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焊工培训走向市场的几点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周苗[1](2020)在《新中国成立后集体住宅的空间形态研究(1949-197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后30年,是我国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对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作为这一时期建设的住宅,它的空间形态反映了我国高度组织化和集体化的设计思想。无论是梳理我国集体形制的发展,还是研究我国集体住宅的空间形态,抑或是探讨该时期住宅中居民的生活形态等问题,新中国成立后30年建设的住宅都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新中国成立后的集体住宅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历史背景基础上,分析我国集体的产生和集体住宅的类型。采用案例研究、口述访谈和城市形态学及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分别从聚落层面和建筑层面,对集体住宅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在聚落层面,从总体布局、生活区及住宅组团展开分析,归纳其空间布局的特点;在建筑层面,对不同类型的集体住宅,归纳分析其住宅形式和空间类型,以及总结其建造模式。然后,进一步深入探讨集体住宅是如何如何通过其空间形态组织与管理居民,使其日常生活实现集体化,以及集体住宅空间形态发展的影响因素。通过梳理分析集体住宅的空间形态及其内部社群生活的组织,可以发现:集体住宅空间的设计具有影响居民生活方式、组织与管理内部居民的能力,个人通过集体与国家产生联系,国家借助集体和集体住宅,培养个体的集体生活方式,强制其不断集体化和工业化。同时,集体住宅的研究可以为现在社区的建设及住宅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启示。
程统然[2](2019)在《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质量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社会经济蓬勃的发展,钢结构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我国越来越多的建筑如生产厂房和住宅商品房开始逐渐由传统的混凝土建筑向钢结构建筑转化,我国的建筑技术也由此开始了重大的革新。但目前已有研究大多数是针对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定性叙述,钢结构施工中的安全危险源的前馈信号研究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其危险的预估精度也远没有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距实时预测的要求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本篇论文的创作目标就是从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前馈信号的角度出发,探求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危险源的前馈信号,并设计对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对风险进行实时预测的方法。(1)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在详细的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的研究现状和方向,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进而明确研究目标和方法,并设计研究思路。(2)阐述理论和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掌握钢结构工程质量管理基本原则和方法、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以及事故致因理论,并围绕于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的研究方向进行理论和应用阐述,为后期PaICFs模型构建提供理论基础。(3)解析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影响因素。阐述钢结构工程的技术特点,包括钢结构工程的优点、缺点及其质量问题的主要特点,并针对钢结构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分前期资料、会审图纸、化学成分、加工制作、连接、运输、安装和使用维护几个方面做出阐述,从而利用鱼骨图分析法,对钢结构工程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4)构建事故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调查模型。对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进行定义分析,然后构建了钢结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阻止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成为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的因素,从而正式建立了钢结构工程质量PaICFs调查模型,且对建立PaICFs模型时可能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础原因做出了详细分析。最后在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分为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验收阶段)和关键环节,以其为未来的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5)案例分析。对具体的案例事故进行了分析,首先在事故发生的基础上,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然后根据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的常规处理方法来选择最适合本次事故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在分析出的事故原因的基础上,对事故原因的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进行分析,将得到的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加入PaICFs数据库中。
姜晓宇[3](2018)在《CK轨道客车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之间的竞赛由从显着的硬实力竞赛,转向无形的软实力竞赛。这作为一种特别的管理模式,企业中的文化建设需求越来越重要,这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生命线之一。近年来,企业中的文化建设研讨逐步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这也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使用此种手段促进国际贸易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结合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怎么正确面对企业的文化建设,怎么将企业的文化建设,使其有机地运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使其真正构成企业的中心竞赛力,这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对于每个企业,怎么解决企业的文化建设立异,这一具体的问题,对其打破和点评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杰出、优秀的企业的文化建设是对员工、公司、甚至是对于国家层面都是巨大的无形资产。所以,我们在刻画企业的文化建设的时候,同时也刻画了代表这企业之中的全部人员。尽管企业人是社会人的代表和缩影,但马克思指出,人的自在全面开展是社会开展的终极目标。这样,企业的文化建设就意味着人的自我特点、人的潜能和人的价值得以完成。它不仅是一种企业的文化建设,一种管理的文化需求,一种企业的经营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近30年来,伴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我国的企业的文化建设逐渐形成。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企业,企业的文化建设建设是生动的。但是,发展令人振奋并不意味着发展的昌盛。