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聚合物,乳液,阳离子,胶束。
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论文文献综述
滕大勇,滕厚开,靳晓霞,徐俊英,方健[1](2019)在《壳聚糖改性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稳定性,本文采用巯基壳聚糖对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进行改性,红外表征结果说明巯基壳聚糖连接到了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上。对影响壳聚糖改性实验的因素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说明,壳聚糖中巯基含量增大、壳聚糖加入量增大以及改性反应温度升高都会造成聚合物分子量降低,当改性反应的反应温度不高于35℃、添加壳聚糖质量不高于单体质量的3%时,得到的改性聚合物分子量满足现场使用要求。对改性聚合物的溶解性及溶液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壳聚糖中巯基含量增大及壳聚糖加入量增大对聚合物溶解性及溶液稳定性有明显的改善,聚合物的溶解时间由改性前的150min最多缩短至20min,聚合物溶液黏度保留率由改性前的60%最多提高到90%以上,壳聚糖改性有望弥补疏水缔合聚合物现场使用中的一些不足。(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07期)
敬显武,刘友权,许园,李伟[2](2019)在《一种非离子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开发一种速溶性非离子疏水缔合聚合物,将易水溶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型疏水单体十八烷基聚乙二醇1100甲基丙烯酸酯与丙烯酰胺共聚反应得到一种非离子型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分析了合成聚合物的结构,利用激光光散射仪测定了合成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并考察了合成聚合物的增黏性和耐温耐剪切性能。研究表明,所合成的二元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8×10~6g/mol,黏度法测得的临界缔合浓度约为0.23%,SDS能显着提高溶液黏度。在剪切速率170 s~(-1)下,质量分数0.4%的合成聚合物溶液,在50数90℃下,由于疏水缔合作用的增强,黏度有明显上升;随温度进一步升高,黏度下降;在150℃下剪切30 min后的黏度仍高于50 mPa·s。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聚合物在常温下形成的网状结构较高温的致密。所合成的疏水缔合聚合物有作为压裂液增稠剂使用的应用前景。图6参13(本文来源于《油田化学》期刊2019年02期)
孟磊,王力力,刘晓瑞,赖小娟,王磊[3](2019)在《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作为滑溜水压裂液减阻剂的应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酰胺、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作为亲水单体,再引入疏水单体R-8,使用水溶液聚合,获得了低摩阻、高粘弹性的疏水性缔合聚合物DR-8,用FTIR表征结构,分别通过管路摩阻测试系统和流变仪测试了DR-8在不同条件下的减阻性能及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聚合物与预期产品结构一致,当流速为3 m/s、浓度为1.2 g/L时,DR-8的减阻率为75.5%,具有良好的减阻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黏弹性,能够满足非常规油气藏体积压裂、大排量施工、降低摩阻的要求,而且在载砂量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滑溜水压裂液。(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文新,李小瑞,丁里,鲁玲,王磊[4](2019)在《含氟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合成及溶液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全氟辛酸、N,N-二甲基丙二胺、氯丙烯合成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含氟碳疏水单体(FC137),并与丙烯酰胺、丙烯酸通过自由基水溶液层次聚合,制备含氟碳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FCPAM)。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FC137的胶束化,用红外光谱仪、流变仪、自动界面张力仪,表征了FCPAM结构和溶液的流变性能和破胶液表界面张力;使用非稀释型乌氏粘度法测定了特性粘数(η),相对表示出了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结果表明,FC137在25℃下的CMC为0.052 g/L、γCMC为26.53 mN/m。FCPAM溶液属于假塑性体系,临界缔合浓度为0.3%,具有一定耐盐性、耐温性,0.3%的FCPAM破胶液的表面张力为29.99 mN/m,界面张力为3.21 mN/m,并且具有良好的润湿性。(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潘一,冯俊楠,杨双春,ZAIN,ULLAH,ABDUL,QAYUM,张海燕[5](2018)在《耐温耐盐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合成方法及其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合成HAPAM的方法,主要可分为聚丙烯酰胺(PAM)的化学改性和PAM与其他疏水单体的共聚。共聚主要由非均相共聚、均相共聚和胶束共聚组成。除此以外还包括反相微乳液聚合法、超声波聚合法、无皂乳液聚合等方法。如何保证聚合物在油藏实际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已经成为近年来聚合物驱的热点之一。对各类HAPAM的特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评价,此外还对氟碳型、孪尾型和超支化HAPAM进行了综述,对HAPAM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8年08期)
