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校长证照制度研究及其启示

美国中小学校长证照制度研究及其启示

张文华[1]2003年在《美国中小学校长证照制度研究及其启示》文中研究说明校长证照制度是指教育部门为有效培养具有教学领导与行政管理专业能力的校长所建立的一套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校长职前培训、遴选,导入辅导和在职进修,以及对校长的评价及证照管理的一系列制度。综观实行这一制度的世界各国,美国的中小学校长证照制度是比较完善的。鉴于此,本论文运用比较法、文献法、因素分析法等诸种方法,对其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以期为我国这一制度的逐步实行与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本论文共由四部分组成:引言 主要包括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及对校长证照制度的界定。第一章 美国中小学校长获得证照的运作流程。主要论述了美国中小学校长取得证照需要经历的四个阶段和美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专业机构或中心及发展趋势。第二章 美国中小学校长评价制度与证照的管理。在这一部分主要对如何评价中小学校长以及如何管理证照作了较详细的阐述。第叁章 美国中小学校长证照制度的特点分析及其启示。主要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总结美国中小学校长证照制度的特点,进而提出完善我国中小学校长资格认证体制的建议。

胡志强[2]2017年在《美国中小学校长的职业准备研究》文中认为职前准备期是校长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校长职业准备(principal preparation)是实现校长“职前专业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校长更替、校长专业发展、学校可持续领导在研究和实践层面的不断推进,校长职业准备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日益凸显。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校长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关注职后阶段,忽视了职前环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校长专业发展和校长队伍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职业准备是美国校长专业发展的重心,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不断走向专业化、规制化和系统化。全国性的专业协会,如ISLLC、ELCC,通过开发和实施校长专业标准和准备项目标准,提出了对未来校长和培养这些校长的准备项目的期望和要求,致力于培养以学生和学生学习为中心,具有教学、管理和领导才能的校长人才,凭借“标准引领”推动校长职业准备的专业化;各州的政策制定者,通过利用校长执照监管和准备项目批准这两大政策杠杆,规定申领校长执照、获得项目批准的基本要求,依靠“政策保障”推动校长职业准备的规制化;而大学作为校长准备项目的主要提供者,通过对招募与选拔、教学、课程、实习和评价等环节的精心设计和安排,综合培养校长候选人的态度、知识与能力,为其走上校长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实现“项目育人”,同时,联邦、州、学区和基金会也通过资助、合作等方式,保障校长准备项目的持续发展。美国校长职业准备的实践为我国推进校长专业化、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一是要加强一体化,实现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的有效衔接;二是要推动标准化,实施校长专业标准和准备项目标准;叁是要推进规制化,落实校长资格制度与项目批准工作;四是要务求高效化,依托大学提供的校长准备项目做好职前培养;五是要促进协同化,实现校长职业准备的持续发展。

郭丰[3]2012年在《美国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制度的历史演变及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校长在追求高质量学校的教育目标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关键性角色。既然校长如此重要,那么如何从制度上保障校长的质量成为各国教育当局考虑的问题,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所谓校长资格证书制度是指教育部门为有效培养具有教学领导与行政管理专业能力的校长所建立的一套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校长职前培训、遴选,导入辅导和在职进修,以及对校长的评价及资格证书管理的一系列制度。综观实行这一制度的世界各国,美国的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制度是比较完善的。鉴于此,论文运用比较法、文献法、历史研究法等诸种方法,对其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以及为我国这一制度的逐步实行与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论文首先在研究校长资格证书制度相关研究基础,如校长资格证书的功能,校长资格证书与校长专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等,在此基础上研究美国校长资格证书制度的历史演变及背景分析,指出美国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大致可分为观念期、规范期、科学期、统一期四个阶段,并进一步研究美国校长资格证书获取的程序和获取的要求与标准;和任何比较研究一样,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我国发展的借鉴,最后,主要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借鉴美国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制度的可行性,再对我国现行校长培育制度进行反思,提出完善我国中小学校长资格认证体制的建议,努力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校长资格证书制度框架。

钟建国[4]2012年在《美国中小学校长领导力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缩小学生间的成绩差距是美国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校长的作用,校长能否有效地管理学校,能否领导学校在这一改革方向上不断前行,已经成为决定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校长教育领导力评估是评价一个校长能胜任校长工作的关键,它贯穿着整个校长培训工作的始末,它的评估结果能直接决定校长未来工作去留。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及对校长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对校长进行有效的领导力评估,成为了当前美国校长领导力评估一大问题。美国的校长领导力评估起源于美国教育管理思想史的演变并联系于当时教育的发展和校长队伍建设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在美国中小学校长领导力评估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美国联邦和州政策的大力支持,这也确保了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美国中小学校长领导力评估的可行性。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开发的校长领导力评估注重了在培训和实践中的不断开拓创新,在美国这样一个叁权分立的国家里,范德比尔特大学建立一套适合并应用于很多州的校长评估模式——‘'VAL-ED",实属难能可贵。该评估模式帮助解决了现任校长评估量化等级的问题,也鼓励了新进校长进行培训后接受新的校长校务工作,以此来塑造未来学校管理圈中优秀领导者。"VAL-ED"在评估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成熟之处将对我国校长领导力评估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借鉴作用。

