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郊区论文_杨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郊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郊区,城市,大城市,乡村,农民,农业,集体经济。

城市郊区论文文献综述

杨君[1](2019)在《大城市郊区乡村老年人的生命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乡村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在城市工作和定居,费孝通先生所描绘的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形成的"乡土中国"逐渐因城乡关系的分离而"断裂",基于情感和伦理情感形成的温情脉脉的熟人社会逐渐被打破,家庭间以及家庭内部的代际关联也日渐稀疏。乡村社会从曾经的生产生活共同体逐渐变成只有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工作》期刊2019年32期)

赵敏,孙力[2](2019)在《城市郊区森林资源发展特点及碳汇功能评估——以上海市崇明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上海市崇明区为例,研究了崇明森林资源发展特点,评估了森林碳汇对碳排放的抵消作用。研究发现,近年来崇明森林组成不断优化,个人所有特灌林面积逐年下降,国有乔木林逐年增加,确保森林资源的稳定和健康发展。2016年森林碳汇可抵消崇明电力消费碳排放的16%,由于崇明森林以幼龄林为主、单位面积蓄积量小,但年生长率高,随着林木生长,碳汇功能具有很大潜力,对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佟伟铭,张平宇,何欢[3](2019)在《基于社区理论大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社区的城镇化问题分析——以长春市兴华园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长春市兴华园社区典型案例,利用社区理论揭示了大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社区的城镇化机制与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征用体制下以农村社区为载体实现了快速城镇化,实现了乡村社会和经济空间重构,乡村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优化和重组,地域空间并入城市发展范畴,城镇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为城市景观和设施的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加快,包括就业非农化与生活方式市民化等,但存在社会保障和补偿机制不健全,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低,社会认同感缺失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春丽,王莉玮[4](2019)在《城市郊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效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全国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对其投入产出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地化肥施用量降幅达30.10%,农药施用量降幅达86.75%,农产品品质得到提升,农民实现多途径致富增收,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8%以上,农田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活环境均得到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9期)

陆铭[5](2019)在《大城市郊区:都市圈建设的焦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没有大城市扩张,就没有所谓的"都市圈",而目前大城市都市圈发展焦点,很大程度上是中心城市郊区如何发展的问题都市圈和人的城市化有什么关系?8月26号,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进一步明确,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这和都市圈发展又有什么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投资(中英文)》期刊2019年19期)

闫梦露,王柏源,赵小风,钟太洋[6](2019)在《新型职业农民对城市郊区耕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以南京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农业商品化转型的不断发展,传统露天种植模式逐渐被取代,城市郊区大棚面积迅速扩张,出现较为普遍的耕地利用"大棚化"转型。与此相随,耕作者也由传统"自给自足"型农民为主逐步转变为面向市场的"新型职业农民"。然而,到目前为止,少有研究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在城市郊区耕地利用"大棚化"转型中扮演的角色。论文以南京市为例,基于2018年郊区291份农户问卷调查的一手数据,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微观尺度下新型职业农民对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新型职业农民是影响郊区耕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根本因素,其中外来职业农民大棚化种植的可能性是其他类型农民的4.7倍左右;②新型职业农民的务农年数和经营规模对大棚化转型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其年龄对大棚化转型的作用方向相反;③对研究区所有农民而言,销售占比和单位面积耕地农业年度纯利润对大棚化转型具有显着正向作用。此外,相较于坡地和梯田,平地更加有利于农民大棚化种植。(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9期)

