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供需平衡研究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供需平衡研究

毛德智[1]2003年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供需平衡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国民经济要在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后,向第叁步战略目标迈进,这个时期进一步增加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资,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将传统农业建设成为高产值、高效率、高效益的现代化基础产业,将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证,也必将对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就是各种投资主体(各级政府部门、农村集体、农村个人、银行、外资等)为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以及形成新的农业固定资产,而投入一定的货币、资本或实物,用以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并期望最终获取更大利益的一种投资行为。 研究表明,不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经济、国民经济发展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从当前看,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存量的弹性系数为0.4689,即固定资产投资量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可增加0.47%,增加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可大幅度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增强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能改善生态环境。从长远看,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周期较长,其对农业经济增长是作用表现为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滞后期一般为14—15年,当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滞后年为7—8年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即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见效慢,延续的时间长,一次投资,可以长期受益,对保持农业各项投资的协调平衡发展,保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尽管长期以来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断增加,但增幅低于全社会平均水平,且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同时,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比例长期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远低于对工业和第叁产业的投资比例。这表明,当前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仍不足,且结构不尽合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成为一些地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瓶颈”。因此,当前增加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资,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己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为探索新形势下保持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均衡发展,本研究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数据,对“十五”后期及今后一段时期(2003年—2010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进行了预测,并对这华中农业大学2002届硕士学位论文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供需平衡研究一时期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可供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将呈稳步增长势头,到2010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将达到3396.55亿元,而可供量将只有2685.33亿元,供需不平衡仍然严重,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一是供不应求,且缺口较大;二是供需缺口长期存在,只有个别年份基本能达到供需平衡。 为了实现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平衡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效发展,本研究在对当前增加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环境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增加投资总量和完善投资机制两个方面入手来实现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供需平衡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六项实现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供需平衡的政策措施。一是构建合理的农业固定资产宏观投入机制;二是加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法制化建设,使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到法律上的保护;叁是加强政府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资,积极引导各投资主体加大投入力度:四是建立积极激励资机制,促进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资:五是完善农业固定资产投入的金融体制;六是积极利用外资,加大外资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入力度。

程叶青[2]2003年在《矿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矿业区域指的是在矿产资源开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矿产资源勘测开发为主的地区,其主导产业是矿产资源的采掘与矿业加工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目前国内外对于矿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的描述阶段,而采用定量模型分析较少。本论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依据产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出口导向理论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黄陵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其进行规划与模拟调控,探讨了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模式,指出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由单一的结构向多元化、多层次转变,通过发展煤炭产业和具有区域优势的农业、旅游等非煤产业实现优势再造和优势替代。 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研究的背景、意义与目的;第二部分: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与趋势,指出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矿业城市与矿业经济的定性描述,缺少定量分析和应用模型;第叁部分:依据两组指标界定矿业区域,探讨矿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对黄陵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分析,重点探讨了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及其矿业经济衰退的原因;第五部分:在借鉴国内外矿业城市(地区)产业转型与经济新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黄陵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黄陵县域经济发展进行规划与模拟,通过叁种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第六部分:黄陵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与措施;第七部分: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任海龙[3]2005年在《中国农业投融资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新的挑战和冲击,我国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提高农业竞争力,解决“叁农”问题的重要目标和举措,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关键是靠投资的拉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深层看,仍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计划和行政命令为主的财政支农方式仍未得到根本转变,农业信贷资金市场仍然未能真正确立,农业资金流向和流量的调节机制仍以政策偏好为主,政策性开发贷款严重不足,多元化农业投融资体制尚未形成等方面。农业投入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最主因素。 在农业发展中,制度决定效率,农业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效果势必受到农业产业投资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供给体制和农业经营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改善农业投融资环境现状,一方面依赖于政府建立起完备、明确的政策辅助支撑体系,增强社会资金对农业的信心,彻底解决目前农业资金的窘境。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和领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供给。 本文以制度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以及现代投融资理论为基础,采取对比分析、系统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静态与动态分析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农业投融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文首先对我国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剖析。以此作为问题研究的起点,同时对农业投融资的基本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概括,为本论文研究提供科学借鉴;其次,对我国农业投融资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农业投资的相对不足和不稳定性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约束,并且通过产业关联的传导和放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产生影响,加快农业投资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并对农业投资不足的深层制度原因进行了剖析。再次,对农业资金募集的两种主要方式即国家财政支农投入和利用金融机构和债券市场融资的有关情况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我国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资金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财政支农资金在投入结构、管理体制和使用效果均存在一些问题;农业信贷和证券市场的融资没有充分体现服务“叁农”的功能。最后,设立模型对我国农业资金供求数量和结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加我国农业投资的基本思路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框架下,制定优惠政策,努力增加农业投资的总量;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进行结构调整,确立不同阶段的资金投放重点,不断提高农业投资的效益;深化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强农业投资资金的吸收能力,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市场化的多元投资体制,形成农业投资总量不断增加内在、根本、持久的动力机制。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对策和措施。最后,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和黑龙江省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情况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 本文在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对促进我国农业良性互动资金供求机制形成具有重要理论参考和实践价值的创新观点。一是在对我省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因素和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农业投资总量需求的计量分析模型,对2020年前农业投资的需求总量、供给总量及供需缺口进行预测。二是提出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化强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服务叁农的作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政策和建议。叁是指出在我国严重的金融二元

