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充分运用煤岩学、煤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学科理论知识,重点对湘中涟源盆地寒婆坳矿区天龙山岩体附近的系列石墨化煤的煤岩组分转化、结构变化与地球化学演化、煤大分子中含C结构的有序化、石墨化煤的形成温度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了煤自然石墨化过程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探讨了煤系石墨的成矿机理。(1)天龙山花岗岩侵入体对湘中涟源盆地寒婆坳赋煤矿区测水组煤的显微组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蚀变作用。离岩体较远的金竹山矿(JZS)和联新矿(LX)煤依旧为无烟煤(Rr=4.3-4.7%),煤岩组分主要为镜质组和惰质组,随着靠近岩体,煤的变质程度提高,显微组分逐渐转变为微晶石墨颗粒,并有热解碳、针状石墨、鳞片石墨伴生,在离岩体最近的石巷里矿(SHL)中微晶石墨颗粒体积含量>80%,表明镜质组分和惰质组分都能够石墨化而转变成微晶石墨。不同组分的石墨化能力为:均质、基质镜质体>氧化丝质体>火焚丝质体。微晶石墨颗粒的反射率较低,在3-5%之间,不能够反映石墨化煤真实的变质程度。(2)利用显微红外光谱与显微拉曼光谱对石墨化煤中不同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对处于无烟煤和变质无烟煤阶段的样品,同一样品中镜质组分与惰质组分的结构类似,说明在无烟煤化过程中煤的结构非均质程度较低;随着微晶石墨颗粒在高变质程度样品中的逐渐出现,煤的非均质性再次体现,而且非均质程度随石墨化度增大而提高。显微拉曼参数D1峰半高宽与R1(R1为D1峰与G峰强度比)的关系显示,在系列样品中镜质组与惰质组结构演化为碳化作用过程,微晶石墨颗粒组分的结构演化为石墨化作用过程。显微红外光谱技术不能反映Rr>5.9%的煤的结构信息,但微晶石墨颗粒显微红外光谱中都存在870 cm-1的尖锐峰,可以辅助石墨组分的鉴定。非均质性较强的部分石墨化煤(partly graphitized coal)中同时存在的微晶石墨颗粒和无烟煤颗粒可以通过密度梯度分离技术(DGC)被分离开来。(3)通过对系列石墨化煤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并结合反射率,本文提出了利用XRD(002)峰半高宽和反射率来综合划分石墨化煤变质程度的方法。在离岩体较远的金竹山(JZS-3)、联新(LX-3)、稠木矿(CM)和胜利-5(SL)样品的XRD谱中为无烟煤的特征峰,反射率随变质程度增高,扫描电镜下依旧显示为煤的颗粒形态,处于无烟煤和变质无烟煤阶段;而离岩体较近的胜利-3(SL)、稗冲矿(BC)和石巷里矿(SHL)样品的XRD图谱逐渐转变成石墨的尖锐峰,反射率值不能代表其石墨化程度,可用(002)峰半高宽反映其变质程度,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石墨微晶片逐渐变大并变的规则,处于部分石墨化和石墨阶段。(4)系列石墨化煤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石墨化煤挥发分含量较正常埋藏变质煤的高,元素分析中的H、N和O随与岩体距离变近而逐渐减小,C含量随靠近岩体而逐渐富集。对比不同变质类型煤的元素演化轨迹,发现石墨化煤的演化轨迹与埋藏变质作用煤和小规模岩浆侵入煤都不一样,H含量相对较低,O含量相对较高,印证了煤石墨化过程中H原子容易失去并伴随煤结构的改变,体现了岩体规模对煤石墨化作用的影响。(5)通过分析石墨化煤中的矿物组合特征和石墨化煤的煤岩特征,并结合拉曼地质温度计和人工合成石墨的温度条件分析,推断金竹山矿(JZS-3)和联新矿(LX-3)无烟煤样品的形成温度约为250-260℃,稠木矿煤(CM)受热温度约为320-350℃,胜利矿煤(SL)受热温度约为370-390℃,稗冲矿煤(BC)受热温度约为440-460℃,石巷里矿煤(SHL)受热温度约为470 ℃。受热温度较低时,并不能提供煤石墨化所需足够的活化能。(6)新化地区煤石墨化所受应力作用现象在宏观构造特征、煤岩显微组分、HRTEM图像中都得以体现,说明应力作用对石墨化煤的形成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通过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发现煤自然石墨化过程中也存在矿物质的催化作用,矿物元素以含Si为主,可能是煤受热过程中有机质与粘土矿物反应生成碳化物,然后碳化物分解形成有序化碳结构。(7)综合分析研究区内的岩浆-构造活动史,提出了煤自然石墨化过程的微观模型和宏观模型。在仅受温度的作用下煤中组分主要以碳化作用过程为主,C原子间经sp2键联结形成局部分子定向畴,但整体排布依旧为无序状态;在温度-剪切应力共同作用下,煤中纳米级孔被应变能破坏,孔壁中局部分子定向畴结构在应力作用下发生旋转联结定向增长,形成纳米级的多晶石墨微晶体。虽然岩浆活动提供的高温条件是石墨化煤形成的必要条件,但岩浆-构造耦合作用才是煤石墨化的关键条件,只有在岩浆热作用过程中有“有效”应力的参与才能够使煤在自然过程中产生石墨化。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李阔
导师: 刘钦甫
