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苝醌类光敏剂的理论计算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夏铭泽[1](2021)在《苝类光敏剂在能量转移及电子转移光催化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见光催化利用光催化剂作为载体,将光能转化为驱动化学反应的化学能,是近年绿色化学中的研究热点。不同于昂贵、具有污染性的金属光催化剂,有机光催化剂廉价易得、绿色环保,光化学性质也更优异。本文利用苝类化合物作为光催化剂,实现了重要的光催化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药物中间体,为苝类光催化剂在药物合成反应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第一部分利用苝类化合物作为光敏剂,实现了光催化的能量转移反应,完成了烯烃构型异构化和芳基酯化两类反应。通过对反应催化剂、碱类、光源、反应气氛等条件的筛选分别获得了烯烃构型异构化和芳基酯化的最佳条件,并根据官能团的种类和位点,进行了广泛的底物范围扩展。烯烃构型异构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官能团相容性,对称取代或不对称取代的二芳基乙烯均能够以良好的产率和较高的Z/E比高效地进行异构化反应。芳基上的取代基包括甲基、甲氧基、卤素基团及三氟甲基等给电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同时,肉桂酰氨和双键上连有烷基的底物也能够高效地实现双键构型的转化。动力学实验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E构型烯烃逐渐转化为Z构型烯烃,24小时后达到相对光稳定状态。同时,对芳基酯化反应的底物,包括芳基溴代物和羧酸也进行了扩展。芳基溴代物的对位及邻位上连有氰基、酯基、羰基等吸电子基团时,反应能够以较高的产率平稳地进行,药物活性中间体吡啶酯类也可以实现高效合成。并对羧酸的种类进行了扩展,含有不同取代基的芳酸和脂肪酸均能够与活性较好的芳基溴代物进行交叉偶联。同时,利用荧光淬灭实验,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证实了从苝光敏剂到镍配合物的能量转移过程。这为更深入的能量转移研究和扩展苝类化合物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利用苝类化合物作为光催化剂,研究了光催化的电子转移反应,实现了有机光催化剂催化的芳基磺酰化反应。探索了该反应在不同镍盐、配体、碱类、光源下的反应活性,得到反应的最佳条件,并对底物芳基溴代物的范围进行了扩展。当芳基溴代物的苯环对位及邻位连有吸电子如氰基、酯基、羰基时,反应能以较好的转化率进行,杂环类化合物如溴代吡啶也可以较优的产率进行反应。总之,我们以苝类化合物作为光敏剂,通过对其光物理及电化学性质的研究,将其应用于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反应中,实现了烯烃的构型异构化、芳基酯的合成及芳基磺酰化合物的合成。将苝类光敏剂应用于药物合成反应中,这对于开发绿色、高效的药物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李彪[2](2021)在《竹黄固态发酵生产两种苝醌的培养条件》文中研究表明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可以产生竹红菌素A(Hypocrellin A,HA)和痂囊腔菌素A(Elsinochrome A,EA)两种优良的光敏药物。为揭示光照在竹黄固态发酵中对HA和EA产量的作用效果,本文以竹黄S.bambusicola S4201菌株为材料,研究固态发酵时光照条件(全黑暗、12h光照/12h黑暗、24h光照/24h黑暗、48h光照/48h黑暗和全光照)对HA和EA产量的影响,以及光照时长对HA和EA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其次在最佳光照条件的基础上,研究营养(碳源和氮源)在竹黄固态发酵中对竹黄S.bambusicola S4201菌株产HA和EA作用效果,最后以响应面法对最佳碳源和氮源的添加浓度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固态发酵培养基的最优碳氮比。结果表明,竹黄S.bambusicola S4201菌株固态发酵产HA在12h光照/12h黑暗条件下的效果优于其他光照条件,且差异显着(P<0.05),28℃培养16 d后,HA的产量为572.77±37.88 mg/Kg。使用Trizol的方法提取不同光照时长处理5d的竹黄S.bambusicola S4201菌株的RNA,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探究了光照时长对合成的HA 7个相关基因(FAD/FMN依赖性氧化还原酶、羟化酶、锌指转录因子、O-甲基转移酶、主要协同转运蛋白超家族、O-甲基转移酶/FAD依赖性单加氧酶和聚酮合酶编码的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h光照/12h黑暗的固态发酵条件下,合成HA的7个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显着大于在全黑暗、24h光照/24h黑暗、48h光照/48h黑暗和全光照的4种固态发酵条件下的基因表达量。其次在最佳光照条件的基础上即12h光照/12h黑暗,研究营养(碳源和氮源)在竹黄固态发酵中对竹黄S.bambusicola S4201菌株产HA作用效果,单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碳源和5种氮源中,蔗糖和(NH4)2SO4分别是提高HA产量的最佳碳源和氮源。为了确定固态发酵培养基的碳源与氮源的比例,以响应面法对最佳碳源和氮源的补加浓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12h光照/12h黑暗下,添加2.75 g/100g蔗糖和0.38 g/100g(NH4)2SO4,HA的产量达到2869.31±58.04 mg/Kg。竹黄S.bambusicola S4201菌株固态发酵产EA在12h光照/12h黑暗条件下的效果优于其他光照条件,且差异显着(P<0.05),28℃培养16 d后,EA的产量为977.88±32.68 mg/Kg。使用Trizol的方法提取不同光照时长处理5 d的竹黄S.bambusicola S4201菌株的RNA,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探究了光照时长对合成EA的5个相关基因(RDT1、Ef PKS1、PRF1、Ef HP1和TSF1)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h光照/12h黑暗的固态发酵条件下,合成EA的5个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显着大于在全黑暗、24h光照/24h黑暗、48h光照/48h黑暗和全光照的4种固态发酵条件下的基因表达量。在最佳光照条件的基础上即12h光照/12h黑暗,研究营养(碳源和氮源)在竹黄固态发酵中对竹黄S.bambusic ola S4201菌株产EA作用效果,单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碳源和5种氮源中,蔗糖和NH4Cl分别是提高EA产量的最佳碳源和氮源。为了确定固态发酵培养基的碳源与氮源的比例,以响应面法对最佳碳源和氮源的补加浓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12h光照/12h黑暗下,添加3.44 g/100g蔗糖和0.45 g/100g NH4Cl,EA的产量达到3412.57±39.39 mg/Kg。研究结果为固体发酵竹黄生产HA和EA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为固体发酵竹黄生产HA和EA奠定了基础。我们推测竹黄S.bambusicola S4201固态发酵条件光照时长的改变,导致HA和EA的产量的提高,可能是由于提高了竹黄HA和EA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量,从而促进了竹黄菌的次级代谢活动,培养基的优化为固体发酵竹黄生产HA和EA奠定了基础。
钟琪[3](2020)在《真菌竹黄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文中认为真菌竹黄胶囊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 P.Henn.)的子座经提取加工制成的胶囊,具有祛风通络,散寒理湿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真菌竹黄胶囊质量标准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七册,现有质量标准简单,仅有“鉴别”和“检查”项,无薄层色谱鉴别项,无含量测定项,不能很好地保证有效成分的均一可控,不能很好地保证药品质量。本论文在对中药材真菌竹黄药效部位-乙醇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真菌竹黄胶囊的质量标准,为进一步完善真菌竹黄胶囊的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依据。论文已经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中药材真菌竹黄化学成分研究中药材真菌竹黄15 kg经粉碎机粉碎成粗粉,粗粉以适量75%乙醇溶液回流提取,提取物依次用溶剂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三氯甲烷萃取部分经各种色谱系统(反复硅胶柱色谱层析、反相C18中压色谱、葡聚糖凝胶色谱、制备液相等)分离纯化,最后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综合理化常数分析和波谱数据解析,结构分别确定为:竹红菌甲素(1)、竹红菌乙素(2)、竹红菌丙素(3)、竹红菌丁素(4)、hypomycin A(5)、(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6)、(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9α-四醇(7)、3β,5α,9α,14β-tetrahydroxy-(22E)-ergosta-7,22-diene-6-one(8)、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α-三醇(9)、棕榈酸(10)、对羟基苯甲酸(11)、2-undecenedioic acid(12)。2.真菌竹黄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本论文首次以丙氨酸为对照品,建立了真菌竹黄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即以经典展开系统正丁醇-冰醋酸-水(4:1:1)为展开剂展开,茚三酮试液为显色剂显色。结果显示:真菌竹黄胶囊中丙氨酸的薄层分离效果较好。薄层色谱方法操作简单,经方法学考察,可以用于真菌竹黄胶囊的薄层鉴别。本论文首次以竹红菌丙素、竹红菌甲素、竹红菌乙素为对照品,建立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真菌竹黄胶囊中3个苝醌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62:3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460 nm,柱温30℃。结果显示:竹红菌丙素、竹红菌甲素、竹红菌乙素进样量分别在0.0163~0.816μg(r=0.9999)、0.0196~0.982μg(r=0.9999)、0.0403~2.016μg(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8.36%~98.58%(RSD<1.16%)、100.39%~100.83%(RSD<0.47%)、97.94%~100.20%(RSD<0.85%)。该方法色谱峰分离效果较好,基线较平,重现性较好,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真菌竹黄胶囊的质量控制。