王宙[5]2012年在《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前苏联的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正是因为校长的角色如此重要,世界许多国家为了保证校长的质量,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校长资格认证制度,对校长的任职资格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我国政府一贯重视中小学校长的队伍建设,早在1991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曾经发布了《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就对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做出了规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自主权不断扩大,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最高领导者,其角色与职能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社会对校长素质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这些都对校长任职资格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有关校长任职资格制度仍然相对落后。因此,有必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找出我国校长任职资格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构建一套适合我国的校长任职资格制度,从而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功。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作为校长管理制度的一部分,规定了进入校长行业的条件,它对校长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校长这一群体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对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的国外的介绍和国内情况的分析,找出我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的对策建议。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导论。这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角色理论,中小学校长素质与知识结构理论,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第二章美英两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本章主要介绍了美国和英国的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总结了国外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的特点。第叁章我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我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的发展历史;分东部地区、中部和东北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叁个区域介绍了这几个地区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的探索;最后得出了出我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存在的中小学校长的任命制度与资格认证制度的程序不合理,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证书制度尚未法制化,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发放存在封闭性,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不能适应中小学校长岗位的要求以及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科学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等五个方面的问题。第四章完善我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的对策建议。从实现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的法制化,完善并提高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完善中小学校长职前培训,建立健全我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证书制度,完善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的配套管理制度以及对不能取得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的情况做出明确规定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建议。

郑安振[6]2007年在《我国中小学校长职业资格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校长作为一所学校里行政和业务的最高负责人,他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我国着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只有不断完善校长管理制度,促进校长的职业化发展,才能提高校长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促进学校办学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校长职业资格制度作为校长管理制度的一部分,严格掌握着进入校长行业的条件,它对知识和能力如何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校长职业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对中小学校长职业资格制度进行研究,有着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共有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概念界定。第二部分:我国中小学校长职业资格制度的背景分析。主要是校长职业化、我国实施职业资格制度的趋势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这叁个背景。第叁部分:美国和英国的中小学校长职业资格制度及特点。主要通过对校长职业资格制度比较成熟的美国和英国进行分析,来找出一些特点和经验,为完善我国的校长职业资格制度提供借鉴。第四部分:我国中小学校长职业资格制度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制度的历史回顾和对校长的调查,来分析我国中小学校长职业资格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完善我国中小学校长职业资格制度的对策与建议。主要是在前面通过分析得出的问题之上,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侯红山[7]2012年在《中小学校长选任制度研究》文中认为中小学校长是中小学最高的行政负责人,是基础教育政策最直接的贯彻者和执行者,是基础教育改革最一线的实践者和探索者,是决定中小学校前进与发展方向的领路人,其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好坏。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中小学校长选拔和任用制度,这些制度曾经为国家选拔和任用了一批批优秀的校长,也曾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行的中小学校长选任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中小学校长选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改革的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对我国中小学校长选任制度进行了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以重庆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在某高校培训中心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了调查和访谈,试图找出现行中小学校长选任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来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对策。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现行中小学校长选任制度主要存在叁个方面的问题:1.选任资格不能满足岗位的要求;2.选任方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3.选任程序有待规范和完善。要完善我国中小学校长选任制度,就应该:完善中小学校长选任资格和标准;构建以聘任制为主体的中小学校长选任方式;建立完整规范的中小学校长选任程序。

孙中华[8]2014年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校长专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虽然关于校长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走进了研究者的视野,并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大都着眼于探讨校长专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模式与政策保障机制,缺乏对特定校长群体专业发展困境的深刻理解与揭示。尤其是对于农村校长专业发展的研究更是缺乏系统性的深入研究。而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农村教育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村校长专业发展的重大社会意义。因此,本文选取了农村校长的专业发展问题展开研究。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颁布,中国社会即将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届时,将对农村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农村教育如何发展成为重要的现时代课题。本文研究农村校长专业发展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把这一问题置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以探讨,研究分析了农村校长专业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了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农村校长专业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新的角色挑战,在此基础了提出了依托城镇化如何促进农村校长专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本文由导论、正文五章以及结语七部分组成。导论部分对选题的背景、意义与价值、核心概念厘定、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进行了总体性概述。第一章探讨了农村校长专业发展问题的由来。主要从二元制结构的先赋性不公、教育管理制度的隐性束缚、教育财政制度的优势偏斜等宏观政策方面分析了农村校长专业发展遇到的制度障碍。第二章梳理了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校长专业发展的问题形态。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可以简要地划分为省级政府设计、市县平级政府合作的城镇化和县级政府设计、统筹的城镇化两个推进层级。在省域城镇化的推进层级中,最为凸显的是城市-郊区(或城乡结合部)的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而在县域城镇化的推进层级中,县镇、乡村的学校发展与规划尤为重要。本文认为,研究农村校长专业发展问题,离不开对上述两个区域问题形态的讨论。第叁章在访谈研究的基础上对叁位农村校长的成长经历与制约因素进行了叙说。论述了城镇化进程对农村校长专业发展环境带来的改变,分析了制约农村校长专业成长的几个因素:如城市-农村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流动、地方政府对农村校长专业成长的政策倾斜不够、农村校长培训体系的不完善以及“事务型校长”的实践反思困惑等方面。第四章梳理介绍了农村校长专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从而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校长专业发展合理化建议的提出奠基理论基础。第五章阐述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校长专业发展的目标分解与路径选择。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的价值使命及农村校长的角色担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校长专业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策略。结语部分从全文的研究状况出发,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农村校长专业发展的理想状态进行了展望。

