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文学现代性”

质疑“文学现代性”

一、质疑“文学现代性”(论文文献综述)

侯业智[1](2021)在《学术史视野下的延安文艺研究——由《抗战与延安文学现代性》谈起》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受到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20世纪末,随着启蒙话语的打破、延安文艺现代性的确立、西方文艺理论的引入,延安文艺研究在史实叙述、回到原初、再解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化;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立足于"反思"与"重启",在回归历史、史料建设、体制机制、文学-文化、专题聚焦等方面进行了多维推进。袁盛勇《抗战与延安文学现代性》以宏阔的学术史视野,直面延安文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关涉延安文艺根本的"民族抗战""现代性"等复杂性问题展开系统论述,引发了我们对于延安文艺研究"整体性""中国性"等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卢絮[2](2021)在《视界、差异与对话:论《中国文学现代性之争》》文中指出美国学者罗福林(Charles A. Laughlin)主编的《中国文学现代性之争》体现了美国学界关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研究现状。编者力图展现一种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新景观,以概念重构的方式来界定和挑战传统的研究假设与框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展开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讨论。理解和评价这些研究成果的同时,中国学者应该秉持一种积极对话的态度,即认识到西方现代性理论是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照,但绝不是唯一权威,中西现代性差异是文学对话的基础和起点,也唯有对话才能更加认清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范娉婷[3](2020)在《伪满乡土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的成立正式确认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已沦为日本殖民地的事实。乡土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类型文学之一,在伪满文学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旨在探讨在伪满时期的具体语境下,乡土文学叙事在乡土“满洲”与现代国家、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力图揭示在殖民语境下,乡土文学在帝国主义叙事与现代民族国家设想的现代性进程之间的妥协与抵抗、中心与边缘的互动性表述。本文在运用现有的殖民地文学理论的同时回归历史语境和具体文本,展示伪满乡土文学文本在揭露殖民地民众的现实苦难的同时也展现出伪满乡土文学所蕴含的“内在的殖民性”特征,并力图展现伪满乡土作家试图寻找可以超越以西方现代性话语为内核的替代性文本的努力和尝试。论文主体分成四章。第一章主要简述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展开的过程,“五四”新文学、左翼文学以及日伪当局提出的“独立的满洲文学”的文艺政策都对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此外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围绕“文艺大众化”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去重新看待伪满文坛发生的“乡土文学”之争,试图展示出伪满乡土作家围绕乡土文学展开的争论中所包含着的对满洲文学民族性、阶级性、主体性等问题的不同认识。第二章从身处东北沦陷区的不同民族、阶层和文化背景的作家以不同的认知视角和叙事策略去发现和塑造了迥然不同的满洲乡土景观为媒介来阐释满洲乡景叙事所蕴含的复杂价值。第三章通过伪满乡土文学作品对乡绅形象的多种描绘来展现乡绅阶层与乡土经济衰败之间的内在关联。第四章试图阐释出伪满乡土文学的现代性,即伪满乡土作家通过对“忠诚”、“正义”等传统文化内涵的再释义,利用以“原始林”为代表的封闭空间叙事来完成修复民间伦理、实现乡土自治的想象,并从中显现出现代性祛魅的特质。

