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救国论文-李海涛,曲晓范

维新救国论文-李海涛,曲晓范

导读:本文包含了维新救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邱菽园,新加坡华侨,天南新报,维新思想

维新救国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涛,曲晓范[1](2016)在《新加坡华侨邱菽园救国维新思想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加坡华侨邱菽园救国维新思想的形成轨迹,契合19世纪末传统知识分子在接受近代新思想,回应西方强烈冲击时,把保种、保教、保国、保皇作为应激反应核心的心路历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救国维新思想由于时代背景、生活地域、环境变化和传奇经历等因素影响,呈现出鲜明的个性,是我国近代维新史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近代维新思想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来源于《史学集刊》期刊2016年06期)

苏娌[2](2006)在《晚清维新派教育救国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维新派的教育救国思想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内容。它兴起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思想界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变革,有识之士迫切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产物。其核心是认为社会的改造和进步应该首先或主要通过教育才能实现,把发展教育视为国家强弱兴衰的根本。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维新人七一方面介绍近代西方资本主的教育制度,另一方面揭示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立报馆、办学堂、兴学会等方式把教育救国从理论转变为实践。通过这些不懈努力,百日维新中颁布了众多有关教育改革的措施,建立了京师大学堂,以此成为晚清维新派教育救国思想的最终体现。教育救国思想为我国教育近代化提供了全新的内容,为我国目前实行的“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历史的启迪和借鉴。同时,它作为一种爱国主义思想又蕴含了伟大的历史意义,激励国人对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1)

苏娌[3](2005)在《戊戌维新时期教育救国思潮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救国论者更注重人的现代化问题,通过引进西学、废除科举制、建立新的教育体系、普及基础教育、宣扬民主,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以深刻改变国民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心理为民族复兴培植根基。如果说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振兴最终取决于高素质的现代国民,那么,教育救国论及其实践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是难以估量的。(本文来源于《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9期)

王荣国[4](1992)在《早期维新派的教育救国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期维新派是十九世纪中期涌现出来的一批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中国资产阶级最初的思想代表,是戊戍维新派的思想先驱。其教育救国思想至今缺乏研究,对此作番探讨,不但有助于全面了解早期维新派的思想,而且对中国资产阶级教育救国思想的产生具有溯源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2年01期)

维新救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晚清维新派的教育救国思想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内容。它兴起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思想界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变革,有识之士迫切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产物。其核心是认为社会的改造和进步应该首先或主要通过教育才能实现,把发展教育视为国家强弱兴衰的根本。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维新人七一方面介绍近代西方资本主的教育制度,另一方面揭示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立报馆、办学堂、兴学会等方式把教育救国从理论转变为实践。通过这些不懈努力,百日维新中颁布了众多有关教育改革的措施,建立了京师大学堂,以此成为晚清维新派教育救国思想的最终体现。教育救国思想为我国教育近代化提供了全新的内容,为我国目前实行的“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历史的启迪和借鉴。同时,它作为一种爱国主义思想又蕴含了伟大的历史意义,激励国人对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维新救国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涛,曲晓范.新加坡华侨邱菽园救国维新思想探究[J].史学集刊.2016

[2].苏娌.晚清维新派教育救国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

[3].苏娌.戊戌维新时期教育救国思潮述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

[4].王荣国.早期维新派的教育救国思想[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

标签:;  ;  ;  ;  

维新救国论文-李海涛,曲晓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