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淼晔[1]2013年在《论肖邦谐谑曲的旋律形态及其内涵》文中研究指明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着名的音乐家之一,同时也是钢琴史上重要的标志性人物。无论是在作曲方面还是在钢琴的演奏方面,肖邦都堪称是钢琴艺术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肖邦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钢琴,所创作的钢琴作品也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体裁,他对钢琴音乐体裁的开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谐谑曲是一种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体裁,最早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谐谑曲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重要的过程:初期阶段、探索阶段、发展多样阶段。最终,它在浪漫主义时期肖邦的手中得以独立成为一种体裁,华丽地登上了音乐历史的舞台。肖邦创作性地把谐谑曲独立了出来,使其成为一种诙谐性、戏剧性、华丽性有机融合的器乐曲体裁。肖邦一生共创作了四首谐谑曲,每一首都可堪称为流传万世的佳作,对后世音乐家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肖邦是音乐史上有名的旋律大师之一,在谐谑曲的创作中,旋律是最主要的音乐表现手段之一。本文中,笔者将以肖邦四首谐谑曲为研究对象,从旋律创作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通过这些具体研究提高对肖邦谐谑曲旋律的认识与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乐曲的演奏。首先,本文以肖邦谐谑曲体裁为切入点,具体介绍了谐谑曲从17世纪到浪漫主义时期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列举音乐中大量的实例,从旋律的线条、音程拉力、发展手法等方面分析了谐谑曲的旋律形态,又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发掘出了旋律中的诙谐性、戏剧性、华丽性等内涵。最后,笔者从具体演奏的角度出发,对谐谑曲中旋律线条的处理、音色的塑造与踏板的使用提出了具体建议。
陈雷[2]2017年在《论肖邦E大调第四首谐谑曲》文中认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对于现代音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现代世界音乐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钢琴是一项伟大的发明,钢琴音乐家的发展与创作助力了钢琴事业的发展,逐渐展现了西方音乐的艺术魅力。钢琴也逐渐成为现代人们备受瞩目的艺术文化,及艺术爱好者们所追求的艺术目标。肖邦一生几乎为钢琴艺术发展与创作奋斗终生,经过肖邦的不断努力与创新,赋予了谐谑曲体裁一种全新的认知。肖邦的谐谑曲是一首庞大的、诙谐的、复杂的单乐章的钢琴独立性体裁,也是肖邦内心狂热和对现实一种幻想的产物,已不再是简单的嬉戏、玩笑,更多的是展现复杂的思想内涵。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叁大部分组成。正文由叁个章节组成:第一章肖邦谐谑曲概述;第二章肖邦E大调第四首谐谑曲的文本分析;第叁章肖邦E大调第四首谐谑曲的演奏分析。
李默[3]2017年在《论肖邦《谐谑曲Op.39》创作风格与演奏技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个人多年音乐艺术的学习、创作及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受到艺术的学习就是一个需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从本科学习期间笔者就深深被肖邦的钢琴音乐所吸引,在本科四年学习期间也演奏大量肖邦的钢琴曲目,虽然能够掌握相关演奏技巧,但鉴于个人阅历及演奏经验的匮乏,依然难以全面的诠释出肖邦曲目的丰富的情感,为此在研究生学期期间,笔者进一步巩固了个人钢琴音乐的学习,不仅巩固了钢琴演奏技巧,也进行了大量音乐理论及美学思想方面的学习,出于个人对于肖邦音乐的喜爱,在此期间也对肖邦的个人经历、创作的音乐体裁进行了梳理,被肖邦的《谐谑曲》深深感染,作为肖邦“叁高”(质量高、创新性高、艺术成就高)的作品,肖邦的《谐谑曲》无论是从创作角度分析,还是从演奏角度来看,都是肖邦音乐深度、广度的集中体现,这些曲目既适合钢琴舞台演奏,也适合钢琴教学,个人的音乐学习经历,也使笔者下定决心在毕业来临之际再对肖邦《谐谑曲》进行一次更为全面的研究。
冯智全[4]2001年在《论肖邦谐谑曲与混合曲式结构》文中提出肖邦在谐谑曲中运用混合曲式结构 ,是与他生活在浪漫主义时代 ,强烈地追求音乐上的创新 ,追求强烈对比的感情表现 ,追求音乐与其他艺术的综合等相联系 ;又与肖邦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音乐审美理想 ,追求创新的音乐体裁形式及在传统体裁中采用新的艺术手法相联系 ;更重要的是与具体作品内容的表现需要相联系。
