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矮败小麦群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麦,群体,方法,转基因,技术,宁夏,般配。
矮败小麦群体论文文献综述
李强,李筠,任立凯,王龙,孙中伟[1](2012)在《一般配合力测定在构建矮败小麦耐盐轮选群体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矮败耐盐小麦轮选基础群体C0中利用盐胁迫下的半同胞家系法进行筛选,得到44个矮败耐盐不育株系,并对其进行耐盐性一般配合力的测定以及聚类分析,从而进一步筛选出耐盐性一般配合力表现优良的株系37株。以这些株系材料为基础进行优化,完成了矮败轮回选择群体C1的构建,为后续世代的轮回选择以及耐盐小麦的中间材料和新品系的筛选奠定了优良基础。(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11期)
郑爱泉[2](2011)在《抗旱转基因小麦株系鉴选及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60%以上的小麦分布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等不利因素的日趋严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面积逐年扩大,小麦生产面临的形势将越来越严峻,改善小麦对干旱等环境胁迫的耐受性对稳定或提高其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科研与生产的实践表明,在提高小麦对水分胁迫抗性的诸多途径中,改良品种抗旱性,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是缓解干旱缺水问题的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开展小麦抗旱节水遗传改良研究、创制小麦抗旱新种质,培育小麦抗旱新品种对提高作物抗逆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分别以转GhDREB小麦株系G鲁麦23-69、转GmDREB1小麦株系G济麦19-349、转GmDREB3小麦株系G石4185和转TaEBP基因小麦株系G新春9号等四个T4代转基因小麦株系为抗旱基因供体,在对其进行外源基因分子检测和大田抗旱性鉴定的基础上,以矮败周麦18、矮败偃展4110、矮败新麦19为受体,通过大田、温室连续人工定向回交和矮败群体内的互交,开展抗旱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构建研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本研究通过转GhDREB基因小麦G鲁麦23-69、转GmDREB1基因小麦G济麦19-349、转GmDREB3基因小麦G石4185、转TaEBP基因小麦G新春9号进行分子检测,获得了一批转基因阳性植株,为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构建筛选材料的同时,建立了实用化分子检测技术体系。2、转基因供体小麦株系干旱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GhDREB、GmDREB1、GmDREB3、TaEBP等基因可明显增强转基因株系抵御外界水分胁迫的能力,转基因株系的抗旱性得到增强,是创制抗旱转基因小麦种质、培育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的重要的基因资源。3、PCR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利用矮败小麦和转基因株系,通过温室加代,结合分子跟踪检测技术,构建了一个具有GmDREB3、TaEBP、GhDREB抗旱相关基因的、具有抗旱特性的抗旱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1-05-01)
裘敏,刘旺清,李红霞,张双喜,樊明[3](2010)在《宁夏型高产优质多抗矮败小麦基础群体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建立宁夏型优质高产多抗矮败基础群体的有效方法与实际应用方向。[方法]对回交2代可育株和回交亲本的叶绿素含量的相对比值(SPAD值),以及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硬度、沉降值4个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部分矮败后代可育株叶绿素含量的相对比值(SPAD值)高于回交亲本,蛋白质含量增加0.48%~2.24%,湿面筋含量增加1.34%~6.58%,沉降值增加21.2%~42.5%。[结论]已初步转育成具有宁夏农艺亲本遗传背景的宁夏型不育系基础群体,为组建轮回选择集团创制了基础群体。(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30期)
陈令恩,闵东红,张小红,冯毅[4](2010)在《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品质性状的分子改良》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HMW-GS优异种质和矮败小麦遗传改良工具,通过苗期HMW-GS基因PCR分子跟踪并结合籽粒SDS-PAGE检测,将优异HMW-GS导入并聚合于矮败小麦,构建矮败小麦优质轮回选择群体。结果表明,在开花期对轮回选择群体的287个单株进行1Dx5和1Bx14基因的PCR检测,有225个单株携带1Dx5基因,有120个单株携带1Bx14基因;其中,有58个单株同时携带1Dx5和1Bx14基因。对群体中287个单株籽粒的HMW-GS组成进行分析,有22%籽粒在Glu-B1、Glu-D1位点发生了亚基聚合:224个单株携带5+10亚基,126个单株携带14+15亚基,有63个单株同时携带5+10+14+15。(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0年09期)