林王锋[4]2015年在《浙江省建设用地供需平衡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机理和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浙江省的经济迅速发展,土地供需平衡的矛盾越来越激化。但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仍然存在,如何保障建设用地的供给能力以及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全省探讨的焦点,此时研究浙江省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扩展之间的相关关系,对2013-2020年浙江省建设用地的需求状况与供给能力进行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客观地回顾了浙江省1999-2012年的经济发展以及建设用地扩张的基本情况,从经济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的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与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的相关性、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叁个方面来探究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扩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同时结合了对浙江省2013-2020年建设用地需求和供给状况的预测,探讨建设用地供需平衡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方法对策。本文基于浙江省1999-2012年建设用地规模以及经济规模的面板数据,采用道格拉斯函数、建立经济增长模型、运用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建设用地的增长对经济的贡献作用以及对2013-2020年浙江省建设用地需求状况与供给能力进行预测。并提出保障建设用地供需平衡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方法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1)浙江省经济发展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其中第二、叁产业对建设用地的推动作用最大,土地要素投入对经济的贡献率高于全国的水平。(2)在经济发展水平与建设用地集约水平上,地均财政收入、地均工业增加值、地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与集约水平正相关,而人均GDP、城镇化率、第叁产业比重与集约水平呈负相关关系。(3)预测结果表明2013-2020年浙江省建设用地在供给量最大的情况下,可以充分保障最小用地需求,但在最大需求下仍然会有很大的缺口。(4)浙江省未来的土地供给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满足其需求,因此做好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保障土地的供给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以便缓解供需平衡压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吴丽燕[5]2004年在《澳门经济发展及其供需平衡的统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供需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集中表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从社会总供需平衡反映出来,借助国民经济核算从总量上和结构上研究总供需平衡关系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供给和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变量,两者的变化方向和发展速度,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更重要的是,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机制调控着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平稳性,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和稳健的发展。因此,供需的统计核算平衡研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督促和宏观调控的作用。 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它的天赋资源贫瘠、地小人口少,但相对人口密度极高,属于微型外向型经济体系,经济发展极度依赖外部的因素,产业结构特殊,博彩业是其主要的龙头产业,是世界叁大赌城之一。正因澳门是一典型外向型经济,能用本身资源自行生产的日常生活用品几乎为零,一切供给和需求都受外部环境控制,而且其经济支柱的博彩业是属于服务出口,它的生产和使用是同一时间发生的,因而认为服务的供给和需求总是平衡的,因而对供需平衡的统计研究一直被忽略,没有作出全面性研究或具体性探讨,致使缺乏有系统性的总供需平衡的资料记载,使学者们想延续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无所依循。 本文试图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澳门经济发展及其供需平衡的问题进行研究,系统地配合澳门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供需平衡统计的基础理论分析框架和易于操作且可行又较科学的统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供需平衡问题进行宏观调控。 全文分四部分共六章,四部分依次从澳门经济发展、(包括第一至第二章)供需平衡在澳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包括第叁至第四章)供需平衡的统计研究和澳门供需平衡宏观调控(包括第五至第六章)来展开探讨。其中第二部分是全文的转折点,将澳门经济发展与供需平衡的统计研究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引入以下第叁、四部份的重点研究。 第一章澳门经济发展基础及其资源条件概述,首先概述了澳门的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沿革和产业结构状况,以展示澳门经济发展的概貌和其资源、地理环境的特殊性。 第二章澳门经济发展状况及其构成因素分析,本章除进一步探讨经济发展的现况和模式、产业结构转型等,同时亦揭示了构成澳门经济发展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引入澳门经济发展强烈依赖进出口这一特殊结构性,为下一章深入研究澳门的供需平衡问题作出端倪。 第叁章供需平衡在澳门经济发展中地位作用。本章是全文研究的关键部分,对澳门经济发展进行供需平衡研究,分析了供需平衡在澳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重要作用。此外,制定了一套适合澳门实际情况的供需范畴体系和测算口径。 第四章至第六章是全文的中心点,重点探讨澳门总供需平衡的统计研究。 第四章澳门总供需平衡的计量经济模型研究,本章采用实证研究与理论相配合的方法,在界定了总供给和总需求测算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及其应用软件Eview 3.1和Micro TSP6.5,开发并建立了一可行适用的澳门计量经济模型系统。 第五章澳门总供需及其构成的平衡研究,首先分别探讨了澳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统计问题,分析了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然后综合总供需的平衡研究,制定了总供需平衡的判断方法的同时,也进行加入了澳门总供需平衡状况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澳门总供需平衡的宏观调控,本章主要指出鉴于澳门货币的依附性,宏观调控只能从财政政策着手,首先揭示了澳门的财政政策状况、结构、特点和隐忧等,然后配合前述影响总供需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探讨了澳门供需平衡的宏观调控手段。