贺婷[4](2020)在《后现代视野下的“探源掘流” ——王德威对中国现代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王德威是目前北美汉学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知名学者之一,他的研究涉及文学批评、华文文学、文学史书写等多个方向,而中国文学现代性是他关切的一个重点问题,且在大陆学界引起了众多关注和反响。王德威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研究可用“探源掘流”来概括,其中贯穿着反思现代性的后现代视野。一方面他致力于发掘被五四主流叙事话语所压抑的晚清现代性,把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源头推进至晚清时期。他以晚清狎邪等四大类小说为考察对象,借用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方法,从内容与形式两个层面着手,通过与五四的内在张力来探究晚清文学中“求新求变”的现代表现,致力于消解五四现代性的中心典范和价值权威。他以五四写实主义手法为参照点,考察晚清“谑仿”再现技巧赋予作家形式追求的自由创新空间;在内容层面,王德威转向四大类小说对“欲望、正义、价值及知识”四种现代话语的辩证思考,以对照现代文学传统中四种现代话语统一于“感时忧国”情怀的现象。在整个解构、建构到巩固的过程中,王德威的研究存在忽略现代性发生的必要条件、对“现代性”缺少必要阐释等局限性。虽然存在诸多漏缺,但是王德威对晚清现代性的探索仍旧影响了大陆学界某些方面的研究,例如冲击传统文学史秩序、令大陆学界重审晚清文学、使通俗文学受到更多关注等。另一方面他发明了探究现代性的全新界面——“抒情”,试图跳出启蒙与革命的传统视野,发现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更多面向。王德威会提出用“抒情”来探究现代性,其中主要有三点原因:学术研究的自我反思、现代性与怪兽性的思考以及受西方学者用“抒情”来反思现代性的启发。为了确立以抒情介入现代性的合理性,王德威扩充了“抒情”的定义,以强调现代语境下抒情的多向性;他辩证抒情与史诗的关系,以确定抒情在史诗时代的存在;另外他把抒情自我与世变的互动,确定为中国现代主体建构的重要方式。在王德威对具体个案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抒情现代性”实则指向对现代性的反抗与疏离,反映了他本人后现代主义的价值立场。

尹书亭[5](2020)在《现代性视域下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性是新时期以来学术界阐释各种中国文学想象的重要关键词,是包括少数民族文学在内的新中国文学事业极其重要的问题。新时期以来的少数民族女性作家积极涌向文坛,小说创作反映出具有现代性视野的价值追求。本文通过社会学、文化学、比较文学、女性主义批评等跨学科研究方法,得出新时期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在现代性进程中,从民族历史文化书写到女性个体书写都秉持着开放的、流动的、多元的现代性观念。在民族文化领域进行多方位的阐释,既展现出对启蒙精神的延续和走向理性的自觉,又保持对现代性的反思态度,在审视与质疑中揭示现代性所带来的生存困境,在回望与追溯中寻找失落的人文理性,同时积极吸收与融合他者文化,形成多元文化的认同;在女性个体书写方面,通过解构男性权威与女性神话的建构,开拓女性的话语空间,在言说与观照中形成对女性生命的特殊体悟,在思辨与期冀中建立起女性的独立人格。文章选取霍达、叶广芩、叶梅、赵玫、萨娜、和晓梅等13位女性作家90年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进行分析,分别从民族文化的现代性追索与现代性反思,以及女性主体性的呈现进行探析,得出新时期女性作家对于现代性的理解逐渐由单一转向多元化发展,女性意识明显成熟。从现代性的追索到反思现代性,体现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智慧选择;从对本民族的女性话语的开拓到女性生命的独特体悟,再到女性独立人格的建立,女性真正获得了人的主体性自由的权利,少数民族女性创作走上了更具现代意义的发展道路。

田文兵,赵学勇[6](2019)在《左翼文学研究的理论预设及其有效性反思——以“反现代的现代性”批评话语为中心》文中提出由于后现代、后殖民等理论的冲击,以及"重写文学史"思潮的持续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基本范畴和价值判断遭到普遍质疑,探讨"延安文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等左翼文学形态的"前现代性"和"反现代的现代性"成为学界热点。如果无视不同国家和民族现代性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忽略现代性流动、易变的特质,而是简单对照西方现代性相关理论来研究左翼文学,其阐释的有效性有待商榷。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话语系统中西交融,思想来源多元并行,构成了中国文化和文学现代性实践中的开放姿态。中国的左翼文学思潮,继承了现代新文化的价值指向,在现代理性意识的启发和引导下将底层大众的翻身与解放作为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将宏大国家话语形态转变为具体写作范式,实践着近现代中国文学的民族国家建构与大众启蒙传统。无论是从民族国家政权的建立,还是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彰显,左翼文学都可以说是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具有典型现代性的文学形态。

