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阿维菌素系列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阿维菌素,化合物,鳞翅目,效应,系列,苯甲酸,害虫。
阿维菌素系列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许小龙,顾中言,韩丽娟,周建高,娄金贵[1](2005)在《阿维菌素系列化合物对4种重要鳞翅目害虫的毒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内试验表明,阿维菌素及其2个衍生物对4种鳞翅目害虫小菜蛾、甜菜夜蛾、二化螟和棉铃虫幼虫的毒力由高到低依次是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阿维菌素。2个衍生物的毒力分别是阿维菌素的9.5-65倍和4-15倍。二化螟蚁螟和小菜蛾二龄幼虫对阿维菌素及其2个衍生物很敏感,LC50为0.004-0.283 mg.L-1,显示出很高的毒力;甜菜夜蛾和棉铃虫对阿维菌素的2个衍生物敏感程度较高,LC50为1.017-8.108 mg.L-1,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相对较低,LC50为18.091-65.992 mg.L-1。因此,田间防治甜菜夜蛾和棉铃虫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阿维菌素,而应选用2个衍生物,以达到高效、低毒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华东昆虫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李慧冬,罗万春[2](2004)在《温度与光照对阿维菌素系列化合物毒力发挥的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研究了阿维菌素(avermectin)系列化合物在不同温度和光照下对小菜蛾的毒力效应。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对小菜蛾幼虫毒力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符合正温度系数规律。阿巴菌素(abamectin)对小菜蛾幼虫的触杀毒力在16~28℃范围内提高了16倍左右,在22~28℃范围内增幅较大;依维菌素(iver-mectin)在16~31℃范围内提高了19倍左右,并在22~25℃范围内增幅较大;埃玛菌素(emamectin)在16~31℃范围内提高了10倍左右。胃毒毒力结果表明,阿巴菌素在16~28℃范围内提高了30多倍;伊维菌素在16~31℃范围内提高了近40倍。另外,埃玛菌素表现出了极高的胃毒作用且随温度变化的幅度较大,其毒力在16~28℃范围内可提高1000倍以上。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表明,阿巴菌素对小菜蛾的毒力与浓度及施药后无光照时间有正交互关系,而与紫外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有负交互关系。(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阿维菌素系列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系统研究了阿维菌素(avermectin)系列化合物在不同温度和光照下对小菜蛾的毒力效应。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对小菜蛾幼虫毒力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符合正温度系数规律。阿巴菌素(abamectin)对小菜蛾幼虫的触杀毒力在16~28℃范围内提高了16倍左右,在22~28℃范围内增幅较大;依维菌素(iver-mectin)在16~31℃范围内提高了19倍左右,并在22~25℃范围内增幅较大;埃玛菌素(emamectin)在16~31℃范围内提高了10倍左右。胃毒毒力结果表明,阿巴菌素在16~28℃范围内提高了30多倍;伊维菌素在16~31℃范围内提高了近40倍。另外,埃玛菌素表现出了极高的胃毒作用且随温度变化的幅度较大,其毒力在16~28℃范围内可提高1000倍以上。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表明,阿巴菌素对小菜蛾的毒力与浓度及施药后无光照时间有正交互关系,而与紫外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有负交互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阿维菌素系列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许小龙,顾中言,韩丽娟,周建高,娄金贵.阿维菌素系列化合物对4种重要鳞翅目害虫的毒力研究[J].华东昆虫学报.2005
[2].李慧冬,罗万春.温度与光照对阿维菌素系列化合物毒力发挥的效应[J].植物保护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