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藏效应论文_卞保力,张景坤,吴俊军,李宗浩,王岩

导读:本文包含了成藏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作用,库车,渤海湾,流体,马尾。

成藏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卞保力,张景坤,吴俊军,李宗浩,王岩[1](2019)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大侏罗沟走滑断层油气成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走滑断层判识及其油气成藏效应是当前构造地质学与石油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为进一步认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的控藏断层大侏罗沟走滑断层,对其进行了野外露头观察和地震剖面解释,以进一步明确其构造属性与边界,在此基础上,结合油层分布与原油性质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讨论了其成藏效应。结果表明,大侏罗沟断层走滑特征明显,西端野外露头上断线平直、断面陡立、发育水平擦痕,东端地震剖面平面上发育"马尾状构造"、剖面上发育"花状构造"。据此重新限定了断层的边界,西以达尔布特断层为界,东以达探1井为界,全长约80km。大侏罗沟走滑断层对油气兼具横向和纵向输导效应,使得油气藏在平面上沿断层被动盘富集,纵向上呈"串珠状"分布,这可能是这类走滑断层所具有的普遍特征。据此,研究区一系列走滑断层的被动盘在下步勘探中值得重点关注。(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9年01期)

宋叙[2](2018)在《库车坳陷白垩纪古隆起恢复及油气成藏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库车坳陷具有优越的石油地质条件,近年来,随着克深2、克深8、大北201等大型气藏的发现,使得库车坳陷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万亿立方米。随着勘探开发及地质研究的深入,现已在库车坳陷识别出多个古隆起。这些古隆起是坳陷内油气聚集的有利区。目前,国内外有少量关于库车坳陷南缘古隆起的研究,但对于克拉苏构造带内白垩纪古隆起的研究仍然相当薄弱。本次研究通过对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及测井资料的分析,以克拉苏构造带内大北-吐北古隆起及克拉苏古隆起为研究对象,刻画了古隆起区现今巴什基奇克组地层的展布形态。该套地层于晚白垩世不同程度地遭受剥蚀,其剥蚀强度在大北区块与克拉-克深区块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北区块巴什基奇克组一段完全剥蚀殆尽,只残留巴什基奇克组二段和叁段。克拉-克深区块则保留巴什基奇组一段,但均遭受剥蚀。对采自库车河、卡普沙良河及克拉苏河的中生界砂岩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表明,多种样品呈现混合年龄的特征。经过统计,样品记录了四组年龄,分别为270~230 Ma、170~150 Ma、120~75 Ma和~50 Ma。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这些年龄分别代表羌塘昆仑-柴达木碰撞、拉萨地块碰撞、Kohistan–Dras碰撞以及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根据热模拟结果,库车坳陷白垩纪古隆起形成后主要经历了两次抬升事件,第一次发生在110~60 Ma的晚白垩纪,这一次抬升造成研究区整体缺失上白垩统地层,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被剥蚀。第二次隆升则发生在~20 Ma的新近系,是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体现。通过对古隆起区钻井测井曲线的频谱分析,发现巴什基奇克组地层沉积受米兰科维奇旋回的控制。根据残余地层旋回数量推算出晚白垩世巴什基奇克组的剥蚀量,结合裂变径迹分析的结果,得到大北-吐北古隆起和克拉苏古隆起的地层剥蚀量。结果显示,大北区块的剥蚀量大于克拉-克深区块。将计算得到的地层剥蚀量迭加残余地层厚度,得到古隆起区巴什基奇克组的原始地层厚度,对大北-吐北古隆起和克拉苏古隆起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大北-吐北古隆起的展布范围大致相当于现今的大北区块,其核部位于大北1和吐北2井附近。克拉苏古隆起的展布范围在库车坳陷的中部北缘,核部位于克拉苏河-库车河一带。现今的克拉5-克深2-克拉3井区一带处于克拉苏古隆起的斜坡。通过典型平衡剖面恢复,将大北-吐北古隆起和克拉苏古隆起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刻画。总结出白垩纪古隆起的演化经历了叁大阶段:形成发育阶段、埋藏阶段和破坏阶段。结合岩石薄片、包裹体测试等分析技术阐述了古隆起演化对成藏要素的影响,认为古隆起的整个演化过程控制了储层的改造,制约了圈闭的类型,并且影响了研究区的成藏期次。最后,探讨了古隆起形成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认为白垩纪古隆起聚集了早期原油,晚期构造变动和天然气充注使得古油藏破坏和调整成为现今大范围分布的气藏。针对古隆起演化和区域内的成藏规律,本次研究认为古隆起区的油气成藏模式为“早期原油聚集,晚期破坏、调整聚气成藏”。(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8-11-01)