汪厚安[6]2010年在《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及政策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长久以来,我国“叁农”问题的症结被认为是以农补工经济战略造成的财政支农总量不足和城乡公共服务分配不均等。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乡村人口4.3亿,占全国的60%,是“叁农”问题解决的重点区域。该区域以占全国不到50%的财政支农资金,生产了占全国约75%的粮食,也是需要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投入的特殊区域。虽然近年来财政支农力度得到较大提高,但由于长期以来在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和使用管理上沉积的问题或体制弊端,导致财政支农资金在促进主产区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效果并不显着,没有发挥出政策应有的效应。在中国现实的国力及体制环境约束下,短期内持续大幅提升主产区财政支农规模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现实。因此,通过提升财政支农效果实现农村民生状况的有效改善,符合粮食主产区的现实情况。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在于,一是分析财政支农政策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寻找“利用财政支农政策能够缓解粮食主产区叁农问题,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实证依据,并为此进行制度设计。这对利用财政支农政策促进主产区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理论及实践意义。二是从支出总量、政策结构和农户行为叁个层面分析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探讨财政支农总量是否仍然处于边际报酬递增阶段以及最优支农结构,从而为提高支农效果的制度设计提供理论及实证依据。由此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分析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发现,现阶段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性和两难性。前者表现在优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占全国比重较大的粮食产出规模和更经济的种粮成本效益上;后者表现在自然灾害频发、地方经济陷入低资源成本的比较优势陷阱、产业主体理性行为与发展粮食产业的矛盾、环境保护和粮食增产的矛盾等。第二,分析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演变历史与实施现状。研究发现,从财政体制来看,主产区正进行省管县的财政分配模式改革,这对地方财政分配会造成一定利弊影响;从地方财政收支来看,虽然主产区财政收入逐年增长,但财政自给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地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现象比较严重;从财政支农来看,主产区正进入以工补农的高保护阶段。财政支农总量逐年上升,但增长速度波动较大,支农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逐年下降。在支农结构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比重在上升、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比重在下降,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在下降、农村救济费和农业科技叁项费用支出波动不大。与其他区域相比较,主产区财政支农支出严重不足,相对支农支出约为9%,而全国有12%,主销区达到13.6%,这与其在全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地位不相符合。第叁,评价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的总量效果。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政策对实现主产区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具有积极作用。从经济效率角度来看,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农村人均支农支出增加1%,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0.328%;支农支出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正效应,农村人均支农支出增加1%,粮食增产0.061%。从社会公平角度来看,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支农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农村人均支农支出增加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会增加0.299%。但是,财政支农政策对缩小主产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并不太明显。其中,财政支农力度不足是影响目标实现的“量”的原因。从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双目标的关系来看,二者不存在冲突。第四,评价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的结构效果。研究发现,一是大多数的财政支农工具实施效果并不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整体技术效率不足0.6(1为完全效率),财政投入与其产出之间并不匹配;最低收购价补贴对市场影响很大,收购价水平对粮食产量和农民种粮净利润具有显着正效应;粮食综合收入补贴对粮食产量无显着影响,但对农民收入有显着影响;良种补贴有利于提高良种利用率,农机具购置补贴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却也存在很多问题;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与农业经济增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二是从财政支农结构的综合效应来看,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代表更优先);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作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对于城乡社会公平的作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因此,建议政府一是加大生产性支出金额,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业综合开发支出;二是提高非生产性支出资金效率,压缩事业费在财政支农结构中的比例。第五,评价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在分析粮食主产区农户农业投资现状的基础上,对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影响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以湖北省襄樊市为例,采用Tobit模型对这种影响进行进一步的实证论证。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对粮农进行粮食直接收入补贴、进行农机具购置补贴、增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都会增加农户私人投资。而良种补贴、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均无显着影响。由此说明,粮食主产区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仅仅依靠农户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国家大力支持。第六,进行主要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国际经验的启示是,第一,财政支农政策实施不仅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投入原则,还要具有调节本国农业经济波动的功能。第二,美欧日印四国的财政支农力度均高于中国,中央财政在支持农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第叁,财政支持方式由价格支持向收入支持转变,由间接支持向直接支持转变;支持领域从单一农产品市场转向农产品与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并举,从直接支持农业生产转向支持农村公共事业全面发展。第四,金融支农是国际上的普遍作法,国际社会均重视对农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发展中国家重视地区性扶贫投资。国际经验得到的警惕是,一是过大的财政支农总量容易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二是对重要农产品的价格支持措施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叁是农业生产资料补贴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农村贫富差距拉大;四是金融支农措施会加大财政负担并容易诱发政府金融体系的腐败和低效运行。第七,提出优化调整财政支农结构,提高政策实施效果的一揽子政策方案。主要包括财政支农目标要进行整合,支农总量要大幅提高,财政支农结构要优化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要进行优化完善,加强其他辅助措施。等等。

