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气体膜分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体,膜分离,氢气,技术,计量学,模型,沼气。
气体膜分离论文文献综述
李振华,张艳丽,王海[1](2018)在《膜分离技术在炼油厂富氢气体回收装置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气体膜分离技术利用混合气体通过高分子聚合物膜时的选择性渗透原理,气体分子首先被吸附并溶解于膜的高压侧表面,借助浓度梯度在膜中扩散,最后从膜的低压侧解吸出来。膜分离装置利用不同气体的分压差作为推动力,使H2等快气在膜的低压侧富集,CH4等慢气在膜的高压侧富集,尾气以原有压力输送到界外。长庆石化膜分离系统流程主要由预处理和膜分离过程两部分组成。压缩机来的原料气先经除雾器除去较大水滴和油滴,再由叁级串联过滤器除去粒径大于0.01μm的颗粒物。经过套管式加热器加热至需要温度,使原料气温度远离露点。原料气经预处理后,进入膜分离器,在压力差推动下,氢气实现分离,膜分离尾气(非渗透气)减压后并入燃料气管网。富氢气体回收装置与现有加氢裂化低分气回收系统同时投用,可回收氢气6000~7000m~3/h(标准),不但减少氢气排放损耗,而且将低负荷运行的天然气制氢装置停掉,全厂平均能耗下降2kg标油/t。(本文来源于《中外能源》期刊2018年11期)
黄晓磊,吴旭飞,宋新巍[2](2018)在《膜分离技术在气体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气体分离膜的分离机理、膜材料的种类,概述了气体膜分离技术在氢气回收、有机蒸气净化和回收、空气分离等工业领域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期刊2018年06期)
任晓灵,刘欣艳[3](2018)在《气体膜分离制备及其在沼气提纯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餐厨垃圾产量逐年增多,每年有数亿吨的餐厨垃圾需要进行科学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餐厨垃圾资源化沼气化能满足我国能源不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环保意义和能源战略意义。普通沼气热值比较低,且含有大量CO_2和其他的无用成分。本文采用浸渍涂覆法,以聚醚共聚酰胺嵌段高分子为选择层膜材料制备PEBA复合气体分离膜,并考察其对CO_2/CH_4的分离性能,探讨其应用于沼气提纯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叁卷)》期刊2018-08-03)
刘娟,申广浩,谢康宁,景达,翟明明[4](2018)在《气体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膜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体膜分离技术在工业产品气的制取、废气的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等展示出了广阔的前景,目前已成为一项高效节能和环境友好的新型分离技术,并成功地用于多种工艺过程。本文以膜分离技术为主线,对近年来气体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医用气体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彭媛,谢小芳[5](2017)在《大连化物所气体膜分离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彭媛 记者谢小芳)天然气、氢气、烷烃、烯烃等气体是重要的能源及基础化工原料,其高效、节能、环保的分离需求越发迫切。气体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分离工艺手段,其中,膜材料是膜分离的基础和核心。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维慎研究员带领团队在二维(本文来源于《大连日报》期刊2017-08-27)
彦建宇,车军,曾实[6](2016)在《高纯气体制备膜分离级联的组分分布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膜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气体纯化。由于单台膜分离器的分离能力有限,使用时需将多台分离器连接构成级联。根据同位素分离级联理论并结合膜分离级联实验结果,建立了膜分离级联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级联参数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净化后的产品纯度可达99.999%以上,而杂质端取出的物料中基本不含目标成分。可通过增大杂质端取料量来提升级联对摩尔质量较大的杂质成分的净化效果以获得更纯的产品。只要目标成分与杂质成分的摩尔质量差达到一定程度,即可通过膜分离级联进行气体纯化。总体看来,利用膜分离级联制备高纯气体具有净化效果好、工艺简单、目标成分损失率低的优点,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6年10期)
邱天然,况彩菱,郑祥,沈志鹏,王晋琳[7](2016)在《全球气体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趋势——基于近20年SCI论文和专利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把握整体气体膜分离产业研究和创新状况,在Web of Knowledge(WOK)平台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Derwent(德温特)专利数据库检索了有关气体膜分离技术的文献,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4年全球相关论文共2972篇,专利4266项。气体膜分离技术现处于研究的成长期,已形成核心作者群。气体膜分离材料的研究热点为混合基质膜、沸石膜和炭膜,但工业化应用以传统有机高分子材料为主,气体膜分离技术主要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为氢回收、空分和脱碳。美国和日本的研究和应用优势较明显,我国气体膜分离的研发主体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尽管发文量位居世界第二,但科研质量和国际影响力仍需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预计未来气体膜分离的研究重点会在沸石膜和炭膜等新型膜材料的空间结构的设计合成和碳捕获的技术应用上,渗透汽化膜的应用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分离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6年07期)