王鑫[7](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研究表明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杨国伟[8](2018)在《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借助各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得到学界不断地丰富。然而,在这些连篇累牍的成果中,现代中国文学最为醒目的“底层叙事”现象不仅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更缺乏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选择从“底层叙事”视角论述现代中国文学,其根本目的是寻求现代中国文学新的阐释与新的解读方式,并为当下底层写作探索历史经验。除绪论和精要结语外,本文的主体部分由四章构成,主要从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中某些最为显眼、最切合其叙事面貌的各层面展开论述,揭示其特征。绪论:阐述从“底层叙事”视角来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紧迫性。梳理新世纪以来从“底层叙事”视角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确证从这一视角来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在古今中外底层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叙事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底层”“底层叙事”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确言本文研究的整体思路和意义。指出“底层”是一个与“上层”相对的概念;“底层叙事”则是指作家以“底层”为叙述对象和内容,在特定的叙事姿态中有效地传达“底层”声音的叙述行为。这样的文学叙事文本则是“底层叙事”文本。第一章:“解密”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话语的生成、建构与整合过程,及其与创作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探察“平民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工农兵文学”这三种现代中国主流文学叙事理论的“底层”意识,以及它们各自丰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揭示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话语与“底层叙事”实践之间的深层互动关系,反思“底层叙事”话语对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实践的意义与限制。指出现代知识分子所构筑的“底层叙事”话语系统,对现代中国文学的“底层叙事”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其愈发严格的叙事规则也给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诸多损害,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现代中国文学在表现内容、思想精神等方面的丰富性。第二章:考察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革命的深层互动关系。探讨现代中国作家选择叙述底层民众生活的革命背景,挖掘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的革命性价值,反思底层革命叙事的不足。认为现代中国革命性质促动着现代作家通过文学叙述底层民众,来参与现代中国革命文化的建构。其主要革命性价值表现在,向底层民众输送现代民族国家观念,重构富于激情的底层革命文化;普及和宣传现代中国革命的最终目标,勾勒新型国家宏伟蓝图;建构底层革命的合法性。同时指出现代中国文学底层革命叙事的不足在于,存在混淆革命暴力与恐怖主义暴力,对自我革命认同的危机及压抑革命个体的情感等叙述现象,这些现象不仅无形中消解了革命的现代性与合法性,也制约了底层革命形象的塑造。第三章:揭示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的人民性维度及其缺点与不足,探讨其对当代底层写作的启示经验、价值与意义。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的人民性主要体现在,忠实地书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图景,深刻地表现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和理想追求:在阔深的视野中挖掘华夏民族和人民独特的性格品质,彰显中国人民在国破家亡面前大智大勇的优秀传统:创构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中的作家自觉意识对于当代底层写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然而,现代中国文学的“底层叙事”也存在过度“代言”与“立言”、遮蔽底层民众的真实诉求、忽视人民生活的丰富性和人民群众性格品质多面性等现象,限制了文艺对生活表现的多样性,降低了文学的美学机制和审美形式,一定程度上损伤了文学的艺术自律原则第四章:辨析“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本质之关联。“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文学新秩序的深层关系,是现代中国文学最为显在的新秩序,同时它又以强大的整合和创造力量,规范着现代文学社团的组建、文学流派的生成、文学论争以及文学批评理念的建构。如果没有现代中国作家“底层意识”的叙事指向,那么现代文学也就不可能体现出如此的恒稳、有序与现代格局。现代作家对“底层叙事”的默默持守,使现代文学既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它的新秩序,也最大程度上表达了它的现代性特征。不过,现代性自身的复杂性也时常使人们陷入新的现代性漩涡中。

