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理学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理学,诗学,史学,思想,明代,文以载道,理路。
理学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黄燕强[1](2019)在《“理学反动”说与清代学术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的清代学术思想研究,对于清学性质与内容的甄辨,往往是以宋明理学为比较之参照。或以为清学是宋学的反动,或以为清学是宋学的转进,这就是清儒所谓的汉宋之争。梁启超据此建构了"理学反动"的理论范式,其余诸家在探究清学及其与宋学的关系时,无论是赞同或反对,均就梁氏的"理学反动"说进行某种回应或发挥。因此,透过考察"理学反动"说的内涵及其影响,可窥见现当代中国学者对清代学术思想的性质、特征及其哲学方法论的认识,并展示他们对传统思想的内在发展理路及其现代性转型的思考。(本文来源于《学习与实践》期刊2019年11期)
代亮[2](2019)在《清初诗学思想与程朱理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的发展,与时代思想学术主潮密不可分。自魏晋下迄唐宋元明,几乎概莫能外。清初诗学与其时的思想学术亦存在深刻关联,迄今为止,论者对经世致用学风以及朴学之于诗歌创作及批评的影响关注较多,取得的成绩也较为可观。不过,就清初思想学术的主要流别而论,"理学仍是主流学术流派……理学群体及于中国"。广义的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而在清初士林反思心学流弊的背景下,前者则跃居为主流中的主流。晚清李慈铭所说的"国初宋学极盛",不仅明确道出了心性思辨之学在清初盛极一时的事实,还暗示出程朱学说高不可攀的地位。以此为前提,程朱理学对清初(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9年10期)
姚才刚,张露琳[3](2019)在《明初理学中心学思想的萌芽》一文中研究指出明初思想界虽然为朱熹理学所笼罩,但亦不乏心学思想的涌动。如吴与弼、胡居仁等这些明初朱子学学者,对理学就有所突破,提出了一些具有心学色彩的命题。虽然他们尚未建立不同于朱熹理学的新的思想体系,仅仅是在理学的架构之内阐发了有关心学思想的见解,却促使明初理学发生了变化,从而为明代心学的兴起营造了学术氛围。(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胡健[4](2019)在《方回的理学思想与《瀛奎律髓》的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人的学术思想会影响其文学着述。方回学问议论,一尊朱子,根柢全在理学。他的理学思想深刻影响了其诗学名着《瀛奎律髓》的生成,不仅涉及选本的编纂形式和选评相结合的结构方式,还包括丰富的诗学理论体系。具体来说,"心境说"的理学思维与"闲适"和"隐逸"类目的立和废直接相关。同时,理学思想促成了《瀛奎律髓》"有德者必有言"的诗歌选评方式,也促使诗评中更多关注诗歌"以吟咏性情言义理"的社会教化功能。方回成为研究理学和诗学关系的最佳典范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韵文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程丽[5](2019)在《在思想与史学之间——评李德锋《明代理学与史学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谋求史学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学者们普遍强调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李德锋《明代理学与史学关系研究》就是在这一思考基础上完成的。其书系统地探讨了明代理学对史学的影响、明代史学对理学的约束和塑造"、合会朱陆"思想现象对明代史学发展的影响等问题,体现了研究者理性的学术认识和历史思维。虽然也存在研究范围狭窄和内容不够全面的缺陷,但确为国内外系统研究明代理学与史学关系方面的第一部着作。(本文来源于《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河红联[6](2019)在《理学思想观照下李滉“文以载道”文论观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滉继承了传统的"道为根本"、"文从道出"的基本文道观,并在其理学思想的观照下,通过对"文""道"及其关系的阐释,体现了他对"文""道"在"文以载道"文论观中的地位与相互结合的理解,表现了李滉"文以载道"文论观的理学特点。(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6期)