赵宁[4](2019)在《竹黄基因组分析及其苝醌类化合物合成代谢研究》文中认为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是一种稀有的药用真菌资源,仅分布于中国南部省份及日本。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是竹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属于苝醌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活性,可作为优良的光敏剂并用于临床光动力疗法。由于竹黄野生资源越来越少,导致其活性代谢物产量降低,并且竹红菌甲素难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发酵,因此,研究竹红菌甲素的生物合成途径,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野生型菌株进行定向改造,获得高产量的菌株迫在眉睫。目前,关于竹红菌甲素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其生物合成基因、途径以及调控等尚不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菌株S4201进行基因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揭示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的基因组特征,了解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合成次级代谢产物的能力,预测竹红菌甲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研究其合成通路及调控途径。本研究使用Illumina Hi Seq和Pac Bio平台对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结果显示S4201的基因组大小为32 Mb,含有57个contigs(scaffolds),N50为1,565,644 bp,蛋白编码基因有11,332个。对基因组进行功能注释,预测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编码了414个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包括166个糖苷水解酶,52个糖基转移酶,9个多糖裂解酶,13个糖类酯解酶,72个辅助功能蛋白和102个与碳水化合物相关的模块蛋白。与其它碳水化合物活性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与Arthrobotrys oligospora ATCC 24927具有类似的碳水化合物降解模式。使用病原体宿主相互作用数据库进行基因注释,推测890个基因参与致病性和毒力,占总基因的7.85%。另外预测到1,026个细胞色素P450(9.05%)基因,74个主要协同转运蛋白超家族和46个ATP结合盒转运蛋白,这些参与致病性的基因可能与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的生活方式相关;共线性分析显示,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和Parastagonospora nodorum基因组结构有着最多的共线性区块,并且它们在蛋白水平也具有更多的同源性。共有基因和特有基因的比较分析表明,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菌株S4201具有最少的特异基因。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说明,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属于座囊菌纲、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Dothideomycetes);使用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基因组scaffolds序列在anti SMASH 4.1.0平台进行预测,发现73个假定的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基因簇,包括15个聚酮合酶(PKS,14种T1PKS和1种T3PKS)、6个非核糖体肽类合成酶(NRPS)、1个linaridin、2个萜烯、1个吲哚、1个cf_fatty_acid、28个cf_putative和2个其他基因簇,说明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的次级代谢产物开发潜力很大。对竹红菌甲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预测结果与NCBI数据库中Shiraia sp.slf14(Gen Bank:KM434884.1,未发表的结果)的数据不同,因此在转录水平进行验证,初步确定了可能参与竹红菌甲素生物合成的基因。并以尾孢素和痂囊腔菌素C的合成途径为基础,推测了竹红菌甲素的生物合成通路。通过构建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的遗传转化体系,开展对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基因功能的研究。检测了一些在其他真菌中常用的抗生素及除草剂(潮霉素B、遗传霉素、博来霉素、卡那霉素、草丁膦、草甘膦、苯菌灵、萎锈灵、5-氟乳清酸)对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生长的影响,找出适用于它的筛选标记苯菌灵,最终确定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菌株S4201在PDA固体培养基上的苯菌灵作用浓度为10μg/m L;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因素(菌龄、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转速)对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孢子制备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孢子萌发培养基将孢子培养14 h,在34℃摇床中以200 rpm的转速,酶解3.5 h时可获得最高产量的原生质体;为研究zftf在竹红菌甲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的作用,构建过表达质粒p OE-zftf,随机插入到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基因组中,通过PCR筛选出阳性突变株,实现基因zftf的过表达。结果表明zftf编码的基因为Zn(II)Cys6转录因子,可以调控竹红菌甲素生物合成核心基因簇,增强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竹红菌甲素的产量。根据前人研究和组学分析,复杂的细胞信号级联参与了竹红菌甲素生物合成。本研究中,过氧化氢(H2O2)和一氧化氮(NO)被猜测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了竹红菌甲素的合成调控。液体共培养实验表明,0.01 m M的H2O2和0.01 m M的SNP(NO供体)可以促进次级代谢产物苝醌类化合物产量的增加,并且不依赖于氧化胁迫;体外激活或抑制菌体H2O2和NO信号,表明H2O2和NO存在级联互作关系,并且NO可能作为H2O2的下游信号分子正调控了苝醌类化合物的合成;为了进一步挖掘H2O2和NO诱导苝醌类化合物产量增加的潜在机制,我们评估了竹红菌甲素合成基因的转录应答。结果表明,H2O2和NO提高了竹红菌甲素合成基因的转录水平,并促进了苝醌类化合物痂囊腔菌素A和竹红菌甲素的积累。综上所述,本研究对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菌株S4201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与其他真菌物种进行比较分析,于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致病性、分类地位和次级代谢产物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并推测了竹红菌甲素生物合成途径;构建了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菌株S4201的遗传转化体系,通过对竹红菌甲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的转录因子进行过表达,调控了基因簇中其他基因的表达,提高了竹红菌甲素的产量;研究了H2O2和NO对苝醌类化合物的诱导合成,探索了H2O2和NO间的互作关系,并从转录水平解析竹红菌甲素产量增加的原因,为痂囊腔菌素A和竹红菌甲素的诱导合成提供理论参考。