刘泽楠[6](2018)在《模板聚合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处理含油废水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类污水排放量逐年递增,其中含油废水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容小觑。絮凝沉淀法是处理含油废水的重要途径,而传统絮凝剂在处理含油废水时不能取得较好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模板聚合技术在紫外光引发下合成了具有微嵌段结构的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P(AM-DMC-LA),用于去除水中的浊度和油分。论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聚合产物特性粘度和转化率的影响,得到优化制备条件:总单体质量分数=40%、pH=4、m(DMC)=25%、m(LA)=2.0%、m(尿素)=0.3%、m(v-044)=0.06%、光照时间=60min;通过响应面实验考察了四因素影响主次顺序及交互作用,并在优化条件下制备了P(AM-DMC-LA)特性粘度最高可达14.2dL/g;通过表征分析实验表明:聚合反应成功发生,聚合产物为具微嵌段结构的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DMC-LA);通过表观粘度分析实验表明:P(AM-DMC-LA)具有明显的疏水缔合性质,且具有微嵌段结构的共聚物有更好的缔合作用;通过含油废水絮凝实验表明:P(AM-DMC-LA)处理含油废水的絮凝性能较好,絮凝机理研究表明,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和疏水缔合的协同作用对处理含油废水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王映月[7](2018)在《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絮凝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染料和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中,絮凝沉降法是当前国内外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通过电性中和和吸附架桥作用吸附水中的颗粒,从而使体系中的颗粒凝聚、絮凝形成絮体进而达到絮体沉降的目的。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中引入疏水单体可以增强聚合物分子链间的疏水缔合能力,增强有机高分子与固体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更有利于固体颗粒絮凝沉降。本课题提出以甲基丙烯酸叁氟乙酯(TFEMA)为疏水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叁甲基氯化铵(DMC)为阳离子单体与丙烯酰胺(AM)单体通过自由基胶束聚合法合成了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DMC-TFEMA);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和氯化苄为原料通过取代反应合成了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MBAC);以TFEMA为疏水单体,DMBAC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单体与AM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P(AM-DMBAC-TFEMA),合成出较高性能高分子絮凝剂。本研究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P(AM-DMC-TFEMA)的合成:以产率和阳离子度为考察指标,对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总质量分数、反应时间、SDS用量做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出较佳工艺参数。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ESEM对其形貌进行观察分析;通过表面张力、表观黏度的测定,研究了P(AM-DMC-TFEMA)水溶液的性质。以硅藻土悬浮液为模拟废水进行絮凝性能研究,考察了DMC用量、TFEMA用量、特性黏数、聚合物投加量对絮凝后上清液透过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DMC质量分数为30%,TFEMA质量分数为15%,特性黏数为627.05mL/g,可得到絮凝后上清液透过率最高为97.31%。(2)DMBAC的合成:以DMAEMA、氯化苄为原料合成了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MBAC)。考察了反应温度、溶剂用量、物料比和反应时间四因素对产率的影响。通过FTIR,~1 HNMR测试,出现了季铵基团特征吸收峰,说明了DMBAC的合成。其较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0℃,溶剂用量为45%,反应时间为13h,物料摩尔比为1:1。此合成过程稳定,重复性高,产率较高可达88.49%,与同类型反应相比,产率提高了3.4%。(3)P(AM-DMBAC-TFEMA)的合成:以产率为考察指标,对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总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做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出较佳工艺参数。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ESEM对其形貌进行观察分析;采用荧光光谱对聚合物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以硅藻土悬浮液为模拟废水进行絮凝性能研究,对P(AM-DMBAC-TFEMA),P(AM-DMC-TFEMA),P(AM-DMC)的絮凝性能进行了比较,初步探讨了聚合物在絮凝过程中的絮凝机理。研究结果发现:P(AM-DMBAC-TFEMA)的絮凝性能优于P(AM-DMC-TFEMA)和P(AM-DMC);在絮凝过程中可能利用了静电中和,疏水相互作用,吸附架桥作用。其中静电中和为主要作用力。