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

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

论文摘要

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沙河街组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在北部的濮卫、文留和南部的桥口、徐集、马厂、三春集等地区,均有工业油气产出。虽然经历了多年勘探,但中央低凸起带砂体的物源方向、成因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砂体分布规律也尚不清楚,这也困扰着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本论文以经典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解释、测录井及分析化验等多种资料,针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建立了全区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古地貌、古物源、古环境特征,研究了沙河街组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在这些工作基础上,重点围绕中央低凸起带地区,分析了物源方向、砂体类型、砂体控制因素及砂体成因机制,明确了砂体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东濮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气候炎热潮湿,古地貌特征主要受断层活动影响,现今位于构造高部位的中央低凸起带在沉积时期常位于沉积低部位,中央低凸起带物源主要来自盆地长轴方向,即盆地南部和北部,中央低凸起带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形成砂泥岩薄互层为特征的细粒沉积,并在北部地区发育岩盐。中央低凸起带砂体的成因类型主要包括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滩坝砂体和重力流成因砂体,多种成因的砂体在纵向上叠置,横向连片。中央低凸起带处砂体的形成主要受频繁湖平面变化、可容空间与物源供给匹配关系、断层活动、古地貌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湖平面频繁变化的背景下,枯水期,来自盆地南北两个方向的长轴物源在中央低凸起带上形成向盆地中心推进较远距离的三角洲沉积;洪水期,湖平面扩张,前期沉积的三角洲砂体被湖浪改造形成滩坝砂体。同时,因断层活动的影响,凹陷内普遍发育重力流成因砂体。这种“长轴物源”特征,是断层活动导致的中央低凸起带和其两侧洼陷带的可容空间大小的差异,以及长轴物源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了枯水期、洪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指出中央低凸起带为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滩坝砂体的有利勘探地区,而中央低凸起带两侧临近洼陷带的断层下降盘,为重力流成因砂体的有利勘探地区,可作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目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题目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概况
  •   2.2 构造特征
  •     2.2.1 构造单元划分
  •     2.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第3章 层序地层学研究
  •   3.1 层序界面识别
  •     3.1.1 二级层序界面
  •     3.1.2 三级层序界面
  •     3.1.3 四级层序界面
  •     3.1.4 五级层序界面
  •   3.2 单井层序划分
  •   3.3 全区层序格架建立
  •   3.4 中央低凸起带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 第4章 古地貌、古物源、古气候研究
  •   4.1 古地貌
  •     4.1.1 残余地层厚度分析
  •     4.1.2 剥蚀量恢复
  •     4.1.3 去压实校正
  •     4.1.4 古水深校正
  •     4.1.5 古地貌恢复成果
  •   4.2 古物源
  •     4.2.1 重矿物分析
  •     4.2.2 砂岩矿物组分分析
  •     4.2.3 中央低凸起带物源综合分析
  •   4.3 古气候
  • 第5章 中央低凸起带沉积体系研究
  •   5.1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沉积相类型
  •     5.1.1 分流河道砂体
  •     5.1.2 河口坝砂体
  •     5.1.3 滩坝砂体
  •     5.1.4 重力流砂体
  •   5.2 中央低凸起带沉积相展布特征
  •     5.2.1 沙四上亚段
  •     5.2.2 沙三下亚段
  •     5.2.3 沙三中亚段
  •     5.2.4 沙三上亚段
  •     5.2.5 沙二下亚段
  •     5.2.6 沙二上亚段
  •     5.2.7 沙一段
  • 第6章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
  •   6.1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发育控制因素
  •     6.1.1 可容空间与物源供给的匹配关系
  •     6.1.2 高频湖平面变化
  •     6.1.3 构造运动和古地形地貌
  •     6.1.4 沉积微相
  •   6.2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分析
  •     6.2.1 前期三角洲河道与河口坝叠置
  •     6.2.2 后期波浪作用改造形成滩坝
  •   6.3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     6.3.1 枯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     6.3.2 洪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 第7章 中央低凸起带有利砂体分布规律
  •   7.1沙三下2砂组(7-6#)
  •   7.2沙三中8砂组(3-2#)
  •   7.3沙三中6砂组(6-4#)
  •   7.4沙三上8砂组(1-10#)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李龙迪

    导师: 纪友亮

    关键词: 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沙河街组,砂体成因机制,砂体分布规律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分类号: P618.13

    DOI: 10.27643/d.cnki.gsybu.2019.000015

    总页数: 178

    文件大小: 18380k

    相关论文文献

    • [1].辽中凹陷X油田东营组砂体成因类型及挖潜目标优选[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6(03)
    • [2].某区三类油层砂体成因及沉积演变规律研究[J]. 石化技术 2015(06)
    • [3].渤海K油田浅水三角洲复合砂体成因刻画[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4].《高邮凹陷戴南组砂体成因机制及识别技术》国际先进[J]. 复杂油气藏 2016(02)
    • [5].春光油田古近系砂体成因类型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15(03)
    • [6].黄骅坳陷北部马头营凸起馆陶组砂体成因及展布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01)
    • [7].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层序格架下的砂体成因类型、构型及分布[J]. 岩性油气藏 2018(03)
    • [8].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陡坡带砂体成因类型及其演化[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5(01)
    • [9].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三段古地貌与砂体成因分析[J]. 古地理学报 2009(04)
    • [10].下二门油田上层系三角洲前缘砂体成因组合和分布规律[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8(05)
    • [11].二连盆地乔尔古-齐哈地区赛汉组上段砂体成因分析及找矿意义[J]. 铀矿地质 2020(05)
    • [12].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新近系岩性圈闭形成条件及发育类型[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9(06)
    • [13].埕岛低凸起深水斜坡扇与滑塌扇砂体成因类型、沉积模式及分布规律[J]. 现代地质 2020(04)
    • [14].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盒8段浅水三角洲砂体成因及分布模式[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15].马岭—镇北地区长8段三角洲前缘砂体成因与岩性油气藏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05)
    • [16].高邮凹陷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重力流沉积及其成因[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05)
    • [17].陆西凹陷九佛堂组砂体成因类型及储集性能[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05)
    • [18].坡折带砂体成因及分布规律——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7(01)
    • [19].砂砾岩岩相成因分类及扇三角洲沉积特征——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油田五八区上乌尔禾组为例[J]. 新疆石油地质 2017(05)
    • [20].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央峡谷砂体成因与展布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17(06)
    • [21].准中地区三工河组三角洲砂体成因地质模型[J]. 新疆石油地质 2012(02)
    • [22].粒度资料的沉积动力学在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以江汉盆地西北缘上白垩统红花套组沉积为例[J]. 高校地质学报 2010(03)
    • [23].碎屑颗粒粒度分析在东营凹陷辛176块沙四上亚段砂体成因研究中的应用[J]. 地球学报 2010(04)
    • [24].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四段砂体成因及对油气运移影响分析[J]. 中国地质 2009(02)
    • [25].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四段砂体成因组合及对油气富集的影响[J]. 沉积学报 2009(06)
    • [26].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四段厚层砂体成因及油气运移通道分析[J]. 石油学报 2008(04)
    • [27].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致密砂岩沉积特征[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6(04)
    • [28].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原型湖盆恢复及中部砂体成因[J]. 岩性油气藏 2012(04)
    • [29].苏里格气田桃2区块山_1段砂体特征及规模定量研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30].龙门山前带中侏罗统近源冲积体系砂体展布与叠置模式[J]. 高校地质学报 2019(03)

    标签:;  ;  ;  ;  ;  

    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