焦文莉[5](2019)在《花生疮痂病菌光生物学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花生疮痂病(Elsino?arachidis)是我国花生主产区的重要的真菌病害。近年来,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现已成为花生产业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植保问题。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该病菌能够产生一种橘红色、具有光敏活性的苝醌类真菌毒素,经鉴定为痂囊腔菌素(Elsinochrome,ESC)。苝醌类毒素影响寄主植物的代谢过程,在Alternaria,Cercospora和Elsino?等多种重要病原真菌侵染过程中作为重要的致病因子和毒力因子发挥作用。探究植物病原真菌毒素在病原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方式、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对于揭示病原菌侵染途径、致病机制和互作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国内外尚缺乏花生疮痂病菌的全基因组信息和分子研究体系,病菌致病因子、毒力相关次生代谢、ESC毒素生物合成途径、调控网络尚不明确,病菌侵染和致病、变异和进化、寄主与病原互作分子机制研究尚属空白,无法为抗病育种和防控策略创新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花生疮痂病菌光生物学分析,并通过对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毒素合成相关基因簇的挖掘,初步预测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调控基因,为花生疮痂病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及毒素的生物合成机理提供理论基础。1.明确了花生疮痂病菌光生物学光对真菌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通过系统研究光质、光强和光周期对E.arachidis(LN-JH-C01、LN-SY-A01和LN-FT-H01)菌落形态、生长发育及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光参与病菌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光强度020μEm-2s-1为菌株生长最适范围,30d菌落直径可达20.0723.83mm,光强大于100μEm-2s-1时,生长速率减小,菌落直径仅为11.6719.00mm;蓝光培养条件下,菌落直径最大,30d可达21.0323.00mm,红光和绿光处理下,仅为15.2718.13mm;不同光周期处理对菌落生长无显着差异。产毒最适光强为100μEm-2s-1,30d产毒量为31.6382.31 nmol plug-1,光强为200μEm-2s-1时,产毒量显着降低,仅为4.0410.35 nmol plug-1;蓝光处理毒素含量增加,3株菌株分别为79.00 nmol plug-1,27.68nmol plug-1和87.10 nmol plug-1,红光和黑暗条件下,未检测到毒素。研究表明,光参与花生疮痂病菌毒素的生物合成,但Elsino?种间影响效应明显不同,供试菌株中E.ampelina受光强、光质和光周期变化影响相对较小。2.探究了花生疮痂病菌毒素组分及其生物活性花生疮痂病菌毒素经分离纯化,得到Rf值为分别为0.025,0.05,0.18,0.4和0.5的五种不同组分,全波长光谱扫描发现,五种组分的紫外吸收峰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组分1和组分2的紫外吸收峰分别位于460nm和516nm,其它3种组分与粗毒素的紫外吸收峰位点相同,分别在460nm,516nm和560nm。生物活性测定发现,各组分均可引起幼嫩花生叶片(15d)产生坏死斑,其中组分2所引致的坏死面积最大,但接种成熟叶片(45d)后,只有组分2和组分3可引致坏死斑。接种毒素后叶片活性氧清除酶CAT、POD和SOD动态变化测定结果表明,组分2和组分3接种后,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组分2和组分3接种后叶片的电导率随接种时间增加而升高,96h达最大值,分别为82.95%和78.37%。电导率变化是监测细胞膜完整性的指标,研究证明了毒素导致寄主细胞膜系统损伤,致使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明确了花生疮痂病菌毒素在致病过程中的生理机制。3.首次揭示了花生疮痂病菌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信息花生疮痂病菌全基因组序列测序经拼接、组装和注释后,获得6.28 Gb的高质量测序数据,基因组总长约为33.18 Mb,GC含量为48.24%。基因组包含9174个蛋白编码基因,其中编码分泌蛋白的基因比例为8.0%(734个分泌蛋白),转运蛋白相关基因(TCDB)124个,含有信号肽的蛋白编码基因949个,跨膜蛋白编码基因1,829个,以及127个非编码RNA和13个假基因。通过基因组功能注释分析,共有8644个蛋白编码基因被注释得到(94.22%),其中GO,KEGG以及KOG分析分别注释到3237个、3055个和4958个基因,分别占基因总数的35.28%、33.30%和54.04%。基因功能注释结果中占比较高的为翻译后转运和分子伴侣,信号转导机制,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代谢,氨基酸转运和代谢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转运及代谢。此外还注释到与病原菌自身解毒作用相关基因和抗氧化活性功能基因。基因组与PHI数据库对比得到2,752个基因,约占30.0%,其中包括次生代谢合成关键基因,细胞色素P450,转运蛋白等相关基因。通过分子数据分析获得CAZy(602个)、细胞色素P450(79个)以及ABC超家族转运蛋白(57个)和MFS超家族转运蛋白(190个)等基因家族中致病相关基因。花生疮痂病菌基因组信息分析和挖掘为进一步深入探索病菌致病机制和毒素生物合成途径奠定了可靠的分子数据基础。4.明确了次生代谢相关PKS基因簇功能信息及ESCB1光表达调控使用antiSMASH2在线工具对E.arachidis的基因组序列中次生代谢基因簇进行分析发现,基因组中含有PKS,NRPS和PKS-NRPS等基因簇在内的86条次生代谢基因簇,经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中有6个与ESC(EVM0003759,定名为ESCB1),Melanin(EVM0004732、EVM0005880)和T-toxin(EVM0005988、EVM0002563、EVM0006869)生物合成相关的聚酮合酶基因。光暗处理下ESCB1表达量与毒素产生量趋势相同,光下表达量显着高于黑暗处理,进一步证明ESCB1是ESC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且其合成途径与光紧密联系。ESCB1所在PKS基因簇共含有13个预测基因,主要包括MFS超家族转运蛋白编码基因2个(EVM0006582和EVM0006794),细胞色素P450基因1个(EVM0002495),单氧酶编码基因1个(EVM0001150),甲基转移酶编码基因2个(EVM0007299和EVM0001135),水解酶编码基因1个(EVM0008491)及Zinc finger转录因子1个(EVM0002638)等。基因簇基因功能预测对于ESC毒素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网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张士伟[6](2019)在《可见光下苝醌类有机光催化剂的催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见光是一种绿色的资源,可见光诱导的反应因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关注。有机染料光催化剂相比过渡金属类催化剂溶解性好、价格便宜、对环境污染小。本文通过使用尾孢菌的发酵产物尾孢菌素,一种苝醌类结构的化合物作为光催化剂实现了两大类反应,为尾孢菌素作为有机光催化剂能够实现的反应以及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具体工作如下:第一部分的工作是以尾孢菌素为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实现的C–H芳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双芳(杂)环化合物。我们通过对催化剂、反应溶剂、光源等反应条件的优化,开发了一类新的有机光催化剂,即天然存在的苝醌类染料,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可见光诱导的芳(杂)烃的C–H直接芳基化的方法,并且通过底物扩展实验发现这种C–H直接芳基化方法与多种官能团相容,能够实现与芳烃、缺电子杂芳烃、富电子杂芳烃的高效反应,具有优异的区域选择性和广泛的底物范围。同时通过自由基捕捉实验、分子间竞争等实验,给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该工作为实现芳烃等的直接C–H直接芳基化提供了简便和有效的方法。第二部分工作是可见光下以温和的条件实现的选择性氧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酮类、醛类及亚砜类产物。我们通过使用苝醌类衍生物尾孢菌素作为反应的催化剂,高产率和高选择性的实现了选择性氧化苄基C–H键到羰基、选择性氧化胺类到醛类以及选择性氧化硫化物到亚砜,证明尾孢菌素是一种多功能的和环境友好的有机光催化剂。同时通过一系列机理控制实验分别给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该方法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使用廉价的光源,廉价的光催化剂就能够实现选择性的氧化转化,具有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林羲[7](2019)在《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发酵优化及两种苝醌代谢产物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文中研究指明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是一种珍稀的药用真菌,仅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和日本。竹红菌素类化合物为竹黄的主要药用活性成分,其中以竹红菌素A(hypocrellin A,HA)含量最高,研究最为广泛。近年来,有学者在竹黄菌株代谢产物中检测到痂囊腔菌素A(elsinochrome A,EA)。在此之前,EA主要来源于痂囊腔菌属真菌的发酵培养。但由于痂囊腔菌属真菌生长缓慢,限制了EA的积累。HA和EA是天然的优良光敏剂,可用于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肿瘤治疗。但由于资源匮乏的限制,两种光敏剂的PDT应用发展仍不理想。竹黄的野生资源日渐枯竭,促使了竹黄菌株的开发利用。本研究中,通过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分离菌株ZH42为竹黄。从竹黄ZH42中纯化得到两个苝醌化合物,经鉴定为HA和EA。通过高效液相分析方法建立了HA标准曲线(y=19.59 x+52.99)和EA(y=31.37 x-265.06)标准曲线。竹黄ZH42在固体发酵条件下,HA产量为275.34μg/g,EA产量为491.50μg/g。竹黄ZH42在液体发酵条件下,HA的产量为103.51 mg/L,EA产量72.09 mg/L。采用单因子实验对竹黄ZH42液体发酵培养条件(温度、摇床转速和初始pH)和培养基组分(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进行优化。随后,选用Box-Behnken design对培养基组分浓度进一步优化。优化得到的参数如下:温度28℃,摇床转速180 rpm,初始pH 6.5,葡萄糖24 g/L,氯化铵2.2 g/L,马铃薯浸汁260 g/L。在优化的条件下,HA和EA产量分别为365.14和340.85 mg/L,相比初始产量分别提高3.52倍和4.73倍。PDT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在氧气的存在下,通过光激活光敏剂产生过量活性氧诱导细胞死亡。但是许多光敏剂的水溶性差且没有特异的组织分布,如HA。光敏剂的这些特征成为它们PDT应用过程的主要障碍。癌细胞表面过量表达的转铁蛋白受体可以用于实现位点特异的药物靶向递送。在本研究中,我们成功的合成了转铁蛋白修饰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和羧甲基壳聚糖靶向纳米粒,用于装载HA,命名为TF-HA-CMC-PLGA NPs。