蒋例利[7]2017年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形成机理及其破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形成机理及其破解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供需状况及融资特征是什么?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形成机理是什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叁是如何测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供给型融资约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供给型融资约束有多大?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成因是什么?五是如何构建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破解机制、创新破解模式、设计破解政策?为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借鉴前人关于供给型融资约束相关理论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数理分析、博弈分析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运用调查研究、统计与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供需状况及融资效应;并运用计量研究方法和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同时使用案例研究方法,分别遴选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典型样本,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表现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之上,系统地提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破解机制、模式与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结论和创新点如下:1.研究的主要内容(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理论分析架构。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内涵、特征及实现条件的认知基础上,运用博弈分析法深入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形成机理,并探究供给型融资约束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的影响机理。(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供需状况与融资效应。主要考察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情况,然后抽样调查了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描述性统计对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及金融资金获得状况进行分析,通过综合运用缺口分析、主观评价等方法测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平均供给型信贷约束程度,最后就已获得的信贷融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本部分运用微观调查数据着重考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供给型融资约束情况及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案例分析。本部分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分别就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类型各选择叁个案例进行供给型融资约束考察,从更微观的角度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具体成因。(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破解机制设计、模式构建及对策建议。本部分在法律制度、农业产权确认、抵押物交易、金融产品创新、社会互助和风险分担的机制设计基础上,提出破解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模式及对策建议。2.研究的主要结论(1)加强金融服务创新,破解供给型融资约束,对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意义重大。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是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之上的,是一个将土地、资本、劳动力、组织、管理及技术等农业要素进行重组与农业经营组织再造的复杂的农业发展过程,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组织基础。在这些现代农业要素中,唯有资本才是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核心要素,只有借助可持续的农业资本投资,才会粘合其他先进农业要素,不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面临资金缺口大,现有的金融融资服务基本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普遍存在供给型融资约束,而供给型融资约束,本质上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在缺乏有效抵押物情形下进行博弈交易的结果。因此,加强金融服务创新,破解供给型融资约束,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研究发现,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量较大,但需求满足率较低,供给型融资约束较严重。在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不断激励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逐步扩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这对金融资金产生了大量的刚性需求。调查发现,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表现出如下特征:资金需求量大、得不到有效满足;融资期限以中长期为主;资金需求用途多元化。而在融资行为选择上表现为融资渠道选择多样化、抵押贷款形式普遍化、对农业保险的需求逐渐加强、民间借贷依然盛行。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资金获得状况的数据分布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小额贷款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而大额贷款通常需要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银行出于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原则考虑,审批手续复杂,对授信者要求较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额度相对较少,绝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不能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足额的贷款,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供给型融资约束较为严重。(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供给型融资约束影响因素众多,但核心因素是有效资产规模不足、农业项目风险高、预期收益小且不稳定。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产规模越大、经营收入越高、成立年限越长,其供给型融资约束程度越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负债水平越高,其供给型融资约束水平也越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年龄和社会关系资本对供给型融资约束没有显着影响;财政补贴并没有有效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成因主要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资源禀赋严重不足、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与服务创新不足以及现代农业融资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四个方面。从信用资源禀赋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的担保抵押物,创业初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管理能力不足。从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来看,我国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贷款申请程序复杂且贷款成本高,缺少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从现代农业融资政策支持体系来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政策不完善,财政支农补贴环节过于分散且缺乏监管,没有与信贷融资形成有效联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缺少社会化风险分担机制。(4)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需要建立与其需求及资产禀赋相适应的融资机制、融资模式和政策建议。在破解机制方面,从法律层面上既要能设立明确的约束和激励放款主体的行为准则,同时也应明确抵押物的权利范围和交易准则;对于农村产权不明晰的问题,应完善确权体系和流程,不断完善抵押物交易机制;对于风险的规避,既要倡导通过创新信贷业务、信贷产品等方式设立金融产品创新机制,也要呼吁建立长久有效的社会互助体系,合理配置相关组织的风险比例。在模式构建方面,除了传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还可以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关联企业建立互利共赢、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对于能够满足传统银行贷款要求的经营主体,如持有房产、厂房、机械设备等变现容易的传统有效抵押物,可采用传统抵押模式;应加快探索土地经营权及地上农业设施抵押模式;对于风险较大、处置较为困难的生物资产,提倡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分担风险,共享收益;对于订单式生产的农业企业既可以用订单进行质押给担保公司,由担保公司向银行提供担保,也可以直接由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代为担保的方式实现融资;对于实力雄厚,拥有优质资产的经营主体也可以直接上市融资。在政策建议方面,应根据产业特性和经营主体特征,在不同领域不同环节,明确政策扶持重点,充分发挥产业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保险政策、担保政策、上市融资及金融监管等相关政策优势,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投融资政策环境,积极解决供给型融资约束问题,有效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3.研究的主要创新(1)理论研究创新。本文借鉴博弈与信息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农业金融支持理论、金融约束与融资理论,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构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实证研究和政策设计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2)论证方式创新。本文运用大量的微观调查数据,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大量案例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进行成因分析,厘清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形成的根源,为机制设计和模式构建提供了有力证据。(3)政策研究创新。本文紧密结合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从机制、模式、政策叁个维度设计了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综合框架。