赵昊瀚[8](2016)在《炭膜分离CO_2/CH_4混合气体的分子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日趋严重。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的增加必将会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以及社会问题。采用新型的清洁能源-天然气成为缓解温室效应的一种重要方法,降低天然气中CO2含量,可以提高热值并降低CO2排放。研究表明,无机膜中的炭膜,因其特殊的结构与性能,可对混合气体中的CO2和CH4进行有效分离,但气体在炭膜中分离的机理无法通过实验直接观察且尚未明确,所以探究气体在炭膜中吸附、扩散等过程的机理十分必要。本文以炭膜分离CO2/CH4混合气体为背景,建立膜孔结构模型,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及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吸附分离过程、采用Lammps软件及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扩散分离过程,研究气体在炭膜中的吸附及扩散性能,并考察温度、孔径以及孔缺陷对CO2/CH4混合气体分离效果的影响。首先建立与炭膜孔结构相近的无缺陷Z字形孔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其次对模型进行缺陷处理,建立了3种不同缺陷方式的Z字形孔模型。在建立有缺陷、无缺陷模型的基础上,对CO2、CH4纯气体及混合气体在不同孔模型中的吸附和扩散过程进行模拟,得到分离系数并探讨气体分离机理。综合吸附与扩散过程的模拟结果得到CO2/CH4混合气体的总分离系数。结果表明:对于无缺陷模型,随着温度的增高,CO2/CH4混合气体的总分离系数减小,说明适当的低温有利于实现CO2/CH4的分离;随着膜孔径的增大,相同条件下混合气体的总分离系数降低,说明较小的孔径有利于CO2/CH4的分离;在温度为298 K、膜孔径为0.670 nm的操作条件下,CO2/CH4混合气体的总分离系数为18.2,与实验数据较接近。对比研究表明,在0.670 nm的膜孔中,不同温度条件下,整体缺陷模型对CO2/CH4混合气体的总分离系数均相对更低;在较低的温度下,与其他两种缺陷模型相比,无缺陷模型的CO2/CH4总分离系数相对较低,而在较高的温度下则相反;随机缺陷模型在各个温度(除285 K)下均大于均匀缺陷模型的CO2/CH4混合气体的总分离系数但在常温和高温下数值相对差距较小,说明随机删除C原子的缺陷方式相对于均匀删除C原子的缺陷方式更加合理。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优化炭膜制备提供理论性指导,并为探讨分离过程机理提供依据,以制备出气体分离性能更优异的炭膜。(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6)
张元夫,阮雪华,陈博,周天宇,肖武[9](2015)在《气体膜分离过程模拟中2种平均推动力模型的准确性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各种气体膜分离模型中,平均推动力模型以其计算简单、易于在商业流程模拟软中使用等优点,普遍应用于气体膜分离过程的工艺设计中。但随着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膜的渗透率增大,分离过程中压力范围变广,需要重新判定平均推动力模型的准确性及适用范围。以计算比较准确的离散模型为标准,对比离散模型、对数平均推动力模型和算术平均推动力模型的计算方程,确定压降为影响平均推动力模型准确性的主要参数。分别用离散模型和平均推动力模型对H_2/N_2、CO_2/N_2、O_2/N_2 3种具有代表性的体系进行模拟计算。并分析在不同膜渗透率、操作压力、浓度条件下2种平均推动力模型准确性。结果表明,算术平均推动力模型在低压降体系中的准确性较好,对数平均推动力模型适用于高压降体系。(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15年12期)
李志光,高艳[10](2015)在《气体膜分离技术在聚烯烃工业应用的技术经济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气体膜分离工艺的发展、工艺流程和实际应用情况,对应用于UNIPOL气相聚丙烯装置上的气体膜分离系统的工艺流程及生产技术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从气体膜分离系统的投资成本、操作成本、维护成本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技术和经济性分析,通过对实际应用的膜分离系统的成本和效益核算的对比,得出气体膜分离的经济效益点,对气体膜分离技术在我国聚烯烃工业上应用具有示范和推荐作用。(本文来源于《石油和化工设备》期刊2015年11期)
气体膜分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简要介绍了气体分离膜的分离机理、膜材料的种类,概述了气体膜分离技术在氢气回收、有机蒸气净化和回收、空气分离等工业领域的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体膜分离论文参考文献
[1].李振华,张艳丽,王海.膜分离技术在炼油厂富氢气体回收装置中的应用[J].中外能源.2018
[2].黄晓磊,吴旭飞,宋新巍.膜分离技术在气体分离纯化中的应用[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8
[3].任晓灵,刘欣艳.气体膜分离制备及其在沼气提纯中的应用研究[C].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叁卷).2018
[4].刘娟,申广浩,谢康宁,景达,翟明明.气体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医用气体工程.2018
[5].彭媛,谢小芳.大连化物所气体膜分离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N].大连日报.2017
[6].彦建宇,车军,曾实.高纯气体制备膜分离级联的组分分布模拟[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6
[7].邱天然,况彩菱,郑祥,沈志鹏,王晋琳.全球气体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趋势——基于近20年SCI论文和专利的分析[J].化工进展.2016
[8].赵昊瀚.炭膜分离CO_2/CH_4混合气体的分子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6
[9].张元夫,阮雪华,陈博,周天宇,肖武.气体膜分离过程模拟中2种平均推动力模型的准确性验证[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5
[10].李志光,高艳.气体膜分离技术在聚烯烃工业应用的技术经济性分析[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