表征了TF-HA-CMC-PLGA NPs的形态、粒径分布、红外光谱、包封率和载药量。在体外实验中,TF-HA-CMC-PLGA NPs表现出对A549细胞(转铁蛋白受体阳性细胞)的靶向能力,比没有转铁蛋白修饰的HA-CMC-PLGA NPs具有更高的细胞毒性、细胞摄取、ROS生成和细胞凋亡率。利用雄性A549荷瘤裸鼠模型进行体内PDT效果的研究。为期15 d的治疗中,TF-HA-CMC-PLGA NPs处理组小鼠肿瘤生长抑制率达到63%。TF-HA-CMC-PLGA NPs更多的积累在肠道和肿瘤部位,其余正常组织中的药物被快速代谢。TF-HA-CMC-PLGA NPs处理组小鼠肿瘤组织有大量的细胞损伤现象。EA具有较高的单线态产氧产率。然而,关于EA对不同类型癌细胞的PDT效果研究尚少,尤其是对多药耐药细胞的作用。测定EA的单线态氧产生曲线,表明15 min是最合适的光照时间。检测EA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EA对几种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9.62(HeLa)、15.51(A549)、21.20(MDA-MB-231)、22.95(Hep G2)和51.75μg/L(A549/Taxol)。在1 mg/L的多柔比星或紫杉醇处理下,A549/Taxol细胞的存活率仍高达90%以上,这是由于A549/Taxol细胞产生了多药耐药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结果同样证明EA能够明显的诱导A549细胞、Hep G2细胞和A549/Taxol细胞凋亡。为了深入研究EA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我们制备了两种不同的纳米粒,即双亲性壳聚糖EA纳米粒和正电荷的TPGS&PEI-PLGA&PLGA&EA纳米粒,为EA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药物递送载体。总之,竹黄ZH42将提供HA和EA,用于PDT应用研究。我们构建的位点特异药物靶向递送系统能够使药物更多的积累,增加抗肿瘤效应。此外,EA有潜力克服癌细胞的多药耐药。
孙春晓[8](2018)在《超声和光照对竹红菌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竹黄菌(Shiraia bambusicola P.Heen)是短穗竹属(Brachystachyum Keng)等竹子上的病原真菌,其子实体竹黄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具有止咳化痰、活血止痛等功效。竹黄中的有效活性成分是竹红菌素,属于苝醌类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HA)作为非卟啉类新型光敏剂备受关注,在抗菌、抗癌、抗肿瘤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疗效,在光化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野生竹黄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并呈现越来越少的趋势,大大限制了对HA的供应,因此通过菌丝固体或液体培养生产HA已成为其生物技术替代生产方式,但菌丝培养产量较低,成为大规模生产的瓶颈。本论文主要研究两种非生物诱导:超声与光照,考察两因素对竹黄菌生长与HA生物合成的影响,优化诱导参数,挖掘超声与光照对真菌的调节机制,为竹黄菌生物技术生产提供调控方法,为光敏药物的非生物诱导机制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本文首先研究了超声处理对竹黄菌生长及HA合成的影响。通过筛选超声时间点、超声时长、超声次数以及不同的间隔时间,确定了最佳的超声处理条件:在菌丝培养的第3天进行超声处理,每次超声5 min,总共超声3次,每次间隔12 h。在这个最优条件下,不仅菌丝内HA的含量明显提高,同时也促进了HA向胞外的分泌,总含量达到247.67 mg/L,是对照组的3倍。除此之外,超声处理引起了竹黄菌菌团缩小、形态粗糙,菌丝细胞膜通透性增强,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上升,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以及HA合成与释放相关基因(包括PKS、Mono、FAD、O-mef和MFS)表达水平上调等结果,说明超声处理不仅能够促进HA的生物合成,同时能够促进HA向胞外的分泌。本文同时研究了光波对竹黄菌的生长及HA合成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光暗比时间的筛选,最终确定200 lux的光强下、24:24 h的光暗比能够显着提高HA的生物合成,总含量达到181.67 mg/L,比对照组提高了73%。在光暗比培养下,菌团缩小,更利于大规模的发酵培养;同时光暗比条件下两个ROS相关的基因包括NADPH氧化酶(Nox)和细胞色素c过氧化物酶(CCP)的表达量明显上调且ROS大量积累,通过维生素C(VC)清除ROS后发现,ROS与上调HA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表达有关,并且能提高HA的生物合成,初步表明光暗比下产生的ROS与HA生物合成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另外,为了进一步研究光对HA生物合成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红光对竹黄菌转录组的影响。我们应用RNA-Seq技术对黑暗培养和红光培养的竹黄菌转录组进行测序,最终得到24804条unigene。我们利用NR、Swiss-Port、KOG、GO和KEGG五个数据库对所得到的unigene进行注释,通过RPKM法计算unigene在对照组和红光处理组中的表达量,得到了310条红光培养下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tally expressed unigenes,DEGs),其中155条上调,155条下调。通过对DEGs的GO聚类分析,我们发现红光培养下,与“transmembrane transport”(GO:0055085)和“integral component of membrane”(GO:0016021)有关的过程受显着影响,提示我们红光可能影响竹黄菌的细胞膜和跨膜运输状态。此外,通过差异基因的比对,红光培养下胞内HA含量的提高主要与HA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上调有关,而胞外HA含量的提高主要与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有关。本研究探讨了声波和光波对竹黄菌生长和HA生物合成的影响,通过形态变化、氧化态势变化和基因表达变化等初步揭示了非生物诱导对HA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为后续竹黄菌的大规模发酵培养提供了理论与应用基础。
祁姗姗[9](2016)在《竹黄的分离鉴定与竹红菌素光动力诱导凋亡的机制》文中认为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为一种特异性寄生在某些种类竹子上的真菌,其子座是我国民间一种重要的中药材。竹红菌素是竹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一类由我国学者首先发现的、从竹黄子座中提取得到的天然苝醌类色素。近年来,随着对竹红菌素抗癌等药理活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竹黄显示出巨大的开发前景,越来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目前,竹黄和竹红菌素的来源仍然是野生竹黄资源,而野生自然资源有限,受分布地域、季节及寄主等多种因子的严格限制。为了给将来人工条件下的竹红菌素生产提供菌种资源,分离筛选出适合生产竹红菌素的菌株十分必要。本研究采用PDA等多种菌种分离培养基、使用组织分离法结合苝醌类颜色反应,从竹黄子实体分离得到一株产苝醌类色素的菌株,命名为S-4201。利用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色素粗提物进行分离,与从子实体中提取得到的竹红菌素标准品比对,证实菌株S-4201所产色素的主要成分是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 HA)。使用通用引物ITS5/ITS4进行PCR扩增得到的ITS rDNA全长为533 bp,对共13个序列进行比对,比对后的位点数为508 bp,其中变异位点143个(28.15%),保守位点365个(71.85%)。rDNA的聚类分析结果证明,S-4201菌株与GenBank中的竹黄(Shiraiabambusicola)亲缘关系很近,综合该菌株能够产竹红菌素这一生理特征,以及菌落和显微结构形态,将其列为竹黄属(Shiraia)。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全身或局部施用光敏剂、并使用一定波长的可见光源照射,来清除癌细胞或非癌细胞的治疗方法。目前,研究者对于竹红菌素诱导细胞死亡的方式仍存在着争议,为了竹红菌素在抗癌药物领域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又在分子水平上对其抗癌机制进一步了深入研究。本文使用从子实体中提取获得的HA,对其介导的光动力处理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毒性和诱导产生的细胞凋亡进行了评价,并使用了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 2D-LC-MS/MS的时间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来辅助研究细胞毒性的分子机制,以探索HA光动力诱导细胞死亡的潜在作用位点。Caspase抑制剂被用来进一步阐明在PDT处理后A549细胞的凋亡分子通路。最后,对下游的凋亡相关蛋白也进行了评估。本研究通过发现细胞皱缩、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DNA片段化、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证明HA光动力诱导了细胞凋亡,且该过程由细胞内升高的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引发。将从PDT处理后的细胞中收集到的蛋白与未处理组相比,鉴定发现了与凋亡通路相关的五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一步研究发现,广泛caspase抑制剂和caspase-9抑制剂能显着抑制凋亡。线粒体破坏、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caspase-3,-9,-7激活说明线粒体在HA光动力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竹红菌素的水溶性差,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后容易造成聚集,会使正常给药过程复杂化,影响药物的生物分布,使光动力疗法的效率下降。竹红菌素的低水溶性将限制它在临床PDT中的应用,而化学修饰的竹红菌素往往暗毒性较高或者单线态氧产率低,因此使用合适的制剂技术来改善竹红菌素水溶性成为了研究热点。本研究中以水包油(O/W)乳液溶剂蒸发法,将HA包封入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制备获得了粒径在20~200 nm之间、表面电荷为-5.8 mV的水分散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示热分析,印证了 HA被成功的包合进入PLGA中。光漂白实验证明PLGA的包裹使HA光稳定性增加。体外实验证明该纳米粒不仅能被A549细胞摄取并积累在细胞质中,而且保持了高光毒性,并且同样可以诱导A549细胞凋亡,进一步实验表明,这种光毒性与ROS水平有关。