刘腾[3](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边缘断隆所围限的构造翘倾斜坡区是晚中生代以来多期次差异隆升与油气等多种矿产共存富集的交迭区带,但盆地北缘与东缘的断裂组合样式、交接转换模式及其与相邻斜坡区构造翘倾和油气成藏的关系等还存在认识上的较多争议。本文采用野外露头断裂构造剖面勘察与相邻沉降斜坡区地震剖面断裂构造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平衡剖面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热年代学分析,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与东缘的断裂构造特征、交接转换形式及其与相邻活动带的关系,探讨分析了盆地东北缘晚中生代以来断裂构造-差异隆升作用对二迭系油气成藏-调整改造的影响。主要取得如下成果认识:(1)盆地东缘野外剖面出露的脆韧性离石断裂与其西侧近邻地震剖面显示的吴堡-府谷脆性冲断构造在剖面结构上联合构成了近似不对称花状构造组合样式的盆地东缘走滑断裂构造带;盆地东缘挤压走滑主要发生在燕山中期,随后(尤其喜山晚期)的吕梁山显着隆升过程进一步加剧了东缘斜坡的差异翘倾,表明盆地东缘走滑断裂构造带是晚中生代以来分隔鄂尔多斯盆地与吕梁(山西)隆起的重要构造边界。(2)盆地北缘的石哈拉沟逆冲断裂属于其北部相邻大青山燕山中期逆冲断裂构造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造成近邻高头窑区段前白垩纪沉积地层的宽缓褶曲变形和南侧相邻区段泊尔江海子断裂带的挤压冲断;新生代呼和断陷造成了石哈拉沟逆冲断裂的构造反转-伸展滑脱和伊盟隆起的翘倾隆升。因此,石哈拉沟断裂总体构成了盆地北缘燕山中期挤压冲断和喜山期伸展断陷的重要构造边界。(3)盆地东北缘断裂构造交汇区段走向近NW的榆树湾走滑断裂在很大程度上协调了东西向与南北向断裂的交接转换,铸成了盆地东北部由弧形边缘断隆围限的宽缓复向斜结构面貌;盆地东北部二迭系的原生油气成藏作用与燕山中期的断裂构造-岩浆活动事件紧密相关,原生油气藏的后期调整和次生油气成藏作用分别受控于晚白垩世-古近纪的缓慢抬升和古近纪晚期开始的快速抬升事件。(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7-06-01)

陈湘飞[4](2017)在《东濮凹陷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成烃与成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濮凹陷北部膏盐岩发育,目前探明油气储量主要集中在北部含盐区,膏盐岩对含盐层系烃源岩性质、生烃特征、油气成藏及对油气的后生改造影响研究薄弱。本论文在GC-MS等常规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单体烃碳同位素等非常规分析技术,综合地质研究,探讨了区内沙叁段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与成藏效应。结果表明,膏盐岩的发育显着影响烃源岩的性质及其生烃过程。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及类型均好于无盐层段,但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其中,深灰色、褐色等暗色页岩有机质丰度一般大于1.5%,有机质类型以II_1型和I型为主,是区内主要的优质烃源岩。膏盐岩影响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进程,当膏盐层厚度为50 m时,主要扩大了生油窗的范围;随着盐岩厚度的增加,不仅能扩大生油窗范围,同时也能扩大生湿气范围;当膏盐岩厚度达到一定值时(约400 m),生油窗范围开始减小,此时主要扩大了生烃高峰期间湿气的深度范围。膏盐岩对烃源岩生烃过程的影响是基于其较高的热导率属性,通过影响地温场而实现。综合地质、地化研究,本文建立了文留地区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成烃演化模式。膏盐岩显着影响文留地区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及相关原油的化学组成与分布,膏盐岩相关原油中含硫化合物含量(4.07%~10.50%)明显高于淡水原油(一般小于4.00%);利用高分辨率质谱(ESI FT-ICR MS)首次检测到文留地区原油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硫化合物(S_1、S_2、N_1S_1、O_1S_1、N_1O_1S_1、O_1S_2、O_2S_2等),其中以S_1类化合物为主,其次为O_1S_1类化合物,S_1类化合物的分布受控于成熟度等多种因素。盐湖相烃源岩及相关原油中有机硫的富集主要缘于盐湖沉积环境及成岩阶段早期硫酸盐还原菌活动。观察到研究区烃源岩及原油具有植烷优势、nC_(37)与nC_(38)异常高、伽玛蜡烷富集、升藿烷翘尾等典型盐湖相特征;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一般呈斜直线型分布。利用GC-MS、ESI FT-ICR MS首次检测到研究区含膏盐岩层系油气藏中有机硫化合物的异常,发现濮深18井区深层油气藏原油中较高丰度的芳香硫(8.95%~10.50%)、检测到DBE=3~8的低热稳定性S_1化合物,高成熟油气中此类化合物的检出,反映该油气藏目前和/或地史过程中发生过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综合调查表明,文留地区膏盐岩还显着影响该区油气分布、储层质量、油气藏温压环境、地层水、油气运移等诸多方面。文留地区含膏盐岩层系上述显着的成烃与成藏效应,对揭示该区油气成因与成藏机理及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7-05-01)