熊刚初[8]2003年在《中国水果供需总量平衡分析及预测》文中认为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水果业已成为中国农村重要的经济产业,但同时水果生产又受连年“卖难”的困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研究中国水果的供需平衡状况和特点、预测未来水果供需平衡趋势并提出合理建议成为本文的主要目标。 本文首先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水果生产的历史和现状,指出在总量方面水果产量和面积增长迅速,但受生产方式落后、产后商品化处理和营销水平低的影响,水果生产已进入总量过剩、结构调整的阶段。在生产结构方面,5大类水果产量所占比重大,但小品种水果产量增长势头强劲;水果生产的产量集中度提高,区域格局优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其次考察了固定资产投入对水果供给的影响,并利用Trail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水果在价格上升时与在价格下降时的产量价格弹性分别为0.067和0.0003,表明中国水果供给存在着明显的不可逆性和较高的风险性。本文还从水果成本收益率、技术进步以及交易效率叁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水果供给的因素,分别得出了劳动力价格上涨是导致水果成本上升的决定性因素、水果生产技术进步加快以及全国特别是农村水果交易和流通成本不断上升的结论,进而依据这些结论构造了中国水果短期和长期供给模型。 在水果需求分析部分,作者首先从总量、结构和城乡差别叁个方面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水果消费的特点,并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水果需求的因素,着重强调了消费偏好差异和城市化水平对水果消费的影响,在对比国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国水果需求量与该国的城市化水平高度相关、水果需求会随城市化进程的完成而趋于稳定的经验规律。 然后利用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对中国城乡水果需求的影响,测算出城乡水果需求收入弹性分别为0.45和0.52。在实证分析需求偏好与城市化进程对中国水果消费的影响大小时,作者参考了周边国家的平均水平,认为随着未来中国城市化的完成,中国水果的人均年需求量可能稳定在50至90公斤之间的某一水平。本文还分析了中国水果出口与加工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中国水果虽然有价格优势,但缺乏非价格竞争力;水果加工业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有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潜力。 文章最后分析了1961年以来中国水果供需平衡状况,尝试利用城市化率作解释变量构造中国水果需求函数,预测出到2030年中国人均水果需求量将达到90公斤。通过对比2000至2030年水果总供需预测值得出结论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水果供需总量过剩与结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刘双艳[9]2014年在《长沙市建设用地供需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落实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目标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2)24号)、《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落实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目标的通知》(湘国土资发[2012]23号)的文件要求,“各地区在大力发展经济、保障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的同时,要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最大限度地采取节约集约措施减少建设用地使用量,盘活土地资产,确保实现‘十二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的目标。”