朱双双[10](2016)在《内生烟曲霉SPS-02来源的一种苝醌类化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指出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种类繁多,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前期研究发现,一株来源于药用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inn.)的内生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SPS-02能代谢一类新型光敏剂——苝醌类化合物。本论文以A.fumigatus SPS-02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其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活性评价及发酵工艺优化研究工作。论文第一部分采用高盐Czapek培养基,对A.fumigatus SPS-02进行扩大培养。利用制备液相从中分离得到一个代谢产物,经核磁共振、质谱等现代波谱学手段鉴定,确定该化合物为8-chloro-3,6a,7,9,10-pentahydroxy-9,8,7,6a-tetrahydroperylen-4(6aH)-one(1)。氯代苝醌为首次从植物内生烟曲霉中获得。生物活性研究表明,氯代苝醌对大肠杆菌菌株(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和白色念珠菌(Canidia albicans ATCC10231)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MIC值分别为0.78和1.56μM;此外,氯代苝醌对人肺癌细胞A549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12.79μM。论文第二部分以氯代苝醌的产量为指标,以高盐Czapek液态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正交以及响应面实验优化,开展发酵工艺优化。最终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蔗糖30 g/L,磷酸氢二钾1 g/L,硝酸钠4 g/L,硫酸镁0.5 g/L,氯化钾0.5 g/L,硫酸亚铁0.01g/L,氯化钠70 g/L,蒸馏水1000 mL;其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发酵时间9.4 d,初始7.5 pH,摇床转速200 rpm。经过优化,氯代苝醌的产量可提高至0.926 mg/L(与模拟最大值0.921 mg/L比较,偏差仅为1.79%),与氯代苝醌的初始产量0.429 mg/L相比较,提高了115%。研究结果可为氯代苝醌的放大生产提供参考。
二、苝醌类光敏剂的理论计算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苝醌类光敏剂的理论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苝类光敏剂在能量转移及电子转移光催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可见光催化 |
1.2 电子转移和能量转移过程 |
1.3 含金属光催化剂催化的反应 |
1.3.1 钌(Ⅱ)配合物光催化剂 |
1.3.2 铱(Ⅲ)配合物光催化剂 |
1.4 有机光催化剂催化的反应 |
1.4.1 氟硼二吡咯染料(Bodipy) |
1.4.2 4DPAIPN类光敏剂 |
1.5 苝类有机光催化剂 |
1.5.1 简介 |
1.5.2 研究进展 |
1.6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苝类有机光催化剂的能量转移应用 |
2.1 引言 |
2.2 苝类有机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2.2.1 实验设备与反应原料 |
2.2.2 实验内容 |
2.2.3 结果与讨论 |
2.3 烯烃异构化 |
2.3.1 实验设备与反应原料 |
2.3.2 实验内容 |
2.3.3 结果与讨论 |
2.4 芳基酯化 |
2.4.1 实验设备与反应原料 |
2.4.2 实验内容 |
2.4.3 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2.6 波谱数据 |
第三章 苝类有机光催化剂的电子转移探索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备与反应原料 |
3.2.1 仪器设备 |
3.2.2 实验药品 |
3.3 实验内容 |
3.3.1 亚磺酸钠盐的活化 |
3.3.2 反应条件优化 |
3.3.3 底物范围扩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反应条件优化 |
3.4.2 底物范围扩展 |
3.5 本章小结 |
3.6 产物波谱数据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产物谱图 |
(2)竹黄固态发酵生产两种苝醌的培养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竹黄概述 |
1.1.1 竹黄简介 |
1.2 竹红菌素A概述 |
1.2.1 竹红菌素A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
1.2.2 竹红菌素A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
1.2.3 竹黄发酵产竹红菌素A的研究进展 |
1.2.3.1 光照条件对竹黄发酵产竹红菌素A的影响 |
1.2.3.2 碳源和氮源对竹黄发酵产竹红菌素A的影响 |
1.3 痂囊腔菌素A概述 |
1.3.1 痂囊腔菌素A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
1.3.2 痂囊腔菌素A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
1.3.3 竹黄发酵产痂囊腔菌素A的研究进展 |
1.3.3.1 光照条件对竹黄发酵产痂囊腔菌素A的影响 |
1.3.3.2 碳源和氮源对竹黄发酵产痂囊腔菌素A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光照时长对竹黄S4201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A的影响 |
前言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菌种 |
2.1.2 培养基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1.5 引物序列 |
2.2 实验方法 |
2.2.1 竹黄S4201菌株的活化及单菌落的挑选 |
2.2.2 种子液的培养 |
2.2.3 竹黄S4201菌株的固态发酵培养 |
2.2.4 竹红菌素A含量的测定 |
2.2.5 竹红菌素A标准曲线的建立 |
2.2.6 不同光照时长处理竹黄S4201菌株 |
2.2.7 竹黄S4201菌株RNA的提取、质量检测及反转录 |
2.2.8 实时荧光定量PCR探究光照时长对合成HA相关基因的影响 |
2.2.9 实验数据分析及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竹红菌素A的标准曲线 |
2.3.2 光照处理对竹红菌素A产量的影响 |
2.3.3 竹黄S4201菌株RNA的提取 |
2.3.4 不同光照时长处理对合成HA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3章 竹黄S4201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A的优化 |
前言 |
3.1 材料 |
3.1.1 供试菌种 |
3.1.2 培养基 |
3.1.3 实验试剂 |
3.1.4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碳源对竹黄S4201菌株的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A的影响 |
3.2.2 氮源对竹黄S4201菌株的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A的影响 |
3.2.3 碳源和氮源浓度的响应面法优化试验设计 |
3.2.4 实验数据分析及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碳源对竹黄S4201菌株的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A的影响 |
3.3.2 氮源对竹黄S4201菌株的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A的影响 |
3.3.3 响应面法实验设计 |
3.4 讨论 |
第4章 光照时长对竹黄S4201固态发酵产痂囊腔菌素A的影响 |
前言 |
4.1 实验材料 |
4.1.1 供试菌种 |
4.1.2 培养基 |
4.1.3 实验试剂 |
4.1.4 实验仪器 |
4.1.5 引物序列 |
4.2 实验方法 |
4.2.1 竹黄S4201菌株的活化及单菌落的挑选 |
4.2.2 种子液的培养 |
4.2.3 竹黄S4201菌株的固态发酵培养 |
4.2.4 痂囊腔菌素A含量的测定 |
4.2.5 痂囊腔菌素A标准曲线的建立 |
4.2.6 不同光照时长处理竹黄S4201菌株 |
4.2.7 竹黄S4201菌株RNA的提取、质量检测及反转录 |
4.2.8 实时荧光定量PCR探究光照时长对合成EA相关基因的影响 |
4.2.9 实验数据分析及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竹红菌素A和痂囊腔菌素A的标准曲线 |
4.3.2 光照处理对痂囊腔菌素A产量的影响 |
4.3.3 竹黄S4201菌株RNA的提取 |
4.3.4 不同光照时长对合成EA相关基因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5章 竹黄S4201固态发酵产竹痂囊腔菌素A的优化 |
前言 |
5.1 材料 |
5.1.1 供试菌种 |
5.1.2 培养基 |
5.1.3 实验试剂 |
5.1.4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碳源对竹黄S4201菌株的固态发酵产痂囊腔菌素A的影响 |
5.2.2 氮源对竹黄S4201菌株的固态发酵产竹痂囊腔菌素A的影响 |
5.2.3 碳源和氮源浓度的响应面法优化试验设计 |
5.2.4 实验数据分析及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碳源对竹黄S4201菌株的固态发酵产痂囊腔菌素A的影响 |
5.3.2 氮源对竹黄S4201菌株的固态发酵产痂囊腔菌素A的影响 |
5.3.3 响应面法实验设计 |
5.4 讨论 |