(4)将研究合成的絮凝剂产品应用于阴离子染料活性艳红X-3B中,通过与相同条件下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DMC)相比,P(AM-DMC-TFEMA)和P(AM-DMBAC-TFEMA)的脱色率分别提高了6.4%和9.3%,COD去除率分别提高了7.4%和10.3%,两者均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初步探讨了P(AM-DMC-TFEMA)和P(AM-DMBAC-TFEMA)对活性艳红的脱色机理,结果表明,脱色过程可能利用了疏水相互作用和电荷中和作用。(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赵禧阳[8](2018)在《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聚合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叁次采油新技术主要以表面活性剂驱、聚合物驱、碱驱和二元复合驱为代表,其中聚合物驱因提高采收率作用明显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由于疏水基团之间相互缠绕,发生分子间缔合,形成空间网络结构,相比普通聚丙烯酰胺,具有良好的增稠性能,在石油开采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表面活性剂对疏水缔合物油包水乳液具有很好的乳化分散和稳定效果,且其本身具有良好的降低界面张力的作用。因此本文筛选出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用于制备疏水缔合聚合物乳液,并研究了两性疏水缔合和阳离子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性能。(1)通过将亲油性表面活性剂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Span80)分别与亲水性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Tween-80)、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烷醇酰胺(AMD)复配,筛选出了性能优良的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体系WY(Span80/AMD),其中m(Span80):m(AMD)=2:1。分别测试了表面活性剂AMD和WY的界面张力;评价了WY的乳化性能。结果表明:WY体系能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驱油性好;WY溶液对油有较好的乳化能力,可以用作反相乳液聚合过程中的乳化剂。(2)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一种疏水长链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RM18)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两性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增稠剂(AP-AM18)。最佳合成条件:乳化剂占油相体积分数12.5%,总单体质量分数25%,pH=6~7,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h。利用Waters凝胶色谱仪(GPC)测定了AP-AM18的分子量为3.1×10~6;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X-射线衍射(XRD)对AP-AM18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粒径分析仪、热重分析仪(TGA)和动态流变仪对AP-AM18溶液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AP-AM18具有非晶体结构;乳液平均粒径在100nm左右,分布集中,乳液稳定;分解温度超过500℃后,样品质量基本不变,具有良好的耐温性;当浓度为2%时,AP-AM18在清水中的表观黏度达到893mPa·s,在5×10~4mg/L矿化水中的表观黏度达到391mPa·s,具有较好的增稠、耐盐性能;AP-AM18属于假塑性流体,剪切200s后,表观黏度仍可达到93mPa·s,表现出较强的耐剪切性能,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随着应力的改变基本不变,且G'>G",具有较强的黏弹性和抗应变能力。(3)以AM、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叁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PAM1。最佳合成条件为:引发剂用量0.08%(以单体总质量计),w(单体)=22%,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6h。利用GPC测定了PAM1的分子量为8.2×10~5;通过FT-IR、动态激光光散射粒径分析仪和动态流变仪对PAM1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M1乳液粒径分布范围窄,乳液较稳定;其溶液属于假塑性流体,剪切200s后,表观黏度由277mPa·s降到253mPa·s,具有良好的耐剪切性能。(4)以DMC代替AMPS,通过加入功能性疏水长链RM18和AM,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乳液型阳离子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M-D)。其最佳合成条件为:m(油):m(水)=1.25,引发剂用量0.04%(以单体总质量计),w(单体)=24%,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6h。利用GPC测定了HAM-D的分子量为2.8×10~6;通过FT-IR、~1HNMR、XRD、动态激光光散射粒径分析仪、TGA和动态流变仪对HAM-D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AM-D乳液粒径分布窄,稳定性好;相比PAM1,HAM-D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在5×10~4mg/L矿化水中表观黏度仍可达到163mPa·s,具有较好的增稠、耐盐性能;剪切300s后,表观黏度由249mPa·s降到236mPa·s,表现出良好的耐剪切性能;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随着应力的增大先下降后基本不变,G'>G",表明HAM-D具有较强的黏弹性。(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8-03-01)
