适度发展职业教育的殖民奴化教育体系,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形成鲜明的对照,《关东州人教育令》颁布后,推行皇民化教育,殖民奴化教育达到了顶峰。(本文来源于《日本问题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葛红兵[6](2015)在《新加坡的差别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朋友携子到新加坡读书。他儿子参加了新加坡教育部组织的智力测试,成绩非常好,新加坡教育部允许他的孩子报考新加坡最好的11所中学。新加坡承认人有不同的智商,因而有不同的潜能。他们把最好的教育资源留给那些智能高的学生,把一般的资源给一般的学生。反过来,也绝不要求所有的人在学习上都达到一个水平。比如,他们中学的(本文来源于《共产党员(河北)》期刊2015年19期)
李卫中,程书雄,吴耀武[7](2015)在《无差别教育的新洲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昨日,武汉中考成绩公布,新洲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前往偏僻的张店中学表示祝贺。该中学中考最高分485分,超过武汉所有省示范高中的录取线。更令人尊敬的是,这所农村中学生源无一流失,综合教学指标力压城区中学,排进全区五强。 新洲区教育局负责人称(本文来源于《湖北日报》期刊2015-07-03)
杨勉雪[8](2015)在《现代日本社会にぉけゐ被差别部落に对すゐ差别教育を论じゐ》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后日本经过民主改革实现了国家的民主化。而且,实现经济高度发展的日本已经位列发达国家之列。许多人认为先进的日本已经不存在被歧视部落这一从很久前就存在的人群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现在的日本依然有被歧视部落的存在。日本国内有大量关于被歧视部落的研究。而且,以教育歧视为中心的战后被歧视部落的研究并不少。然而,有的研究是仅以战后初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资料比较陈旧,欠缺一定的说服力。而且,如果把研究期限限定在战后初期,有使人认为被歧视部落问题仅是战后初期的问题之嫌。另一方面,有的研究仅是对被歧视部落所面临教育歧视问题的一个概观。没有分析导致该问题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即便一些研究会对引起部落民子弟教育歧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也只是着眼于微观。另外,在引起被歧视部落问题的原因分析上,也只是偏重于某一点,很少有全面系统的分析。因此,本文想就以差别教育为中心的战后被歧视部落民情况如何,导致产生这种情况的宏观原因是什么,以被歧视部落为首的被歧视主体至今存在的意识原因等问题进行探讨。在日本,很多人都不了解像被歧视部落起源于何时、由谁创造这样基本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在第一、二章按照时代顺序对被歧视部落称呼的变迁、被歧视部落分布区域的特征、被歧视部落的起源说叁个基本方面进行阐述。第叁章将会简单的介绍近代部落民的情况。而第四章和第五章将会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作者以被歧视部落所遭受各种歧视之一的教育歧视为例,分析了战后被歧视部落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消除教育歧视的方法。第五章将会分析被歧视部落现在依然存在的意识原因。(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5-06-11)
银福成[9](2015)在《少数民族差别教育权利内涵的认知扩展——鉴于内蒙古、贵州民族教育对照》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国家的重要问题,为了推动民族教育的发展,国家在民族教育事业上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制度,形成了事实上的少数民族差别教育权利现象。民族差别教育权利是在人权、法定权利及民族平等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权利现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因此对相关问题的认知也不能片面来认识。下文以内蒙古、贵州等地的相关情况为例,从人权、法定权利及民族平等叁个方面对民族差别教育权利内涵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王筱雯[10](2014)在《试用“场域—惯习”理论浅析无差别教育与农村学生择校转变相互关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为实现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对义务教育认识深刻的决策者提出了无差别教育。无差别教育是指各区域义务教育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方面处于一种无差别状态。本文试借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浅析无差别教育中农村学生由进城就读转向返乡就读这一教育现象,以期确定无差别教育理念价值,从而推动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4年03期)
差别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体育不仅可以强健身体,还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体育是中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体育运动中,男女学生是存在差异的,本文针对中职体育教学对男女学生的"差别教育"进行了分析,以期提供一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差别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郑蕊.论内在的差别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8
[2].许招平.论中职体育教学对男女学生的“差别教育”[J].职业.2017
[3].朱文富,刘双喜.日本殖民地差别教育的历史考究与现实思考——以关东州殖民教育的实施为例[J].长白学刊.2017
[4].李延坤.“关东州”时期中日差别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6
[5].李延坤.简论日本在“关东州”的差别教育——以中日小学和中学教育为中心[J].日本问题研究.2015
[6].葛红兵.新加坡的差别教育[J].共产党员(河北).2015
[7].李卫中,程书雄,吴耀武.无差别教育的新洲现象[N].湖北日报.2015
[8].杨勉雪.现代日本社会にぉけゐ被差别部落に对すゐ差别教育を论じゐ[D].内蒙古大学.2015
[9].银福成.少数民族差别教育权利内涵的认知扩展——鉴于内蒙古、贵州民族教育对照[J].贵州民族研究.2015
[10].王筱雯.试用“场域—惯习”理论浅析无差别教育与农村学生择校转变相互关系性[J].青年文学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