陈令恩[5](2010)在《利用苗期HMW-GS基因分子检测辅助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品质性状改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小麦面粉为原料的各种面食和营养食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剧增,优质专用小麦的社会需求和销量呈现不断增长的势头。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遗传育种途径,借助分子检测手段,开展小麦品质性状的分子改良对选育高产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小麦苗期HMW-GS基因的PCR分子检测辅助选择手段,使HMW-GS准确导入,并聚合于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拓建矮败小麦优质高产轮回选择群体,开展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品质性状的分子改良。同时,创制与PCR分子检测相结合的矮败小麦轮回选择技术体系,为快速、高效选育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提供材料与技术支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小麦苗期5+10、14+15亚基基因PCR分子检测,优化并建立了小麦5+10、14+15 HMW-GS基因实用化PCR分子检测技术体系。2、通过大田种植和温室加代途径,采用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苗期1Dx5、1Bx14亚基基因PCR分子检测辅助选择,以及5+10、14+15亚基的杂交与连续回交手段,获得了HMW-GS改良的矮败小麦优质轮回选择群体。对品质性状改良的轮选群体苗期287个植株HMW-GS基因的PCR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品质改良的矮败小麦轮选群体有225株携带5+10亚基,占78.4%;有120株携带14+15亚基,占41.8%;有58株同时携带5+10、14+15优质亚基组合,频率为20.2%;对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290株籽粒贮藏蛋白SDS-PAGE检测验证表明,227株携带5+10亚基,占78.2%;有126株携带14+15亚基占43.4%;其中,有63株同时携带5+10、14+15优质亚基组合,占21.7%。说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5+10、14+15亚基已成功导入,并聚合于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3、在同一群体内苗期HMW-GS的PCR检测和籽粒SDS-PAGE结果的一致性,表明小麦HMW-GS的苗期PCR检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作为小麦HMW-GS苗期分子检测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0-05-01)
董普辉,袁建国,冯昞瑶,王黎明,韩赞平[6](2009)在《矮败小麦2种杂交方式后代群体株高遗传特点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育种过程中有效控制矮败小麦群体的株高,对矮败小麦混合互交轮选群体和控制授粉后代群体的株高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杂交方式后代群体中可育株和不育株株高差异明显,有利于选择利用。混合互交轮选群体应注意扬花前在一定选择强度下及时淘汰不良高秆可育株,并收获相对较矮的矮秆不育株种子混合成下一轮群体。对轮选群体中分离出的优良矮秆不育株进行控制授粉,也应优先考虑选择株高相对较矮的优良种质做父本。通过以上措施,矮败小麦后代群体在株高性状上容易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提高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可育株的出现频率。(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11期)
魏永平[7](2002)在《世界首创矮败小麦及群体改良方法和技术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魏永平)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刘秉华研究员及课题组成员,经在太谷核不育小麦研究领域中长期不懈的努力,研制成功了小麦群体改良的理想工具———矮败小麦,又在10年中探索出一整套方便实用、且相对量化的矮败小麦的轮回选择育种方法和(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02-06-10)
刘秉华,杨丽,王山荭,孟凡华[8](2002)在《矮败小麦群体改良的方法与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根据轮回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结合矮败小麦的特点 ,我们逐步建立起一套简单易行的群体改良方法。其主体技术包括组建一个好的基础群体 ,利用控制授粉向群体引进优良基因 ,通过开花前不良可育株的淘汰提高优良基因的频率 ,借助于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异交使基因重组 ,以及正确地选收矮秆不育株。利用上述方法和技术 ,已经建立了矮败小麦改良群体(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甘斌杰,杨赞林,张少华[9](2001)在《“矮败”小麦回交群体若干重要性状的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矮败小麦不育株为母本 ,40个普通小麦品种 (系 )为父本连续回交叁次 ,共衍生出 12 0份后代群体。通过对各群体的不育株、可育株的株高、穗长、千粒重等性状的相关分析 ,探讨了“矮败”基因回交转育的效应。不育株 :连续注入父本遗传种质 ,对其各性状表现影响较小。其株高一般 45 cm左右 ,回交几代后 ,高秆父本衍生的后代略高于中矮秆父本的后代。与可育株相比 ,其穗子较长 ,小穗数多 ,但千粒重较低 ,开花一般迟 2~ 4d,而早花父本衍生的后代花期也早 ,迟花父本后代花期较迟。