本文总结了当代我国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开展的现状,阐述了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当代我国社会开展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有企业的对策和建议。关于文化建设建设的几点考虑。本文的创新点和要点在于经过政治制度和政治开展,处理CK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造中的政治化、规范化、分业运营、艰苦奋斗、缺乏特性等问题。在根据国家政治环境、企业本身发展的阶段水平,以及自身的传统,国民素养。本文剖析了日本这个具有先进企业文化的邦邻的本质,从而,找到其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文化建造中得到启示:注重传统文化,承继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国外先进的办理思维和理论,跟上时代的开展趋势。注重特性和立异,打造有我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由此对建造有我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加强生产效率,促进我国制造业壮大发展,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造,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发荣及稳定,促进提升增强公民素养和公民道德具有重要意义。
周晓瑾[4](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认为《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杨建超[5](2017)在《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研究 ——基于西园街道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民族工作社区化是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和基点。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必须以解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构建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民族问题治理体系的构建,必须依赖于对现实民族问题的解决,而创新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是解决城市民族问题的重要路径。随着城市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加,多民族社区数量增多,如何创新城市社区民族工作,进而更好地为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构提供现实支撑,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研究,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服务各族群众的需要,是促进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区的需要,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是在城市民族社区的特定场域中进行的。创新社区民族工作研究,就是在充分考虑各种场域特殊性的前提下,来解释开展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正确逻辑。因此,本文在治理理论和场域理论的指引下,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文献的基础上,对兰州典型的穆斯林民族社区——西园街道进行实证研究,在分析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现状、社区民族工作主体构成的变化、社区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对社区民族工作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指出公权力部门的适应性和科学化不足、少数民族成员政治参与程度不高和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受限,是目前社区民族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同时在借鉴国内其他典型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完善西园街道的社区民族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研究的是在具体社会场域中的民族工作思路,更多地立足于“自下而上”的视角和“自上而下”的视角相结合,并不单单囿于管理者的视角和管理实践的维度进行研究。这也是本研究区别于已有研究成果的地方。
孙静[6](2011)在《成人培训实践基地的环境构建与策略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重要资本和首要财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以智力为代表的人力资本,人的技能和素质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落后的生产方式不断更新,新技术和新产业不断涌现,这些都要求我国不仅要有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更需要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而对高素质劳动者的缺乏正是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和行业都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和企业停滞不前的关键因素。另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急需大批素质高、懂技术的新型农民。这些都要求我们加速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成人培训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中最恰当、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成人动手实操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实践环节的实现,建设相应的培训实践基地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成人培训实践基地的构建已成为成人培训十分重要的课题。本论文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比较分析法的基础上,选取了河南省的部分成人院校与社会成人培训机构做为研究对象。从国家、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多个维度全面剖析了成人培训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境的相应对策。第一部分:本研究开展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分析。人力资本理论、能力本位理论、劳动力本位理论以及社会建构主义下的成人学习理论都要求加强成人培训,而成人培训必然离不开实践基地。另外,从政府角度分析,实践基地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职能;从企业角度分析,实践基地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从学校角度分析,实践基地是拓宽学校办学途径,提高学校声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从学员角度分析,实践基地是提升学员自身素质,增强岗位适应性的重要途径。第二部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目前成人培训实践基地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由于政府不重视、扶持政策不够,管理机制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评价机制不健全;学校培训定位偏颇、教育资源缺乏整合、培训管理混乱和评价机制不健全;企业思想落后、资金投入不足、支持行为不够;社会传统观念守旧、宣传不足、行业协会服务信息不到位等,这些都导致我国实践基地欠缺或不完善。第三部分:从多个维度探究成人培训实践基地的构建策略。从成人培训实践基地构建的原则、定位和类型出发,提出了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企业层面、社会层面等具体构建策略。