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湖南省的相关文件精神,实现既保障经济平稳发展又促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建设用地下降的双重目标,需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开展长沙市建设用地供给量和需求量预测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长沙市及其各县(市、区)建设用地供给量和需求量的预测研究,探索促进长沙市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制定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本文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动态和研究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建设用地供需预测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土地供求平衡理论、土地区位理论、收益递减规律理论,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第叁部分长沙市建设用地利用状况研究。主要从建设用地规模与结构、建设用地的时序变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等方面展开研究,找出建设用地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四部分长沙市建设用地供给量预测研究。运用回归模型,对长沙市及其各县(市、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量、农用地转用控制量和建设用地供应控制量进行了预测研究,得到了长沙市及其各县(市、区)2013至2020年分年度的土地供给量。第五部分长沙市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方法,对长沙市及其各县(市、区)建设用地总量需求量、农用地转用需求量和建设用地供应需求量进行了预测研究,得到了长沙市及其各县(市、区)2013至2020年分年度的土地需求量。第六部分长沙市建设用地供需平衡分析。根据长沙市建设用地供需预测结果,对长沙市及其各县(市、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地区间建设用地供需情况的规律,提出实现供需平衡的建议。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介绍了本次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找出了本次研究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魏光兴[10]2002年在《调整优化黑龙江“十五”产业投资结构的政策研究》文中提出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质和量具有巨大影响和决定作用,是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特征,结构效应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黑龙江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受到结构问题的困扰。在众多结构中投资结构具有重要的地位,投资结构的扭曲会导致其它结构发展的不合理,因此投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黑龙江省产业投资结构总体成长状况和单个产业的投资演变情况进行了横纵向比较分析,指出了产业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和优化的方向。然后通过分析“十五”期间的产业投资供给结构和产业投资需求结构,指出黑龙江省“十五”期间产业投资的基本形势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产业投资规模政策和产业投资结构政策,为黑龙江省“十五”产业投资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供需平衡研究[D]. 毛德智. 华中农业大学. 2003

[2]. 矿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D]. 程叶青. 西北大学. 2003

[3]. 中国农业投融资问题研究[D]. 任海龙. 东北农业大学. 2005

[4]. 浙江省建设用地供需平衡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机理和对策研究[D]. 林王锋. 浙江大学. 2015

[5]. 澳门经济发展及其供需平衡的统计研究[D]. 吴丽燕. 厦门大学. 2004

[6].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及政策优化研究[D]. 汪厚安. 华中农业大学. 2010

[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形成机理及其破解研究[D]. 蒋例利. 西南大学. 2017

[8]. 中国水果供需总量平衡分析及预测[D]. 熊刚初. 华中农业大学. 2003

[9]. 长沙市建设用地供需预测研究[D]. 刘双艳. 湖南师范大学. 2014

[10]. 调整优化黑龙江“十五”产业投资结构的政策研究[D]. 魏光兴.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2

标签:;  ;  ;  ;  ;  ;  ;  ;  ;  ;  ;  ;  ;  ;  ;  ;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供需平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