第6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真菌竹黄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中成药质量标准 |
1.2 课题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2.1 立题依据 |
1.2.2 研究内容 |
1.2.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药材真菌竹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
2.1 药材来源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4 提取与分离 |
2.5 化合物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及结构解析 |
2.6 小结 |
第3章 真菌竹黄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
3.1 概述 |
3.2 样品收集情况 |
3.3 研究内容 |
3.3.1 薄层鉴别研究 |
3.3.2 含量测定研究 |
第4章 真菌竹黄胶囊质量标准草案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4)竹黄基因组分析及其苝醌类化合物合成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竹黄及竹红菌素概述 |
1.1.1 竹黄及竹红菌素简介 |
1.1.2 苝醌类色素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
1.2 真菌基因组研究 |
1.2.1 基因组测序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
1.2.2 真菌基因组学与次级代谢 |
1.3 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及调控 |
1.3.1 聚酮合酶途径 |
1.3.2 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途径 |
1.3.3 萜类合成途径 |
1.3.4 生物碱类合成途径 |
1.3.5 次级代谢的调控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竹黄的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测序菌株 |
2.1.2 引物序列 |
2.1.3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DNA样品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2.2.2 RNA样品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2.2.3 基因组测序及组装 |
2.2.4 基因预测及注释 |
2.2.5 比较基因组及系统发育分析 |
2.2.6 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
2.2.7 竹红菌甲素生物簇边界的检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DNA定量检测 |
2.3.2 竹黄基因组概况 |
2.3.3 致病性分析 |
2.3.4 比较基因组分析 |
2.3.5 竹黄基因组编码的次级代谢产物 |
2.3.6 竹红菌甲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边界 |
2.4 讨论 |
第三章 竹黄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及转录因子的过表达 |
3.1 实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及质粒 |
3.1.2 引物序列 |
3.1.3 主要试剂 |
3.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筛选标记的选择 |
3.2.2 原生质体的制备与优化 |
3.2.3 过表达质粒的构建 |
3.2.4 PEG-CaCl_2转化 |
3.2.5 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 |
3.2.6 HPLC检测 |
3.2.7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筛选标记 |
3.3.2 孢子制备原生质体的条件 |
3.3.3 转录因子过表达 |
3.3.4 HPLC检测 |
3.3.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4 讨论 |
第四章 竹黄苝醌类天然产物合成的H_2O_2和NO信号途径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引物序列 |
4.1.3 主要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信号分子和抑制剂的添加 |
4.2.2 苝醌类化合物含量检测 |
4.2.3 H_2O_2和NO含量检测 |
4.2.4 生物量和糖含量的检测 |
4.2.5 HPLC检测 |
4.2.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H_2O_2和NO参与PQ的合成 |
4.3.2 H_2O_2和NO在诱导PQ合成中的相互作用 |
4.3.3 不同处理中HA合成基因的转录响应 |
4.3.4 H_2O_2和NO诱导了EA和HA的生物合成 |
4.4 讨论 |
全文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花生疮痂病菌光生物学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苝醌类真菌毒素的作用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
1.1 苝醌类化合物概况 |
1.1.1 苝醌类化合物简介 |
1.1.2 苝醌类化合物的理化特性 |
1.2 苝醌类真菌毒素的光敏机制研究 |
1.2.1 光敏剂的作用形式 |
1.2.2 活性氧在病原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1.3 苝醌类真菌毒素的致病机制 |
1.3.1 毒力因子作用 |
1.3.2 输出机制 |
1.4 苝醌类真菌毒素的生物合成 |
1.4.1 影响毒素合成的关键因子 |
1.4.2 毒素合成的聚酮合酶途径 |
1.4.3 毒素合成的基因簇 |
1.5 苝醌类真菌毒素的应用及展望 |
第二章 花生疮痂病菌的光生物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供试菌株的培养形态及分子特性 |
2.1.3 花生疮痂病菌毒素定量检测 |
2.1.4 光强对病原菌生长发育及毒素产生的影响 |
2.1.5 光质对病原菌生长发育及毒素产生的影响 |
2.1.6 光周期对病原菌生长发育及毒素产生的影响 |
2.2 结果 |
2.2.1 供试菌株培养形态及分子特性 |
2.2.2 光强对病原菌生长发育及毒素产生的影响 |
2.2.3 光质对病原菌生长发育及毒素产生的影响 |
2.2.4 光周期对病原菌生长发育及毒素产生的影响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花生疮痂病菌毒素组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花生疮痂病菌毒素提取及鉴定 |
3.1.3 花生疮痂病菌毒素的生理生化作用研究 |
3.2 结果 |
3.2.1 花生疮痂病菌毒素的纯化及生物活性测定 |
3.2.2 花生疮痂病菌毒素的生理生化活性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花生疮痂病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花生疮痂病菌基因组DNA提取 |
4.1.3 基因组测序 |
4.1.4 基因组数据质控与组装 |
4.1.5 基因组注释 |
4.1.6 基因组功能注释 |
4.1.7 基因家族分析 |
4.1.8 比较基因组及共线性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因组数据质控与组装 |
4.2.2 基因组序列特点 |
4.2.3 比较基因组及共线性分析 |
4.2.4 重复序列和甲基化位点分析 |
4.2.5 基因组功能分析 |
4.2.6 基因家族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PKS基因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ESCB1 表达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序列分析 |
5.1.3 花生疮痂病菌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
5.1.4 ESCB1 基因的表达量检测 |
5.1.5 花生疮痂病菌次生代谢基因簇识别及特征分析 |
5.1.6 花生疮痂病菌聚酮合酶(PKS)的系统发育和结构域分析 |
5.2 结果 |
5.2.1 花生疮痂病菌PKS基因簇分析 |
5.2.2 花生疮痂病菌PKS基因保守结构与及进化树分析 |
5.2.3 ESCB1 表达分析 |
5.2.4 花生疮痂病菌痂囊腔菌素合成PKS基因簇侧翼序列分析 |
5.2.5 花生疮痂病菌痂囊腔菌素ESCB1 基因编码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
5.2.6 花生疮痂病菌ESCB1 基因编码蛋白的磷酸化位点分析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可见光下苝醌类有机光催化剂的催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可见光催化 |
1.2 过渡金属光催化剂催化的反应 |
1.2.1 钌为过渡金属的过渡金属光催化剂 |
1.2.2 铱为过渡金属的过渡金属光催化剂 |
1.3 有机染料催化剂催化的反应 |
1.3.1 亚甲蓝 |
1.3.2 曙红Y |
1.3.3 吡喃鎓盐 |
1.3.4 喹啉和吖啶氧化物 |
1.4 苝醌类化合物简述 |
1.4.1 苝醌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
1.4.2 竹红菌素 |
1.4.3 尾孢菌素 |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可见光下尾孢菌素催化的C–H芳基化反应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设备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尾孢菌素的光化学和电化学表征 |
2.3.2 重氮盐底物的制备 |
2.3.3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3.4 底物扩展 |
2.3.5 机理探索 |
2.3.6 用发酵上清液进行克级放大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尾孢菌素的光化学和电化学表征 |
2.4.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4.3 底物扩展 |