梁正中,王镜惠,袁波,常振恒[5](2017)在《前梨园地区深层致密气超压特征及成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致密气藏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在国内逐渐得到重视.前梨园洼陷是东濮凹陷最大的生油气洼陷,展示了极好的深层超压天然气勘探前景.在实测压力基础上,结合声波时差及地震速度计算,利用东濮凹陷丰富的测井、测试和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超压分布和成因.结果表明:前梨园地区地层压力在纵向上具有典型双层结构,其中沙叁中下亚段超压普遍发育.泥岩层的压力分布与砂岩储层的压力分布特征具有一定差异,泥岩欠压实所产生的增压并不显着,生烃作用尤其是大量生气为区域超压形成的主要机制.超压的存在对天然气运聚成藏产生重要的影响.超压通过对成岩作用的影响,改善了深部砂岩储层物性从而提高储集性能.相同深度和储集条件下,油气层压力越高,相应含油气饱和度增高.加强超压相关研究对于本区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勘探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7年02期)

杨贵丽[6](2016)在《青东凹陷古近纪构造演化的沉积、成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青东凹陷是一个紧邻郯庐断裂带发育的古近纪陆相断陷盆地,资源潜力较大,是胜利油田增储稳产的重要现实基地。由于该区前期的油气勘探以构造油气藏为主,研究重点为构造圈闭识别与构造特征分析,对沉积体系发育规律及油气成藏过程研究非常薄弱,制约了油气藏勘探进程,研究构造背景控制下的沉积体系发育规律,对于了解该区油气成藏规律,促进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以构造地质学、地震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和石油地质学等学科的综合、交叉研究理论为指导,利用区内二维/叁维地震、地质录井、测井、试油测试及分析化验等丰硕的基础资料,在充分吸收前人对青东凹陷区域构造背景、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过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识别主要沉积相类型,重点研究了主力含油层系沉积体系的发育规律及其对构造的响应;在此基础上,剖析构造-沉积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明确油气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建立构造控砂及油气成藏模式,指出隐蔽油气藏的有利勘探方向。取得以下几点重要研究进展和创新性认识:(1)青东凹陷古近纪断陷盆地的形成可划分为初始断陷、强烈断陷和断陷萎缩等3个断陷演化阶段,根据不同断陷期的沉积充填特征,从古近系中识别出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扇叁角洲、叁角洲、滩坝和浊积扇等沉积体系,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和6个叁级层序。