张力[9](2018)在《中国网络小说研究:文化循环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网络小说是迅速崛起的网络社会中文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在短短的二十年间它从文学场域的边缘走到中心,成为中国大陆网民所消费的一类重要的大众文化产品。对于这一纷繁复杂的文化景观,学术界首先采取了边缘化的态度。而随着网络小说商业化取得巨大成功,来自学界的偏见演化为两种类型的关注:一类的关注点在于网络小说的商品性,将其视作其他大众文化产品学习的对象而热情拥抱;另一类的关注点则落在网络小说的文化性,并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批评态度,指责其内容的浅薄、文学性的乏善可陈。想要更深刻地理解网络小说从文学场域的边缘到中心的文化脉络,就必须克服这两类偏见之间的鸿沟,借助文化研究的视野和方法有望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以斯图亚特·霍尔等人提出的“文化循环理论”为基础理论,引入“现代性”与“文化霸权”两大概念对该理论进行再语境化,随后逐步展开对网络小说“表征”“认同”“生产”“消费”“规则”五大文化过程的分析。本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绪论分析了网络小说的研究背景以及现有研究取得的成就与不足,明确了借助文化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对网络小说加以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结合网络小说在中国诞生与发展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引入“现代性”与“文化霸权”对文化循环理论进行调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第三章从符号与文化层面,处理网络小说的“表征”与“认同”,指出网络小说是对传统文学生产机制文化霸权的对抗,而文学现代性与现代化日常生活中大众对于通俗文学需求之间的巨大差异,为网络小说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充足空间。第四章从经济层面,分析网络小说的“生产”与“消费”,指出伴随商业化的成功,网络小说深陷类型化、同质化、娱乐化的泥沼,丧失“自律性”而沦为类工业化生产,形成了对传统文学生产的文化霸权,并通过多元化的再生产不断强化这种霸权。第五章从社会规范层面,分析网络小说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来自其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规范,指出全面商业类型化以来的网络小说是他律的,这决定了它在未来是否能够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有赖于读者阅读趣味的转变与提升和文化政策的规训与引导;最后,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并对将来的研究作出展望。

李忠阳[10](2017)在《“小说中国”的方法与立场 ——论王德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中认为1980年代以来,大量海外学者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传入中国大陆。这些研究以新颖的理论观点、独特的研究视角,给大陆学界的文学研究带来较大的影响与冲击,形成一阵猛烈的“海外学者冲击波”。在这些海外学者中,王德威既是佼佼者之一,亦颇具典范性与代表性。本文作为对王德威的个案研究,将聚焦于他的“晚清的现代性”、“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及“华语语系文学”三种最富影响力的论述,既对它们统整合观,说明诸种命题的同一性;又分而论之,逐一对话;以期在此过程中揭示王德威的方法与立场。