孙颖瑜[7](2010)在《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培训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和激烈竞争的来临,企业之间实力竞争,最终体现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的竞争。现代化的企业广泛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生产,工艺技术十分严密,劳动者不但需要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而且需要深刻地理解专门知识。因此,培训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而教育培训则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开发人力资源最有效的基本手段,各国都充分的认识到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加强职业培训有利于加速培养技术业务骨干和熟练工人,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专门人员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行业和地区提供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职能的体现,同时,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教育培训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若没有真正建立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行之有效的培训管理模式,培训活动将事倍功半或者根本无法有效开展。如今,社会上的培训机构种类繁多,作为职业学校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培训工作才能确保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笔者认为,首先是要有一个完善的规划、实施、保障、调控过程。这个过程笔者将它分解为培训模式的选择与设计、培训模式的具体实施、培训效果评估几个方面来实现。在国际借鉴方面,本文对德国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国外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市场化、终身化、综合素质化和国际联合化的趋向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启示。本文在总结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培训管理模式情况、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以人力资源开发为目标,以促进就业为本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体系建设是职业培训得以开展的有力保障。同时本文也提出了走校企合作的职业培训模式,是值得借鉴的模式,也是构建我国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并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和关键的部分。本文将站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培训管理模式研究的角度,从实际出发,根据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的发展现状,理论研究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并辅之以详实的案例,提出建立适合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培训管理的可行方案,并对创建新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培训管理模式进行揭示与建议。
李亚林[8](2008)在《薛城水电站首部枢纽施工组织管理及主要施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水电建设工程逐渐西移,越来越多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正处于规划、设计和建设之中。这些工程的特点是:工程规模巨大、枢纽建筑物多、坝址多位于高山峡谷之中,由于受地形及水力条件约束,在建和即将开发的很多大中型水电工程开发方式为引水式,因此,开展并总结引水式电站的施工管理与关键施工技术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同类工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水电站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的进步。薛城水电站是一座高水头、长隧洞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施工主要包括土石方开挖工程、混凝土工程、边坡防护工程、砌体工程等几大部分。施工工期较紧是施工中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选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顺利而有序,在紧张的工期情况下,全部工程提前一个月完工。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与管理体系,通过严格的管理与控制,使得施工质量也得到保证,工程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88.7%。通过对薛城水电站首部枢纽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的研究探讨,研究成果与施工经验希望能够对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帮助与借鉴。
闻曙明[9](2006)在《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波兰尼1958年在他的《个人知识》中首次提出他的隐性知识理论以来,首先引起震动的是哲学的认识论领域。一些学者认为它是继笛卡儿、康德以后认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哥白尼革命”,它导致了全部认识论的“大翻转”。波兰尼企图设置一种全新的“范式”来对社会和生活中的自由、秩序、意义等的可能性进行重新设定,从而显示其思想的彻底性和革命性,实现了一种“格式塔”式的范式转换。对隐性知识的研究,早在波兰尼提出“隐性知识”这个概念之前就已经存在,如中国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说法,就是对“隐性知识”的最好写照。但自波兰尼1958年正式提出这个概念之后,人们才开始真正地刮目相看,并在西方形成了所谓的“四大传统”,即:现象学传统、解释学传统、后期维特根斯坦传统和波兰尼传统。其中,挪威哲学家格里门提出的“强弱隐性知识”的概念,对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做了很好的注释。近年来,波兰尼的思想也波及到日本和台湾,同样掀起了阵阵波澜。本文首先从认识论研究的转向和知识论的转型来引导“隐性知识”的出场,并对“隐性知识”概念的来胧去脉,包括它产生的哲学背景、隐性知识理论的组成、心理学基础和哲学意义等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但对其本身的研究并不是本文的最终目的,我们更关心的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发生机制、哲学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和对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波兰尼及其后来者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发生机制并没有很好地重视,甚至是只字未提,这主要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哲学的研究方向有关。知识的转化问题是属于经济增长的问题,已经跨入了知识管理的范畴,似乎已经不是哲学研究的任务。从哲学领域来讲,无论是17世纪和18世纪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还是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的实证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和分析哲学,主要论述的是知识的性质或标准问题,着重于对知识本身的研究。其次,我们从库恩的“范式理论”着手,实现了对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的“范式转换”,将问题的焦点从哲学的层次转换到以知识管理为主的层面上来,从主要研究“隐性知识”本身的性质转换到研究“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的视角上来。我们对隐性知识及其显性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区别、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可能性、转化机制、转移方式、影响因素等等。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时刻关注“隐性知识”的后现代性质,即其呈现出的“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波兰尼在他的《个人知识》一书中,其副标题也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它是对客观主义的科学观和知识观的“迈向后批判哲学”,表明了它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某种亲缘关系。从这个角度,我们对管理科学理论的“文化管理”模式作了补充说明。最后,本文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学习型历史文献法”和博客技术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在互联网上如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并分析了影响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障碍因素。隐性知识问题“包含了大量伦理的和政治的涵义”,这是因为在网络中我们