(2)初始断陷期的沙四下亚段叁级层序主要发育西、北部物源的冲积扇、漫湖滩坝沉积体系。强烈断陷早期的沙四上亚段2个叁级层序主要发育围绕凹陷周缘呈环带状展布的近岸水下扇、扇叁角洲、叁角洲、滩坝等沉积体系;强烈断陷中期的沙叁中下亚段2个叁级层序主要发育东、南部物源的叁角洲沉积体系和西部物源的扇叁角洲沉积体系;强烈断陷阶段晚期沙叁上亚段―沙二段和断陷萎缩阶段的沙一段―东营组2个叁级层序主要发育东、南部物源的叁角洲沉积体系。(3)构造背景对沉积-层序发育规律的控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断陷阶段的构造格局控制相应叁级层序的地层展布特征,初始断陷阶段主要受北西向断层控制,强烈断陷阶段主要受近东西向断层和北北东向断层控制,断陷萎缩阶段主要受北北东向断层控制;(2)区域构造的南北翘倾控制古近纪沉降-沉积中心由南西向北东方向的迁移,主物源方向由早期的自北向南反转为晚期的由南向北;(3)剥蚀区断沟及边界断层调节带控制主物源入湖通道,凹陷内同沉积断层控制沉积体系分布;(4)多种成因的水下构造高地控制着陆源碎屑的重新分配与二次沉积。建立了边界断层凹面沟-扇模式、缓坡古地形沟-扇模式、同沉积断层走向沟-扇模式、走滑断层调节带坡—扇模式和凹中隆水下高地—滩坝模式等5种构造控砂模式。(4)构造-沉积演化规律控制青东凹陷油气成藏的全要素和全过程:(1)古近纪强烈断陷阶段沉积的沙四上亚段和沙叁中下亚段是烃源岩的主要发育层系,强烈断陷期凹陷构造格局控制烃源岩及有机质的发育与分布,中北部次洼带既是凹陷的沉降沉积中心,也是烃源岩的生排烃中心;(2)主要成藏期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断层活动微弱,油气纵向输导不畅,而凹陷周缘呈环带状展布的各类砂体与烃源岩侧向交互对接利于烃源岩侧向直接排烃,控制青东凹陷油气以横向运移为主,主力烃源岩层系即主力含油层系;(3)同沉积断层及其控制的骨架砂体控制油气运移的优势路径,沉积体系的纵横向变化控制不同构造带储盖组合的差异,二者共同控制油气的纵横向分布特征;(4)圈闭条件控制油气的富集,凹陷内各级断层以近东西走向为主,不同走向断层相交形成的断鼻、断块等构造类圈闭的整体规模较小;盆缘带古近系遭受剥蚀直接与新近系底部块状砂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导致地层圈闭的侧向封堵条件不利;洼陷带源内岩性圈闭具有较大勘探潜力。(5)根据构造-沉积演化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条件、成藏特征、油气富集规律与主控因素的差异,创新性地提出陡断带立体运聚型、凹中隆近源汇聚型、斜坡带断砂走向运聚型和洼陷带原地生储型等4种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其中洼陷带原地生储型的隐蔽岩性油气藏将是青东凹陷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类型。(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6-04-01)

