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张量各向异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半卵圆中心,胼胝体膝部,扩散张量,内囊后肢
张量各向异性论文文献综述
赵丽丽,彭泰松,武金龙,杨晓霞,许志高[1](2019)在《健康成人脑白质扩散张量各向异性与年龄相关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健康成人脑白质的成熟和老化,白质纤维髓鞘崩解脱失,其结构和功能稳定性衰退,致神经纤维束传导功能受限,这些微观上的病理生理改变总是发生在宏观的脑形态学改变之前,常规磁共振(MR)检查只能在形态学变化上进行评估,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能够从分子和细胞水平观察脑实质内发生的微观结构及功能的变化~([2])。对于研究健康人及病理状态下脑白质的完整性和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陈旭辉,林志坚,吴军,叶辰飞,郑晓东[2](2019)在《弥散张量成像测量海马体各向异性分数在帕金森病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海马体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变化特点,评估其作为诊断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2个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18个年龄、性别相符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海马体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两组的DTI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值)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海马FA值的差别。结果 PD组的左侧、右侧和双侧平均海马体FA值(0. 168±0. 009、0. 178±0. 009、0. 173±0. 009),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0. 195±0. 010、0. 207±0. 009、0. 201±0. 009,P <0. 05)。健康对照组和PD组的左侧海马体FA值均低于右侧海马体FA值(P <0. 05)。结论利用海马体FA参数具有诊断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前景。(本文来源于《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唐杰,温雷,王浩,张文征[3](2018)在《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剪张源震源机制与矩张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力压裂区在整体上呈现各向异性特征,深入研究和分析水力压裂区的各向异性参数对震源机制和矩张量的影响成为必要。本文研究了干燥和完全饱水垂直正交裂缝介质的地震波响应特性,通过各向异性介质参数和源张量获得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微地震矩张量,分析了震源区各向异性对双力偶分量(DC)、补偿线性偶极子分量(CLVD)和各向同性分量(ISO)的影响,并对比了裂缝及其所含流体的特征参数对地震波响应特性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各向异性介质中由于剪张破裂产生的非DC分量依赖于破裂方式、各向异性介质的类型、裂缝参数及断面方向等,干燥裂纹介质中的ISO分量较高,水饱和裂纹介质中产生较高的CLVD分量、而ISO较小;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介质中剪张源的远场P波辐射花样存在差异,震源特征和介质各向异性会对地震波走时、极性和振幅产生明显影响。探究水力压裂区各向异性参数对震源机制的影响效果对微地震震源描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18年06期)
唐杰,张文征,温雷,李聪[4](2018)在《各向异性HTI介质中的剪张源矩张量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力压裂区整体上呈现各向异性特征,有必要针对水力压裂区的各向异性参数对震源机制和矩张量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研究了震源区为HTI各向异性介质情况下的剪张源震源机制与地震矩张量,分析了震源区HTI各向异性对双力偶分量(DC)、补偿线性偶极子分量(CLVD)和各向同性分量(ISO)的影响,比较了介质参数对于地震矩张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向异性介质中剪张源的沙滩球和辐射花样。研究结果表明,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矩张量参数依赖于各向异性的类型和强度以及断层面的方向等参数;含裂隙岩石的背景孔隙度、裂纹弱度等参数的变化会影响各向异性参数,进而对地震矩张量产生影响;地震矩张量中的非DC分量可能来自震源区介质各向异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石油物探》期刊2018年05期)
刘帅奇,李鹏飞,安彦玲,扈琪,赵杰[5](2018)在《基于结构张量和各向异性平滑的DTI去噪》一文中研究指出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e,DTI)是一种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提供白质纤维的走行等独特信息,且具有非侵入和不需要造影剂等优点,因此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然而在DTI成像过程中,由于受噪声的影响,导致获得的图像边缘信息模糊不清,给病灶的识别带来了难度.为了减少噪声对DTI图像的影响并且有效地保留边缘结构信息,通过结合结构张量和各向异性平滑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DTI去噪方法.首先利用结构张量将DTI图像中的像素分成均匀平坦区域和边缘轮廓区域,然后在均匀区域内进行各向同性滤波,而在边缘轮廓区域进行各向异性平滑处理,从而得到去噪后的DTI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结构张量和各向异性平滑的DTI去噪方法明显降低了噪声的影响,同时有效地保留了图像的边缘结构信息.(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8年09期)
刘晓霞,翟曜耀,于兵[6](2018)在《扩散张量成像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儿童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异常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儿进行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IVA-CPT)及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评估CFS患儿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A)异常的变化。资料与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71例右利手儿童,包括35例CFS患儿及36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行IVA-CPT及DTI扫描。所有受试者接受IVACPT,分别记录听觉反应控制力商数(ARCQ)、听觉注意力商数(AAQ)、视觉反应控制力商数(VRCQ)、视觉注意力商数(VAQ)、综合反应控制力商数(FRCQ)及综合注意力商数(FAQ)。DTI扫描采用Philips 3.0T MR,应用功能MRI软件库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基于纤维骨架的空间统计方法分析脑白质FA值。结果 CFS患儿的FAQ(91.07±8.49比99.52±10.09,P=0.0009)、VRCQ(97.00±8.86比106.19±8.35,P=0.0001)和VAQ(92.57±7.06比101.67±8.03,P=0.0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双侧内囊后支及左侧视放射区脑白质纤维束的FA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FS儿童双侧内囊后支及左侧视放射区脑白质纤维束的FA值异常减低,其注意力缺陷主要表现为视觉注意力缺陷。