马池珠[10](2006)在《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解决农民问题,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在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农业电视为农民提供教育和培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系统科学和传播理论为构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通过文献调查、问卷调查、访谈、实证研究、创作实践等多种研究途径,对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包括传者体系、内容体系、传播通道体系、受众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构建了基于受众为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本文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一是农业电视不能满足农村受众需要,表现是农业电视频道少、栏目少、时间短、播出次数少、播出时间边缘化;内容单调、枯燥,艺术性差。二是农业电视传播以传者为中心。本文阐释了农业电视缺失的成因。从传播学角度,农业电视传播体系以传者为中心,弊端为:缺少对受众需求的分析研究,传播者决定所制作播放的节目内容和播放,农业电视传播者以经济效益为重,从电视学角度,节目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回报率低,节目资源匮乏,在内容方面,存在节目针对性差,主题不鲜明,内容空洞贫乏等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看,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是使城乡电视出现重大差别的社会制度原因;解决农业电视缺失这一难题,根本出路在于建构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使受众成为电视传播系统的主体,在对受众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系统论的方法建立适于农业电视传播的传者体系、传播通道体系、传播内容体系和受众体系。 第二部分:本文对农业电视传播的受众体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分析了农业电视受众的分类、特点、构成、分化以及收视需求。农业电视传播受众由农业生产者、农业管理与经营人员、农产品消费者、城市市民构成。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的农民已经分化成五个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乡镇企业职工、农民工阶层、农村管理者阶层、贫困农民阶层。农业电视的受众除具有一般受众多、杂、散、匿等特点外,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传统,在传播领域属于弱势群体。农村受众需求研究是受众研究的重点。问卷调查表明,农村受众收看农业节目的目的依次是为了解农业政策、学
二、浅谈焊工培训走向市场的几点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焊工培训走向市场的几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后集体住宅的空间形态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历史背景 |
1.2.2 时代背景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3.3 时间与空间界定 |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既往相关研究 |
1.5.1 国内关于新中国成立后 30 年间住宅的研究 |
1.5.2 国外关于新中国成立后 30 年间住宅的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的方法 |
1.6.2 案例研究法 |
1.6.3 比较法 |
1.6.4 口述访谈法 |
1.7 研究框架 |
2.集体与集体住宅及其类型 |
2.1 集体与集体形制 |
2.1.1 国内外既有的集体形制 |
2.1.2 国内有关“集体”的理论探索 |
2.1.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集体形制的实践 |
2.2 集体住宅 |
2.3 我国集体住宅的类型 |
2.3.1 以早期工人新村为代表的集体住宅 |
2.3.2 单位的集体住宅 |
2.3.3 人民公社的集体住宅 |
2.4 本章小结 |
3.集体住宅的空间布局与住宅形式 |
3.1 不同类型的集体住宅的总体布局与功能形态 |
3.1.1 总体布局 |
3.1.2 功能形态 |
3.2 生活区的空间布局 |
3.2.1 生活区的总体规划 |
3.2.2 住宅与公共建筑的空间关系 |
3.3 住宅组团的空间布局 |
3.4 不同类型的集体住宅的住宅形式 |
3.4.1 以早期工人新村为代表的集体住宅 |
3.4.2 单位的集体住宅 |
3.4.3 人民公社的集体住宅 |
3.4.4 分析:家庭式住宅与单身宿舍 |
3.5 本章小结 |
4.集体住宅的建造模式 |
4.1 既有集体住宅的建造模式 |
4.1.1 住宅工业化与标准化的提出 |
4.1.2 苏联完善的定型化设计组织体系 |
4.2 我国集体住宅工业化与标准化的发展 |
4.2.1 我国集体住宅工业化与标准化的提出 |
4.2.2 我国集体住宅工业化与标准化的发展 |
4.2.3 苏联模式的反思 |
4.3 我国集体住宅工业化与标准化的设计方法 |
4.3.1 单元组合设计法 |
4.3.2 基本单体组成的灵活住宅单元设计法 |
4.3.3 基础核心单元+卧室 |
4.4 建造模式与“精神”意义 |
4.4.1 干打垒的建造技术到干打垒精神 |
4.4.2 装配式的建造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5.集体住宅中的社群生活 |
5.1 目标的统一 |
5.1.1 集体目标: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
5.1.2 个体目标:自身需求(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及被尊重需求)得到满足 |
5.1.3 集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统一 |
5.2 行为的控制 |
5.2.1 严格的作息时间安排 |
5.2.2 制度化的行为规范 |
5.3 空间的限定 |
5.3.1 空间的封闭 |
5.3.2 空间的等级 |
5.3.3 空间的属性 |
5.3.4 空间的尺度:个体基本生活空间的压缩 |
5.4 本章小结 |
6.结语 |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6.2 集体住宅空间形态的研究对现在的启示 |
6.2.1 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
6.2.2 集体住宅与共享住宅 |
6.3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集体住宅平面汇总 |
(2)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质量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2.1 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现状 |
1.2.2 事故致因理论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不足总结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内容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钢结构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述 |
2.1.1 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原则 |