可育株 :性状表现与父本关系密切 ,并随回交世代的增加而逐渐接近父本 ,其 F1 、BC1 F1 、BC2 F1 各世代群体株高依父本株高的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 :YF 1 =5 6 .2 10 +0 .3194X、YBC1 F 1 =40 .435 +0 .5 119X、YBC2 F 1 =2 1.6 87+0 .775 9X。大穗多花多粒的父本衍生的可育株一般也是大穗多花多粒 ,千粒重大都表现超父优势。早花父本衍生的可育株花期早于迟花父本后代(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刘秉华,王山荭,杨丽,鲍海滢[10](2001)在《矮败小麦群体改良的方法与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根据轮回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矮败小麦的特点,经过反复实践和思考,逐步建立起一套简单易行的群体改良方法.其主体技术包括组建一个好的基础群体,利用控制授粉向群体引进优良基因,通过开花前不良可育株的淘汰提高优良基因的频率,借助于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异交使基因重组,以及正确地选收矮秆不育株.利用上述方法和技术,已经建立了矮败小麦改良群体.(本文来源于《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期刊2001-05-01)
矮败小麦群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60%以上的小麦分布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等不利因素的日趋严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面积逐年扩大,小麦生产面临的形势将越来越严峻,改善小麦对干旱等环境胁迫的耐受性对稳定或提高其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科研与生产的实践表明,在提高小麦对水分胁迫抗性的诸多途径中,改良品种抗旱性,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是缓解干旱缺水问题的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开展小麦抗旱节水遗传改良研究、创制小麦抗旱新种质,培育小麦抗旱新品种对提高作物抗逆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分别以转GhDREB小麦株系G鲁麦23-69、转GmDREB1小麦株系G济麦19-349、转GmDREB3小麦株系G石4185和转TaEBP基因小麦株系G新春9号等四个T4代转基因小麦株系为抗旱基因供体,在对其进行外源基因分子检测和大田抗旱性鉴定的基础上,以矮败周麦18、矮败偃展4110、矮败新麦19为受体,通过大田、温室连续人工定向回交和矮败群体内的互交,开展抗旱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构建研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本研究通过转GhDREB基因小麦G鲁麦23-69、转GmDREB1基因小麦G济麦19-349、转GmDREB3基因小麦G石4185、转TaEBP基因小麦G新春9号进行分子检测,获得了一批转基因阳性植株,为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构建筛选材料的同时,建立了实用化分子检测技术体系。2、转基因供体小麦株系干旱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GhDREB、GmDREB1、GmDREB3、TaEBP等基因可明显增强转基因株系抵御外界水分胁迫的能力,转基因株系的抗旱性得到增强,是创制抗旱转基因小麦种质、培育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的重要的基因资源。3、PCR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利用矮败小麦和转基因株系,通过温室加代,结合分子跟踪检测技术,构建了一个具有GmDREB3、TaEBP、GhDREB抗旱相关基因的、具有抗旱特性的抗旱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矮败小麦群体论文参考文献
[1].李强,李筠,任立凯,王龙,孙中伟.一般配合力测定在构建矮败小麦耐盐轮选群体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2
[2].郑爱泉.抗旱转基因小麦株系鉴选及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3].裘敏,刘旺清,李红霞,张双喜,樊明.宁夏型高产优质多抗矮败小麦基础群体的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2010
[4].陈令恩,闵东红,张小红,冯毅.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品质性状的分子改良[J].西北植物学报.2010
[5].陈令恩.利用苗期HMW-GS基因分子检测辅助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品质性状改良[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6].董普辉,袁建国,冯昞瑶,王黎明,韩赞平.矮败小麦2种杂交方式后代群体株高遗传特点观察[J].河南农业科学.2009
[7].魏永平.世界首创矮败小麦及群体改良方法和技术体系[N].科技日报.2002
[8].刘秉华,杨丽,王山荭,孟凡华.矮败小麦群体改良的方法与技术[J].作物学报.2002
[9].甘斌杰,杨赞林,张少华.“矮败”小麦回交群体若干重要性状的相关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01
[10].刘秉华,王山荭,杨丽,鲍海滢.矮败小麦群体改良的方法与技术[C].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