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从总体上揭示王德威的方法与立场,即“小说中国”(Narrating China)。“小说中国”是王德威在文学研究中一再重复的“原型语码”(linguistic/narrative prototype),他所提出的一系列学术命题、理论创意及话语框架,皆可视作“小说中国”路径的衍生与延伸。“小说中国”具有多重意涵,包括“由小说看中国”、“虚构中国”、“解构中国”等。历史的对话式想象、文学的差异性自由以及去“中国”中心化,三者分别构成“小说中国”的义理、伦理与地理。第二章,重审王德威的“晚清的现代性”论述。首先,本文试图论证王德威对晚清小说“被压抑的现代性”的定位与描述,总是以“五四”文学作为反向参照和“对话/对立语境”的。因此,他所构造的晚清现代性的诸种面向在本质上是论辩式的。其次,本文将王德威的晚清小说研究、写实主义文学研究与当代小说批评连锁在一起,将三者并置一处观之,探讨其“晚清现代性”论述的生成,并指出王德威在19世纪末晚清小说与20世纪末中国小说之间建立回应关系,是一种寓言式的历史叙述,而非严格的历史分析。他通过把“前革命”文学与“后革命”文学拼贴在一起,讲述了一则“告别革命”的历史寓言。第三章,探讨王德威的“抒情”论述。他的“抒情”论述,可以看作另一种“被压抑的现代性”的提出,都是“小说中国”的一种方案。“抒情”与“史诗”的对话,是王德威重审文学史的方式。通过两者的对话,他所质疑的不仅是“史诗”所代表的“感时忧国”的精神,亦是位于“史诗”这一方,由“启蒙”与“革命”所表述的中国现代性,同时也意在扰乱单向的文学史动线。王德威的“抒情传统”只是一项现代“发明”,其问题意识既来自柯文的“中国中心观”,也出自杜赞奇的“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在王德威心中,“抒情”代表文学的伦理,“史诗”代表历史的“怪兽”。第四章,阐述王德威的“华语语系文学”论述。“小说中国”的最终形态的是众声喧“华”,意即一个去中心的、非等级化、多元对话的华语文学世界。鉴于“中国现代文学”、“世界华文文学”等概念已无法适应这一要求,王德威转而寻求一个开放、对话、包容、多元的理论框架——“华语语系文学”。这一概念由史书美首创,后被王德威挪为己用,但两人的方法与立场有别。史书美以“后殖民”作为“华语语系”的理论预设与实践立场;而王德威则从“后遗民”视角出发,对“华语语系”进行重构。第五章,将王德威置于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这一脉海外汉学的学术谱系之中,阐述三者对大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影响与借鉴意义。近三十年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其内部的辩证发展,而大陆的文学史研究范式亦几经转换。1980年代,夏志清藉《中国现代小说史》首开其端,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大陆学者“重写文学史”的热潮,促进了大陆文学史书写由“革命”向“现代化”的范式转向。1990年代,李欧梵、王德威成为中坚力量,通过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反复叩问,推动文学史研究的“现代性”范式转换,开启反思现代性叙事的先声。第六章,将王德威置于横向比较中来考察。通过对比王德威与张旭东的“五四”论述,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中国”叙述。王德威致力于去“五四”中心化,而张旭东则要重新确立“五四”现代起源的意义。这反映出两者想象中国的方法:王德威表现出“离心”的倾向,致力于消解历史的整体性;而张旭东表现出“向心”的倾向,致力于重构历史的整体性,目的是在全球化与后现代语境中重构中国认同。本文对王德威与张旭东的比较,不只是为了在差异辨识中深化对王德威的认识,更是为了探寻一种超越王德威“小说中国”的理论可能性,此中包含了对文学史整体性的重新想象与研究范式再次蜕变的期待。