刘睿[7](2016)在《莺歌海盆地东方区超压流体泄放及油气成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莺歌海盆地位于华南板块、巽他板块、南海海盆的叁角连接带,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储量。高温高压严重制约着莺歌海盆地的油气勘探成功率,而探寻盆地内超压流体泄放机制、过程及伴生油气成藏效应则可科学、有效地规避勘探风险。本文利用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丰富的钻、测井资料,通过揭示原位压力、应力状态,探究压力-应力关联性,论证了超压流体泄放机制;结合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叁维地震反射数据体,宏观识别、归纳超压流体泄放构造(结构)特征、分布规律,恢复了超压流体泄放的时空过程;基于东方区不同压力-应力状态油气藏的气体地球化学、岩石或矿物学微观对比,揭示了东方区超压流体泄放过程伴生的油气成藏效应。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走滑应力体制下,东方区超压封存能力较强,中新统普遍存在强超压。垂向主应力均大于相应深度的最小主应力量级,但小于或接近相应深度的WNW-ESE向最大水平主应力量级,整体处于走滑应力体制。近E-W向水平挤压受控于巽他地块、华南板块的水平位移,时间上起源于中新世早期。东方区中新统压力梯度普遍高于17 MPa/km,部分构造高点的压力处于接近或略微超过相应深度最小主应力(或最小水平主应力)的临界状态,具备水力裂缝形成的条件。东方区的区域压力-应力耦合系数为0.7,近似于南海西南部地区(约0.66),但显着高于南海南部文莱近海区(0.58)。走滑挤压应力体制下东方区的超压封存能力弱于走滑或逆冲挤压更为显着的南海南部俯冲带,但仍强于具有理想伸展应力体制的地区。2、东方区发育垂向管柱体和气烟囱两类超压流体泄放构造。西缘上斜坡区大量管柱体刺穿上中新统,并终止于上新统底面;中央隆起高部位气烟囱刺穿或终止于上新统。垂向流体泄放构造的发育在时间上与中新统超压的发育、烃源岩的生烃以及构造活跃相耦合。垂向流体泄放构造的时空差异分布,指示晚中新世超压流体大规模向西缘上斜坡运移,而上新世以来大规模向中央隆起高点汇聚。走滑挤压作为外在触发机制对东方区垂向泄放构造的形成必不可少。一方面,挤压强度的垂向差异,可导致深层二次增压强(水平挤压增压),浅层二次增压弱;另一方面,构造挤压导致的砂体超过约500 m的翘倾、抬升加速了深层强超压流体向浅层高点的汇聚,形成的局部压力-应力耦合;二者的联合作用足以扰动浅层弱超压的区域压力-应力耦合作用,形成水力破裂。3、东方区C1、C2气田超压油气保存能力不同,系统开放程度差异,并导致气体组分、碳同位素分异,上中新统砂岩成岩过程、矿物组分差异。①C1气田超压油气保存能力小于6 MPa,甚至达到0,而C2气田超压油气保存能力普遍高于约6MPa~7MPao C1、C2气田超压油气保存能力不同,指示了系统开放程度差异。②C1、C2气田具有相同的烃源岩,但是组分、同位素分析表明:C2气田所有烃气样品的11个参数随成熟度增加均一偏移;而C1气田所有烃气样品的δ¨n-iC4相对于成熟度增加负偏特征显着,其余10个参数随成熟度增加一致正向偏移。C1气田烃气的δ13n-iC4负偏,违背了封闭热解实验中丁烷同分异构体在成熟度增加过程中nC4/iC4增大、813nC4和813iC4偏重、δ13nC4/513iC4增大的趋势,指示了高系统开放程度下烃气散失的发生。高开放程度系统中烃源岩低熟熟阶段生成气体难以保存,而高熟烃气或过熟无机二氧化碳相对富集;低开放程度(封闭)系统内,烃源岩不同成熟阶段生成气体均会被高效保存,但大量低成熟度阶段烃气、氮气的优先富集会较大程度地稀释高熟烃气或过熟无机二氧化碳。③C1、C2气田上中新统砂体均来源于越东物源区,经历相同的搬运、沉积过程,但薄片统计或X衍射分析表明:C1气田上中新统砂岩长石颗粒、绿泥石含量偏低,高岭石、伊蒙混层偏高,富含铁白云石胶结;C2气田上中新统砂岩长石颗粒、绿泥石含量偏高,高岭石、伊蒙混层含量偏低,富含方解石胶结。C1气田上中新统砂岩长石颗粒、绿泥石含量低于C2气田,指示了相对更强烈的溶蚀。绿泥石的溶蚀释放大量Mg2+、Fe2+,有助于富Mg-Fe的碳酸盐岩在C1气田上中新统砂岩内沉淀、胶结。C1气田上中新统砂岩在强烈溶蚀下仍富集对K+非常敏感的伊蒙混层、高岭石,表明溶蚀-沉淀过程中存在K+的流失。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10℃~170℃范围时,C1气田上中新统砂岩内卤水盐度低于C2气田,也表明C1气田上中新统砂岩卤水中溶质流失。高开放程度下卤水泄放直接导致了C1气田上中新统砂岩内成岩过程中的物质流失、溶蚀-沉淀物质不均衡。尽管高开放程度下的卤水泄放改善了C1气田上中新统砂岩孔隙物性,但孔隙度仅提高1vo1%~4 vo1%,且物性改善时期不早于烃类充注期,因此,孔隙改善对油气成藏的实质性贡献有限。(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6-03-01)