关键词: 煤系石墨,石墨化煤,微晶石墨,煤岩学,结构演化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地质学,矿业工程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基金: 刘钦甫教授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煤系隐晶质石墨成矿过程中结构和性能变化研究》(项目编号:41672150),刘钦甫教授建立的“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与利用实验室”
分类号: P618.11;P619.252
DOI: 10.27624/d.cnki.gzkbu.2019.000149
总页数: 133
文件大小: 14850K
下载量: 65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振兴——以山西省太谷区为例[J]. 产业创新研究 2020(16)
- [2].天然微晶石墨提纯工艺及可逆储锂性能[J]. 硅酸盐通报 2019(04)
- [3].微晶石墨氧化-膨胀过程中微形貌与结构变化[J]. 地球科学 2018(05)
- [4].氧化-离心法提纯微晶石墨及其机理[J]. 材料导报 2018(12)
- [5].混酸提纯工艺对微晶石墨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J]. 非金属矿 2019(01)
- [6].混酸提纯工艺对微晶石墨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J]. 炭素技术 2019(03)
- [7].改性球形微晶石墨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1)
- [8].酚醛树脂炭包覆对天然微晶石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 功能材料 2013(16)
- [9].微晶石墨制备各向同性石墨的研究[J].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11(02)
- [10].镍负载超细微晶石墨对铝碳耐火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人工晶体学报 2014(07)
- [11].锂离子电池微晶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J]. 炭素技术 2018(05)
- [12].表面氧化微晶石墨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J]. 甘肃科技 2017(17)
- [13].超细微晶石墨对电煅煤基高炉炭砖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硅酸盐通报 2019(01)
- [14].纯化处理对天然微晶石墨电化学性能影响的研究[J]. 非金属矿 2010(03)
- [15].模压成型工艺制备微晶石墨/树脂双极板[J]. 电池 2011(03)
- [16].微晶石墨对不烧Al_2O_3-C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J]. 耐火材料 2019(03)
- [17].膨胀微晶石墨的制备及对Pb~(2+)的吸附行为[J].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8(05)
- [18].微晶石墨高温焙烧制备高纯石墨研究[J]. 炭素技术 2017(06)
- [19].酚醛树脂炭包覆天然微晶石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J]. 非金属矿 2010(01)
- [20].酚醛树脂炭包覆氧化微晶石墨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J]. 湖南有色金属 2017(04)
- [21].微晶石墨与无烟煤浮沉特性研究[J]. 硅酸盐通报 2016(07)
- [22].氢氧化钙沉淀法处理微晶石墨纯化酸性含氟废水正交试验[J]. 山东化工 2015(06)
- [23].碱酸法提纯某微晶石墨[J]. 金属矿山 2014(09)
- [24].狠抓矿山整顿整合 推动经济转型发展[J].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4(09)
- [25].高变质无烟煤伴生微晶石墨鉴定与分析[J]. 煤炭学报 2016(05)
- [26].石墨深加工技术概况及应用[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20)
- [27].湖南郴州微晶石墨的矿物学特征[J]. 矿物岩石 2016(03)
- [28].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晶质石墨活化提纯机[J]. 科技风 2013(08)
- [29].表面包覆技术对微晶石墨嵌锂行为的影响[J]. 功能材料 2010(04)
- [30].无烟煤基微晶石墨鉴定试验研究[J]. 硅酸盐通报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