2.1.2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PDCA循环 |
2.1.3 钢结构工程的三全质量管理 |
2.1.4 统计方法在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应用 |
2.2 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综述 |
2.2.1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
2.2.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主要内容 |
2.3 事故致因理论综述 |
2.3.1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
2.3.2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2.3.3 轨迹交叉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钢结构工程的技术特点 |
3.1.1 钢结构工程的优点 |
3.1.2 钢结构工程的缺点 |
3.1.3 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主要特点 |
3.2 钢结构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 |
3.2.1 钢结构工程资料不全的问题 |
3.2.2 钢结构工程的会审图纸的问题 |
3.2.3 钢结构工程的化学成分问题 |
3.2.4 钢结构工程的加工与制作问题 |
3.2.5 钢结构工程的连接问题 |
3.2.6 钢结构工程运输、安装以及使用维护中出现的问题 |
3.3 钢结构工程的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鱼骨图分析法简述 |
3.3.2 钢结构工程质量影响因素鱼骨图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前兆分析及质量控制 |
4.1 钢结构工程施工的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探究 |
4.1.1 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定义分析 |
4.1.2 钢结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构建 |
4.2 事故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调查模型(PaICFs)的构建 |
4.2.1 阻止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成为事故的因素 |
4.2.2 钢结构工程质量PaICFs调查模型的建立 |
4.3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内容 |
4.3.1 钢结构工程设计阶段质量控制内容 |
4.3.2 钢结构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 |
4.3.3 钢结构工程验收阶段质量控制工作 |
4.4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某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案例研究 |
5.1 工程简介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工程技术特点 |
5.2 钢结构厂房质安事故的分析 |
5.2.1 钢结构厂房质安事故的具体原因 |
5.2.2 钢结构厂房质安事故PaICFs调查分析 |
5.3 钢结构厂房质量控制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CK轨道客车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及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企业文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企业文化自身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1.3.1 相关的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框架结构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文化 |
2.1.2 企业文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企业的价值观 |
2.2.2 企业精神 |
2.2.3 企业经营哲学 |
2.2.4 企业制度 |
2.3 企业文化特征 |
2.3.1 企业文化的历史性 |
2.3.2 企业文化的人本性 |
第3章 CK轨道客车公司的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
3.1 CK轨道客车公司的企业经营状况 |
3.2 CK轨道客车公司企业文化发展历程分析 |
3.2.1 CK轨道客车公司初创阶段企业文化建设 |
3.2.2 CK轨道客车公司成熟阶段企业文化建设 |
3.3 CK轨道客车公司成熟阶段的企业文化内容 |
3.4 CK轨道客车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4.1 CK轨道客车公司精神文化存在的问题 |
3.4.2 CK轨道客车公司行为文化存在的问题 |
3.4.3 CK轨道客车公司制度文化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CK轨道客车公司的企业文化方案改进 |
4.1 CK轨道客车公司精神文化改进 |
4.2 CK轨道客车公司行为文化改进 |
4.3 CK轨道客车公司制度文化改进 |
第5章 CK轨道客车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
5.1 建立文化管理体系并与生产实践结合 |
5.2 加强先进人物引领作用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研究 ——基于西园街道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概念及界定 |
(一)治理 |
(二)社区 |
(三)民族工作 |
四、研究现状 |
(一)民族工作研究 |
(二)穆斯林社区研究 |
(三)关于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 |
(四)国内其他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方式借鉴 |
五、理论依据 |
(一)治理理论 |
(二)场域理论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兰州市及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历史和现状 |
第一节 兰州市民族工作历史与现状 |
一、民族工作的管理机构演变 |
二、民族事务委员会的职责及机构构成 |
三、少数民族人口现状 |
四、民族文化教育工作 |
五、少数民族经济基本情况 |
六、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制定与完善 |
七、少数民族的民族平等权利保障及民族团结宣传 |
八、依法管理清真食品 |
九、加强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 |
第二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现状概述 |
一、西园街道社区现状 |
二、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认真落实民族政策 |
三、完善机构组织和制度建设 |
四、多种途径创新社区民族工作方式 |
第二章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变化 |
第一节 民族工作社区化——城镇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
一、城市社区少数民族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增多 |
二、城市社区民族工作面对的局面更为复杂 |
第二节 社区民族工作场域变化——民族社区权威要素变迁 |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社区建设 |
二、城市民族社区中的权威要素变化 |
第三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主体构成 |
一、公权力部门 |
二、非公权力部门 |
三、社区居民 |
第三章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实证研究——基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西园街道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调查结果分析 |
一、基本特征 |
二、就业情况,收入和消费水平 |
三、居住状况 |
四、流动状况 |
五、社会交往和民族关系 |
六、生活困难类型 |
第二节 西园街道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现状研究 |