唐淑玲,汤达祯,许浩,陶树,李松[8](2016)在《黔西地层热流体差异作用及其煤层气成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煤层气系统热流体偶合地质作用机制,对织金、盘县煤系热流体地质特征进行了对比,并从地层热流体活动新的视角分析了黔西煤层气富集成藏地质选择过程。研究表明:织金、盘县均存在两期区域性热流体活动,早期以钙质流体为载体,晚期以硅质流体和少量钙质流体为载体,分别属于地层流体热循环作用和深源高温热流体的差异注入。热流体作用促使煤层气集中高强度生成和运移,产生密集成群管状气孔,与构造应力协同,导致煤体开裂破碎,明显影响煤的孔渗性。煤系地层中相对封闭滞留的热流体环境,是导致煤层气系统高压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黔西北部台隆处于相对封闭滞留区,高温热流体配置条件更有利于煤层气富集成藏。(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6年02期)

王建忠,向才富,庞雄奇[9](2015)在《塔中断层交汇与岩溶缝洞体系控制的油气成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塔中45井区奥陶系礁滩体储层、塔中83井区鹰山组储层受岩溶作用以及断层交汇的多重影响,孔缝洞体系中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断层交汇部位是本区油气的注入点。油气沿断层交汇部位运移受岩石的破裂作用、断层对储层物性的改善作用、断层的多期活动和断层的内部结构4个因素共同控制。基于碳酸盐岩岩溶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断层输导的岩溶缝洞体系基本模型。复杂孔-缝-洞体系中油气的差异运聚原理是分析油气在岩溶缝洞体系中运聚过程的关键,断层交汇平面上增加了岩溶体系作用范围,垂向上更易沟通多层岩溶缝洞体系,油气成藏表现出受断层交汇及岩溶作用形成的孔-洞-缝体系联合控制的差异运聚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朱广社[10](2014)在《鄂尔多斯盆地晚叁迭世—中侏罗世碎屑岩、沉积、层序充填过程及其成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能源矿产十分丰富,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个中生代大型内陆含油盆地。盆地内叁迭系延长组是我国最早获得陆上油气发现的地层,中生界晚叁迭世延长组-中侏罗世延安组多年来一直是碎屑岩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论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晚叁迭世—中侏罗世的层序地层、物源、沉积体系特征、层序岩相古地理、沉积模式、成藏特征等多方面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认识。通过运用多种物源分析研究方法,针对全盆地上中生界晚叁迭世延长组和中侏罗世延安组沉积时期的物源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明确了当时的物源分布状况,为沉积体系研究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中生界晚叁迭世延长组物源区构造背景为再旋回造山带,主要发育东北、西南和西部物源叁大物源区,并在此基础上发育有6个次级物源。早、中侏罗纪亦存在多个物源区,在盆地的西部、西北部为全盆侏罗纪最为主要的物源区,各时期古水流方向、水系分布和河道方向有明显继承性,物源区具有较为稳定继承的特点。依据沉积组构、岩石组合、剖面结构等相标志特征,系统提出了盆地晚叁迭世-中侏罗世的沉积体系综合划分方案,并研究了沉积相发育特征。将叁迭系延长组—侏罗系延安组中识别划分出冲积扇、河流、湖泊叁角洲、湖泊、浊流等5类沉积体系,并建立了相应沉积模式。认为在盆地西南部及南部延长组中期的半深湖发育了典型的浊积岩,并建立了该时期的浊积岩形成发育模式。在系统的地层清理和对比基础上,运用露头、测井、地震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方法,对盆地内上晚叁迭世—中侏罗世的层序界面特征、界面的成因类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将盆地碎屑岩层系层序界面识别出了4种成因类型,7种层序界面物质表现形式。在层序界面识别基础上,首次系统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叁迭系—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研究了层序的发育特征。将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系统划分出了6个超长期旋回和20个长期旋回,其中叁迭纪包含3个超长期旋回,侏罗纪发育3个超长期旋回,研究了中期基准面旋回发育特征。并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内部不同相带的层序充填结构特征,划分出了5种层序结构类型,开展了不同沉积体系的沉积层序充填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大型内陆拗陷盆地层序充填结构分模式。首次系统编制了整个鄂尔多斯盆地上晚叁迭世延长组—中侏罗世延安组各主要时期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揭示了盆地晚叁迭世—中侏罗世的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及规律,为盆地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图件,并系统建立了盆地晚叁迭世—中侏罗世的古地理演化模式。对盆地沉积演化进行了阶段划分,研究了盆地不同沉积充填演化阶段对沉积体系、层序发育分布的差异性控制作用,同时进一步探讨了盆地内外动力作用过程对沉积、层序充填的耦合关系。讨论了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层序充填演化过程的成藏效应,盆地中生界碎屑岩层系主要为岩性油气藏,认为盆地的沉积、层序充填演化控制了生储盖组合时空分布,在基准面平面升降和幕式,构造作用下,共同控制了生、储、盖时空组合及其分布,沉积体系类型和岩相特征控制了有利储层的发育分布,不同的岩相古地理单元区的成藏地质条件具有差异性。(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4-05-01)