二、质疑“文学现代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质疑“文学现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1)学术史视野下的延安文艺研究——由《抗战与延安文学现代性》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延安文艺研究
二、《抗战与延安文学现代性》的突破及价值
三、《抗战与延安文艺现代性》与延安文艺研究的问题

(2)视界、差异与对话:论《中国文学现代性之争》(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一、“何为现代性?”与“现代性何为?”
二、“恋物癖”般的现代性迷思
三、日常生活与个体道德边界
结 语

(3)伪满乡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殖民语境与伪满乡土文学
        (一)伪满乡土文学的民族性品格
        (二)伪满乡土文学的现实主义品格
    二、研究综述
        (一)被冷落与被否定的时期
        (二)去污名化的自我正名时期
        (三)多元化、立体化的研究时期
    三、研究对象、意义与框架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展开
    第一节 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
        一、伪满文艺政策与伪满乡土文学
        二、左翼文学启蒙与伪满乡土文学
        三、“独立色彩”与“乡土文艺”
    第二节 重述“乡土文学”之争
        一、满洲文坛的几次论争
        二、“乡土文学”论争始末
        三、“文艺大众化”与“乡土文学”之争
    小结
第二章 同时而异质的乡景叙事
    第一节 殖民主义视域下的乡土景观
        一、荒凉、原始的乡土景观
        二、作为自然风景的“满洲人”
    第二节 革命视域下的乡景叙事
        一、阶级对立视角下的乡景叙事
        二、城乡对立视角下的景观叙事
        三、怒吼与抗争的“满洲”形象
    小结
第三章 乡绅叙事与乡土之熵
    第一节 伪满乡土文学与乡绅叙事
        一、启蒙主义视域下的乡绅形象
        二、左翼革命文学视域下的乡土暴君
    第二节 殖民语境与乡绅阶层蜕变
        一、享乐主义的俘虏
        二、殖民教育与“多余人”
        三、“帝国神圣”与殖民权力附庸
    小结
第四章 “国民性”批判与伪满乡土文学现代性
    第一节 “满人题材”与满洲文学
        一、满人印象与满洲记行
        二、“像”与“不像”的五族协和
        三、国民性改造与东亚现代性
    第二节 重建民间伦理与现代性祛魅
        一、殖民语境与“国民性批判”之困
        二、重申“忠诚”与“正义”
        三、“封闭”空间叙事与现代性祛魅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后现代视野下的“探源掘流” ——王德威对中国现代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由和写作主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王德威研究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背景
    第一节 北美汉学界的现代性研究
    第二节 多元主义文化思潮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
第二章 晚清现代性:现代性源头的发掘
    第一节 晚清现代性的发掘
        一、形式:再现手法的创新自由
        二、内容:现代话语的批判思考
    第二节 建构晚清现代性的局限性
        一、解构:可疑的自生现代性
        二、建构:“现代性”定义的缺席
        三、巩固:疏于表象的世纪末联结
    第三节 建构晚清现代性的影响
        一、冲击传统文学史秩序
        二、大陆学界重审晚清文学
        三、通俗小说受到更多关注
第三章 抒情现代性:疏离现代性话语的发明
    第一节 抒情现代性的提出
        一、学术研究的自我反思
        二、现代性与怪兽性的思考
        三、西方学者的启发
    第二节 抒情现代性的确立
        一、“抒情”定义的扩充:现代语境下“抒情”的多向性
        二、抒情与史诗的辩证:史诗时代抒情的合理存在
        三、中国现代主体的建构:抒情自我与世变的互动
    第三节 抒情现代性对现代性的疏离
        一、革命现代性中的抒情抗争
        二、时间陷落下的抒情救赎
第四章 王德威研究现代性的特点与启示
    第一节 王德威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研究的特点
        一、关注偶然异质的现代性
        二、追求“中国的现代性”
        三、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
    第二节 王德威现代性研究的启发
        —、后现代方法与现代性研究
        二、立足于中国语境
        三、辩证理性地看待海外汉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现代性视域下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小说的现代性追索
    第一节 觉醒与反叛:启蒙精神的延续
    第二节 自省与批判:走向理性的自觉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小说的现代性反思
    第一节 审视与质疑:现代困境的揭示
    第二节 回望与追溯:人文理性的探寻
    第三节 吸收与融合:多元文化的认同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小说的主体性呈现
    第一节 解构与建构:女性话语的开拓
    第二节 言说与观照:女性生命的体悟
    第三节 思辨与期冀:女性人格的建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左翼文学研究的理论预设及其有效性反思——以“反现代的现代性”批评话语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反现代的现代性”的理论预设之反思
二、左翼文学的现代性想象辨析
三、左翼文学运动的现代性探析