李远方[9]2014年在《美国田纳西州中小学教师职级制度研究》文中认为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引入教师职业阶梯计划以来,职级制度已发展成为美国中小学教师管理的重要制度,是一种普遍实施的教师激励计划。目前美国大部分州都已实施该制度,田纳西州的教师职级制度自1984年起开始实施至今,是全美第一个全州性的教师职业阶梯方案。田纳西州教师晋级计划时间较久、影响较大,制度规范较为周全并且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是美国中小学中实施教师职级制度一个比较完善的例子。本论文对美国田纳西州中小学教师职级制度展开专题和较为系统的探讨,以期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提供多方的借鉴与启示。本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阐明选题的缘由及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概述国内外对于美国及田纳西州中小学教师职级的研究情况,界定文本中涉及的核心概念,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田纳西州中小学教师职级制度的实施背景进行了介绍。首先,从宏观视角审视美国教师职级制度兴起的历史原因,进而分析田纳西州实施该制度的微观背景。第叁章对田纳西州中小学教师职级制度当前的基本形态进行了纵向的梳理,主要包括各级教师的分级结构、评价系统和薪资待遇等,再对田纳西州与密苏里州及北卡罗来纳州的教师职级制度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第四章对田纳西州教师职级制度的合理性与理论依据挖掘并试图分析该制度的价值取向。第五章考察这一制度在田纳西州的实际效应,研究它的积极效应并发现其中的问题与正义。最后,本论文回归到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中来,在论述田纳西州教师职级制度发展新趋势的基础之上,尝试提出若干针对国内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进的建议,总结可供我国借鉴之处。

叶一舵[10]2010年在《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虽然台湾学校辅导在华人社会的学校教育中具有“样本意义”与“样板价值”,但台湾学校辅导的发展迄今还是一个尚未进行系统化研究的领域。本研究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采用“纵横贯通”与“史论结合”的研究思路,通过文献法、历史比较、个案研究、口述历史(访谈)以及现场考察等方法,对学校辅导的发展作较为系统的研究。台湾学校辅导的兴起是一种历史的必然。50多年来,学校辅导历经以下发展进程并体现不同的发展任务与发展特征:(1)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学校辅导开始萌芽。其中,侨生教育成为直接的推动力量,侨生辅导成为学校辅导的开端。(2)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学校辅导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索,为其建制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3)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以“九年国教”在国中全面推行辅导工作为标志,学校辅导正式建制并成为一种教育制度。(4)20世纪80年代,学校辅导进入一个全面推展与不断完善的阶段,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辅导工作体系。(5)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随着“辅导工作六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学校辅导的专业效能得到全面提升。(6)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伴随着教育改革运动的“统整”理念及政策变革,学校辅导在充满争议中进行着艰难的转型。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台湾学校辅导的发展具有自身突出的特点,有自己的成功经验,也有一些不足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学校辅导的发展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而这些,也都给正处于探索推进阶段的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美国中小学校长证照制度研究及其启示[D]. 张文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03

[2]. 美国中小学校长的职业准备研究[D]. 胡志强.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3]. 美国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制度的历史演变及现状研究[D]. 郭丰. 湖南大学. 2012

[4]. 美国中小学校长领导力评估研究[D]. 钟建国.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5]. 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研究[D]. 王宙.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6]. 我国中小学校长职业资格制度研究[D]. 郑安振. 华南师范大学. 2007

[7]. 中小学校长选任制度研究[D]. 侯红山. 西南大学. 2012

[8].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校长专业发展研究[D]. 孙中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14

[9]. 美国田纳西州中小学教师职级制度研究[D]. 李远方. 宁波大学. 2014

[10]. 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D]. 叶一舵.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标签:;  ;  ;  ;  

美国中小学校长证照制度研究及其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