一、完善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组织架构和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式 |
二、社区民族工作服务有序 |
第三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实证研究——基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视角 |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街道社区关系分析 |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社区服务的态度 |
三、社会支持状况 |
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期待 |
第四章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
第一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中的困境分析 |
一、公权力部门适应性不足 |
二、公权力部门科学化不足 |
三、社区民族工作中的少数民族政治参与不足 |
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受限 |
第二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对策研究 |
一、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多主体协同治理 |
二、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对策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附录3:兰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职责 |
附录4:城市民族工作条例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成人培训实践基地的环境构建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意义 |
(二) 概念界定 |
1. 成人培训 |
2. 环境构建 |
3. 实践基地 |
(三) 文献综述 |
1. 关于国外成人培训实践基地已有研究综述 |
2. 学术论文及专家学者对我国成人培训实践基地的综述 |
3. 国内相关政策及规定 |
(四) 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思路 |
3.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的创新之处及重点、难点 |
1.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与不足 |
一、成人培训实践基地建设环境的理论基础及必要性分析 |
(一) 成人培训实践基地建设环境的理论依据 |
1. 人力资本理论 |
2. 能力本位教育 |
3. 劳动力本位理论 |
4. 建构主义下的成人学习理论 |
(二) 成人培训实践基地环境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
1. 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
2. 企业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
3. 拓宽学校办学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
4. 提升学员自身素质,增强岗位适应性的重要途径 |
二、我国成人培训实践基地建设的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 成人培训实践基地的环境现状调查 |
1. 培训需求 |
2. 培训机构、政策、管理 |
3. 培训实施环节 |
4. 培训的保障环节 |
5. 培训效果 |
(二) 我国成人培训实践基地建设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1. 国家环境层面 |
2. 学校环境层面 |
3. 企业环境层面 |
4. 社会环境层面 |
三、我国成人培训实践基地的环境构建策略 |
(一) 构建的原则、定位、类型 |
1. 基本原则 |
2. 定位 |
3. 类型 |
(二) 成人培训实践基地的环境构建策略 |
1. 国家环境层面 |
2. 学校环境层面 |
3. 企业环境层面 |
4. 社会环境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 |
1. 着作类 |
2. 期刊论文类 |
3. 政策法律类 |
(二) 外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培训实践基地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后记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7)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培训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培训的理论界定 |
2.1.1 职业培训的种类 |
2.1.2 职业培训的特性 |
2.1.3 职业培训的社会功能 |
2.2 培训模式 |
2.2.1 培训模式概念 |
2.2.2 培训模式的种类 |
3 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模式比较与选择 |
3.1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现状与实施培训的优势 |
3.2 国内外职业学校培训模式比较 |
3.2.1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VET) |
3.2.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
3.3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培训管理模式现状与问题 |
3.4 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模式选择 |
4 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模式改进和优化 |
4.1 培训模式优化设计 |
4.1.1 培训目标设定 |
4.1.2 培训活动具体方式 |
4.2 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流程 |
4.3 培训效果评估 |
4.3.1 反应评估 |
4.3.2 学习结果评估 |
4.3.3 工作行为及表现评估 |
4.3.4 结果与业绩评估 |
4.3.5 培训评估的实施 |
4.4 实施该培训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
5 案例研究 |
5.1 M中等职业学校简介 |
5.2 M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模式 |
5.2.1 M中等职业学校培训目标的设定 |
5.2.2 M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活动的实施 |
5.2.3 M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效果的评估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薛城水电站首部枢纽施工组织管理及主要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及水电能源开发 |
1.1.2 引水式电站工程发展趋势 |
1.1.3 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
1.3 本文研究的技术难点和施工管理难点 |
2 工程概况 |
2.1 基本概况 |
2.2 水文气象 |
2.3 工程地质 |
3 施工总体布置研究 |
3.1 主体工程项目 |
3.2 施工总体规划内容 |
3.2.1 施工技术规划原则 |
3.2.2 施工技术措施 |
3.2.3 施工管理目标 |
3.3 施工总平面布置研究 |
3.3.1 交通布置 |
3.3.2 施工供电 |
3.3.3 施工供水 |
3.3.4 施工供风 |
3.3.5 混凝土生产系统 |
3.4 工期安排 |
3.5 工期保证措施论述 |
4 主体工程施工方法研究 |
4.1 土石方工程研究 |
4.1.1 作业程序及工艺流程 |
4.1.2 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法研究 |
4.1.3 土石方回填施工方法研究 |
4.2 混凝土施工研究 |
4.2.1 泄洪冲沙闸闸室混凝土 |
4.2.2 闸前铺盖混凝土 |
4.2.3 护坦混凝土 |
4.2.4 海漫混凝土 |
4.2.5 挡水坝混凝土 |
4.2.6 闸坝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
4.2.7 闸坝混凝土防裂措施 |
4.2.8 混凝土的内在和外表美观质量保证措施 |
4.2.9 闸坝混凝土温控措施 |
4.2.10 进水口及引水隧洞工程 |
4.2.11 灌浆平洞混凝土 |
4.3 边坡防护工程研究 |
4.3.1 挂网锚喷混凝土施工 |