2.4.4 机理探索 |
2.4.5 用发酵上清液进行克级放大 |
2.4.6 本章小结 |
2.4.7 产物波谱数据 |
第三章 可见光下尾孢菌素催化的选择性氧化反应 |
3.1 引言 |
3.2 苄基衍生物的氧化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胺的氧化 |
3.3.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2 实验方法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硫化物的氧化 |
3.4.1 实验设备与试剂 |
3.4.2 实验方法 |
3.4.3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3.6 产物波谱数据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产物图谱 |
(7)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发酵优化及两种苝醌代谢产物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英文缩写词 |
第1章 综述 |
1.1 真菌产业具有抗癌活性的代谢产物 |
1.1.1 真菌多糖类 |
1.1.2 蛋白类 |
1.1.3 萜类 |
1.1.4 生物碱类 |
1.1.5 木脂素 |
1.1.6 醌类 |
1.2 抗癌活性代谢产物产生真菌的发酵与培养 |
1.2.1 多糖类抗癌代谢产物产生真菌的发酵与培养 |
1.2.2 蛋白类抗癌代谢产物产生真菌的发酵与培养 |
1.2.3 萜类抗癌代谢产物产生真菌的发酵与培养 |
1.2.4 生物碱类抗癌代谢产物产生真菌的发酵与培养 |
1.2.5 木脂素抗癌代谢产物产生真菌的发酵与培养 |
1.2.6 产醌类抗癌代谢产物真菌的发酵与培养 |
1.3 真菌抗癌活性代谢产物的抗癌机制 |
1.3.1 真菌多糖类 |
1.3.2 蛋白类 |
1.3.3 萜类 |
1.3.4 生物碱 |
1.3.5 木脂素 |
1.3.6 醌类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竹黄菌株的筛选及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的筛选及菌落形态特征和显微形态特征的观察 |
2.2.2 菌株ZH42 的分子鉴定 |
2.2.3 竹黄ZH42 固体发酵及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
2.2.4 晶体I的结构解析和晶体II的结构确证 |
2.2.5 优化HPLC色谱条件 |
2.2.6 HPLC方法学的建立和验证 |
2.2.7 竹黄ZH42 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代谢产物HA和 EA产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产红色色素竹黄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及显微形态特征 |
2.3.2 竹黄分离菌株ZH42 的分子鉴定 |
2.3.3 竹黄ZH42 固体发酵及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
2.3.4 晶体I的结构解析 |
2.3.5 HA的结构确证 |
2.3.6 HPLC条件的优化 |
2.3.7 HPLC方法学的建立及验证 |
2.3.8 竹黄ZH42 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代谢产物HA和 EA的产量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竹黄ZH42 液体发酵HA和 EA产量的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3 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竹黄ZH42 液体发酵菌丝生物量,HA和 EA产量及发酵液pH的检测 |
3.2.2 竹黄ZH42 液体发酵生物量累积曲线及代谢产物HA和 EA产量累积曲线 |
3.2.3 单因子实验优化竹黄ZH42 液体发酵的培养条件 |
3.2.4 单因子实验优化竹黄ZH42 液体发酵的培养基组分 |
3.2.5 Box-Behnken design优化竹黄ZH42 液体发酵培养基组分浓度 |
3.2.6 最佳培养基组合的预测和实验验证 |
3.2.7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竹黄ZH42 液体发酵生物量累积曲线及代谢产物HA和 EA产量累积曲线 |
3.3.2 温度对竹黄ZH42 液体发酵代谢产物HA和 EA产量的影响 |
3.3.3 转速对竹黄ZH42 液体发酵代谢产物HA和 EA产量的影响 |
3.3.4 pH对竹黄ZH42 液体发酵代谢产物HA和 EA产量的影响 |
3.3.5 碳源对竹黄ZH42 液体发酵代谢产物HA和 EA产量的影响 |
3.3.6 氮源对竹黄ZH42 液体发酵代谢产物HA和 EA产量的影响 |
3.3.7 生长因子对竹黄ZH42 液体发酵代谢产物HA和 EA产量的影响 |
3.3.8 Box-Behnken design优化竹黄ZH42 液体发酵养基组分含量 |
3.3.9 竹黄ZH42 液体发酵产生最大HA和 EA产量预测和实验验证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转铁蛋白修饰纳米粒增强HA光动力抗肿瘤活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1.3 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制备HA-CMC-PLGA NPs和 TF-HA-CMC-PLGA NPs |
4.2.2 表征HA-CMC-PLGA NPs和 TF-HA-CMC-PLGA NPs |
4.2.3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
4.2.4 细胞培养 |
4.2.5 细胞毒性的测定 |
4.2.6 细胞摄取和胞内ROS生成的测定 |
4.2.7 AO-EB双染法检测A549 细胞凋亡和坏死 |
4.2.8 动物模型 |
4.2.9 TF-HA-CMC-PLGA NPs的体内抗肿瘤效率和系统毒性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HA-CMC-PLGA NPs和 TF-HA-CMC-PLGA NPs的制备和表征 |
4.3.2 TF-HA-CMC-PLGA NPs的体外细胞毒性 |
4.3.3 TF-HA-CMC-PLGA NPs的细胞摄取和ROS生成 |
4.3.4 TF-HA-CMC-PLGA NPs诱导的细胞凋亡和坏死 |
4.3.5 TF-HA-CMC-PLGA NPs在肿瘤模型中的PDT效率 |
4.3.6 TF-HA-CMC-PLGA NPs的组织分布 |
4.3.7 TF-HA-CMC-PLGA NPs的组织毒副作用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EA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1.3 实验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ABDA法检测EA的单线态氧产生 |
5.2.2 细胞培养 |
5.2.3 EA的细胞毒性 |
5.2.4 EA诱导细胞凋亡 |
5.2.5 EA诱导凋亡相关蛋白Bcl-2 的变化 |
5.2.6 双亲性壳聚糖EA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
5.2.7 正电荷纳米粒TPGS&PEI-PLGA&PLGA&EA的制备及表征 |
5.3 实验结果 |
5.3.1 EA的单线态氧生成 |
5.3.2 EA的细胞毒性 |
5.3.3 EA诱导细胞凋亡 |
5.3.4 EA诱导Hep G2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
5.3.5 双亲性壳聚糖纳米粒EA的制备和表征 |
5.3.6 正电荷纳米粒TPGS&PEI-PLGA&PLGA&EA纳米粒的表征 |
5.4 讨论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超声和光照对竹红菌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竹黄菌及竹红菌素的研究进展 |
1.1.1 竹黄菌简介 |
1.1.2 竹红菌素简介 |
1.1.3 竹红菌素的生物活性 |
1.1.4 竹红菌素的生物合成调控 |
1.1.5 竹红菌素的生物与非生物诱导 |
1.2 超声对真菌生长发育及次级代谢的影响 |
1.2.1 超声简介 |
1.2.2 超声对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3 超声对真菌次级代谢的影响 |
1.3 光照对真菌生长发育及次级代谢的影响 |
1.3.1 光照简介 |
1.3.2 光照对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3 光照对真菌次级代谢的影响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超声对竹黄菌生长和竹红菌素合成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 |
2.2.2 培养基 |
2.2.3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竹黄菌培养 |
2.3.2 竹黄菌种子液制备 |
2.3.3 超声处理条件筛选 |
2.3.4 竹黄菌形态观察与菌团直径测定 |
2.3.5 竹黄菌生物量测定 |
2.3.6 竹红菌素提取及含量测定 |
2.3.7 细胞膜通透性分析 |
2.3.8 脂肪酸的提取和检测 |
2.3.9 活性氧的染色观察 |
2.3.10 活性氧的测定 |
2.3.11 抗氧化酶的测定 |
2.3.12 RNA提取及实时定量PCR检测 |
2.3.13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竹黄菌生长及竹红菌素合成动态曲线 |
2.4.2 超声处理对竹黄菌生物量的影响 |
2.4.3 超声处理对竹黄菌形态及菌团直径的影响 |
2.4.4 超声处理对竹红菌素合成的影响 |
2.4.5 超声处理条件的优化结果 |
2.4.6 超声处理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2.4.7 超声处理对活性氧的影响 |
2.4.8 超声处理对抗氧化酶的影响 |
2.4.9 超声处理对竹红菌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5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光暗条件对竹黄菌生长发育及竹红菌素合成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 |
3.2.2 培养基 |
3.2.3 实验试剂 |
3.2.4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竹黄菌培养 |
3.3.2 光暗比处理方法 |
3.3.3 竹黄菌生物量测定 |
3.3.4 竹黄菌形态观察及菌团直径测定 |
3.3.5 竹红菌素提取及含量测定 |
3.3.6 活性氧的染色观察 |
3.3.7 活性氧含量测定 |
3.3.8 抗氧化酶的检测 |
3.3.9 活性氧清除剂维生素C处理方法 |
3.3.10 RNA提取及实时定量PCR检测 |