(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李司南,童光磊[7](2018)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下痉挛型脑瘫儿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FA值及粗大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下痉挛型脑瘫儿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FA值及粗大运动功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0月于安徽省儿童医院确诊的3岁以下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测量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FA值,GMFM量表对两组粗大运动进行评测,评估粗大运动功能与FA值关系。结果相同部位观察组F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A值在部位上胼胝体(CC)最高,皮质脊髓束和内囊后肢ICPL居中,内囊前肢和膝部最低;观察组两次GMFM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测量GMFM改变值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FA值与GMFM测量值呈正相关(r=0.382、0.401、0.349、0.347,P<0.05),与ICPL的相关性表现最为显着(r=0.443,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儿粗大运动功能障碍与白质纤维束损伤有密切关联,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FA值能够反映运动功能状况,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痉挛性脑瘫运动功能评价。(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8年19期)
A.S.Klauser,M.Abd,Ellah,C.Kremser,M.Taljanovic,G.Schmidle[8](2018)在《应用扩散张量成像评价腕管综合征:各向异性分数和表观扩散系数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定量评价腕管综合征(CTS),并采用2种方法确定阈值。方法纳入40例经神经传导检查确诊的腕管综合征病人和14名健康受试者(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刘颖,曾祥柱,王筝,张函,王希林[9](2018)在《基于扩散张量成像及扩散峰度成像各向异性评估抑郁症脑部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各向异性分数(FA)和基于扩散峰度成像(DKI)的峰度各向异性(KFA)评估抑郁症患者脑白质损害,及与抑郁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比较20例抑郁症患者和20例对照DTI的FA值、DKI的KFA值,比较DTI的FA值与DKI的FA值;分析KFA值与HAMD17评分相关性。结果抑郁组FA值轻度下降,但体素团块较小。抑郁组多个脑区KFA值出现下降,范围较FA值差异脑区大。基于DTI的FA值与基于DKI的FA值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个脑区平均KFA值与HAMD17评分呈负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KFA值下降脑区较FA值下降范围大,提示DKI对于检测抑郁症潜在脑白质损伤更为敏感。(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李瑾,冯晓毅[10](2017)在《基于各向异性粒子介电常数张量重构的散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简化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光电传播、目标散射识别等问题。方法基于电场强度矢量和电位移矢量的关系,提出将各向异性介质的介电常数张量重构为对角张量通用方法。结果给出了对角张量元素的表达式和对应单位特征矢量,并作了详细的数值计算。得到了单位特征矢量坐标系中电磁场与原坐标系中电磁场的变换关系以及磁导率张量的变换关系;所用方法具有通用性,所得结果具有实用性。结论在各向异性介质研究领域,可实现特征坐标系中的电磁场及介质参数与主坐标系的电磁场与介质参数的相互定量转换。(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7年12期)
张量各向异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海马体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变化特点,评估其作为诊断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2个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18个年龄、性别相符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海马体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两组的DTI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值)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海马FA值的差别。结果 PD组的左侧、右侧和双侧平均海马体FA值(0. 168±0. 009、0. 178±0. 009、0. 173±0. 009),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0. 195±0. 010、0. 207±0. 009、0. 201±0. 009,P <0. 05)。健康对照组和PD组的左侧海马体FA值均低于右侧海马体FA值(P <0. 05)。结论利用海马体FA参数具有诊断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张量各向异性论文参考文献
[1].赵丽丽,彭泰松,武金龙,杨晓霞,许志高.健康成人脑白质扩散张量各向异性与年龄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
[2].陈旭辉,林志坚,吴军,叶辰飞,郑晓东.弥散张量成像测量海马体各向异性分数在帕金森病认知障碍中的应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
[3].唐杰,温雷,王浩,张文征.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剪张源震源机制与矩张量特征[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8
[4].唐杰,张文征,温雷,李聪.各向异性HTI介质中的剪张源矩张量特征研究[J].石油物探.2018
[5].刘帅奇,李鹏飞,安彦玲,扈琪,赵杰.基于结构张量和各向异性平滑的DTI去噪[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8
[6].刘晓霞,翟曜耀,于兵.扩散张量成像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儿童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异常的变化[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
[7].李司南,童光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下痉挛型脑瘫儿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FA值及粗大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8
[8].A.S.Klauser,M.Abd,Ellah,C.Kremser,M.Taljanovic,G.Schmidle.应用扩散张量成像评价腕管综合征:各向异性分数和表观扩散系数的价值[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8
[9].刘颖,曾祥柱,王筝,张函,王希林.基于扩散张量成像及扩散峰度成像各向异性评估抑郁症脑部改变[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8
[10].李瑾,冯晓毅.基于各向异性粒子介电常数张量重构的散射特性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