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易损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易损,双曲面,吊杆,高速铁路,斜拉桥,静力,支座。
易损性论文文献综述
周岳武,符云集,颜璐,赵晓苗,万克成[1](2019)在《基于IDA的高速铁路大跨度斜拉桥地震易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高速铁路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易损性,以我国西部某主桥跨径为249.5m+550m+550m+249.5m的叁塔四跨铁路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建立其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DA)获得结构地震响应,结合对数回归分析最终获得各关键构件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二次拟合得到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整体略优于一次拟合;在纵向地震作用下,支座呈现出较高的损伤概率,其中固定支座损伤概率最大;桥塔和桥墩的损伤相对较低。因此在大跨度铁路斜拉桥抗震设计中,应重点考虑位移和变形的控制。(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34期)
周余旺,刘庆华[2](2019)在《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预测脑梗死复发的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预测脑梗死复发的价值。方法选择68例初发脑梗死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观察患者1年内复发情况,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脑梗死复发预测中的价值。结果 68例患者颈动脉斑块109块,1年后复发25例,斑块数39块;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颈动脉斑块回声分级、新生血管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8.95、19.69,P均<0.05);以新生血管分级>Ⅲ级、新生血管>Ⅱ级、新生血管分级>Ⅰ级、回声分级<Ⅲ级、回声分级<Ⅱ级为标准预测脑梗死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0.74、0.61、0.63、0.62。结论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是预测脑梗死复发的有效指标。(本文来源于《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贾璐,王钧,刘芬,单春芳,石文界[3](2019)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罪犯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与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的相关性。方法 8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检测PDW、血小板平均体积以及血脂、肝功能、肾功能,根据PDW水平分为高PDW组(PDW≥15.29%)44例和低PDW组(PDW<15.29%)41例;2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于造影后即刻对罪犯血管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记录2组斑块的OCT显像特征;Pearson相关分析PDW水平与OTC参数中纤维帽厚度(fibrous cap thickness, FCT)的关系。将85例患者依据OCT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块(thin-cap fibroatheroma, TCFA)组16例和非TCFA组69例,比较2组PDW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CFA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高PDW组血小板平均体积[(10.90±1.37)fL]高于低PDW组[(10.21±0.90)fL](P<0.05),TCFA比率(29.5%)、斑块破裂比率(22.7%)、血栓形成比率(36.4%)高于低PDW组(7.3%、4.9%、9.8%),FCT[(148.64±128.64)μm]小于低PDW组[(253.66±194.82)μm](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DW与FCT呈负相关(r=-0.268,P=-0.030);TCFA组PDW[(14.61±2.6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86±0.83)mmol/L]高于非TCFA组[(11.82±3.74)%、(2.28±0.8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W增加(OR=1.318,95%CI:1.164~1.409,P=0.012)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OR=2.856,95%CI:1.202~4.817,P=0.020)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TCF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DW可能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罪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有关,可作为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标志物。(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岳海霞[4](2019)在《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缺血性脑卒中36例,未发生脑卒中65例,两组均进行CT血管造影,对其颈动脉斑块易损性进行评估。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有16例存在颈动脉易损性斑块,未发生脑卒中组9例存在颈动脉易损性斑块,差异显着(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颈动脉斑块体积与未发生脑卒中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易损性有较高评估作用,为临床预测及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价值。(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2期)
杨祖欢,孙煌,李锐洁,潘家华,杨洪波[5](2019)在《儿茶酚抑素与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浆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CST)水平与冠心病临床分型、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所测定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8年3月因胸痛入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且同意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患者166例,根据临床表现及CAG结果将入组病例分为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组[进一步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亚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亚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亚组];并根据ACS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入组病例中43例患者进行OCT检查,根据结果将其分为稳定斑块(stable plaque,SP)组及不稳定斑块(unstable plaque,UP)组;所有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CST的浓度。