4.3.2 预应力锚索施工 |
4.3.3 支护施工质量控制 |
4.4 基础混凝土防渗墙工程研究 |
4.4.1 概述 |
4.4.2 施工工艺流程 |
4.4.3 主要施工工艺 |
4.4.4 施工质量检验 |
4.5 钻孔与灌浆研究 |
4.5.1 施工方案 |
4.5.2 灌浆材料 |
4.5.3 施工方法 |
4.5.4 帷幕灌浆施工质量控制与评价 |
4.6 砌体工程研究 |
4.6.1 浆砌石施工方法 |
4.6.2 质量保证措施 |
4.7 G317国道复建公路路基工程研究 |
4.7.1 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 |
4.7.2 排水及涵洞工程施工 |
4.7.3 防护工程 |
5 金属结构及设备安装施工工艺研究 |
5.1 运输及吊装 |
5.2 钢结构构件制造 |
5.2.1 钢构件的加工 |
5.2.2 钢结构构件的组装和焊接 |
5.2.3 焊缝质量检验 |
5.2.4 涂装 |
5.3 钢结构的安装 |
5.3.1 安装前的检查和准备 |
5.3.2 基础和支承面 |
5.3.3 钢构件的运输和存放 |
5.3.4 钢结构的安装 |
5.3.5 钢结构安装质量的检查 |
5.4 金属结构、设备安装 |
5.4.1 安装方法 |
5.4.2 焊接检验 |
5.4.3 试验 |
5.5 接地扁铁埋设 |
5.6 金属结构、设备安装施工质量 |
5.6.1 接地扁铁埋件 |
5.6.2 钢板衬护 |
5.6.3 门槽、栅槽轨道安装 |
5.6.4 闸门及拦污栅安装 |
5.6.5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安装 |
5.6.6 坝顶门机及门机轨道安装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课题的确立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结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结构 |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问题 |
(一) 创新之处 |
(二) 可能遇到的困难 |
第一章 知识和隐性知识 |
一、认识论的转向 |
(一) 认识论的发展之路 |
(二) 认识过程中人的主体性作用 |
(三) 人的非理性因素对于认识的作用 |
(四) 隐性知识的哲学解释 |
二、知识论的转型 |
(一) 知识概念的变化 |
(二) 知识的转型 |
三、隐性知识的分类 |
(一) 隐性知识的定义 |
(二) 隐性知识的分类方法 |
四、小结 |
第二章 波兰尼的隐性知识理论、隐性知识显性化思想 |
一、波兰尼其人 |
二、“隐性知识理论”产生的哲学背景 |
(一) 对理论的知识传统的反思 |
(二) 康德的第二次“哥白尼革命”的启发 |
(三) 非理性主义的引导 |
(四) 实证主义的拷问 |
三、波兰尼的隐性知识理论 |
(一) 人类知识的构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
(二) 隐性知识的优先性原则 |
(三) 隐性知识的三维互动 |
(四) 隐性知识显性化论述初步 |
(五) 隐性知识的性质 |
四、隐性知识论的心理学基础 |
(一) 格式塔心理学基础 |
(二) 发生认识论心理学基础 |
五、隐性知识理论的哲学意义 |
(一) 认识论方面的意义 |
(二) 和东方哲学之间的交融 |
六、隐性知识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
(一) 人文社会科学意义 |
(二) 科学研究意义 |
(三) 教育学意义 |
(四) 管理科学意义 |
七、隐性知识研究工作不被重视的原因 |
八、小结 |
第三章 隐性知识显性化理论的发展、演变之路 |
一、隐性知识研究的四大哲学传统由来 |
二、现象学、解释学和后期维特根斯坦简介 |
(一) 现象学介绍 |
(二) 广义解释学介绍 |
(三) 后期维特根斯坦介绍 |
三、波兰尼传统和后期维特根斯坦传统思想综述 |
(一) 隐性知识概念的强、弱解释 |
(二) 人类知识的隐性根源 |
(三) 强隐性知识的特点 |
四、广义解释学传统思想综述 |
(一) 约翰内森与“非传递性理解” |
(二) 德莱福斯与“现象学层次” |
五、现象学传统思想综述 |
(一) “实质行动”的概念 |
(二) “身体”的时空交融 |
(三) 行动的社会维度 |
(四) 实质行动的动机 |
(五) 强调二个概念 |
(六) “实质行动”的隐性根源分析 |
六、几点初步的结论 |
七、小结 |
第四章 隐性知识显性化方法论 |
一、库恩的“范式理论” |
二、隐性知识研究的“范式转换” |
(一) 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的研究环境发生变化,使得我们研究方法论的改变 |
(二) “范式”的定向作用,使我们在进行隐性知识研究“范式转换”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后现代社会的基本特性 |
三、隐性知识管理概论 |
(一) 从知识管理的定义看隐性知识 |
(二) 隐性知识管理的发展概况 |
(三) 对“隐性知识”概念的进一步阐释 |
(四)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基本关系 |
四、隐性知识向显性化的迈进 |
(一) 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 |
(二) 隐性知识显性化机制 |
(三) 影响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因素 |
五、隐性知识管理对管理科学理论的促进 |
(一) 管理科学的“文化管理”阶段 |
(二) “文化管理”的新视野 |
六、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
七、小结 |
第五章 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的新挑战 |
一、后现代知识性质带给我们的伦理道德启示 |
(一) 从客观性到文化性的转变来看 |
(二) 从普遍性到境域性来看 |
(三) 从中心性到价值性来看 |
二、利用互联网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 |
(一) 虚拟现实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 |
(二) 高校教师的“学习型历史文献法” |
(三) 人工智能研究中隐性知识的阻隔 |
(四) 博客(Blog 或Weblog)技术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促进作用 |
三、虚拟现实的伦理困惑 |
(一) 网络伦理的现状 |
(二) 网络伦理面临的困境 |
(三) 加强网络伦理建设的针对性措施 |
四、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面临的新挑战 |
(一) 虚拟现实的本质 |
(二) 虚拟认识的本质 |
(三) 虚拟实践过程中主体性面临的困境 |
(四) 虚拟现实环境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失真”问题 |
五、小结 |
结语 |
一、库恩的“范式理论”为我们研究“隐性知识”,实现向显性化方向的“范式转换”提供了理论依据 |
二、对隐性知识及其显性化的研究,离不开知识的后现代背景 |
三、“隐性知识”的概念由波兰尼提出,但后来人却发展、超越了它 |
四、隐性知识难以显性化的文化道德制约因素 |
五、隐性知识管理对“文化管理”模式发展的推动作用 |
参考文献目录 |
一、着作 |
二、论文 |
三、外国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一、高校隐性知识的识别与管理评判标准 |
附录二、知识管理视野下的高校隐性知识管理 |
后记 |
(10)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本研究的现实背景与实践意义 |
二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 受众中心 |
二 电视传播 |
三 农业电视传播 |
四 体系 |
五 传播体系 |
六 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
二 电视学理论 |
三 系统科学理论 |
四 教育传播理论 |
第五节 研究的目标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思路 |
三 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对农业电视传播基本情况的调查 |
第一节 调查概况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假设 |
三 问卷调查方案设计 |
第二节 受众收视基本情况 |
一 受众构成及基本情况 |
二 受众收视基本情况 |
第三节 验证假设 |
一 电视节目接受方式以无线为主 |
二 农业节目不能满足多数农村受众需要 |
三 媒体对农村受众的关注程度不够 |
四 公益性没有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
第三章 农业电视缺失的传播学分析 |
第一节 基于传者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
第二节 基于传者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的弊端 |
一 农业电视传播者以经济效益为重 |
二 农业电视传播者决定所制作、播放的节目内容 |
三 农业电视传播者决定农业电视节目的播放 |
四 缺少对受众需求的分析研究 |
第四章 农业电视缺失的电视学分析 |
