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级管理策略
□山东省巨野县营里中学蒋秀敏
一个班级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在日常工作中,我对此体会颇深。虽然学生的个性很复杂,但总体上会体现出所任班主任的性格特点。因此,我认为班主任工作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的教育价值观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一种民主、平等、相互作用的新型关系逐步建立。这种新型关系达到师生间广泛的交流和沟通,使双方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中获得人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表现。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同时也积累了一些个人的班级管理思路。
一、变严厉为真情
关爱学生,就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不论是家庭富裕的,还是条件较差的,不论他是否犯过错误,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交流,使班上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用情至深”。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场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变说教为行动
以往班级或学校搞大扫除,我总是简单的把任务分派以后,学生们便开始行动,但很快我就发现部分学生在偷懒,严重影响了班级的劳动热情。当时,我满腔怒气训斥偷懒的学生,但效果不明显(他们也只是摆摆样子而已)。后来为了按时完成任务,我亲自参与劳动,同学们见我干得起劲,劳动气氛顿时改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部分学生干地汗流浃背,任务提前完成。但我没有预料的是,这件事为我开展班主任工作铺平了道路,拉近了师生距离,在学生中树立了威信。同时,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身教胜于言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尽量减少向学生说“不要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而是以个人的表率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不断提高了自己的道德操行,追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境界。
三、变教导为指导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最需要的是锻炼,而不是包办。成功的教育是让学生不断磨练自己,于失败和挫折中丰富人生阅历,最终激发自身的潜力,最忌讳的是直接告诉学生做什么,使学生成为机器人,只知道接受指令,丧失了个性。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班级管理上,我采取“大权旁落”,实行“民主自治”和“班委负责制”。定期在班会上进行“民主测评”,看学生对班委工作的满意程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满意度降低时,和班委共同找原因,同时指导班委工作方法,收效颇佳。其间,每当我看到学生遇到了困难,心中总有一种冲动想帮助他们,但又控制了自己,等到学生难以解决时再施以援手;有时控制不住,唠唠叨叨,出力不讨好,学生反而更加手足无措。学生的自尊受到了伤害,自信心也下降了。随着经验的增长,我对学生的教导越来越少,直到关键处加以简单指导,减轻了工作负担,也真正培养了学生。
四、变制裁为自省
国有国法,班有班规。过去一开学,在第一节班会上,我便向学生宣布班级管理办法,有若干条,有奖励条款,但更多的是“违反……,受……处罚”。但在实行中效果却不太理想,犯错的学生受到了处罚,并不能真正改正错误。后来我针对初中生有较强自制力的心理特点,进行了改革,我和学生约法三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是学生的行为规范标准,诚信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有错必改是千古传颂的美德,要求学生以此为班规约束自己。当学生有了出格的行为后,先私下和学生谈心,帮助学生认识错误,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同时,逐步引导和鼓励犯错学生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最后自己要求在班会上向全体学生谈谈自己犯错时的想法。这样,学生在公开场合的承诺一定会遵守,大大避免了再犯的可能,也使全体学生学会了原谅别人,学会了帮助犯错的学生,而不是另眼相看,无形中也倡导了“有错必认,有错必改”的自我批评形式,效果远远好于各种严厉的惩处措施。
五、变板脸为微笑
很多人在提到教师时,总会与“严肃”、“不苟言笑”联系在一起。其实,“微笑”的力量才是无穷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学生,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中国有句谚语:“谁也说不清哪块云彩会下雨。”而我却相信我的每一块“云彩”都会“下雨”。因为,我拥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微笑。在学生取得成功时,我会用微笑送去欣赏;在学生感到失落时,我会用微笑送去鼓励;在学生犯错时,我会用微笑送去宽容。因此,我用微笑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认识,拿出来与各位探讨,希望能得到同仁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