唐永兰,徐桂荣,于晓晶[7](2019)在《近49 a中国30°N带不同地形下大城市与其郊区的降水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69—2017年全国站点逐日降水资料、地形高度资料以及2017年全国常住人口数据,采用概率密度函数PDF法、最小二乘法、Mann-Kendall法和累积距平法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中国地形多样性,从降水量的PDF特征、变化趋势和极端降水特征叁个方面,分析了近49 a中国30°N带不同地形下大城市与其郊区的降水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30°N带降水的区域性和极端性明显,其中长江入海口代表站的年降水量PDF曲线最接近正态分布;极端降水阈值和极端降水强度基本为自西向东增加,且与地形高度呈反比关系;对于暴雨及以上等级的降水,代表站降水概率小但降水占比大。(2)降水的城市化效应明显,表现为代表站的日、月、季、年降水量PDF曲线普遍存在城郊差异,且日和年尺度的差异较月和季的尺度差异更明显;大城市代表站相对于其郊区代表站,前者年降水量普遍增加得快,且最小值大于后者;前者极端降水阈值、极端降水强度和年最大日降水量最大值普遍大于后者,且发生中雨及以上等级强降水的概率和占比较后者大。(3)代表站降水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存在一定的周变化;年降水量的突变时间集中发生在1980s中、后期以及1990s至2000s初;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征为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其中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长江入海口地形下夏季降水的城市化效应明显;大部分地形下工作日降水的城市化效应较休息日明显。(本文来源于《暴雨灾害》期刊2019年04期)

张朝登[8](2019)在《上海乡村怎么振兴 市委书记调研奉贤》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张朝登报道 上海市委书记、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强近日赴奉贤区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时强调,乡村振兴事关上海城市未来发展、事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叁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导报》期刊2019-07-16)

霍露萍[9](2019)在《北京城市道路建设与郊区人口增长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1982年至2015年,北京市年末常住人口数增长了1.3倍,其中近郊区人口增长了2.6倍,远郊区人口增长了1.2倍。通过对北京城市道路里程数对郊区人口增长贡献程度的研究可以发现: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城市道路里程数的增加是郊区人口增长的原因;对数线性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当城市道路里程数增加1%时,郊区人口数会增长0.59%;反事实分析表明,城市道路建设吸引了北京市郊区的外来人口,从而促进了郊区人口的增长。(本文来源于《城市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北京市农研中心集体经济体制改革40年研究课题组,吴宝新,熊文武,陈雪原,王洪雨[10](2019)在《以乡村集体经济为主导 实施特大城市郊区乡村振兴战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分析集体经济发展"一主两升级"的现状特点和面临的"两缺一分化"的主要问题,提出中国特大城市郊区要立足集体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大、组织体系完整的特点,把乡村集体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力量,并给出具体的政策建设。(本文来源于《财经智库》期刊2019年03期)

城市郊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上海市崇明区为例,研究了崇明森林资源发展特点,评估了森林碳汇对碳排放的抵消作用。研究发现,近年来崇明森林组成不断优化,个人所有特灌林面积逐年下降,国有乔木林逐年增加,确保森林资源的稳定和健康发展。2016年森林碳汇可抵消崇明电力消费碳排放的16%,由于崇明森林以幼龄林为主、单位面积蓄积量小,但年生长率高,随着林木生长,碳汇功能具有很大潜力,对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郊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杨君.大城市郊区乡村老年人的生命历程[J].中国社会工作.2019

[2].赵敏,孙力.城市郊区森林资源发展特点及碳汇功能评估——以上海市崇明区为例[J].环境保护科学.2019

[3].佟伟铭,张平宇,何欢.基于社区理论大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社区的城镇化问题分析——以长春市兴华园社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9

[4].王春丽,王莉玮.城市郊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效益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9

[5].陆铭.大城市郊区:都市圈建设的焦点[J].中国投资(中英文).2019

[6].闫梦露,王柏源,赵小风,钟太洋.新型职业农民对城市郊区耕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以南京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9

[7].唐永兰,徐桂荣,于晓晶.近49a中国30°N带不同地形下大城市与其郊区的降水特征[J].暴雨灾害.2019

[8].张朝登.上海乡村怎么振兴市委书记调研奉贤[N].中国经济导报.2019

[9].霍露萍.北京城市道路建设与郊区人口增长的关系[J].城市学刊.2019

[10].北京市农研中心集体经济体制改革40年研究课题组,吴宝新,熊文武,陈雪原,王洪雨.以乡村集体经济为主导实施特大城市郊区乡村振兴战略[J].财经智库.2019

论文知识图

应激模型年武汉市人口年龄金字塔(数据来...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街谷通风效果模拟多径延迟和幅度分布(卫星仰角25°,...研究区详细地形地貌特征

标签:;  ;  ;  ;  ;  ;  ;  

城市郊区论文_杨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