第一节 节目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回报率低 |
一 农业电视节目制作周期长 |
二 农业电视节目制作成本高 |
三 农业电视节目回报率低 |
四 农业电视节目资源匮乏 |
第二节 节目内容存在问题 |
一 选题问题 |
二 节目针对性差 |
三 主题不鲜明 |
四 内容空洞贫乏 |
第五章 农业电视缺失的社会学分析 |
第一节 城乡长期存在二元结构 |
第二节 农村受众多为弱势群体 |
第三节 城乡之间存在信息鸿沟 |
第四节 农村受众遭受传媒歧视 |
第六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
第一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
第二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的优点 |
一 使农业电视传播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
二 根据受众调研决定制作节目和播放节目的内容 |
三 根据受众需要实行“广播”与点播相结合的播放策略 |
第七章 受众中心理论 |
第一节 受众中心论的概念 |
第二节 受众中心论的时代背景 |
一 受众中心论是社会主义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 |
二 受众中心论体现人本思想的回归 |
三 受众中心论是媒介产业化和国际竞争的必然趋势 |
四 受众中心论顺应了信息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 |
第三节 受众中心论会误入歧途吗 |
第四节 受众中心论的意义 |
第八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受众体系 |
第一节 电视传播的受众角色与特点 |
一 受众的概念与特点 |
二 电视传播的受众 |
三 农业电视传播的受众 |
第二节 农业电视受众的特点 |
一 在政治和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
二 人口数量众多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
三 职业科技文化和技能水平偏低 |
四 思想观念传统 |
五 在电视传播领域属于弱势群体 |
第三节 农业电视传播受众的构成 |
一 农业生产者 |
二 农业管理人员 |
三 农业经营人员 |
四 农产品消费者 |
五 城市市民 |
第四节 农业电视受众的分化 |
一 社会发展促进农村受众发生分化 |
二 农村受众分化为五个阶层 |
第五节 农村受众收视需求分析 |
第九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通道体系 |
第一节 农业电视传播通道体系 |
第二节 电视台农业电视传播通道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输通道体系 |
一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农业电视传输体系的发展 |
二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播通道体系的优点 |
第四节 信息时代数字电视与网络电视的发展 |
一 数字电视 |
二 网络电视 |
三 数字化引起电视传播的嬗变 |
四 农业电视数字化发展 |
第五节 农业音像出版发行传输体系 |
第十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内容体系 |
第一节 农业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二节 农业电视栏目的策划 |
一 农村文化类 |
二 农业政策类 |
三 农业科技类 |
四 农业市场类 |
五 农产品消费类 |
第三节 农业电视传播内容的特点 |
一 新闻性 |
二 知识性 |
三 价值性 |
四 真实性 |
五 时效性 |
六 娱悦性 |
第四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节目内容定位 |
一 正确把握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
二 根据受众调研决定农业电视节目内容 |
三 强化节目的服务性 |
四 营造全社会关注“三农”的氛围 |
五 关注农民的命运 |
七 要引导农产品的消费 |
第五节 农业电视节目的形式 |
一 以风趣的语言增强节目的娱乐性 |
二 以乡土情怀增强节目的贴近性 |
三 以纪录片的理念增强节目的可视性 |
第六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节目创作实践研究 |
一 片名有新意 |
二 切入点新立意新颖 |
三 掌握电视节目的结构 |
四 逻辑填密引人入胜 |
五 精美的画面 |
六 顺畅的解说词 |
七 恰当的声音技巧 |
第十一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者体系 |
第一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宏观层面的传媒社会控制体系 |
一 农业电视传播宏观控制体系 |
二 农业电视传播宏观控制体系树立受众中心思想 |
三 农业电视传播宏观控制体系应明确受众权利 |
四 培养具有现代传播素质的农业电视传播者 |
五 提高受众媒介素养 |
六 根据受众需要合理地配置媒介资源 |
七 实现传播者之间传播内容的整合 |
第二节 农业电视传播个体运作体系 |
第三节 研究受众需求 |
第四节 尊重受众 |
第五节 转变对农村受众的心态 |
第六节 重视信息反馈——受众与农业电视媒介的互动 |
一 受众参与程度分析 |
二 受众借助电视台帮助的情况分析 |
第七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者体系的创新 |
一 农业电视传播的组织体系由不均衡向均衡发展 |
二 农业电视传播的社会属性由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 |
三 农业电视传播的资源配置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 |
四 节目生产方式由自给型向市场型转变 |
五 节目形态由模式化向多样化转变 |
六 传播方式由单向型向互动型转变 |
第十二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的案例分析: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 |
第一节 在传者体系方面的体现 |
一 宏观方面:政府和上级台高度重视 |
二 微观方面:农业节目的编排与生产作为频道的重中之重 |
第二节 传播内容体系方面的体现 |
一 适应观众需求变化 |
二 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办好农业节目 |
三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节目的内容与形式的要求 |
(一) 内容把握 |
(二) 表现形式 |
(三) 画面 |
(四) 声音 |
第三节 传播通道体系的体现 |
第四节 受众体系的体现 |
第五节 传播效果的体现 |
第十三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存在问题与建议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三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与成果情况 |
致谢 |
四、浅谈焊工培训走向市场的几点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后集体住宅的空间形态研究(1949-1978)[D]. 周苗.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2]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质量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D]. 程统然. 东南大学, 2019(01)
- [3]CK轨道客车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 姜晓宇. 吉林大学, 2018(04)
- [4]《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5]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研究 ——基于西园街道的调查[D]. 杨建超. 兰州大学, 2017(01)
- [6]成人培训实践基地的环境构建与策略研究[D]. 孙静. 河南大学, 2011(08)
- [7]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培训管理模式研究[D]. 孙颖瑜.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4)
- [8]薛城水电站首部枢纽施工组织管理及主要施工技术研究[D]. 李亚林. 西安理工大学, 2008(S1)
- [9]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D]. 闻曙明. 苏州大学, 2006(12)
- [10]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D]. 马池珠. 华南师范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