单虹泽[7](2019)在《朱熹理学对庄子思想的援引与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朱熹较少论及自己对庄子学说的理解或参证,但实际上后者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朱熹的思想,并推动其不断深化。朱熹理学在很多地方表现出与庄学的相似性。首先,庄子将道理解为宇宙的本体,其遍在于万物之中,朱熹也认为"道体随处发见"。其次,庄子提出"万物一体"的观念,强调万物皆由气这种基本质料构成,它们共存于一个生命的整体之中。朱熹继承了这种均气同体的思想,也以"气化流行"讨论"万物一体"。最后,庄子主张涵养精神之虚静,而包括朱熹在内的宋儒对虚静的认识与实践都可以追溯到庄子那里。可以看到,朱熹虽恪守儒者的立场并力辟佛老,却暗自吸纳了很多庄学的思想资源,二者有着深厚的亲缘性,而主要的区别则在于对道德实践的态度。(本文来源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夏志红,万红,吴京红[8](2019)在《孙奇逢“严辨儒释”思想在《理学宗传》批注中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孙奇逢的学术思想,向来众说纷纭,《理学宗传》可谓其晚年定论。该书本主辅内外之原则,对自董仲舒以迄周汝登等汉唐宋明之170位儒者,先作评传,次辑录其所着或语录,于眉端或段落中施批注,最后给出学行总评。从这些批注中,可以看出孙氏自身的学术立场,他试图通过"严辨儒释"实现归宗孔孟的学术志向。(本文来源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代亮[9](2019)在《清初诗学思想与程朱理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初热衷风雅的理学之士指不胜屈,倾慕程朱的诗坛名流也不一而足,一个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学术根柢的诗学群体呼之欲出,促进了程朱理学对诗学思想的渗透。理学诗人以"温柔敦厚"的原旨相倡,并用程朱义理来规范和充实创作主体的"性情",以"性其情"为指归;同时将程朱理学纳入到诗人之"学"的范畴,以此变化气质,培育道德人格。本于程朱理学的终极关怀和价值理念,他们对邵雍和陈献章诗啧啧称叹,对陶渊明与韦应物诗亦有赞词;本于对诗歌艺术特征的深度认知,他们针砭宋诗风而推举唐诗。理学诗人凭借自身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通过多种渠道传播了理学诗论。总之,程朱理学作为学理资源和精神动力,推动了清初诗歌理论批评与创作思潮的嬗变。(本文来源于《文学遗产》期刊2019年04期)
顾海亮[10](2018)在《元儒熊禾的理学思想——以《勿轩集》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熊禾为宋末元初福建朱子门人后学,终身俯仰林壑,沉潜学术,隐居不仕,讲学书院,以发扬朱子学说为己任。熊禾着述颇丰,为元代名儒,于"四书""五经"皆有集义,大都亡佚。现存《勿轩集》集中体现其理学思想。熊禾笃守朱子学说,于理学的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说少有发明。熊禾从业师金履祥那闻知,朱子晚年将其学说概括为"全体体达用之学",认为《大学》集中体现了"明体达用"的精神,这是熊禾理学思想的独到之处。在对"达用"之学的强调下,熊禾高度认同北宋胡瑗的明体达用之学、陈亮的事功之学,积极倡扬实事践履。熊禾在理学境界上提倡"闲适之说",与理学家的"孔颜乐处""曾点之志""道学气象"并无二致。(本文来源于《朱子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理学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古代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的发展,与时代思想学术主潮密不可分。自魏晋下迄唐宋元明,几乎概莫能外。清初诗学与其时的思想学术亦存在深刻关联,迄今为止,论者对经世致用学风以及朴学之于诗歌创作及批评的影响关注较多,取得的成绩也较为可观。不过,就清初思想学术的主要流别而论,"理学仍是主流学术流派……理学群体及于中国"。广义的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而在清初士林反思心学流弊的背景下,前者则跃居为主流中的主流。晚清李慈铭所说的"国初宋学极盛",不仅明确道出了心性思辨之学在清初盛极一时的事实,还暗示出程朱学说高不可攀的地位。以此为前提,程朱理学对清初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理学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黄燕强.“理学反动”说与清代学术思想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9
[2].代亮.清初诗学思想与程朱理学[J].社会科学文摘.2019
[3].姚才刚,张露琳.明初理学中心学思想的萌芽[J].哲学研究.2019
[4].胡健.方回的理学思想与《瀛奎律髓》的生成[J].中国韵文学刊.2019
[5].程丽.在思想与史学之间——评李德锋《明代理学与史学关系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河红联.理学思想观照下李滉“文以载道”文论观探析[J].北方文学.2019
[7].单虹泽.朱熹理学对庄子思想的援引与改造[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9
[8].夏志红,万红,吴京红.孙奇逢“严辨儒释”思想在《理学宗传》批注中的体现[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9
[9].代亮.清初诗学思想与程朱理学[J].文学遗产.2019
[10].顾海亮.元儒熊禾的理学思想——以《勿轩集》为中心[J].朱子学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