(7)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底层叙事”视角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
    一、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底层叙事”视角
    二、“底层”“底层叙事”概念的界定
    三、“底层叙事”视角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第一章 “底层叙事”话语的建构
    一、“底层叙事”话语生成的背景
    二、“底层叙事”话语的建构与整合
    三、“底层叙事”话语与创作实践的深层互动
    四、反思与重估
第二章 “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革命
    一、“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革命的关系
    二、“底层叙事”的革命性价值
    三、“底层”革命叙事的反思
第三章 “底层叙事”的人民性思考
    一、“底层叙事”中的人民性特征
    二、“底层叙事”的人民性反思
    三、历史经验和当代价值
第四章 “底层叙事”与文学的现代性
    一、“底层叙事”与现代文学新秩序
    二、“底层叙事”与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本质
    三、“底层”现代性的诱惑与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中国网络小说研究:文化循环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网络小说的能指与所指
        1.3.2 作为大众文化的中国网络小说
        1.3.3 作为商品的中国网络小说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化研究
        1.5.2 参与式观察
        1.5.3 文献研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现代性与大众文化理论
        2.1.1 现代性:概念与特征
        2.1.2 大众文化与文化霸权
    2.2 文化循环相关理论
        2.2.1 文化表征理论
        2.2.2 文化的循环
    2.3 本文分析框架
3 中国网络小说的表征与认同
    3.1 中国网络小说的表征
        3.1.1 “文青时期”
        3.1.2 “商业类型化时期”
    3.2 中国网络小说的认同
        3.2.1 创作主体认同
        3.2.2 阅读主体认同
4 中国网络小说的生产与消费
    4.1 中国网络小说的生产
        4.1.1 类工业化生产
        4.1.2 多元化再生产
    4.2 中国网络小说的消费
        4.2.1 阅读即消费
        4.2.2 非阅读类消费
5 中国网络小说的规则
    5.1 外部规范
        5.1.1 相关政策法规
        5.1.2 官方文学评奖
    5.2 内部规则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与反思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小说中国”的方法与立场 ——论王德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二、研究动机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第一章 “小说中国”:王德威的原型语码
    第一节 作为原型语码的 “小说中国”
    第二节 “小说中国”的多重意义
        一、何谓 “小说”
        二、何谓 “中国”
        三、由 “中国小说”而 “小说中国”
        四、怎样 “小说中国”
    第三节 “小说中国”的义理、伦理与地理
        一、历史的对话式想象: “小说中国”的义理
        二、文学的差异性自由: “小说中国”的伦理
        三、去 “中国”中心化: “小说中国”的地理
第二章 另写现代:王德威的 “晚清现代性”论述
    第一节 “被压抑的现代性”的提出与定位
        一、 “被压抑的现代性”的提出
        二、反向定位:晚清小说现代性的四副面孔
    第二节 “晚清现代性”的生成与寓意
        一、被压抑的写实方向
        二、世纪末的展/回望: “告别革命”的预/寓言
第三章 有情中国:王德威的 “抒情”论述
    第一节 “抒情”的提出、源流及释义
        一、 “抒情”的提出
        二、 “抒情”的源流:陈世骧、高友工与普实克
        三、无边的抒情:王德威对 “抒情”的重释
    第二节 “小说中国”的 “抒情”方案
        一、 “抒情现代性”:另一种 “被压抑的现代性”
        二、 “抒情”作为重审文学史的界面
        三、抒情的伦理:抒情与史诗对话视野下的沈从文
    第三节 想象的 “抒情传统”
        一、 “抒情传统”:一项现代的兴发
        二、 “抒情”与 “怪兽”
第四章 众声喧 “华”:王德威的 “华语语系文学”论述
    第一节 “华语语系文学”的先声
        一、实践的准备:从《当代小说二十家》谈起
        二、理论的先声:王德威的 “后遗民”论述
    第二节 从 “世界华文文学”到 “华语语系文学”
    第三节 后殖民与后遗民:两种 “华语语系”
        一、史书美:后殖民视角下的 “华语语系”理论创建
        二、王德威:后遗民视角下的 “华语语系”理论重构
        三、王德威的 “华语语系文学”平台上的鲁迅
第五章 海外汉学的一脉谱系——夏志清、李欧梵及王德威与文学史研究范式的转向
    第一节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脉谱系
    第二节 夏志清、李欧梵及王德威与文学史研究范式的转向
        一、夏志清与文学史的 “现代化”范式转向
        二、李欧梵与文学史的 “现代性”范式转向
        三、王德威与文学史的 “现代性”范式转向
    第三节 另一种声音:唐小兵的 “再解读”
第六章 “中国故事”的两种 “说”法 ——以王德威与张旭东的 “五四”论述为例
    第一节 从两篇序言谈起
    第二节 王德威:架空五四的众声喧哗
        一、去 “五四”中心化
        二、反思 “五四”的怪兽性
    第三节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 “文化自觉”与 “五四”重释
        一、从汪晖对两种 “五四”论述的不满谈起
        二、 “文化自觉”的诉求与取向
        三、 “五四”现代起源意义的再确认
        四、重建 “五四”的整体性
    第四节 对话喧嚣与辩证总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质疑“文学现代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学术史视野下的延安文艺研究——由《抗战与延安文学现代性》谈起[J]. 侯业智.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视界、差异与对话:论《中国文学现代性之争》[J]. 卢絮.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3]伪满乡土文学研究[D]. 范娉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4]后现代视野下的“探源掘流” ——王德威对中国现代性的研究[D]. 贺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现代性视域下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小说研究[D]. 尹书亭.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6]左翼文学研究的理论预设及其有效性反思——以“反现代的现代性”批评话语为中心[J]. 田文兵,赵学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 [7]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研究[D]. 杨国伟.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9]中国网络小说研究:文化循环理论的视角[D]. 张力. 武汉大学, 2018(09)
  • [10]“小说中国”的方法与立场 ——论王德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D]. 李忠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质疑“文学现代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