刘朋飞,范雅珺,梁兵[9](2017)在《两端疏水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疏水缔合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疏水缔合作用较好的两端疏水聚合物及其性能特征,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2,2'-偶氮二异丁基十二脒盐酸盐(AIBL)为引发剂,双(硫代苯甲酰基)二硫化物(BTBDS)为链转移试剂,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进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制得端基疏水聚丙烯酰胺;再进行过氧化双月桂酰(LPO)和AIBL的联合自由基诱导处理,获得两端疏水聚丙烯酰胺。采用核磁、凝胶渗透色谱、紫外、荧光芘探针和表面张力测试对AM的转化率、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以及疏水缔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引发剂AIBL的加量和反应时间可以控制单体AM的转化率和聚合速率。当采用体积分数35%的乙腈与水共混溶剂作淋洗液时,可以较为准确地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一定转化率下,用RAFT法合成聚丙烯酰胺时,单体转化率和聚合反应速率均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聚合物的分子质量分布系数约为2.0,表明该制备方法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控性;与端基疏水聚丙烯酰胺相比,两端疏水聚丙烯酰胺的分子质量略有增加,分子量分布变化较小,分子内缔合强,临界缔合浓度(c_(CAC)=2 g/L)有所增加,聚合物浓度大于c_(CAC)后的疏水缔合作用强。(本文来源于《油田化学》期刊2017年04期)
赵禧阳,李小瑞,马国艳[10](2018)在《疏水缔合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一种功能性疏水长链烷基烯丙基氯化铵(RM18)为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一种疏水缔合两性聚丙烯酰胺乳液(AP-AM)。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乳化剂占油相体积分数12.5%,总单体质量分数25%,p H=6~7,起始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利用红外光谱(FT-IR)、动态激光光散射粒径分析仪和动态流变仪对乳液AP-AM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P-AM乳液平均粒径在100 nm左右,分布集中,乳液稳定,在170 s~(-1)的剪切速率下,随着时间的延长,黏度逐渐下降,最终仍能稳定在93 m Pa·s,具有良好的剪切稀释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开发一种速溶性非离子疏水缔合聚合物,将易水溶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型疏水单体十八烷基聚乙二醇1100甲基丙烯酸酯与丙烯酰胺共聚反应得到一种非离子型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分析了合成聚合物的结构,利用激光光散射仪测定了合成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并考察了合成聚合物的增黏性和耐温耐剪切性能。研究表明,所合成的二元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8×10~6g/mol,黏度法测得的临界缔合浓度约为0.23%,SDS能显着提高溶液黏度。在剪切速率170 s~(-1)下,质量分数0.4%的合成聚合物溶液,在50数90℃下,由于疏水缔合作用的增强,黏度有明显上升;随温度进一步升高,黏度下降;在150℃下剪切30 min后的黏度仍高于50 mPa·s。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聚合物在常温下形成的网状结构较高温的致密。所合成的疏水缔合聚合物有作为压裂液增稠剂使用的应用前景。图6参1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论文参考文献
[1].滕大勇,滕厚开,靳晓霞,徐俊英,方健.壳聚糖改性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表征[J].化工进展.2019
[2].敬显武,刘友权,许园,李伟.一种非离子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性能评价[J].油田化学.2019
[3].孟磊,王力力,刘晓瑞,赖小娟,王磊.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作为滑溜水压裂液减阻剂的应用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19
[4].文新,李小瑞,丁里,鲁玲,王磊.含氟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合成及溶液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19
[5].潘一,冯俊楠,杨双春,ZAIN,ULLAH,ABDUL,QAYUM,张海燕.耐温耐盐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合成方法及其展望[J].应用化工.2018
[6].刘泽楠.模板聚合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处理含油废水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8
[7].王映月.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絮凝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8
[8].赵禧阳.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聚合及其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8
[9].刘朋飞,范雅珺,梁兵.两端疏水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疏水缔合性能[J].油田化学.2017
[10].赵禧阳,李小瑞,马国艳.疏水缔合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性能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