3.3.11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光暗条件对竹黄菌生物量的影响 |
3.4.2 光暗条件对竹黄菌形态的影响 |
3.4.3 光暗条件对HA合成的影响 |
3.4.4 光暗条件对活性氧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
3.4.5 光暗条件对活性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6 光暗条件下活性氧与HA合成关系 |
3.4.7 光暗条件对竹红菌素生物合成基因表达影响 |
3.5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光质对竹红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株 |
4.2.2 培养基 |
4.2.3 实验试剂 |
4.2.4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竹黄菌培养 |
4.3.2 红光培养的处理方法 |
4.3.3 RNA提取和cDNA文库的构建 |
4.3.4 cDNA文库测序、拼接和注释 |
4.3.5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4.3.6 差异表达基因的GO聚类分析 |
4.3.7 qPCR的验证 |
4.4 实验结果 |
4.4.1 红光影响竹黄菌的生长及HA生物合成 |
4.4.2 竹黄菌cDNA文库的构建、测序和序列拼接 |
4.4.3 竹黄菌转录组unigene的注释 |
4.4.4 红光影响竹黄菌基因的转录表达 |
4.4.5 红光影响竹红菌素的生物合成的机制 |
4.5 本章讨论与小结 |
论文总结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9)竹黄的分离鉴定与竹红菌素光动力诱导凋亡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综述 |
1 竹黄研究进展 |
1.1 外观形态与显微结构 |
1.2 分布 |
1.3 主要活性物质 |
2 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 |
2.1 竹红菌素简介 |
2.2 竹红菌素生物活性 |
2.3 竹红菌素合成 |
2.4 竹红菌素的化学修饰 |
2.5 竹红菌素物理修饰 |
3 光动力抗癌疗法 |
3.1 发展史 |
3.2 光化学和光物理机制 |
3.3 分子机制 |
3.4 竹红菌素介导的光动力疗法抗癌机制研究 |
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产竹红菌素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3 提取溶剂筛选 |
2.4 竹红菌素的初步分离 |
2.5 竹红菌素的纯化 |
2.6 竹红菌素结构鉴定 |
2.7 菌株筛选 |
2.8 产竹红菌素能力鉴定 |
2.9 形态结构鉴定 |
2.10 分子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提取溶剂确定 |
3.2 提取物结构确证 |
3.3 产苝醌色素菌株的筛选 |
3.4 菌株S-4201形态特征 |
3.5 rDNA测序结果和聚类分析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竹红菌甲素光动力诱导肺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细胞系 |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3 细胞培养 |
2.4 细胞摄取观察 |
2.5 光毒性和暗毒性研究 |
2.6 细胞凋亡测定 |
2.7 细胞内ROS水平测定 |
2.8 凋亡的ROS依赖实验 |
2.9 iTRAQ分析 |
2.10 Caspase依赖性测定 |
2.11 线粒体功能和结构测定 |
2.12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HA光毒性和暗毒性评价 |
3.2 蛋白质组iTRAQ分析HA诱导的凋亡通路 |
3.3 线粒体参与HA-PDT诱导的凋亡 |
3.4 细胞色素C的释放参与MMP变化 |
3.5 下游caspase激活有助于细胞凋亡发生 |
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竹红菌甲素基于聚乳酸羟基乙酸的递药系统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细胞株 |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3 PLGA/HA NPs的制备 |
2.4 理化表征 |
2.5 包封率和载药量测定 |
2.6 体外释放研究 |
2.7 光物理特性研究 |
2.8 体外毒性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LGA/HANPs的形态学分析 |
3.2 Zeta电位(ζ)和粒径分析 |
3.3 包封率和载药量研究 |
3.4 物理化学表征 |
3.5 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 |
3.6 光物理特性和光稳定性研究 |
3.7 细胞存活率和ROS水平分析 |
3.8 细胞摄取研究 |
3.9 细胞凋亡分析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内生烟曲霉SPS-02来源的一种苝醌类化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内生菌简介 |
1.2 曲霉简介 |
1.2.1 曲霉概述 |
1.2.2 烟曲霉概述 |
1.3 苝醌类化合物 |
1.3.1 苝醌衍生物 |
1.3.2 苝醌类化合物的分类 |
1.4 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研究 |
1.4.1 发酵培养方法选择 |
1.4.2 代谢产物的溶剂提取技术 |
1.4.3 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
1.5 发酵工艺影响的因素 |
1.5.1 发酵培养基的组成 |
1.5.2 发酵工艺的优化 |
1.5.2.1 单因素优化法 |
1.5.2.2 正交实验优化法 |
1.5.2.3 响应面优化法 |
1.6 论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内生烟曲霉SPS-02 的培养发酵及其代谢产物的提取 |
2.1 引言 |
2.2 内生烟曲霉SPS-02 的培养 |
2.2.1 内生烟曲霉SPS-02 的保藏 |
2.2.2 不同培养基的培养方法 |
2.2.3 内生烟曲霉SPS-02 的形态 |
2.2.4 内生烟曲霉SPS-02 的活化 |
2.3 内生烟曲霉SPS-02 的发酵及其代谢产物的提取 |
2.4 内生烟曲霉SPS-02 的粗提物抑菌活性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生烟曲霉SPS-02 代谢产物的分离、结构鉴定与活性测试 |
3.1 引言 |
3.2 粗提物的分离 |
3.2.1 粗提物的预分离 |
3.2.2 粗提物成分的初步分析 |
3.2.3 以紫外吸收为导向的成分分离与纯化 |
3.3 氯代苝醌结构鉴定 |
3.4 氯代苝醌生物活性的初步评价 |
3.4.1 最小抑菌浓度的评价 |
3.4.2 体外细胞毒活性的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生烟曲霉SPS-02 发酵条件的优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菌株 |
4.2.2 培养基 |
4.3 实验方法 |
4.3.1 回归方程的建立 |
4.3.2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4.3.2.1 碳源的改良 |
4.3.2.2 氮源的改良 |
4.3.2.3 碳氮源的正交优化 |
4.3.3 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
4.3.3.1 单因素:最佳培养时间的选择优化 |
4.3.3.2 单因素:最佳初始pH的选择优化 |
4.3.3.3 单因素:最佳摇床转速的选择优化 |
4.3.3.4 单因素:最佳培养温度的选择优化 |
4.3.4响应面实验 |
4.4 实验结果 |
4.4.1 回归方程的建立 |
4.4.2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4.4.2.1 碳源的改良 |
4.4.2.2 氮源的改良 |
4.3.2.3 碳氮源的正交优化 |
4.4.3 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 |
4.4.3.1 单因素:培养时间的选择 |
4.4.3.2 单因素:初始pH的选择 |
4.4.3.3 单因素:摇床转速的选择 |
4.4.3.4 单因素:培养温度的选择 |
4.4.4 响应面模型优化分析 |
4.4.4.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4.4.2 响应面及等高线结果分析 |
4.4.5 验证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仪器与试剂 |
附录:部分氯代苝醌原始谱图 |
四、苝醌类光敏剂的理论计算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苝类光敏剂在能量转移及电子转移光催化中的应用[D]. 夏铭泽. 江南大学, 2021(01)
- [2]竹黄固态发酵生产两种苝醌的培养条件[D]. 李彪.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真菌竹黄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D]. 钟琪. 南昌大学, 2020(08)
- [4]竹黄基因组分析及其苝醌类化合物合成代谢研究[D]. 赵宁.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5]花生疮痂病菌光生物学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D]. 焦文莉.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6]可见光下苝醌类有机光催化剂的催化反应研究[D]. 张士伟. 江南大学, 2019(12)
- [7]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发酵优化及两种苝醌代谢产物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D]. 林羲.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8]超声和光照对竹红菌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研究[D]. 孙春晓. 苏州大学, 2018(12)
- [9]竹黄的分离鉴定与竹红菌素光动力诱导凋亡的机制[D]. 祁姗姗.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10]内生烟曲霉SPS-02来源的一种苝醌类化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D]. 朱双双.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