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血浆CST水平ACS组高于SAP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EMI组和NSTEMI组血浆CST水平均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ST水平UP组高于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冠脉Gensini评分ACS组大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UAP组、STEMI组和NSTEMI组冠脉Gensini评分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浆CST水平与Gensini评分中度相关(r=0.737,P<0.01);(4) CST是影响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CST浓度与冠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以及易损斑块相关,结合患者心功能、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情况,血浆CST浓度可能可以初步反应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周波,魏鲡鋆,宋新龙[6](2019)在《基于地震易损性的连续梁桥减隔震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减隔震措施的合理配置是高速铁路地震经济性目标控制的关键。为了对采用不同减隔震装置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抗震性能进行量化研究,基于桥梁系统地震易损性分析,选用4种减隔震方案进行对比分析。4种方案分别为:全桥抗震设计方案(方案1)、全桥双曲面球型隔震支座+粘滞阻尼器方案(方案2)、中墩摩擦摆+边墩普通支座与阻尼器配合方案(方案3)和全桥摩擦摆+边墩阻尼器方案(方案4)。结果表明:高烈度高速铁路桥梁须通过减隔震设计才能满足抗震设防目标,综合经济性和抗震性能2方面因素,方案4有效降低了结构内力响应和位移响应,为所列方案中的最优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何沛祥,蔡翔,刘信[7](2019)在《中承式提篮拱桥吊杆断裂易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吊杆断裂是中承式提篮拱桥典型的损伤形式。为了研究其在吊杆断裂情况下的易损性问题,以一座中承式提篮拱桥为对象,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得出吊杆断裂情况下的动态响应,进而计算出静力放大系数,再采用静力放大系数法考虑吊杆断裂的冲击作用,以此对其易损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不同位置的单吊杆断裂时,其相邻吊杆易损性指数变化较大,其中在长吊杆位置处的易损性指数较大,已超过设计弯曲应力容许值,对结构安全不利。(本文来源于《钢结构(中英文)》期刊2019年10期)
宋帅,王帅,徐佰顺,毛德均,吴刚[8](2019)在《不确定性参数对梁桥地震易损性影响的量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定量研究梁桥中常见的不确定性参数对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程度,以叁跨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例,引入重要性测度分析方法考虑不确定性参数之间的交互效应,量化不确定性参数对桥梁地震易损性的影响水平。通过Monte-Carlo抽样构建地震动-桥梁样本并采用Open Sees平台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提出基于地震易损性的矩独立重要性测度指标并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对其进行数值积分求解。结论:支座剪切模量及上部结构质量对梁桥地震易损性的影响明显大于其他参数;基于地震易损性的重要性测度指标能够考虑不确定性参数之间的交互效应,准确量化不确定性参数对梁桥地震易损性的影响水平。(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9期)
丁凡,苟强,何坤,霍润科,徐璐璐[9](2019)在《氯离子侵蚀RC桥墩变易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考虑氯离子侵蚀效应下材料性能劣化的在役RC桥墩为研究对象,以山西省祁临高速公路在役桥梁抗震性能检测结果为依据,对Duracrete氯离子侵入模型进行修正,建立适用于除冰盐环境下的氯离子侵入模型。研究发现:在相同的地震作用下,桥墩发生轻微破坏的概率较大,发生完全破坏的概率较小;随服役时间的增加,氯离子侵蚀会导致桥墩发生破坏的概率显着增大。(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期刊2019-10-18)
刘伟伟,宋孟燕,相更,丁敏[10](2019)在《减震格构式刚架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电事故发生后,当喷淋系统失效时,安全壳内置换热器作为余热导出的主要设备,在保证安全壳整体性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安全壳内置换热器支撑装置的设计一直是一个工程难点问题,其中,支撑装置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是核电结构安全性评估的必要环节。减震格构式刚架是一种新型支撑体系,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等优势。本文重点研究在各种地震强度下减震格构式刚架的地震易损性指标。开展减震格构式刚架的地震易损性分析,首先需要定义结构地震需求参数,明确对应的性能水平和损伤状态极限值。根据结构特点,本文选取减震格构式刚架悬臂端相对位移作为地震需求参数,用来计算地震易损性指标;并在不同地震强度下,分析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核电标准RG1.60的0.3g设计谱人工波输入,运用增量动力分析法进行了减震格构式刚架地震易损性分析。在不同峰值加速度输入所对应的地震强度指标下,获得了结构地震需求参数与地震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悬臂端最大相对位移与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对数函数关系式,得到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失效概率,由此获得易损性曲线。(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期刊2019-10-18)
易损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预测脑梗死复发的价值。方法选择68例初发脑梗死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观察患者1年内复发情况,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脑梗死复发预测中的价值。结果 68例患者颈动脉斑块109块,1年后复发25例,斑块数39块;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颈动脉斑块回声分级、新生血管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8.95、19.69,P均<0.05);以新生血管分级>Ⅲ级、新生血管>Ⅱ级、新生血管分级>Ⅰ级、回声分级<Ⅲ级、回声分级<Ⅱ级为标准预测脑梗死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0.74、0.61、0.63、0.62。结论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是预测脑梗死复发的有效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易损性论文参考文献
[1].周岳武,符云集,颜璐,赵晓苗,万克成.基于IDA的高速铁路大跨度斜拉桥地震易损性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2].周余旺,刘庆华.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预测脑梗死复发的价值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
[3].贾璐,王钧,刘芬,单春芳,石文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4].岳海霞.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作用[J].人人健康.2019
[5].杨祖欢,孙煌,李锐洁,潘家华,杨洪波.儿茶酚抑素与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
[6].周波,魏鲡鋆,宋新龙.基于地震易损性的连续梁桥减隔震方案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
[7].何沛祥,蔡翔,刘信.中承式提篮拱桥吊杆断裂易损性分析[J].钢结构(中英文).2019
[8].宋帅,王帅,徐佰顺,毛德均,吴刚.不确定性参数对梁桥地震易损性影响的量化[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9].丁凡,苟强,何坤,霍润科,徐璐璐.氯离子侵蚀RC桥墩变易损性研究[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2019
[10].刘伟伟,宋孟燕,相更,丁敏.减震格构式刚架的地震易损性分析[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