贾晶[5]2011年在《论肖邦对古典主义时期钢琴谐谑曲体裁的拓展与革新》文中研究指明肖邦是波兰着名的钢琴音乐诗人,一生的创作中有四首独立体裁的钢琴谐谑曲,这四首作品是对谐谑曲体裁的拓展与革新。可以说,钢琴谐谑曲体裁是通过肖邦的创作而达到了顶峰。谐谑曲在肖邦的笔下不再是仅限于幽默、嬉戏的乐章而是隐含深刻复杂思想内容的大型独立作品。本文参考了相关名家的着作和期刊论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肖邦的钢琴谐谑曲作品。从介绍谐谑曲这一体裁以及肖邦的钢琴音乐创作入手,通过分析和比较肖邦的独立钢琴谐谑曲与古典主义时期以贝多芬为代表的钢琴谐谑曲的创作,总结肖邦对于钢琴谐谑曲体裁的贡献,并发掘其艺术价值和教学价值,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我们的钢琴教学水平。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首先概述谐谑曲体裁的渊源和特征,然后从八个方面介绍肖邦钢琴音乐创作的风格与特色,最后逐一介绍肖邦的四首钢琴谐谑曲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特点。第二章:首先介绍了古典主义时期钢琴谐谑曲的发展概况,然后分析贝多芬的七首带有谐谑曲乐章的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并介绍其他作曲家的谐谑曲创作情况,最后分析比较肖邦与贝多芬的钢琴谐谑曲。第叁章:从肖邦对谐谑曲体裁的继承和发展两方面总结他对谐谑曲体裁的贡献。首先,阐述肖邦对谐谑曲体裁的继承。其次,从曲式结构和和声两方面阐述肖邦对谐谑曲体裁的发展。第四章:结合之前叁章的内容进一步论述肖邦对谐谑曲体裁发展中的贡献的再认识。首先,谈肖邦对谐谑曲体裁改革的意义。其次,论述肖邦钢琴谐谑曲的地位及价值,包括艺术价值和教学价值两方面。
张蕾蕾[6]2004年在《论肖邦谐谑曲》文中研究表明肖邦的谐谑曲是音乐形象对比鲜明结构庞大的一种单乐章的钢琴独奏曲。是肖邦无处可逃的热情和幻想的产物。他把这种从属于其他体裁的形式发展成独立的乐曲形式。这些谐谑曲已不同于以往的谐谑曲体裁,不再限于嬉戏、玩闹而是隐含了深刻而复杂的思想内容。本文从肖邦对谐谑益的拓展、作品的创作和演奏叁方面,尝试先从宏观角度去把握肖邦这四首作品的创作思路,继而从微观角度具体到谐谑曲的创作特征来展开论述肖邦创作思维,最后从演奏实践去进一步把握这些作品的深刻内涵。
孙洋[7]2018年在《论肖邦《降b小调谐谑曲》(op.31)的演奏风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音乐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了大量的钢琴作品。《降b小调谐谑曲》是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因为它有优美的旋律和激昂的情绪。不少学生在演奏这首作品时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从各种角度来探讨和分析这首作品,让大家对这首作品有充分理解和认识。
刘宁[8]2014年在《肖邦谐谑曲的艺术特征与演奏技巧》文中提出费雷德里克·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钢琴家之一,在作曲方面亦展现出极大的天赋,受到了世人的瞩目,曾被誉为“钢琴诗人”。他的音乐中蕴含了浪漫主义情怀与古典精神,为十九时期的音乐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谐谑曲是其钢琴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一类体裁。本论文针对《第二谐谑曲》的结构特点、艺术特征,以及该体裁的渊源及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从和声、调性、结构分析分析入手。结合自身在演奏当中的经验,在演奏技巧方面,对诸如音乐形象的表现、节奏的把控、踏板的运用以及音色的控制等方面做出了解读。通过参考相关文献,梳理出肖邦钢琴作品的风格,尤其是对其谐谑曲的研究,旨在希望对今后的研究起到借鉴的作用。
叶佳亮[9]2007年在《肖邦谐谑曲音乐语言陈述结构的初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对肖邦四首钢琴谐谑曲作品本体进行具体的基础性研究。以目前在音乐作品分析中相对较少涉及的音乐语言陈述结构为重点,从音乐的表现手段和曲式结构二个方面对其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并尝试归纳出肖邦在这四部作品陈述结构的运用上所具有的特点,进而揭示音乐语言陈述结构是怎样帮助促使这四首谐谑曲能够容纳如此丰富而深刻的音乐内涵。本文以杨儒怀的理论观点为指导,对这四部作品的陈述结构作理性的技术分析,希望将有助于对作品中音乐语言的发展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对肖邦谐谑曲中的创作手法和创作意图有更明确的认识。同时,力求将理性认识和感性体会较好地结合起来,以期对音乐表演和教学实践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张海玲[10]2019年在《论肖邦音乐中的戏剧性形象及展现方法——以《降b小调谐谑曲》为例》文中指出戏剧性是体现肖邦音乐时代风格的重要属性。以《降b小调谐谑曲》为例,通过对乐曲结构的初步解析,提炼音乐的5个戏剧性主题,着重分析各主题之形态特征。从全曲的角度解析各主题形象的发展过程及相互间的戏剧性对比,力求从音乐实践的层面理解作品蕴含的戏剧性构思。
参考文献:
[1]. 论肖邦谐谑曲的旋律形态及其内涵[D]. 周淼晔. 燕山大学. 2013
[2]. 论肖邦E大调第四首谐谑曲[D]. 陈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3]. 论肖邦《谐谑曲Op.39》创作风格与演奏技巧分析[D]. 李默. 吉林艺术学院. 2017
[4]. 论肖邦谐谑曲与混合曲式结构[J]. 冯智全.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2001
[5]. 论肖邦对古典主义时期钢琴谐谑曲体裁的拓展与革新[D]. 贾晶.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6]. 论肖邦谐谑曲[D]. 张蕾蕾.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7]. 论肖邦《降b小调谐谑曲》(op.31)的演奏风格[J]. 孙洋. 戏剧之家. 2018
[8]. 肖邦谐谑曲的艺术特征与演奏技巧[D]. 刘宁. 西安音乐学院. 2014
[9]. 肖邦谐谑曲音乐语言陈述结构的初步分析[D]. 叶佳亮.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10]. 论肖邦音乐中的戏剧性形象及展现方法——以《降b小调谐谑曲》为例[J]. 张海玲. 音乐探索.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