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3S(GPS、GIS和RS)技术可以为湿地研究、合理评价湿地变化和预测未来湿地发展趋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选取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区,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连续的大范围的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宏观性,采用2013年和2017年2期的高分1号遥感数据,综合运用RS与GIS技术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信息,在波普特征分析和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专家知识发现探索水体、泥滩、湿生植物和挺水植物等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为高分1号影像处理和湿地研究提供参考。通过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遥感影像解译结果的综合分析,对鄱阳湖研究区域水陆交错带植被的演替进行分析。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黄怀萱
关键词: 技术,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鄱阳湖
来源: 江西科学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
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
基金: 江西省气象科技项目“萍乡市对流云物理特征分析与人影作业技术研究”
分类号: Q948;P237
DOI: 10.13990/j.issn1001-3679.2019.03.005
页码: 335-340+427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660K
下载量: 229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陆交错带芦苇根系表型与解剖结构的差异[J]. 防护林科技 2019(12)
- [2].漓江水陆交错带截污效果评价[J]. 生态学报 2018(21)
- [3].漓江水陆交错带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分布特征[J]. 生态学报 2019(08)
- [4].黄山率水流域水陆交错带植被类型及群落特征[J].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03)
- [5].漓江水陆交错带4种草本覆盖对地表径流氮素的消减作用[J]. 林业科学 2018(05)
- [6].水陆交错带氮循环热区效应与厌氧氨氧化过程[J]. 生物产业技术 2015(03)
- [7].白洋淀芦苇型水陆交错带湿地CH_4和CO_2的排放特征[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5)
- [8].几种水陆交错带植物对底质氮磷释放的抑制作用[J]. 环境科学 2017(02)
- [9].水陆交错带生态功能及其氮素截留效果研究进展[J]. 珠江水运 2017(17)
- [10].哈尔滨松花江城区段堤岸生态修复初探[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5(04)
- [11].白洋淀湿地芦苇型水陆交错带土壤氮素形态变化和N_2O排放特征及氮储量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7(03)
- [12].白洋淀芦苇型水陆交错带水化学动态及其净化功能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3)
- [13].漓江水陆交错带不同立地类型草本植物根系特征[J].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6)
- [14].漓江沿岸水陆交错带景观调查与生态修复技术[J]. 南方农业学报 2013(10)
- [15].东洞庭湖区水陆交错带的复杂性分析及防洪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4)
- [16].巢湖水陆交错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梯度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3)
- [17].杭州城市水陆生态交错带的植物景观设计研究进展[J]. 中国园艺文摘 2016(04)
- [18].茭草(Zizania latifolia)在不同人工湿地中的生长适应性[J]. 湖泊科学 2012(01)
- [19].漓江水陆交错带典型灌木群落根系分布与土壤养分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5(15)
- [20].巢湖水陆交错带生态服务价值梯度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09)
- [21].我国北方水陆交错带的功能与发展方向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0)
- [22].漓江水陆交错带植物叶性状对水淹胁迫的响应及经济谱分析[J]. 生态学报 2017(03)
- [23].黑河流域中游芦苇湿地土壤碳垂直分布特征[J]. 生态科学 2016(02)
- [24].漓江水陆交错带典型立地根系分布与土壤性质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4(08)
- [25].城市规划区河流廊道水陆交错带整体规划研究——以成都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04)
- [26].论浅水湖泊中的水固交错带与科学清淤规划——以雄安新区白洋淀为例[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05)
- [27].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7(11)
- [28].基于竞争指数的水陆交错带枫杨生长模型[J]. 农业机械学报 2016(09)
- [29].多种生态护坡技术在丽水市瓯江堤防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浙江水利科技 2015(01)
- [30].漓江水陆交错带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酶活性[J]. 生态学报 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