成藏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库车坳陷具有优越的石油地质条件,近年来,随着克深2、克深8、大北201等大型气藏的发现,使得库车坳陷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万亿立方米。随着勘探开发及地质研究的深入,现已在库车坳陷识别出多个古隆起。这些古隆起是坳陷内油气聚集的有利区。目前,国内外有少量关于库车坳陷南缘古隆起的研究,但对于克拉苏构造带内白垩纪古隆起的研究仍然相当薄弱。本次研究通过对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及测井资料的分析,以克拉苏构造带内大北-吐北古隆起及克拉苏古隆起为研究对象,刻画了古隆起区现今巴什基奇克组地层的展布形态。该套地层于晚白垩世不同程度地遭受剥蚀,其剥蚀强度在大北区块与克拉-克深区块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北区块巴什基奇克组一段完全剥蚀殆尽,只残留巴什基奇克组二段和叁段。克拉-克深区块则保留巴什基奇组一段,但均遭受剥蚀。对采自库车河、卡普沙良河及克拉苏河的中生界砂岩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表明,多种样品呈现混合年龄的特征。经过统计,样品记录了四组年龄,分别为270~230 Ma、170~150 Ma、120~75 Ma和~50 Ma。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这些年龄分别代表羌塘昆仑-柴达木碰撞、拉萨地块碰撞、Kohistan–Dras碰撞以及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根据热模拟结果,库车坳陷白垩纪古隆起形成后主要经历了两次抬升事件,第一次发生在110~60 Ma的晚白垩纪,这一次抬升造成研究区整体缺失上白垩统地层,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被剥蚀。第二次隆升则发生在~20 Ma的新近系,是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体现。通过对古隆起区钻井测井曲线的频谱分析,发现巴什基奇克组地层沉积受米兰科维奇旋回的控制。根据残余地层旋回数量推算出晚白垩世巴什基奇克组的剥蚀量,结合裂变径迹分析的结果,得到大北-吐北古隆起和克拉苏古隆起的地层剥蚀量。结果显示,大北区块的剥蚀量大于克拉-克深区块。将计算得到的地层剥蚀量迭加残余地层厚度,得到古隆起区巴什基奇克组的原始地层厚度,对大北-吐北古隆起和克拉苏古隆起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大北-吐北古隆起的展布范围大致相当于现今的大北区块,其核部位于大北1和吐北2井附近。克拉苏古隆起的展布范围在库车坳陷的中部北缘,核部位于克拉苏河-库车河一带。现今的克拉5-克深2-克拉3井区一带处于克拉苏古隆起的斜坡。通过典型平衡剖面恢复,将大北-吐北古隆起和克拉苏古隆起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刻画。总结出白垩纪古隆起的演化经历了叁大阶段:形成发育阶段、埋藏阶段和破坏阶段。结合岩石薄片、包裹体测试等分析技术阐述了古隆起演化对成藏要素的影响,认为古隆起的整个演化过程控制了储层的改造,制约了圈闭的类型,并且影响了研究区的成藏期次。最后,探讨了古隆起形成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认为白垩纪古隆起聚集了早期原油,晚期构造变动和天然气充注使得古油藏破坏和调整成为现今大范围分布的气藏。针对古隆起演化和区域内的成藏规律,本次研究认为古隆起区的油气成藏模式为“早期原油聚集,晚期破坏、调整聚气成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成藏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卞保力,张景坤,吴俊军,李宗浩,王岩.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大侏罗沟走滑断层油气成藏效应[J].地学前缘.2019

[2].宋叙.库车坳陷白垩纪古隆起恢复及油气成藏效应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3].刘腾.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效应[D].西北大学.2017

[4].陈湘飞.东濮凹陷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成烃与成藏效应[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

[5].梁正中,王镜惠,袁波,常振恒.前梨园地区深层致密气超压特征及成藏效应[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

[6].杨贵丽.青东凹陷古近纪构造演化的沉积、成藏效应[D].成都理工大学.2016

[7].刘睿.莺歌海盆地东方区超压流体泄放及油气成藏效应[D].中国地质大学.2016

[8].唐淑玲,汤达祯,许浩,陶树,李松.黔西地层热流体差异作用及其煤层气成藏效应[J].煤炭科学技术.2016

[9].王建忠,向才富,庞雄奇.塔中断层交汇与岩溶缝洞体系控制的油气成藏效应[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10].朱广社.鄂尔多斯盆地晚叁迭世—中侏罗世碎屑岩、沉积、层序充填过程及其成藏效应[D].成都理工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研究区区域位置、构造分布和重点研究...

标签:;  ;  ;  ;  ;  ;  ;  

成藏效应论文_卞保力,张景坤,吴俊军,李宗浩,王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